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作者:梦里故事      更新:2023-02-09 11:54      字数:2859
  这番话一出口,刚刚自找了座位坐下的芳茵,不得不又起得身来,与芳菲芳蕙她们一起屈身叩拜,口里连称不敢对老祖宗有一丝不满。

  “这芷丫头刚刚回京不久,也是知书识礼的好姑娘,和茵丫头差不多的年纪,只因到了该入学的年龄,这才被他爹爹从祖宅里接了回来,打算明年入学的。”孟母一边摩挲着芳芷的头顶,一边怜惜的说道,“你们姐妹要好好相处,切不可打骂拌嘴。”

  老祖宗这番姐妹友爱相处的教导,芳茵她们自然是连忙答应,不敢推辞。

  幸亏这时外面的王嬷嬷来报,说是四小姐芳蕾,五小姐芳菡,六小姐芳苓已经到了门外,这才阻止了老太太的嘱咐唠叨。

  等到芳蕾三人进得正堂里面跪拜见礼的时候,趁着老祖宗问话之际,只见刚还站在老祖宗边上的芳菲,不着痕迹地向着芳茵这边悄悄移了过来,姐妹间旬月未见,自是有许多别话要叙,奈何时间、地点皆不合时宜,不过芳菲也只是想着问候一下妹妹进学的情况,聊表些许对妹妹的关心罢了。

  岂料芳菲刚走进芳茵旁边,还未开口说话,到被芳茵抢先开了口,只听芳茵问道,“大姐姐,近日里呆在家中一切可还好?”

  “没什么好不好的,左不过帮着母亲主持中馈,处理些许的小事,忙着绣嫁妆罢了。倒是芳茵你,在学校里适应的可好?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定要讲给家人听听,万不可憋在心里”

  “我在学院里好得很,姐姐不用挂心,不是还有哥哥在一旁看顾,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妹妹倒是有一事要向姐姐请教,刚刚过来的时候,察觉到这老祖宗的庭院里外,怎么不见众多仆妇把守?”

  芳菲不屑的撇嘴道,“能有什么事情,还不是老祖宗说是喜欢那个芳芷丫头,非要让七丫头搬到这慈安堂里来,与芳蕙一起,陪着她来人家住罢了,也没过问二叔的意思,直接就吩咐里满院里的奴才仆妇去二叔院里搬东西了。”

  “老祖宗做事还是那么有格调啊。”芳茵小声回道,“不是说那芳芷是个知书达理的,怎么也不阻止一下老祖宗,至少也要禀明了二叔以后再做决定吧。”

  “只是贱人生的下贱胚子罢了,你以后少与她来往就是了。”芳菲嘱咐道。

  芳茵还待继续追问这芳芷到底有何来头的时候,只见大姐已经闭口不谈,堂上的老祖宗也时不时的向这边望过来,芳茵只好压下心中的疑问,暂且不提。

  说起这位老祖宗老封君陈氏,娘家本是江南的武将世家,曾跟随过太祖打江山的元老功臣,祖上也是封过爵的勋贵人家。只不过因为历代子孙不肖,又加上内帏不修,陈氏的娘家到得如今已经沦为了连京里的三等人家也是不如的地步,只空剩个虚爵撑着门面而已。

  娘家的没落,这孟母不思反省自身娘家出了何种问题,却只怪夫家诸般苛刻,不帮扶着自己娘家不说,就连亲身生养的两个儿子也皆不能养在身边,这刚一落地功夫,就被抱养在婆母那边。

  若不是那死老太婆去的早的缘故,那时小儿子还未完全长成,如今怕是没一个儿子与自己是亲近的,闺女也是个赔钱的,自从外嫁以后,更是几十年未见一面,只逢年过节的时候,看着闺女递送的礼单,才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原还是有个女儿的。

  孟母在府里面虽也算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也只是儿子儿媳们对自己进的孝道罢了,在这府里折腾了大半辈子,手上还是半点实权也无。前半辈子在婆母手下憋屈,好不容易以为熬出了头,没成想还要在自己媳妇的手下继续憋屈,一辈子手段用尽,却全是鸡飞蛋打白折腾了。

  归根结底还是不得人心罢了,当初自己选秀,之所以能够顺利嫁进来,一是凭着当时的先皇妃子,自己亲姑母的帮衬,再加上自己也是使了手段的,最终才得以赐婚嫁进这公爵府邸。原本以为是进来享福的,却不成想人家根本是从里到外皆瞧不起自己。

  就算自己进门后,接连产下两子,为孟家延续了香火,也始终不得婆母喜爱,只因婆母出身自书香世家,对她这种大字不识的所谓名门闺秀,有种骨子里的厌恶与不屑,就连自己想要亲自教养儿子,也成了一种奢望。

  当初自己豁出脸面来,在慈安堂的院门外,跪求了一日一夜,就想着能够亲身教养自个的儿子,只被一句无德无才,不堪胜任教养继承人的缘由,给直接打发了回去。若不是自己的这一番求跪,那老太婆顾忌脸面,怕是就连自己的小女儿也是不能留在自己身边的。

  等到自己色衰爱弛,与丈夫离心离德,被抛在一边不管不问的时候,自己这个正头太太更是成了摆设,本还想着既无宠爱,那就牢牢抓紧这府里的权利,能为自己的儿女和娘家牟利也是好的,不曾想丈夫居然以自己目不识丁,看不懂账册为由,直接越过自己,将这府里的管家大权交接到儿媳手中。

  憋屈了一辈子的孟母,也只有在不断的给儿媳们找麻烦的过程中,寻找些许的心里安慰罢了,若不然怕是早就已经被逼的发疯变态了。

  瞧着这满堂的庶子庶女,孟母就没由有的自鸣得意,这些孩子可全是自己的杰作啊。原本府里便有

  ‘妇三十无子,夫方可纳妾’的规矩,可谁让自个的丈夫是第一个打破了这规矩的人呢,自己赐予儿子小妾又有什么不对?

  虽然当初自己娘家的侄女做出勾引小儿子的家门丑事,这才有了这个七丫头芳芷,也害得自己背了好大一个黑锅,不过瞧着如今七丫头出落得花容月貌,从那酷似姑母的容颜里,孟母仿佛又看到当初姑母为妃时,家族的风光无限。

  其实在很久之前,慈安堂便早已成为只专属于老太太的院落,而府里的老公爵大人则是另居了别院,算算时间也足有数十载的光阴。慈安堂说是府里面老祖宗的荣养之所,却也只相当于一座超级华丽的寡妇居所罢了,除非特殊日子,老公爵大人等闲是不会踏入此院里面一步的。

  今日本是众孙子孙女休假归家的日子,老太太便在第一时间传话各房,午时起在慈安堂里办个团圆的家宴,趁如今孙子辈的人皆都齐全,一大家子人也能好好的吃个团圆的家宴。

  小辈们碍于孝道,纵使有人心内多有不愿,也是早早地前来慈安堂里向老祖宗报道,就比如芳茵三小姐。奈何公爵大人不给面子,眼看着三位老爷也在最后姗姗来迟,却是始终不见老公爵的影子。

  孟母虽对自己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早已不报任何奢望,今个却还是首次在小辈面前被挂落了面子,难不成自己又在哪里惹了这老头子的不痛快了不成?若是在以前,自己还可能诚惶诚恐的瞎猜那么一阵子,不过今时不同与往日,如今这个对那老头无所求的自己,难道还会怕了他不成?

  完全无视周围儿子辈与孙子辈们各异的脸色,老太君依旧老神在在的端坐于正堂之上,眼看着吃饭的正点将要过去,老封君这才慢腾腾地开口道,“虽是老爵爷有事耽搁不能前来,午宴却还是要照常举行的,可不能饿坏孙子们。”

  说着便看向大老爷,“老大就先带着这家里的男丁们去前堂摆饭开宴,女眷们则跟着我在这内厅里面摆宴即好。”

  大老爷孟知铭听着母亲吩咐,便立即起身行礼,后才领着弟弟与众小辈们向着前堂走去,顾氏也配合着吩咐下人前去传饭开宴。

  因是宴席,便也没了平日里那食不言的规矩,男人们定是要推杯换盏,酒桌闲聊的。或猜测当下的时局,或神侃某大臣的家庭丑事,或是对旁边递杯续酒的子侄们炫耀一下当年勇事,这里暂且不提。

  只说这后厅里的众女眷们,因有老祖宗这个长辈镇着场子,如顾氏这样当家的媳妇们自然是老实不敢言的,也惟有仗着几分宠爱的芳蕙芳芷偶尔言谈几句罢了。

  最大的长辈心内不爽,饭桌上的零丁之语也逐渐几不可闻,最后只剩下了杯碟碰撞之音,不过这点突兀之声,也在女眷良好地家教面前,迅速消音于无形,气氛一度显得冷淡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