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75节
作者:辣椒终结者      更新:2023-05-04 01:44      字数:3703
  于是穆白芷对显微镜的兴趣便更大了。

  原本这种兴趣并不足以让她放弃游历,然而就在前不久,穆白芷在调弄显微镜时不甚割伤了手指。

  她发现,在自己的伤口处,也有那些神奇的小东西的存在。

  穆白芷看入了神,直到她发现自己的伤口已经开始微微红肿,甚至因着高温,而有了些许发炎的迹象时,才反应了过来,她应当先为自己处理一下伤口。

  即便如此,穆白芷也没有放弃观察。

  她想到了在漠北时穆空青提过的秘方,于是便叫了一壶烈酒,强忍着痛意,将烈酒浇在了自己的伤口上,并开始持续观察伤口的情况。

  于是穆白芷便看到了神奇的一幕。

  伴随着伤口的阵阵刺痛,那些原本活跃的小东西,居然一个个都停了下来,瞧着像是失了性命一般。而她原本已经有了发炎迹象的伤口,也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开始好转。

  穆白芷作为一个大夫的直觉告诉她,她可能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于是她便匆匆忙忙地赶到京城来寻穆空青。

  同时,即便是在赶路途中,穆白芷也没有放弃继续观察。

  只是这一次,她观察的对象不再是漫无目的的了。

  她开始有意识地区分这些小东西的不同,甚至敏锐地察觉到了菌菇身上的不同之处。

  可惜,如今的显微镜还是过于简陋了。

  简陋到穆白芷只能看见微生物的存在,却无法进一步看清它们的模样,更遑论其他。

  当时穆白芷到了穆府之后,先是同穆空青提了一堆东西,例如各类蘑菇,新鲜的、晒干的,还有高浓度的烈酒、受伤的动物,等等等等。

  穆空青在那个时候便知道,穆白芷定然是有所发现了。

  他专门为穆白芷收拾出了一间空屋,好让穆白芷安置自己需要的那些东西。

  而后在他送去那些穆白芷需要的东西时,还特意往里面掺杂了一个长了绿毛的西瓜,说是这东西也挺有趣的,她若是有空也可以瞧瞧。

  之后穆白芷便一头扎进屋里好几天,穆空青除了让人催她用膳用水、按时休息之外,也并没有过多打搅她。

  直到今日,穆白芷将她想看的东西都看够了,这才放下了她的显微镜,头一次主动踏出房门。

  穆空青听了穆白芷的话,将原本的懒散收敛了几分,认真道:“我确实是瞧见了那些东西。我觉得它们都是活物,好似同伤口的愈合也有些干系。只是我不曾学医,脑子里也只有些粗浅的想法。”

  穆白芷坐在桌边苦笑道:“你可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

  她这段时间又是兴奋自己发现了不得了的东西,又是苦恼自己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如今脑子里一团乱麻,夜里觉都睡不好。

  穆空青笑道:“人非生而知之,若是难题,又无前人引路,那一时解不出也是正常的。”

  在青霉素和微生物这方面,穆空青如今知道的也不必穆白芷多。

  他除了偷摸掺两个长毛西瓜给穆白芷,试图让她找到灵感之外,也想不出能有什么办法。

  这还得多亏了穆白芷是七月份回来的。

  若是在别的时候,穆空青连长毛西瓜都找不着。

  也不知道别的绿毛里能不能发现青霉素。

  穆白芷在将她能想到的东西都观察完之后,思路也一时陷入了僵局。

  她隐隐觉得这些发现会有大用,最直接的,便是穆白芷怀疑那些小东西,可能是导致伤口发炎化脓的原因。

  可是杀死它们的法子,除了沸水和烈酒这两样不能多次用在伤口上的东西之外,穆白芷暂时还没有发现其他的。

  穆白芷有些丧气。

  穆空青也没想到这件事会让穆白芷愁成这样,一时间他也有些后悔起来。

  炎朝如今连微生物学的影子都还没有呢,药性提炼也停留在熬煮汤水这一步上,他们便想着一步登天,直接冲着做出消炎药的方向去了。

  穆空青劝慰穆白芷先别着急,可以从别的方面入手。

  比如天生万物相克,那些形状不同的小东西们彼此之间,或许也有相克。

  穆白芷听后便露出了沉思的模样,随后,穆空青便见穆白芷的眉目舒展开来。

  穆空青还惦记着他要劝劝穆白芷,让她别总为这事儿把自己关在屋里呢,结果穆白芷在第二日清早,穆空青都还没去衙门的时候,就来同穆空青道别了。

  她说她如今对这些小东西的了解还太少,闭门造车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她便准备重新上路,多看看世间万物,将它们挨个观察一番,了解透彻之后,再看能不能有新思路。

  穆空青看着穆白芷在同几人告别之后说走就走,身手利落地翻身上马,总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是不是同穆白芷相处的时间太少,导致自己对穆白芷的认识已经变得片面了。

  在收到穆白芷报平安的书信,知晓她已经和同伴汇合之后,穆空青也就暂且将这事放下了。

  托这次黄河夏汛有惊无险的福,穆空青磨练心性的日子终于在九月里结束了。

  今年乃是大比之年,秋收与秋闱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任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给朝廷添堵。

  虽然如今穆空青比先前更忙了,但他的心情倒是一日好过一日。

  无他,兴许是因着温度合适的缘故,这批在六月里落种的土豆,长得要比三月里落种时快一些,就连红薯成熟的日子,可能也会比穆空青预估的要更早到来。

  据庄子上的老农道,这两种作物,应当都是喜温怕冷的。

  三月里的低温,以及夏季温度最为酷烈的时候,它们的生长速度,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

  好在京城的夏天不长,尤其是城外庄子上的温度往往还要更低些,这才恰合了它们的喜好。

  根据这些农人们的推算,如今若是不考虑地力和作物产出的质量,土豆在北地应当可以一年两到三熟,红薯一年一熟也不是问题。

  而若是在水土更加丰沃,温度也相对更高的江南,兴许还能熟的更快。

  穆空青对这个结果起了兴致。

  据他所知,前世即便是在南方,也只有少数地区的部分作物可以一年三熟,那还得是在有肥料补充地力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为何如今这些农人们推算出的结果,像是只要温度不过低,这土豆便能一直种下去的模样?

  难不成是因为京城的夏季温度还不够高,时间也不够长,所以才给了他们错误的判断?

  穆空青一时也想不出个结果。

  不过如今这些都已不是当务之急了。

  穆空青的当务之急是,这两种作物将要成熟了,他也需要寻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它们的存在推到永兴帝的面前了。

  而这个时机,穆空青很快就等到了。

  十月初一,顺天府桂榜的热潮刚刚过去,百姓们口中谈论的对象,也从年轻俊秀的解元郎,变成了模样怪异的番邦人。

  广粤府来报,有一支番邦船队抵达大炎,领头者自称西国公爵,欲要拜见大炎皇帝。

  而这支船队的规模,比先前抵达的所有番邦船队都要大。

  同时,有水师老将认出,这支船队中的领航者,便是数年前曾因装载火/炮,而被大炎水师驱逐的那支船队中的的一员。

  第124章 一股东风

  土豆和番薯都是食物, 直接像玻璃、水泥那样献入宫中肯定是不行的。

  毕竟是入口的东西,送给永兴帝也不是送亲友这么简单。

  除夕宫宴之后,大皇子就直接被永兴帝贬为庶人圈禁了起来, 听说是要为漠北守城将士织布赔罪。

  让他给将士们织布赔罪, 对大皇子来说, 可能还不如把他一刀砍了呢, 可见永兴帝被气成了什么样。

  现在的紫禁城闹出的动静越来越大,穆空青隔三差五就能看见御史上疏弹劾皇子妃子。

  穆空青在这个档口送吃食, 万一中间出了什么意外,他就是长八张嘴都说不清。

  好在穆空青先前这土豆和番薯到处送了一圈,大多官员都听说过这两样番邦美食的存在。

  两样东西名声在外,需要它们的人, 便自然会找到穆空青。

  比如在那位西国公爵入京的前几天,鸿胪寺的人便主动找上了穆空青。

  来的人还是穆空青的熟人,与他同榜同年的戚子安。

  戚子安乃是穆空青那年的二甲传胪, 后也考了庶吉士。

  在年前翰林院散馆之后他本是可以留在翰林院的, 却不知为何,自请去了鸿胪寺。

  戚子安严格说起来为官也近四载了, 但却还是那副腼腆内向的模样, 见了穆空青便有些不好意思。

  “穆大人安好。”戚子安这日是特意递了拜帖,来穆空青府上拜访的。

  穆空青收到戚子安的拜帖时,便大致知晓他此行是为何而来。

  正好,鸿胪寺主动上门, 也省得穆空青多费功夫。

  “戚大人请。”穆空青一抬手,将戚子安迎进堂厅内,又对边上的侍女点了点头。

  侍女得了穆空青的示意,冲二人俯身行了个礼, 转身便朝厨房去了。

  还不待戚子安开口,穆空青便笑道:“戚大人来得正好,今日我府上的厨子折腾出了新点心,戚大人一起尝尝?”

  戚子安一听,登时便觉得更难为情了。

  他这次来,也算是要托穆空青办事的,谁曾想这事还没办成,反倒要先占人家点便宜。

  戚子安浅浅抿了口茶,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行开口。

  他放下茶盏,浅浅吸了口气,对穆空青道:“穆大人太客气了,其实下官此次前来……”

  话说到一半,侍女便端着什么放到了桌上。

  那是一个嫩竹编织的浅口小篓,小篓里装着一盘灿金与橘红交织长条状物体。

  那小篓被放到桌上时,戚子安还听见了那些长条相撞时,发出的沙沙声。

  他的勇气也就那么一会儿,如今被打断了,戚子安登时就不知该如何继续了。

  穆空青见他突然不说话了,索性用竹签挑起一块来,主动开口道:“戚大人尝尝?”

  戚子安有些犹豫地学着穆空青的模样,用竹签挑起了一块,放入口中。

  不得不说,虽然那香脆的口感是陌生的,但里头的味道,那可太有辨识度了。

  戚子安虽说与穆空青联系不多,但他们到底也是同年,当时穆空青送去翰林院的东西,戚子安也是尝过不少的。

  若是他没猜错,这盘东西,也正是他此行前来拜访穆空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