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一更)
作者:文理风      更新:2023-05-24 06:56      字数:3744
  林泉的汗顿时下来了。

  看着王老兴奋地招呼孙老赵老王老过去看, 林泉更浑身僵硬。

  他怎么就一时大意忘了收起来呢!

  这万一要被鉴定出来什么不该鉴定的东西怎么办?

  众所周知,越是玉器、瓷器这种艺术性高的文物, 越容易在雕刻制作中受当时文化的影响, 因此很多鉴定师都靠玉器瓷器上的造型图案进行断代。

  所以林泉在从行将军那得到这个笔洗,才从来没想过在现代出售。

  而现在,它居然在几个老爷子手中……

  这要是几个普通的土豪, 他还能抱下侥幸心理, 觉得反正也不一定看得出来。

  可这一个是鉴定师、一个是大学历史教授、一个是玩玉的行家,再加上一个不知什么, 但明显也不差的, 林泉简直欲哭无泪, 他就花钱请人鉴定, 也找不齐这么高的配置吧!

  现在该怎么办?

  林泉飞速转动大脑, 首先回忆了一下整个玉洗上有没有什么朝代标记, 如铭文、暗记、字戳等等,结果庆幸的发现,大概是行将军私藏的缘故, 这些都没有。

  略微松了一口气, 林泉又接着回忆整个玉洗有没有什么明显的时代特色。

  这可就难为林泉了, 林泉对各朝代玉雕工艺简直两眼一抹黑, 别说没有, 就算有他也看不出来!

  不过好在林泉突然想起玉洗上雕的是清雅的翠竹。

  翠竹这个图案, 应该算蛮常见…的吧?

  林泉稳了稳心神, 又没什么明显特点,几个老爷子又不可能知道他穿越异世古代,就算看出什么不妥, 应该也不会往架空朝代上想, 说不定还会觉得自己学问不精,断错了代呢。

  他只要咬死了不知道,应该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吧!

  想到这,林泉恢复一丝从容,走到几位老爷子身边,打算看看他们鉴定怎么样了。

  结果刚凑上去,就见孙老震惊看着手里的笔洗,大声嚷嚷道:“这笔洗材料不对,现存的玉中压根没有这种玉!”

  林泉:……

  林泉倒抽一口冷气,这要是朝代不对还能拿几位老爷子断错代洗,可这要出现地球上没有的玉料,那可怎么洗。

  林泉只觉眼前阵阵发黑,行将军到底送了他个什么笔洗啊,怎么还现存的玉没有这种玉料?

  孙老嚷嚷完,就看到林泉一脸黑的看着他,顿时误解了,忙说,“小林你别生气,老头子我不是说你这笔洗是假的,我是突然发现,你这笔洗好像是一种传说的玉料。”

  林泉愕然,“传说中的?”

  孙老把笔洗放在桌子上,然后招呼大家看,“这块玉洗猛一看一块微带绿的碧玉,玉质温润,质地坚硬,可一上手,你们就会发现,这块玉洗轻得很。”

  林泉和几个老爷子都拿起来,颠了颠,纷纷说。

  “咦,是有点轻。”

  “按理说这么大的玉洗,碧玉应该压手很重才对啊!”

  “怎么感觉和块玻璃似的。”

  就连林泉都点点头,“确实有点轻的不像玉。”

  孙老笑道:“对,就是轻,不过放心,这绝对是玉。”

  孙老用强光手电筒一照,给众人看,“你们看,整个玉笔洗在灯光下,玉胎通透,质地细腻,微有油感,有明显的玉料感,绝对是玉无疑,而且其细腻透光程度,绝对是上好的美玉,可它却比咱们平时见的和田玉、岫玉和独山玉都要轻,你们知道吗,历史上确实有一种灭绝了的质地极轻的玉。”

  “难道是……”赵老沉吟。

  其他老爷子也都不说话了。

  唯独林泉很茫然,看看赵老,又看看孙老,啥玉啊,别卖关子啊!

  “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大名玉中,唯蓝田玉最轻。”孙老笑着说。

  “蓝田玉!”林泉震惊的看着这个玉洗,丫的,这玩意就是传说中的蓝田玉。

  孙老看着震惊的林泉,丝毫不觉得奇怪,反而调侃道:“就知道你小子有眼不识金镶玉,要不肯定也不舍得摆在这。”

  林泉忙点点头,“孙老您快给我讲讲。”

  孙老笑着指着孟老,“要讲课,这老东西专业。”

  林泉忙看向孟老,孟老扶了扶眼镜,咳嗽一声,“蓝田玉其实是古代长安旁蓝田山产的一种美玉,也是我最早开采的名玉,从新石器时期,古人就已经开始开采蓝田玉,春秋战国时,蓝田玉已成为君主贵族常用配饰,甚至连著名的传国玉玺,其实也是由蓝田水苍玉制的,等到了唐朝,蓝田玉更是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无数文人墨客疯狂追捧蓝田玉,只是唐人的追捧,也导致了玉矿的过度开采,等到唐末时,玉矿因为过度开采已经慢慢枯竭,也有资料说,当时京城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导致玉矿塌陷,不过不管说,反正唐朝之后,蓝田玉再无踪迹。”

  “可之前不有新闻说,蓝田县挖掘出了蓝田玉矿么?”林泉突然想起之前一个头条。

  “那其实压根不是蓝田玉矿,是伴生矿,”旁边王老插嘴,“国家开始也以为是蓝田玉矿重新现世,可派专家去一看,才发现这是原来玉矿的伴生矿,伴生矿其实就是原来玉矿周围还没成型的部分,可伴生矿得等几万年才能变成玉矿,所以国家又给封了。”

  林泉看着王老,这老爷子是干什么,网上可是一片欢呼雀跃,没提国家封的事。

  不过看着桌上的笔洗,林泉问孙老,“您确定这是蓝田玉的?”

  孙老点头,“蓝田玉因为年代久远,传世的比较少,可并不是没有,荣宝斋就曾在京城拍卖过一块唐时的蓝田玉佩,我虽然没见过,可看到图册,和你这个笔洗材质很像。”

  林泉听了点点头,心理也有些明白。

  蓝田玉在现代稀少,是因为从唐朝到现代太过久远,才少有传世,可在唐朝前,应该不算稀少,甚至因为受追捧,应该算是贵族必备,这样一想,行将军送他蓝田玉笔洗的原因就清楚了。

  行将军私藏中有笔洗,或许并不是他喜欢舞文弄墨,而是纯粹这玩意在京城比较流行,而当时他送土霉素在行将军意料之外,行将军一时拿不出别的,就随手送了他一个比较流行的玩意。

  知道前因后果的林泉苦笑,这就是缺乏常识跟不上流行的后果。

  林泉这边还在检讨自己在古代太不注重常识,那边几个老爷子已经对这个笔洗爱不释手。

  毕竟是蓝田玉,能从唐朝流传下来的太少了,流传下来的,也几乎都是考古学家、盗墓贼从墓里挖出来,很少有这种传世的,而林泉这只笔洗,包浆厚重,很显然是传世古董。

  孙老职业病发作,对林泉说:“你这东西,要是想卖,可以拿到我们荣宝斋上拍,我们荣宝斋一定会重点宣传的。”

  林泉忍不住问:“这个要上拍,大概能卖多少?”

  “这个不好说,唐朝古玉稀少,而且大多数都是出土文物,不能拍卖,所以能参考的价值有限,不过你这个包浆厚重,应该是传世的,或者说哪怕是出土的,也应该是很早出土,后来传世的,这个上拍无妨,应该在几百万左右,如果宣传的好,上千万也有可能。”孙老说道,“其实唐玉就这点吃亏,因为之前国家限制严,都只能偷偷交易,所以价格有点上不去,不过现在国家放开传世这部分,以后价格应该还会上升。”

  林泉也听过这个说法,据说02年之前,明清之前的玉直接不允许公开买卖,因为之前的玉几乎都是出土,国家为了打击盗墓,保护文物,只好强硬规定,02年盗墓打击的差不多,才逐渐放开市场,所以弄得现在明清之前的玉反而没有明清的玉贵。

  林泉看向桌上的玉笔洗,有些纠结,要是只有一个,自然留着它升值,可行将军既然能送它,古代肯定不少,要不干脆送去荣宝斋吧,大不了回去再买一个好了。

  旁边赵老突然说:“你要打算送去上拍,不如卖给我吧,我出一千万,也省得你送去拍卖行还得交佣金。”

  孙老在旁边无奈,“老赵,不带你这么截胡生意的。”

  赵老丝毫不愧疚,“反正上拍也是我们这些老东西竞争,还不如现在就出手,省得麻烦。”

  林泉一听顿时觉得有理,要送上拍,不说各种麻烦,还时间长,倒不如直接卖给赵老。

  林泉直接把笔洗推给赵老,赵老也很干脆,利落的开支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看着手中的支票,林泉突然发现今天这宣纸卖得值了。

  收起支票时,林泉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孙老,您还没给这个笔洗断代呢!”

  虽然蓝田玉是唐代消失的,可并不能说这个笔洗就是唐代的,尤其林泉自家知自家事,也想听听孙老怎么说朝代。

  谁知林泉说完,几个老爷子直接笑了。

  孙老笑着说:“傻小子,玉哪有断代的,玉石本来就是好几十万年才形成的,最多断断雕刻时间,可这个就难了,除非根据出土确定某种雕刻风格,否则根本没法判断具体朝代。你这玉笔洗因为是蓝田玉的,也就能知道是唐朝或者唐朝以前的,要真具体想断到哪个朝代,除非有个古墓恰好出土了和你这类似造型的,然后根据那个古墓时间断你个玉笔洗年代,否则都是瞎说。”

  王老也在旁边笑道:“故宫博物院以前有块古玉,里面的专家只能判断年代十分久远,却怎么都查不出出处,只好放在仓库吃灰,后来红山遗址挖掘,出土几块古玉,居然和那块古玉一个造型,众专家这才知道这块古玉是红山文化时期的,这块古玉才被打上红山古玉标签放到故宫博物院展览,所以凡是古玉,都是大体断代,而外面那些说哪哪朝代古玉的,要么是有传承记载,要么就是乱写鉴定书。”

  林泉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幸亏听几位老爷子说,否则还真不知道。”

  孙老叹气,“其实也都是迎合市场,没办法,现在买家非要确定年代,可古玉这东西,谁知道匠人什么时候雕的。”

  林泉点点头,表示理解。

  有了玉笔洗这个插曲,后面的事就显得有些波澜不惊了,几个老爷子试了纸,觉得挺正宗的,就一人买了十刀,打算拿回去写字玩。

  对此林泉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因为之前两笔交易,林泉也没在意这点小钱,直接按之前出的价一万一刀卖给几位老爷子。

  几位老爷子愉快的付了钱带着宣纸走了。

  等几个老爷子一走,林泉就立刻关上门开始整个宅子大排查。

  古董这东西,一定要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