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作者:宁雁奴      更新:2021-03-28 14:08      字数:2472
  去,那边聂昕之便作了表态。

  “……”

  “你还小。”聂昕之平静陈述,“可待年长些再思虑清楚。”

  郁容了。

  昕之兄该不会分吧,一边觉得自己小,一边照睡不误嘛!

  “年长又是多长?”他不由好奇问。

  按古代人的观念,十九岁真不小了。

  聂昕之给出的答案是:“我比你大九岁。”

  郁容一开始没明白这没头没尾的一句是什么意思,待他对上男人黑沉沉的看似冷淡的眼睛,忽而就懂得了对方的意思无论自己再“年长”几岁,在这人眼里,都“还小”,因为“还小”,可尽情肆意。

  心脏微微发热,不由有些触动。一些想问,但也许会伤人的问题,瞬间被抛到天外。

  郁容忽是伸手,揽上了聂昕之的肩膀,在他的嘴上用力地亲了一口。

  聂昕之立即反客为主。

  良久。他沙哑着嗓子,提醒了一句:“纵欲伤身。”

  郁容:“……”

  这家伙,当他是色鬼吗,纵什么欲的,不过是亲一下又没打算做什么!

  遂将男人的手拍开。

  郁容微微一笑,语气极尽赞同:“兄长所言极是。”还请节制罢!

  便拉开彼此,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继续谈论正事。

  聂昕之忽地拿出一样东西:“戴着。”

  特别眼熟,郁容一下子便认出了是那枚“百福具臻”的玉牌,这一次没有拒绝:“这块玉有什么来历吗?”

  “周岁礼抓到的。”聂昕之也不隐瞒,“此后便一直随身携带。”

  “是……抓周?”

  男人肯定地应了声。

  郁容闻言失笑,一边将玉牌挂在腰间,一边调侃:“还以为你会抓剑啊刀什么的,或者兵书之类。”转而问,“这个玉牌有什么寓意吗?”

  玉是好玉,就是显得有些“普通”。

  聂昕之语气淡淡:“并无寓意,是先皇的赏赐。”

  郁容犹疑道:“先皇御赐,给我……没问题吗?”

  “予你与我并无二样。”

  郁容干咳了一声,遂放下顾忌。

  因为身体有些小不舒适,后面这半天没打算制药或者去干什么别的,郁容便在书房里,一边看药典医书,一边琢磨方子……才不打算告知任何人,他在研究什么药方。

  其后,想起日常五百字的写作任务,遂干脆请教起了聂昕之这男人可不是不通文墨、空有武力的莽夫,文学素养绝对甩他十八条街。

  一个想学,一个愿教,便是一拍即合,其乐融融。

  面见官家的事,暂且搁置。

  至于聂昕之“拐带”他一起去京城的想法,郁容没再推拒。

  虽说,两情久长不在朝暮,但分居久了也容易出现问题,有空的时候,待在一起培养感情,是一件于身于心皆有益的事。

  不过他们没有立即去往京城,聂昕之有一旬的假,无需着急。

  关键是,春耕将至,尽管郁容自己几乎不下地,这一趟去京城说不准得待多少天,家里家外得安排妥当。不提跟匡万春堂或林三哥的生意上合作,他之前答应了帮忙村民制作农药的事,可得好一番忙活。

  忙了七八天,基本上安排妥当,郁容抱上几只该要减肥的大胖猫,带上制药的家当,坐着聂昕之准备好的马车,离开了青帘。

  只是……

  郁容觉得自己大概只适合“家里蹲”,怎么一出门就遇到各种事。

  偏偏不太好不管。

  原是路过镇子,他顺道给之前一个病人复诊,确定没有什么遗症,出了那家的门,正要返回上马车时,被一个有些眼熟的小厮叫着了。

  “小的是高财啊,小郁大夫,就是东头陈家的。”

  郁容顿时想起来了,就是上回让他“牵线切脉”的那户……又有哪个夫人病了?

  “我家老爷突然栽倒地上了,就没醒过来,十一夫人派小的找您……这不正巧就遇着您了!”高财说着,语气焦急,“麻烦小郁大夫随小的走一趟吧,再迟了就怕老爷他……”

  第74章

  遇到拦路求医的,郁容能救的自是尽量救了,遂回马车取了药箱,顺带跟聂昕之说明一下事由。

  聂昕之直接拿过药箱,随他一起下了车。

  郁容见状,便开起了玩笑:“兄长这是要做我的跟班?”

  男人微颔首:“然。”

  郁容失笑,没再跟对方瞎胡扯掰咧。

  病人的情况好像紧急得很,由不得他再拖拉磨蹭,便在随意几句话的功夫,来到了等在街边的小厮身前。

  从这里朝镇东,一般人步行要不了一刻钟就能抵达陈家。

  便是疾步快行。

  一边走着,郁容一边抓紧空隙,询问高财有关他家老爷的病症。

  高财却说不清,他本不是陈老爷的心腹之类,平常是在院子里做活的,这回赶巧,那陈老爷在院子里赏玩时跌倒,被他撞个正着。

  听罢,郁容没失望,转而又问了个让他觉得有些奇怪的问题。

  “小郁大夫”确实在附近有了些名气,不过镇子上包括周边,也不是没有医术不错的大夫。

  寻常什么伤风感冒便也算了,像陈老爷这般突然昏死的情况,病情往往是十万火急,若非他正好路过,陈家特地派人找到他家,这一去一回最快的速度,少得半个时辰以上……经此耽搁,原本有得救的也可能来不及救了。

  怎么看,都有些古怪。

  这一回高财倒是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原来,陈老爷倒地的第一时间,那位正室陈夫人当即请了药铺的坐堂大夫来看了,大夫扫了一眼后即摇头,二话不说就此告辞,劝留不得……陈老爷的病情要紧,遂忙又去找镇西头一有名的老大夫,哪料,老大夫一言不合便将客人扫地出门。

  郁容识得那位老大夫,十分不解:“冯老为何如此?”

  尽管他知对方的脾性糟糕,但绝不至于恶劣到见死不救的程度。

  高财忽是吞吞吐吐。

  郁容瞧着不对,追问:“可是哪里不妥?”

  高财面露一点懊恼,便是一咬牙,说:“老爷一直觉得医家全是坑蒙拐骗的,平常有点病痛,都是自己开方子抓药。至于冯老大夫……有一回他们在街头相遇,冯老大夫说老爷命不久了,老爷气得骂了他祖宗三代。”

  郁容恍然大悟。

  那风流好美的陈老爷,居然讳疾忌医吗?

  难怪冯老“见死不救”,讳疾忌医什么的,最不受医户待见,这一类人往往会被纳入“黑名单”。

  另,朝的医者讲究“三不治六不医”,诸如“身体羸弱无法服药”、“病深不早求医”等九种情况,俱在这不治不医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