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老友重逢
作者:二硫      更新:2023-05-01 18:47      字数:2311
  时间还早,夜晚很长。

  织麦很累,但是她必须用别的来填满时间,她害怕一停下来自己就会胡思乱想。

  这所小镇里有不少织麦多年未见的老友,她一个个发消息,但总遭到婉拒,理由是说要带孩子。

  家乡的同龄老友已经把结婚生子当成比赛,一个个都不想输,争相恐后地怀孕嫁人,然后让琐事阉割她们的自我与时间。

  有两个关系最好的,悍然赴约。一个挺着孕肚赶赴而来,另一个毅然停止手上全部工作。

  叁人重聚,好像还似闺中,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让我看看你的腰身,哎呦,从背后看不出来你的肚子,我看一定是个男孩儿。”老友一见面,便眉飞色舞围着孕妇转,发自内心地祝福朋友。

  “竟然还有这种说法?一般不都是说看肚子形状,尖的是女、圆的是男嘛。”准妈妈摸着肚子,露出慈爱的微笑,“他们都说我这肚子、圆得很。”

  谈话明显透露出她们渴望一举得男的内心,让织麦觉得异常讽刺,她逐渐感到有些透不过气来。

  这个年纪的女人一般在聊些什么?无非是婚姻、家庭和孩子。

  织麦想迎合话题,勉强笑着开口问:“你跟勇哥怎么样了,上次说准备明年结婚?”

  女人羞涩地笑了:“嗯,他问我们家彩礼多少。”

  她犹犹豫豫,又补了一句:“其实我觉得,彩礼不要也行的。”

  她认为爱情是件平等的事,两人结婚与家庭无关,为什么男方一定要给彩礼呢,她不想进门就低人一等。

  另外两人当场哽住,孕妇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放弃了,拿起杯子把话语连同温开水一起咽下。

  织麦率先忍不住:“那你们打算丁克?”

  普世价值认为,生育补偿金是妻子因怀孕误工的一种经济补偿手段。

  “没有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喜欢小孩子了。”女人马上反驳,嗔视织麦,都是多年朋友了,怎么还不记得她结婚就是为了要小孩呢。

  织麦继续问:“噢,那孩子是跟你姓?”

  “怎么可能!”

  “为什么?”

  女人和孕妇异口同声,表情十分讶异,像是看到了什么违反常理的怪物,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不理解。

  而织麦更不理解,她本以为问的话是再正常再温和不过了,为什么老友一副被尖锐刺痛到的样子。

  她很难受,全身像有一万只虫子爬过,打了个寒颤。

  要彩礼很极端吗?随母性很极端吗?不婚不育极端吗?反婚反育极端吗?

  在不同的环境里,极端的声音和温和的声音从来都是相对的。

  “好奇怪,为什么小孩要随母性?”

  “对啊,以后上了小学,同学们肯定觉得很奇怪,他会被歧视排挤的。”

  “就是,我的姓又不好听,跟我姓有什么好的......”

  织麦说不出话来了,说自己的姓不好听的那位,叫慕容。

  两人齐齐坐对面共同反对她,同一战线互相点头应和,她感觉自己才是那个异类。

  她本以为反对重男轻女、正视彩礼与冠姓权,至少是女性命运共同体内最起码的共识,却没想到网上声潮浪涌与现实竟然割裂到这种地步,让她有种荒谬的时空错位感。

  她们就隔着一张桌子,明明在同一寸土地上共同呼吸,却有一堵透明的墙隔开对方与自己,距离有千山万水那么远。

  她没有什么话可说了。

  送别老友,织麦只觉恍然隔世,她把脸埋在手心里,脊梁似乎被抽掉了,直不起腰来。

  哪里才是女人的归宿呢,如果离开青玄,她又要何去何从?

  青玄不知道织麦去了哪里,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打听,才知道她已经回家了。

  一颗心才稍微安定下来。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青玄兜兜转转,才学会怎么买客运汽车的票。

  一进去,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晕车的。

  几十人的座位,只满了叁分之二。车窗是透明的灰色,遮光的帘子的挂钩被扯掉两只,白色的椅套上印着广告,空气窒息又难闻。青玄感觉很难受,发动机从脚底传来的震动让她心脏很不舒服,胸闷气短时时想吐,甚至还有些头晕。

  她往后靠了一会儿,周围吵得睡不着,便拿出手机打开绿江,想从百合文里偷师她们是如何哄女朋友的。

  但不知什么时候,百合类小说已经没有专栏了,而是下设在“耽美”里的一个子分栏中。

  有了女朋友之后她也疑惑,这些有名的作者,拿着有影响力的笔,写不完的故事,用不完的才华,怎么偏偏就喜欢写现实中没有的、一身女人特质的“好男人”呢。

  职场招聘里看不到女人,报道照片里看不到女人,表彰功勋里看不到女人,就连女作者的创作里也看不到女人。

  lgbt往往以男人为代表,纯粹为女人的身影和主张永远放在最后;同属性少数的小说类别,女同在男同之下,可以说是非常写实了。

  公路上信号很差,小说里主角的情感有了极大的转折,下一章能否破镜重圆却一点都加载不出来。

  青玄联想到了自己,越加难受,便关掉手机,直接拉开窗帘。

  她生长在富饶的平原地区,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连绵起伏从不间断的山,她怀疑司机从二级公路驶进了农村的水泥路。因为这条路太窄了,光是这辆车就霸据整条道路,远处还有农人甩鞭赶牛车顺着羊肠小道回家,悠然自得。

  青山隽永,夕阳西下,她在这一刻感到安宁。

  出了汽车站,青玄扶着墙干呕了几声,才得抬头窥见织麦生长的地方。

  镇上的建筑不高,矮矮的,像21世纪初的城市。有的骑楼没贴瓷砖,泥瓦红墙暴露在外,店面的招牌多都是用喷绘布而非亚力克,塑胶布在风吹日晒下褪色得半新不旧,街口农人把蔬菜水果摆在路中间,堵得整条路水泄不通,菜户在喇叭声、吆喝声中与顾客讨价还价。

  人间烟火气。

  众生即我,我即众生。

  急剧的心脏跳动,她以前从未像现在这样想见织麦。

  随便进到一家旅馆,前台的姑娘年纪不大,可能早早就辍学了,这里的人普通话口音有点奇怪,调子一上一下的拉得很长,最后前台笑眯眯地收了钱祝她玩得开心。

  青玄出了门口,深深呼出一口气,头顶星空,脚踏实地,一种充实和力量的干劲溢满了全身,心潮澎湃。

  她现在要去找织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