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74节
作者:辣椒终结者      更新:2023-05-04 01:44      字数:3377
  那里是穆空青特意吩咐过的,将土豆栽种下去之后不必遣人打理,就随它自己去长。

  又是一锄头。

  这次挖出来的土豆个头便如原来一般,还是一个个小土球的模样,只是数量也不少。

  穆空青照例叫人里称了重。

  一窝约莫一斤半。

  虽比不上田地里精心侍弄的,但也绝对不算低了。

  要知道,在江南那等鱼米之乡,水稻的亩产也不过三百斤。

  若是再往北边一些,这亩产还得更低点儿。

  成了。

  穆空青已经控制不住面上的笑意了。

  他吩咐人将地里的土豆统统挖出来,再去旁的种了土豆的农庄报个信,该是收获的时候了。

  穆空青先前为了测试这些原始品种和大炎气候的相性,特意选了几个地力、地势都不相同的庄子栽种。

  而穆空青如今在的这个庄子,是土豆种植面最大的一个,庄子上共有两亩田和半亩荒地都被种上了土豆。

  穆空青一发话,庄子上的农人们便全部都聚了过来。

  一个时辰后,这些土豆便已经被过了称。

  种在田里的,亩产约莫一千二百斤,而种在荒地上的,亩产也有近千斤!

  负责过称的农人起先还算镇定。

  他们不同于那管事。

  管事虽说是农户出身,可打小就是在主家的庄子上待着的,种过的粮食也不过就那么几种。

  穆空青让他种土豆,他便下意识地将土豆同那碧梗米等物想得等同,这才会震惊于其亩产千斤。

  可这些农人却不同。

  若只论重量,他们也不是没见过能亩产千斤的东西。

  不说旁的,那大白萝卜可是一个比一个重。

  但重又有什么用?

  那大白萝卜它不顶饿啊!

  不顶饿的东西,在他们心里那便只能叫菜,不能叫粮。

  瞧这些东西也是从土里长的,农人们便觉得,怕不是与那大白萝卜一样的东西。

  可他们的这种镇静,在尝到土豆的时候,就被彻底打破了。

  穆空青在将这些土豆收上之后,当即便明人拾出了几筐,用大锅滚水煮了,先给众人分了吃再说,不够尽管来取。

  水煮土豆的味道算不上好,但对于这些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农人们来说,味道好不好,早就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可不是什么萝卜!

  这个东西,它是能顶饱的啊!

  一个精瘦的汉子因着家中孩子太多,爹娘又常年卧病在床,已经很多年都没尝过饱饭的滋味了。

  就连平日里庄子上提供的膳食,他都要从自己的那份里留下一些,带回给家中的孩子们。

  如今一听穆空青开口说是随便吃,这汉子的眼睛里都恨不得放出光来。

  可他到底还是惦记着这份活计的丰厚报酬,生怕自己吃得太多得罪主家,这才克制地只取了十来个。

  原本他还想着,若是吃完了再去拿一次,会不会叫人记住他。

  但却没想到,这十多个小黄球,他还没吃到一半,腹中那常年如附骨之疽一般缠绕着他的饥饿感,便已经消退了大半。

  十来个土豆下肚,汉子有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甚至,他还觉得肚子有些撑得慌。

  这种撑得慌,不同于他在荒年时吃下的观音土带来的,那仿佛下一秒就要被坠死的撑。

  这是一种让他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气的,恨不能现在就去更上十亩地的感觉。

  汉子已经不记得自己上一次吃饱是什么时候了。

  他甚至怀疑自己这辈子有没有吃饱过。

  这种久违的饱腹感,让他的大脑都有些模糊。

  在看见穆空青从他身前走过的时候,他下意识地开口道:“大人……不,主、主家,主家这东西,可是要种的?”

  穆空青听到了这句话。

  他停下了脚步,站在汉子跟前,复问了一句:“什么要种的?”

  那汉子见穆空青居然当真停下了,当即便是心肝一颤,生怕自己说错了话,冒犯了主家。

  在他的印象里,这些贵人们的庄子上种的东西,是不可能对外售卖的。

  可是他真的太喜欢能吃饱的感觉了。

  庄子上足足两亩地的土豆,有不小的一部分都是他亲手照料的。

  这东西有多好活,他再清楚不过。

  若是这能在自家种上一亩,哪怕家中父母妻儿孱弱不擅耕种,也不会再担心饿死了。

  想到这,汉子心中的渴望压过了畏惧。

  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眼穆空青的脸色,见他并没有生气的模样,这才壮起胆子,声如蚊蚋般道:“主家种的这东西……日后还有别地要种?”

  他不敢问穆空青这东西会不会对外售卖,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么个问法。

  汉子说得含糊,可穆空青却听懂了。

  穆空青倏而一笑若清风朗月。

  在场所有农人都听见了他带着笑意的声音。

  穆空青说:“这东西日后可不止要种在别地,它早晚能种在大炎各地。”

  第123章 一位来客

  第一茬土豆出来了, 穆空青几乎是往亲近的人家全部都送了一份。

  随着那些土豆一起送去的,还有土豆的各种吃法以及育苗方法。

  与此同时,穆空青和秦以宁将所有能腾出来的庄子, 统统都腾了出来, 专门种植土豆。

  等到红薯成熟, 这第二批土豆应该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届时二者一同上报, 新长成的那一批土豆,应该也足够被作为粮种发往各地衙门, 由各地官府专门进行培育。

  第一批土豆已经种植成功了,且在穆空青的叮嘱下,这些土豆的每一个生长阶段、气温水土,也统统都有专人记录。

  无论是负责种植的农人, 还是负责记录的仆役都有了经验。后头的种植,便只需要依着前头的例子走便是,穆空青也不用再时不时就跑去盯着了。

  眨眼间便到了七月里。

  京城的夏日不比南方酷热, 但也并不好过。眼下土豆的种植步入正轨, 穆空青也就顺势减少了出城的频率。

  恰逢黄河进入夏季大汛,黄河沿岸各州府的折子, 每日都如雪花一般飞来, 穆空青即便想出城,也再抽不出空档。

  不过从周秀才那得来的消息来看,今年黄河上游水位还算正常,夏季大汛应当有惊无险。

  尤其在穆空青为国库赚来了那笔意外之财后, 户部又拨款将各地的河堤都用水泥重新加固过,因而这灾情预警的折子虽然一封接一封地上,但目前还没有哪里不幸遭灾。

  若真要说遭灾,那还得是通政司这群不得不点灯熬油的倒霉鬼。

  地方官员怕出事担责, 每到这个时候都恨不能一天三封折子地往京城递,河水涨了三毫厘都要哭上几百字,瞧着一个比一个忧国忧民。

  上头的阁老们和陛下肯定是不耐烦看这些的,可又怕当真错过哪地的灾情预警,于是倒霉的就只有底下通政司的人。

  有些折子,哪怕只看了个开头也能知晓,这折子里头必然通篇都是废话,可他们为了以防万一,也不得不耐下性子,从这通篇的废话里,一一将有用的信息筛出来。

  只半个月下来,穆空青便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升华了。

  以至于穆白芷见到穆空青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弟弟这一脸看破红尘的模样,是受了什么刺激。

  这日是难得的休沐,穆空青一身广袖单衣,连书房都不想待了,懒洋洋地靠在水榭中喂鱼。

  他身边的桌上的冒着寒气的酸梅汤,水榭四周点着驱蚊用的香料,细看还有袅袅青烟升起。

  穆白芷调侃道:“乍一看这模样,我还当你出家了呢。”

  别说,这广袖白袍的清俊青年,再配上这副堪称宁静致远的画面,确实是有几分仙气在。

  穆空青坐起身,将手中的鱼食一把抛了下去,头也不回道:“打从以宁给我做了这身衣裳,我这穆府就已经从云林寺到太清宫都走了一遭了。”

  秦以宁前些天也不知打哪儿得了些布料,似麻非麻,质地柔软又透气,最适合做夏衣,于是便给家里人人都做了几套,包括远在清江府的穆家二老和周秀才,自然也没忘了穆白芷姐妹的。

  给旁人的都还正常,唯独到了穆空青这儿,也不知秦以宁是起了什么恶趣味,硬是给他全都做成了这般广袖长袍的模样,瞧着颇有些魏晋之风,穿上也确实凉快。

  穆空青身上本就带着股洒脱的气质在,配上这等广袖素衫,还当真别有一番风度。

  就是近些日子以来,穆空青被那些酸溜溜的折子折腾得不轻,为了保持平和的心态,每天就差晨起念两遍经了。

  这副一到家就开始放空自己的模样,再搭上他这身打扮,瞧着可不就是一副看破红尘的姿态。

  穆白芷笑够了,也不多调侃他,转而说起正事来。

  “你先前给我的那玩意有趣。我此番来京城,也是想要问问你,你是否也瞧见了那些东西?”

  穆白芷原本是同那漠北军医的大弟子一同在外游历的。

  她这些年为了出行方便,骑术并不输男儿,可带的行李自然也就多些。

  因着那显微镜是穆空青特意送给她的,穆白芷觉得这东西珍贵,也确实挺有意思,便也就一直带在身边,得闲的时候也会捣鼓一番。

  原先她瞧见那些模样不甚清楚的小东西的时候,还当自己是眼花了。

  可经由她几次调试,又换了各种不同的东西观察过后,穆白芷发现,那些东西可能不是她眼花,也不是什么鬼神之物,而是这世上当真有一些微小的活物,是人肉眼不可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