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作者:鬼酉蜡烛      更新:2023-05-24 12:50      字数:3995
  烧制陶器对于陶土的质量要求很高,陆迩不清楚什么样的泥土比较合适,只能把附近能找到的泥土都拿来试验一番。

  红木部落附近的泥土大都是不太适宜种植的红土,再远一些,靠近河流和灌木丛的方向有其他种类的泥土,陆迩拿白根菜去擅长编织的多羽家里换了几个藤条小筐,每样泥土都挖了一些回来。

  从沉重的打击中刚刚恢复过来的小咪,就看到那个竟敢剪光它屁屁毛的亚兽像比它更糟受打击,竟然开始玩起了泥巴?

  煞有其事地把从外头挖回来的泥土放在它从前的几个战利品头骨里,加了水和开,然后把泥巴捏成看起来像是缩小版水瓢一样的形状……

  ——而且还捏的很丑。

  陆迩小心翼翼地放下自己捏得有些丑兮兮的小碗,对上小咪困惑的表情,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他好像不太擅长做陶艺。

  尽管他拿出了自己插苗开垄的严谨态度,但显然他在试验田里的天分并没有带到制陶上面来。

  ——不过不用在意这个,陶器嘛,样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用。

  陆迩安慰自己,转头开始点火准备尝试一把烧陶。

  没有烧陶的经验,陆迩也不清楚应该直接烧还是晒干了再烧,便打算先直接烧出来试试看,不行再做一个。

  在陶碗的泥胚周围堆满木柴,点上篝火,让橙红的火舌舔舐着红泥捏合的小碗,陆迩坐在一旁专心致志,不时添加着木柴保证火焰不会减弱。

  第一次烧陶的结果,以那只红泥小碗在火焰中烧裂告终。

  陆迩毫不气馁,换了一种泥土再捏了一只小碗,再烧。

  又烧裂。

  再换一种泥土。

  这次比之前裂得更厉害。

  陆迩反思了一下,猜测是不是应该先把泥胚晒干,于是重新用几种泥土多捏了几个小盘小碗,放在通风处风干,后面再来烧制。

  第二天下午,陆迩撸起袖子又开始了烧陶的工作。

  全裂。

  第三天,陆迩又考虑了一下,觉得火焰温度不稳定可能也是烧不成功的原因之一。

  昨天摆出去的泥胚都已经干燥,全都收拾起来,在地上摆满了木炭火种,然后将泥胚放在上面。。

  陆迩昨晚睡觉时反思了一下,直接用木柴烧制陶器,火焰的温度够不稳定,还是要换用更稳定的热源。。

  因此今天他选择了将木柴先加工成木炭,摆好泥胚之后再放置一层木炭在泥胚上,最后在外面堆满木柴,用来给里面增加温度。

  同时陆迩也另起了一个火堆,制造着新的木炭,用来给里面泥胚上补充火力。

  这样精心的安排下,这批泥胚里终于有一个小小的陶碗烧制成功、没有一丝裂缝。

  陆迩满意地捧着那个还带着微微热度的红色陶碗,爱不释手地反复查看,对自己白手起家烧制成功一个陶器感到极为自豪。

  ——虽说这个小陶碗边缘起伏不平、碗身也有些椭圆,乍一看丑得完全不能用……

  陆迩端详了半天,从一开始的兴奋满意到后来的冷静嫌弃,最后把这个陶碗塞到小咪面前:“小咪,爸爸给你烧了个饭碗,开不开心?”

  小咪眼神复杂地瞅了瞅这个摆在地上还有些摇摇晃晃的小碗:“咪呜……”

  第22章 烧陶不易

  虽说陆迩第一次烧制的陶器着实丑了些,但到底是陶器,轻便、耐火、不漏水、放置安稳(碗底平整的话),各项优势上都比现在部落里用的石锅和葫芦瓢要好得多。

  因此陆迩很快找到了重,把自己烧制成功的陶碗给重展示了一遍。

  这几天陆迩每天下午都缩在自己的帐篷里不知道捣鼓什么,靠近陆迩的帐篷还经常有烟火的气息,重还以为陆迩是在熬煮什么草药,没想到竟然是在研究这个东西?

  陶器在地球的原始时期能够迅速风靡、直到很久很久以后瓷器的出现才渐渐没落,当然有它的吸引力。

  重看着陆迩用那个小陶碗煮开了一碗水,立刻就意识到这种新型的容器的优势,迅速答应了陆迩分配几个兽人或者亚兽来学习制陶推广的要求。

  这些跟着陆迩学习制陶的亚兽就和上次罚去修厕所的不一样,修厕所算是惩罚,学制陶就是奖励了。

  对于学习制陶的人选,陆迩没有提什么额外的门槛,只提了一个要求:“要老实肯干、细心的亚兽,最好平时手工就做得好。”

  重点点头:“没问题,我会仔细挑人的。”

  “还有一件事……部落附近有没有黏度比较大的泥土?”

  这几天用不同的泥土来烧制陶器,那些残破品陆迩没有直接丢弃,认真观察过它们的状态,发现他使用黏度比较高的泥土捏出来的泥胚,烧制出来的裂缝更少,成品表面也更光滑。

  失败的结果有时候比成功更容易总结规律。

  陆迩用黏度最好的泥土尝试又做了几个泥胚,发现成品率差不多是四分之一。

  这还是陆迩目前只烧制了小盘子小碗的结果,更大的容器诸如陶锅甚至陶瓮,成品率可能要低到发指。

  这样的成品率带着很强的偶然性,因此陆迩想找一找有没有更好的泥土可以用。

  重对陶器十分重视,认真思索之后回答:“部落沿着太阳背面的方向走一段路,那边的泥土发黑,踩上去粘软,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是否符合要去看看才知道。陆迩道了谢,准备回去做好准备,去重所说的地方看看。

  重叫住他,有些不放心地嘱咐:“虽然那边还在部落安全圈里,没什么危险,最好还是找个兽人陪你,万一碰到野兽,你一个亚兽会很危险。”

  陆迩点点头,感谢他的关心,笑道:“放心。”

  ……

  因为亚兽们在细心程度上普遍比兽人们强,重召集来的基本都是亚兽,只有一个兽人,还是陆迩很眼熟的那个。

  “利?”陆迩有些惊喜地看着眼前的俊俏少年,想起那条毛绒绒的大尾巴,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小兽人长着红色长发的脑袋,“你怎么也来了?”

  利得意地昂起头:“我手可巧了!”

  他是狐狸兽人,确实当得起“心灵手巧”四个字的夸奖。

  利的年纪很小,之前凑在花尾身边基本只是凑热闹,到修厕所时被陆迩教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迅速转变为陆迩的拥趸,对陆迩充满了崇拜。

  重本来不想挑选与上次花尾闹事相关的人,省的让陆迩不满。没想到利正巧听说这回事,抱着他的大腿哭唧唧,不让他过来就不放,重烦不胜烦,只好答应了下来。

  陆迩对利在修建公共厕所加化粪池时候学习数字的快速还有印象,闻言笑笑,不再多说,开始耐心教导这些亚兽们烧陶。

  其实说是教导,陆迩自己也是摸索着才把陶器烧出来,因此没有摆出什么架子,把大概的流程和他这几天总结的注意点仔细说明,就和这些亚兽们一起开始尝试起来。

  不得不说,重挑选的这些亚兽们虽然碍于眼界,知晓的东西不多,可心思都足够细腻,陆迩指点着几个关键,他们做泥胚时就能做得又仔细又稳妥。

  而且基于实用意义上,亚兽们还提出了不少关于握把或者绳孔的建议。

  高端的艺术感需要后天的培养,但对工整、圆润、对称的审美天然存在于所有生物心中。

  最初的小碗小陶罐小碟子做出来,每一个都比陆迩自己做出的初号机要规整好看得多。

  小咪趴在地上,瞅瞅那些整整齐齐、平平稳稳的小陶碗,再想想藏在帐篷里自己那个放在地上摇摇晃晃的“爱心饭碗”,碧色的眼眸一眨不眨地投向了陆迩。

  陆迩咳嗽一声,装作没有看到小咪的哀怨眼神,嘱咐亚兽们把做好的泥胚小心搬到一边晾晒起来,然后去捡木柴准备木炭。

  泥胚晾干、木炭备齐、点火烧陶。

  等到火焰渐渐熄灭、没有破碎的泥胚全都变成整齐划一的红陶,亚兽们捧着那些小巧轻便的陶器,喜不自禁。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轻便、好用的锅和碗!

  就算是年幼的幼崽也能拎起来走动,底儿比石锅要薄得多,稍微点个火,很快陶罐里的水便能够烧热;从前借用首领家的石锅时,要烧大量的柴火才能烧热呢!

  最关键的是,这些好用的罐子,是他们自己亲手完成的!

  不需要兽人们辛辛苦苦从部落外头寻找石块,然后耗费大量的时间慢慢挖空,只需要一些泥巴和木柴,两天就可以做一口这样的小罐子出来了。

  重对他们说,绿耳承诺,烧出来的东西他们有优先供应的权利。

  ——以后,他们是不是也能在自己家里烧水煮肉吃了?

  亚兽们惊喜之余,也忍不住悄悄地打量起那个抱着小猫崽、皱着眉把玩一个小碟子的亚兽。

  被重找来的这些亚兽,都是平日里老实本分、每天专心干活、不怎么参与闲聊八卦的类型,因此从前也没有怎么针对过绿耳,顶多是因着“灾星”的名头对绿耳敬而远之。

  实际上,因为绿耳的自闭,这些亚兽几乎很少见到绿耳,有些甚至不记得他的样子。

  直到前阵子勇的伤被陆迩治好,这个亚兽的形象才出现在他们眼中。

  独来独往、行踪诡异,这些从前原身的各种行为,忽然因为“巫医”的身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让普通的亚兽们又好奇又敬畏。

  这次烧制陶器,让他们和陆迩有了近距离接触,发现陆迩既不像花尾他们说的那样胆小、怯懦、无能,也不像传言中大部落里那些巫医们一样诡谲、阴暗。

  他身上永远带着一股温和的气质,笑起来很好看,眼神平和,有人做不好也不会发怒,有人做得好还会夸奖。

  那种感觉不知道怎么说,就让他们特别想和陆迩亲近。

  只是毕竟与陆迩不算熟,又有巫医的名头压着,亚兽们都十分拘谨。

  倒是利,年纪小没那么多顾虑,喜欢跟陆迩一起玩,就凑在陆迩身边使劲撒娇,看得小咪在一旁牙酸不已,暗下决心自己变回去之后,要把利丢给烈,让烈好好操练一下他。

  比起亚兽们对陶器爱不释手的样子,陆迩其实有些不太满意。

  这些陶器的成品率实在是太低了。

  只有小孩子脑袋大的陶罐,成品率已经低到了六分之一,碗和碟子稍微好些,可也没超过四分之一。

  连同他自己在哪,五个亚兽一个兽人,辛苦了两天,最后只成功烧出了一个陶罐和五六个碗碟。

  虽然红木部落的兽人们不算太多,可是这个烧陶效率肯定跟不上实际需求。

  更别提后面陆迩还打算烧制容量更大的锅和瓮。

  ——看来还是要改良一下烧陶的材料和工艺。

  陆迩定下的规矩是在他手底下制作陶器的,根据做工量可以直接带陶器回去,剩下的则以兽人们开垦土地、种植作物的贡献量级分配。

  当然,拿到陶器的人私下交易他不管。

  制陶工艺的提升需要漫长的时间、反复的尝试摸索,现在能最快提升质量的关键还是制作泥胚的陶土。

  陆迩打算去重说的地方看看。

  第23章 挖土不易

  到底是出部落,涉及自身安全,陆迩没有托大,去了相熟的勇家里,想找勇帮忙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