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63节
作者:辣椒终结者      更新:2023-05-04 01:43      字数:4070
  因为战火停歇之后,穆白芍便领着商队直接南下了。

  这场守城之战里,穆白芍将商队年前刚收来的一批药材全部都捐了出去,后头她又带着商队众人成了临时的战地医生,硬是将生意停了数月,商队的损失不可谓不重。

  所以如今形势稍一稳定,穆白芍便急急忙忙地跑去弥补损失了。

  而穆白芷先前因着一手剔除腐肉的本事,得了漠北军中的军医的青眼,所以如今便留在漠北城中,正跟着那军医学习治疗外伤。

  自然了,在没有抗生素的时候,治疗外伤时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便是伤口感染发炎的问题。

  穆空青事先打探过,大炎并没有阿维森纳的《医典》一书,对于酒在医学中的运用,也多是当做口服药物。

  先前时间紧迫,穆白芷在发现烈酒消毒确实有用之后,便没有精力再去深究烈酒消毒的原理。

  而在北蛮退兵之后,穆空青又埋头开始折腾火器,穆白芷就更不好去打搅他了,于是这事儿便被拖到了现在。

  如今穆空青特意来寻穆白芷,穆白芷见了他之后,自然也就将此事问出了口。

  穆白芷这一问,确实是穆空青没能想到的。

  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跟穆白芷解释细菌是什么东西,只能说是他早年外出游学时,从一游方道士口中听来的法子。

  最后还是穆白芷在斟酌酒精于医药上的作用时,随口一句:“治之以鸡矢醴。”提醒了穆空青。

  这话出于《黄帝内经》,鸡矢醴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则治疗腹胀的药方,主要用到的是晒干的鸡矢白和焙黄,用米酒煮沸后服用。

  穆空青听了之后,忽而便想起了药酒的存在。

  传统的炮制药酒的材料可不仅仅是药材,毒蛇、蜈蚣这等生物也是制作药酒的好材料。

  虽说大多数的药酒在泡制之前,都会先将毒物的毒囊摘除,也不是没有只逼毒液而不摘毒囊的药酒存在。而这类药酒,往往也只能用烈酒泡制。

  穆空青在想到这点之后,便有意引导了一下穆白芷的思维方向。

  他将导致伤口发炎的东西类同于毒素,以药酒为例,只道烈酒于这些毒物身上可以去芜存菁,那么用于其他地方,说不准也是同样的道理。

  穆白芷信不信穆空青不知道,但能做出这番解释,穆空青已经是尽力了。

  他想要将微生物的存在,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法子,慢慢地告知给穆白芷。让她对这种肉眼不可见的存在有个大致概念。

  穆空青相信,如今只是事情太多,所以玻璃的应用就暂时被搁置了。等京城的玻璃工坊复工,那么让研制望远镜的匠人们再进一步琢磨一下显微镜,应当也是早晚的事。

  届时穆白芷先有了微生物的观念,再有显微镜的出现,验证穆白芷对于微生物的猜想,那么后续再去研究如何抑制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的生长,不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吗?

  在穆空青走了那一趟之后,穆白芷似有所得,还专程去信,托穆白芍为她寻些毒物泡制的药酒。

  穆白芍收到信时已是四月里,春风终于刮过了漠北城。

  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春雨过后,朝廷调派的大军,也终于集结完毕。

  大量铅粉被派发到火器兵的手上,制作简易榴弹的匠人们也被直接留在了军营中。

  甚至为了加快进度赶制榴弹,不少亲卫家将也被调派到制造榴弹的营帐中帮手,叮当声响日夜不绝。

  来自大炎各地,对北地的状况并不熟悉的驻军,顶替了部分大炎北境十八城的戍边军的位置。

  余下共计三十余万大军,在短暂的休整过后,预备分作六股深入极北草原,围剿北蛮大军。

  同时,有夜不收千余人散入草原腹地,借助望远镜探寻北蛮王帐的身影。

  先前大炎太/祖皇帝也曾想过要将北蛮一网打尽,可惜极北草原地广人稀,只能让大军在广袤的极北草原上撞大运。

  因为人的目力有限,即便有探子寻到了北蛮的踪迹,也未必能在距离北蛮军队不远的情况下,逃过北蛮骑兵的追杀,将消息带回军中。

  再加上北蛮部族素来都有驯养飞禽的习惯,这些草原上的猛禽,远不是大炎军中主司报信之职的飞禽可以匹敌的。

  用飞禽又往往适得其反,消息没打听到,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这才容北蛮在极北草原中快活了许久。

  如今有了望远镜这等神器,自然可以在极远处查探到对方的踪影,却让对方无法发觉自己,亦或者发觉了也为时已晚,追不上人。

  好在穆空青造出的这一批望远镜,大多都是粗糙简陋的劣质品,随便一个壮年男人都能一脚踩个稀碎的质量,完全不怕它们会完整地落到北蛮手中,所以穆空青来的时候带了不少。

  即便如今京城的玻璃工坊已经转而制造水泥了,现有的这些望远镜也还是勉强够大军使用的。

  榴弹受限于原材料,在一时间找不到大量嫩竹制作竹筒的情况下,只能少量制造,专供弓箭手使用。

  整装完毕,最后一批补给物被归入大军辎重中,为了方便在草原上移动而特质的宽大车轮,在马匹的嘶鸣声中开始转动。

  与此同时,广粤港口有近百船只扬帆出海。一艘来自广粤的官船在京城停下,头戴帷帽的妇人带着一队护卫匆匆回府,而她随身携带的木箱中,装载的是满满的银票。

  这一天,远在漠北的穆空青和谢青云,以及已经成功带出了一批徒弟的匠人们,也都收到了回京调令。

  第114章 一位债主

  穆空青离京时, 整个京城都还在一片皑皑白雪中。

  到他回来时,人们却都已经将夹袄换成了单衣。

  穆府中,穆老二和孙氏特意从铺子里赶了回来, 秦以宁今日也未出行, 带着穆空柳在书房里看账本。

  待到下人来报, 说是已经接着人了, 正在往家来时,众人也登时都坐不住了。

  自己的家人正身处边境战场, 这份忧虑,不是几封报平安的信件就可以安抚下来的。

  穆空青一进门,就被穆空柳迎面扑了个满怀。

  经过这几个月来爹娘的念叨,小姑娘已经知道自家哥哥此行危险, 并非如她所想那般,是件只管出风头的大好事。

  穆空青回程时走得不急,但到底是在路上过了几日, 这会儿也有些疲累。

  秦以宁把穆空柳拎走, 让穆老二和孙氏两人有空档和穆空青说说话。

  出了堂厅,秦以宁随手唤了个小厮:“去灶前吩咐一声, 先将热水备好, 再将饺子下锅,要素馅儿,用那鸽子汤煮,记得将油花撇干净。”

  那小厮连声应是, 一溜烟地就下去了。

  秦以宁一转头,就见穆空青正站在她身后。

  秦以宁惊讶:“怎的不多同爹娘说会儿话?”

  穆空青抬手揉揉额角,低声笑道:“爹娘说我刚回来,叫我先回房去, 好好同你说说话呢。”

  秦以宁一哽。

  穆老二和孙氏不知道穆空青跟秦以宁的事儿,见这小夫妻两个成婚一年多了,如今也没个动静,还动不动就往外头跑,几个月也不见人影的,心里头自然着急。

  穆空青拍拍秦以宁的肩,安慰道:“爹娘也就是心里念念,若是他们催你了,你就把阿柳塞过去。待过两年老师那儿选好孩子了,我俩便出去避一避,回头将老师家的孩子带回来养,也是一样的。”

  周秀才早在数年前就同穆空青说过,曾经的安国公府被牵扯进了太子遇刺案中,所以周家血脉只能隐姓埋名。

  周秀才收穆空青为徒,给他助力,为的便是穆空青日后能将周家子认做亲子,将周家血脉重新带入朝堂。

  也亏得他老师早就有此打算,不然穆空青和秦以宁日后还要发愁,去哪儿给二老弄个孩子出来。

  秦以宁想了想道:“也成。”

  秦以宁同穆空青成亲一年多了,其实若是穆空青今日真的同她说,他想要个孩子了,那秦以宁也是愿意的。

  以穆空青的样貌言行,真的很难有女子在与他接触后能把持住不动心。

  何况,她还是穆空青明媒正娶的妻子,与他朝夕相对,受他关照帮扶。

  但正如穆空青如今还将秦以宁当做合作伙伴一般,秦以宁虽心有悸动,却也没想好这究竟算是情爱,还是因着穆空青的光风霁月而一时情迷。

  没等秦以宁琢磨出个大概来,便听穆空青道:“走了,我先回房歇歇,明日还得去述职。”

  秦以宁瞬间将那些旖旎心思抛到了脑后,三两步跟上穆空青,两人一块儿回了房。

  穆空青这回前往漠北,主要还是为了水泥窑之事。

  这水泥窑虽说是朝廷派遣的人手,但到底还是属于穆空青的私产,所以他在述职时自然用不着同人上报这些事。

  而除却水泥窑之事外,最要字斟句酌的部分,便是关于火器的事了。

  火器一事穆空青算是从旁协助,主力还是漠北军中的付大人。

  但此事敏感,至少穆空青作为改进方向的提出者,需要将他的灵感来源给出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这点穆空青是早就想好了的。

  理由也是现成的。

  在军中见他姐姐救人,许多将士都并非丧命在敌人手中,又因意外得知了喇叭枪的消息,故而心有所感。

  以及,还能给穆白芷和穆白芍请个功。

  瞧穆白芷在漠北城时的所作所为就知道,她跟着商队走了这些年,可心中那做个踏遍山水的游医的计划,是从来都有没放下过的。

  要用安全二字将她永远捆住,这于穆白芷而言未免太过残忍。

  所以穆空青在写述职表时特意花了不少笔墨,去讲述穆白芷和穆白芍救人的过程,将这份明示的意思写得,都已经快从纸上溢出来了。

  而永兴帝在看到这份述职文书时,也不禁一阵失笑:“说他鬼主意多,还当真半点儿都没说错。”

  几次给穆空青宣旨报喜的临公公见永兴帝此事心情不错,便也笑着凑趣道:“陛下先前便赞穆大人有奇思,这可当真是料事如神。”

  永兴帝笑骂道:“胡吣些什么!”

  说罢,永兴帝又想了想道:“罢了,明日叫他进宫来见朕。一个侍读学士,拢共也没在御书房见过他几回,像什么话。”

  临公公自然是陪着笑应下了。

  陛下这话说的,好似自个儿在日日钻研圣贤书一般。

  穆空青第二日在翰林院当值,听了永兴帝的传召后也是半点都不意外。

  书信能传回的消息终究有限,哪有当面问询来得细致。

  而此次自漠北回京的众人中,有资格面圣的也只有他和谢青云二人了。

  只是穆空青却没想到,这回永兴帝将他召来御书房,确实问了不少关于漠北守城之战的细节,但这被问话的对象,却是只有他一个人。

  穆空青在漠北城时除了负责水泥窑,还要负责武器、药物的调度。

  他没少上城墙,也没少去伤兵营,对漠北战况还算了解,因而即便没有谢青云在,穆空青面对永兴帝的问询,也能一一应答上来。

  等永兴帝将漠北之事问完了,穆空青正待告退,却听永兴帝道:“爱卿此行有功,可想好要什么奖赏了?”

  此次漠北城能够守得住,穆空青弄出的水泥居功甚伟。

  但穆空青入仕也不过一年多,便已经连跳三级,成了炎朝大朝会上最年轻的官员。

  若是此时再加封赏,难免风头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