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62节
作者:辣椒终结者      更新:2023-05-04 01:43      字数:3502
  不过确实,在如今没什么防护手段的情况下研究火药的,胆子确实是小不了。

  穆空青前两天看付大人迫不及待还觉得颇欣慰,如今却只觉得头痛。

  他一边拉着人往外走一边岔开话头:“付大人怎么动作这么快?研制新式火器一事不等将军先上报朝廷吗?”

  付大人笑得腼腆:“我家父兄都同何将军有些交情,我便借着这便利去求见将军了。”

  顿了顿,见四周无人,付大人方才低声道:“我可是同将军打了包票,说此物必能研制出来的。将军便直接上书,说新式火器乃是意外造出的,已在守城时用了,而后便让我先领了东西回来琢磨。”

  穆空青一阵无言。

  这不就是先斩后奏吗?

  果然是将在外……灵活变通。

  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从上报朝廷,到文武百官吵出个结果后回信,再到开始动手研制,最后生产,哪一样不需要时间?

  眼看着剿灭北蛮的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驻扎在漠北城内外的戍边军也早已磨刀霍霍。

  若是不抓紧着些,只怕到大炎的军队已经深入极北草原,撵着北蛮部落满草原跑的时候,运送这新式火器的钱粮官就找不着大军在哪儿呢。

  如今北蛮带着辎重,无论是行军的速度还是后撤的速度,必然都不如往常了。

  若是北蛮能狠下心将他们的辎重武器丢下,那么只要大炎把站短北蛮对西的商路,北蛮就再也翻不出个花儿来。

  但若是北蛮狠不下这个心,失了速度优势,大炎数十万大军将他们围剿殆尽,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是大炎彻底解决这个边境盗匪的绝佳机会。

  何将军和付大人都是主战派,却不代表他们漠视人命。

  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珍视同胞的性命,这才要抓住机会,将外敌一网打尽。

  没了他们,大炎北地的百姓们才能真正安居。

  而有了新式火器,这些为大炎百姓而征战的将士们,也更多几分活命的机会。

  穆空青好说歹说将人暂且劝走,并在一日后交给了付大人一间特制的水泥房。

  配置火药的台子上竖起了一面用水泥和青砖砌成的挡板。

  挡板上只留下一个类似火灶的小口供人操作。

  穆空青亲自将付大人带了进来,并为他讲解。

  这台子正对着窗口,采光不成问题,人就站在挡板的后面,通过那个小口对火药进行操作。万一有什么意外,直接蹲下就好。

  至少,如果付大人没有将他那一箱子东西都混在一起操作,穆空青觉得这用青砖水泥砌成的台面和挡板,还是不会被直接炸穿的。

  若是需要试验成品的威力,后头也有个专门的屋子。

  说是屋子其实不大合适。

  应当是一个用青砖水泥围成的“盒子”。

  没有封顶,周边用四尺上下的墙围了起来。

  至少若是试验榴弹之类的东西,人站得远些再将东西往里扔,爆开之后的碎片会被四周的围墙挡住,不用担心伤人。

  当然,前提是站得远些,和往里扔。

  若是非要站在墙边等着看榴弹爆炸,那当真是神仙也难救了。

  出于自己将人拉入伙的愧疚之情和责任感,穆空青将大部分事务都交到了谢青云手上。

  而他自己则是除了处理水泥窑的事情之外,有事没事就要来付大人这边儿看看的。

  不仅是为了适时地给付大人提供些思路,也更是为了看着这位勇士,莫要做出什么为火器研发事业献身的冲动之举。

  火器研发之事乃是机密。

  除却何将军调派来的几个亲兵之外,便再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

  只有朝廷在得知新式火器的消息之后,又在各地驻军赶往漠北的队伍中,加塞了一批火器匠人。

  像水泥火器这种国之利器,制造的地点又是在漠北这样的边境城池,朝廷宁愿派个半吊子去临场现学,也不能让不够知根知底的人凑合半点儿。

  所以穆空青折腾的这两出,可以说是直接将工部登记造册的匠人划拉走了小半。

  可匠人送走了,手上的活却不能耽搁。

  工部尚书一边为未来肉眼可见的大捷欣喜,一边又为工部的人手紧缺而着急上火。

  不知道是不是因着这个原因,总之穆空青在抓着头发思索,他还有什么同火器相关的知识可以掏出来的时候,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而坐在穆空青的对面,正同他商讨新的改进方案的付大人,则是瞧了他好几眼,关切地问道:“穆大人可是今日受了寒?”

  穆空青揉揉鼻子,摇头笑道:“如今都快四月里,便是漠北也开始回暖了,哪儿能在这会儿受寒。”

  付大人顺口调侃了一句:“那想必是有佳人正在思念穆大人了。”

  穆空青失笑。

  哪儿来的佳人,秦以宁这会儿估摸着还在广粤呢。

  而被穆空青念叨的佳人秦以宁,此刻也刚好打了个喷嚏。

  侍女玉琴给她围上了披风,关切道:“小姐,这时候北边儿的天气不比广粤,您多注意着些。”

  秦以宁懒懒地靠着船沿,看平静无波的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摆摆手道:“知道了。你家小姐走南闯北,身子骨壮着呢。”

  玉琴刚要张口再劝劝,便像是又想到了什么,将话咽了下去,只捂着嘴偷偷露出了一抹笑。

  第113章 一趟返程

  穆空青提出的两种设想, 在朝廷增派的大军抵达漠北之前得到了实现。

  首先是燧发枪使用的弹药。

  穆空青原本想的是,在弹药内部填充火药或铁砂等物,等子弹进入人体之后爆裂开, 增加致死率。

  然而以当前的科技水平, 很难做到在铅弹内部装填杂物之后再将其完全封闭。

  穆空青也想过将铅弹改成铜铁, 但事实证明, 师父的手艺或许达标了,但铜铁的冶炼技术却没有。

  使用这样的弹药之后, 枪/支的炸膛率变得奇高。

  往弹药内装填充物的路是走不通了,但付大人觉得,若是想要提高弹药进入人体之后的致死率,却还有别的办法。

  比如将装填弹药时常用作润滑的油脂, 换成研成细末的铅粉等物,人为增加伤口感染率。

  而榴弹的制作则是要简单许多。

  将装填物放进竹筒中,再钻上个口子放引线。

  只是这竹筒得选用细竹、嫩竹, 这样才更方便爆裂开来。

  不过, 人们平日里用来装水的竹筒多是粗壮的老竹,这种老竹晒干之后非常方便修整断口, 修整过后的断口盖上之后也是严丝合缝。

  而细嫩的幼竹在晒干之后便会变得干脆易折, 修整起来则比较麻烦。

  不过相较于这二者使用时相差的威力来说,这点儿麻烦自然也不算什么了。

  最重要的是,穆空青在制造榴弹的过程中灵机一动,将这种榴弹按爆竹的方式用引线绑成了一串, 又特意挖来冻土,将他的特殊爆竹掩埋于地下,而后再点燃引线。

  兴许是有竹筒阻隔土层中的水分的缘故,在引线燃尽之后, 竹筒中装填的火药爆裂开来,效果半点不比平地点燃的差。

  甚至因为爆裂瞬间产生的高温,一些泥土中混杂着的易导热的物质,也会带上灼人的温度,随竹筒内的铁砂等物一同向四周溅射,堪称伏击利器。

  最重要的是,哪怕是目前最适用于运动战的虎蹲炮,其灵活性也完全无法同榴弹相提并论。

  这样的榴弹完全可以随身携带,半点都不会拖慢行军的速度,这就是它在运动战中无可替代的优势。

  无论是在追击敌人时用于投掷,还是在被追击时用作断后都有奇效。

  不止于此,这种成本不高的榴弹用于守城,性价比也完全不输重炮。

  这些榴弹若是只配合弓箭使用,那射程自然是比不过城墙上那些守城炮的。

  但若是将弓箭换成□□,其射程可就胜过连弹药都动辄数十斤的重炮良多了!

  先前北蛮攻城时所携带的火/炮,其射程也不过如此了!

  若是这榴弹能早些被折腾出来,那先前漠北军在守城时,完全可以用重弩加上榴弹和北蛮的火/炮对轰,谁也别想讨了好去。

  在榴弹的几种用法被开发出来之后,何将军一连三道急奏发往京城。而后,带有随行匠人的大军在北上的过程中,又不得不沿途四处搜刮竹子带上。

  毕竟漠北城这片地方,实在是不适合嫩竹的生长。

  至于穆空青,他在付大人提出了“感染致死”的改进方向之后,又琢磨起了抗生素的事情。

  会因感染而亡的不仅有敌军北蛮,也有大炎的将士。

  先进的热武器会带来绝对的威慑力,而绝对的威慑力也是带来和平的一种手段。

  只是在展示威慑力,带来和平的过程中,难免会伴随牺牲。

  若是可以,穆空青希望能将这种牺牲降到最低。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穆空青在这短短几个月里,确实是深刻感受到了这句真理。

  之前无论是玻璃、水泥,还是火器,穆空青总还有那么一知半解。

  可对于抗生素这种东西,穆空青就真的仅限于知道个名字了。

  除了知道有青霉素的存在之外,穆空青对于抗生素唯一的了解,就是小学故事书上写的一个烂西瓜的故事。

  甚至,穆空青只知道长毛的西瓜中可以发现青霉素的存在,那长毛的别的东西身上,是不是也有可能提取出青霉素,他就不得而知了。

  况且无论古今,新药物的发明都是要经过临床试验的。

  临床试验和穆空青先前烧水泥、试火药可不同,若是药物不对,一不小心就是一条人命。

  这不是穆空青可以用来随便尝试的东西。

  所以穆空青找上了专业人士。

  他是对医理药理一窍不通,但他还有两个学医的姐姐。

  虽然当前穆空青能找到的,暂时只有穆白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