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
作者:时雨余      更新:2023-04-29 16:16      字数:4672
  他似乎仍是不习惯这说法,话音顿了一顿才继续道:为你与晏少将军赐婚一事,究竟有何为?

  岑远咧嘴做出一番轻松的表情,不以为然地拍拍袖子:父皇的想法,你二哥我可不想妄加揣测。

  岑仪紧皱着眉,突然话锋一转:二哥,你还记得以前教导我们的刘太傅吗?

  皇子在十六岁出宫以前,都由太傅统一在太学堂进行教导。有时候,还会有重臣之子被允许一同进入太学堂与皇子一同学习,例如当年的晏暄就是如此。

  岑远答:当然记得。

  还记得当年我才刚入太学堂,就听刘太傅曾夸赞过你。岑仪道,诗比太白,文比子长。

  岑远笑道:都是些没用的墨水罢了。

  然而岑仪对他的话置若罔闻,兀自接下去道:可在太子哥哥死后你就变了。

  岑远脚步不着痕迹地停滞一瞬。

  但那一瞬很快就过去了,他没有答话,抬腿大步流星跨出了大殿。

  一出大殿,夺目的光线便让两人眼前倏然一亮。

  二哥!岑仪抬手快速遮挡了下阳光,接着就像是怕岑远逃跑似的,立刻快步追了上去,不依不挠地道:

  我还记得,在当年太子哥哥死后,你才是众望所归的那个人。若是父皇真为你和晏少将军赐婚,那你就

  岑仪!

  岑远陡然刹住脚步,差点让岑仪撞上他的肩。

  只见这时岑远脸上轻松的表情已然荡然无存,只剩一面凝重:岑仪,大殿之前,不许胡言乱语。

  岑仪看着对方的神情,下意识地张了张口,但在他身后,宜长殿的匾额犹如有着千斤的重量,从大殿正上方径直向他压了下来。

  阳光晒在他身上,好似能穿透层层衣物,直接侵蚀着皮肤。

  岑仪觉得自己正在出汗。

  仿佛过了很久,岑仪瘪了瘪嘴,低头轻声道:是弟弟失言了。

  岑远眯了眯眼,从他身上收回目光,转身就走。结果刚转了个向,就远远看见前方伫立着一道身姿颀长、轩昂挺拔的玄色身影。

  而在那人身前,正是丞相段德业。

  距离太远,岑远无法听见晏暄和段丞相在谈些什么,但这场景让他莫名在一瞬间生出些名为焦虑的情绪,连垂在身侧的手都在下意识间虚握成了拳。

  兴许正是因为他的目光如炬,晏暄忽地双唇一抿,紧接着就朝大殿的方向望了过来。

  第 7 章 忸怩

  见到对方注意到自己,岑远立时撇开了视线。

  他忽然觉得意兴阑珊,因此很快将那副轻松的面具重新戴上,不想再与岑仪废话,微微笑道:我还有事,就先行一步。

  岑仪显然也看见了那两道身影,稍稍拧了下眉,但他同样没说什么,在和岑远道礼之后就迈步离开了。

  段德业年过六十,发色全白,但负手而立之时,依旧能给人一种不容忽视的威严。

  他见岑远独自一人往自己和晏暄所在的方向走来,便自然而然地结束了谈论的话题关于晏暄与二皇子岑远的婚娶一事。

  他复又看向晏暄,闲聊般道:不知为何,这一个多月未见晏少将军,今日一聊,总觉得晏少将军变了不少。

  晏暄:

  段丞相道:或许只是老夫的错觉罢。

  话音刚落,就见岑远已步至身前。

  二殿下。

  岑远假惺惺地笑着作礼:见过丞相。

  此时一切均未发生,因此岑远也没有表现出对段丞相的敌意,脸上还挂着淡笑。

  我是不是打扰到二位了?岑远的视线在段丞相与晏暄之间逡巡数圈,这是在讨论什么呢?

  晏暄抿唇不语,段丞相便开了口道:也没什么,就是在聊二殿下的婚事。

  岑远余光正巧瞥见晏暄似乎正盯着自己瞧,便向对方投去一眼。然而他的视线刚移过去,对方就立即敛下双眸。

  岑远在心里小小地啧了一声,重新看向段丞相:都是些八字没一撇的事,而且父皇约莫只是顺口一问,应当不会真有那意思才是。

  哎,这话老夫可不敢接,圣上的意思岂能胡乱揣测。段丞相来回看了看两人,不过我看两位还有话要谈,就不叨扰你们了。

  岑远自然也是不愿意再应付这只老狐狸,含蓄地道出了快滚的意思。

  段丞相和蔼地笑了笑,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一般,然而一转过身,笑容就从他脸上坠落,被朝靴碾作尘泥。

  段德业出了宫门,坐上丞相府的马车,只见车厢中已有一人等候。

  那人赫然就是方才在殿上出过声的北军中尉段蒙。

  岳父大人。他喊道。

  段蒙原本不姓段,在娶了段德业的小女儿后就入赘段家改了姓氏,一路被段丞相扶植到现在的位置。

  待段德业坐定,车夫架起马车,他立刻给段德业递茶扇风。后者接过茶盏,朝他掠去一眼:今日殿上,你太鲁莽了。

  段蒙一怔:岳父此事怎讲?

  段德业道:对于二皇子和晏暄这一桩婚事,你就不该出声,至少不该第一个出声。

  这

  虽然朝中众臣都知段家的立场,那些人心底也多多少少有着自己的心思。但这种事情,只要不说,那最多不过心照不宣。段德业用杯盖轻拨茶叶,不急不缓地道,说了,就是将陛下手上那根刺明明白白地挑起来了。

  明明时不时有微风越过窗帘扫入,段蒙却觉得自己出了一身热汗。

  你说,段德业道,到那个时候,陛下还会任由这根刺在手上逗留吗。

  他平静地品了口茶,一旁段蒙却坐如针毡。可朝堂上的话已出口犹如覆水难收,如若当今圣上有所安排,首当其冲的必定会在今天发言支持的人之中。

  段蒙求助地喊道:岳父大人

  都这么多年了,你这个脑子,要是转不过来,下次就别再随便开口。虽然段德业的语调平静如水,但依旧有着让人不寒而栗的能力,如果还有下次的话。

  段蒙甚至顾不得哆嗦,急道:那我们现在是?

  二皇子与晏暄婚娶一事,还未成定论,先放在一边。段德业搁下茶盏,拿出手巾擦了擦嘴,听说,昨日陛下就宣了二皇子进宫,不仅仅问了婚娶一事,而且

  段德业看了一眼车帘,压低声音道:还问了二皇子对太子之位的看法。

  什么!

  段蒙条件反射地喊出一声,而后就见段德业冷冷地扫他一眼,便又低下头去。

  陛下问这个,莫非是要片刻后他又道。

  陛下的心思,谁能猜透?段德业道,只不过,近几日陛下身子骨虽不错,但据御医回禀,圣上的心疾,怕是撑不了太久。

  如若真定了二皇子为太子,那段家以后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段蒙道,可我真想不明白,如今朝堂之上,无论是为人还是决策,明显都是五皇子更甚一筹。可为什么陛下就是对二皇子如此偏爱?!

  一时之间,段德业闭口不言,只有目光微微一斜,落在段蒙的护腕上。

  后者注意到他的视线,轻声提醒:过几日,就是夏苗的日子。

  如今的大宁是宁帝亲自在马上打回来的天下,因此,宁帝虽然身体情况欠佳,但每年四次的狩猎活动倒是一次不落。

  而这狩猎活动在京郊举办,每回的守备任务皆是交由北军。

  段德业未置可否,只敛下双眸,一手来回旋转着扳指。直到马车一停,车夫朝车厢里的两人通报:老爷,到了。

  知道了。段德业朝帘子外面道,你先下去。

  是。

  两人在车厢内又待了须臾,段德业方才微微起身,一手按在段蒙的肩上,凑近道:现在狩猎场外加了围栏,可是不好做事了啊。

  段蒙神色一凛:定不负岳父大人使命。

  大殿前,段丞相一走,一方天地竟只剩了岑远与晏暄两人,朝臣们早已都不见了身影。

  岑远知道照理来说自己应当转身就走甚至就不该走过来,不然万一让宁帝知道他们走得近了一个兴起就让这婚事坐实了怎么办。

  然而即便他如此想,却依旧控制不住自己的腿,就这么朝晏暄走了过来。

  自昨日从宁帝口中听闻这桩婚事之后,他还是第一次与对方独处,一时之间竟觉得有些不自在,甚至不知该做出怎样的回应了。

  另一边,晏暄却对他有些别扭的神情视若无睹,径自开口问道:早上药喝了吗。

  他平时说话时鲜少有明显的情绪起伏,一如现下,听起来就像是普普通通地打了声招呼。

  岑远却莫名一颤。

  那些他上辈子不曾了解的事情被强行压在心底,在这种时候却势如破竹般浮上心头,让他想忘都忘不掉。

  他没敢回视对方,将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块石子上,嘀咕一声:嗯。

  身边晏暄迟迟没有回话,但岑远知道,对方就在自己身旁没有离开。

  这互相之间都沉默不语的状态着实让人尴尬,若是许久之前,岑远知道这人是个闷葫芦,一向都是自己主动找话题说。至于后来,他们的交谈少之又少,通常说不了几句就不欢而散,干脆一走了之,哪还有可能出现这般相对无言的场景。

  然而此时,两人都没有做出要离开的动作,岑远也不知该如何开口,只得缄默下来。

  一时之间,只有空气在无声地流窜。

  岑远抄起双手,缩在宽大的袖子里不住往手臂上摩挲。

  烈阳铺面罩下,热浪在两道身影之间缓缓流动,让人分不清手臂上那酥麻的感觉究竟由何而来。难以言喻的忸怩感渗入四肢百骸,仿佛蛊虫一般噬咬着血肉。

  也不知就这么过了多久,岑远终于先忍受不住这沉默,偷偷抬眸瞥去一眼,想找些轻松的话题来说。然而一出口,就成了心虚的辩解:

  我没有起热了。

  第 8 章 安排

  晏暄闻言指尖一动,右手几不可察地抬起,但在下一瞬间就被他放了下去,甚至干脆将双手背至身后。

  为表了然,他沉沉地嗯了一声,移开视线道:我要去南庭司。

  南庭司是掌管南军中守宫卫士之地,位于皇宫的西南角,与宫门是两个方向。

  好巧不巧,今日岑远进宫的主要目的就是去见蒋昭仪,而嫔妃寝宫正好位于皇宫西侧。

  他忙道:我去找母妃,一道走吧。

  晏暄嗯了一声。

  为了避开日照,两人特意绕去了廊下。只是这廊顶在挡住日光的同时,也收拢了路道的宽度,以至于岑远只与对方间隔半臂的距离。偶尔有宫人走过,他几乎能感觉到自己的袖子时不时受到一股微乎其微的阻力那是蹭到了晏暄的衣袖。

  方才那股酥麻感再次从四肢蔓延上来。

  岑远不自觉舔了下唇,没有任何征兆地问道:那时候你怎么知道我遇刺的?

  晏暄闻言双唇一动,不等开口就被岑远打断。

  可别说是因为宫里派了御医来。后者道,你该知道的,娄元白都和我说了。

  晏暄复又抿紧唇,走了好几步后才道:我在你府里安排了人。

  岑远淡淡回道:哦。

  这会儿倒是晏暄主动朝他看来:殿下不恼?

  岑远反问:那如果我说我在你身边没有安插人手,你信吗?

  晏暄没答,但神情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那不就行了。岑远用一派无所谓的语气道:既是彼此彼此的事,我又为何要恼。再说,若是真要生气,我为何不直接动手,还要在这同你浪费口舌?

  晏暄道:如此心照不宣的事,那又为何要问。

  岑远张口要答,却忽然愣住了。

  是啊,他为什么会问?

  如对方所说,互相在府里安插人手这种事情是他们、甚至圣上都心知肚明的事,大可不必如此直白地问出口来。

  那他这是为何?

  岑远久久没有答话,让晏暄侧首朝他投来一撇。他下意识地望回去,就见斜照进廊下的阳光落在晏暄身上,给他纤长的眼睫笼罩上一层朦胧的光晕,几乎能让人瞧见眼底最深处的柔软。

  岑远忽然醍醐灌顶。

  原本,他以为自己今日所有的无措、拘谨、局促不安,包括这莫名其妙的同行和提问,都来自于和晏暄的这场八字还没一撇的婚事。

  其实不然。

  他只是不想再和晏暄形同陌路。

  重生之后,他不想再走上一世的旧路,决意随心所欲,于是面对晏暄也不再刻意回避,不然昨日不会这么大张旗鼓地跑去街上直接找人质问。

  但即便如此,他似乎忘记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晏暄并没有义务一直对他和颜悦色。

  昨日的晏暄在给他上完药后就往后退的一步一直在他眼前浮动,而后来对方远远地站在晦暗和明亮的交界处,脸上的神情影影绰绰,透着他不曾见过的陌生,仿佛两人之间隔着的不是桌椅屏风,而是宽大到跨越了数年疏远的时光、跨越了一轮生死的鸿沟。

  他曾经在上辈子感受过太多次这样的距离,这一次重来,他不想再和晏暄这般疏离了。

  岑远倏然笑开,扭头望去,就见晏暄同样侧目安静等着他的回答。

  他看着晏暄时而扇动的长睫,不得不承认这人真的是好看得过分。但这好看又不是伶官之流的妖娆柔美,更像是画龙点睛,在属于武将的阳刚之上添了些仙风道骨,明明是两种相斥的神韵,却在晏暄的脸上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