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她也曾是掌上明珠
作者:二硫      更新:2023-05-01 18:47      字数:2171
  到了小织麦继续换第二颗牙齿,父亲不再带她去镇医院了。

  凭什么拔小孩的一颗牙齿都要收叁块钱?他拿虎钳一样可以拔。

  虎钳其实是尖嘴钳,经年累月,包裹着手柄红色塑料早已褪色,金属钳口沾满了脏污。

  父亲仔细地用洗洁精洗了一遍,但钳口没有金属的光泽,依旧是驳杂的黑色,好像还能闻到车轮与汽油的味道,塑胶把手上的黑泥陷进花纹的隙缝中,不断地有水滑落。

  尖嘴钳代表着贫穷的肮脏与罪孽。

  穷是原罪。

  父亲反复强调几次已经很干净了,小织麦才不情不愿张开嘴。

  铁钳伸进嘴里,夹了几次都夹不住,一用力往外拔就滑落。

  痛,实在是太痛了,痛感冲破神经直达大脑。

  织麦边张嘴边掉眼泪,她躲闪到一旁,哭着摇摇头说不要拔牙了。

  男人有点不耐烦,但是还是按着性子哄了一下女儿,许诺拔完这颗牙就去买冰淇淋,又说以后新牙顶住旧牙,现在不拔以后会从下巴、鼻孔里长出来。

  小织麦犹豫着,还是过去了。

  反复折磨这颗牙齿后,他终于拔了出来,最后眼疾手快地塞棉花进女儿嘴里。

  小织麦不哭了,拔的时候比较痛,后面其实也没什么感觉了。她的眼睛黑葡萄一样滴溜溜地看着父亲,扯扯他的袖子期待着允诺。

  “刚拔完牙哪里能吃冰淇淋的。”他连出尔反尔都变得敷衍。

  “你骗我!”

  小织麦全身心地信任父亲,她不知道为什么父亲要欺骗她,为什么承诺她的事情会做不到。

  他挥手把小织麦甩到一边,用力地瞪了她一眼,背过身索性不再理她,拧开水龙头冲了冲尖嘴钳。

  她觉得特别委屈。

  但她现在没有哭,她刚刚已经挨过打了。

  父亲只觉得女儿啰嗦又麻烦,家长就是孩子的天,想怎么对待他们就怎么对待。

  孩子就是所有物、是私人财产、是对外炫耀的作品,他们身上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赚的,有什么资格拥有自主意识呢。养孩子就像养狗,愿意花时间哄那就哄了,不愿意又能怎么样,开心了就去逗逗,管住吃喝拉撒就行,何必在乎对孩子的许诺,你童年没有安全感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小织麦说,如果不吃冰淇淋的话,能不能下次去医院拔牙。她真的好痛啊,护士姐姐拔牙只用一下子,爸爸拔牙却要痛好久好久。

  “叁块钱这么贵,你自己算算,能买多少根冰淇淋了。”父亲愤愤道,他怎么会生出这种不知人间疾苦的败家女。

  后面的几颗乳牙,全是父亲用尖嘴钳拔的,过程坎坷而艰辛,小织麦每一次都十分抗拒。

  叁块钱的意义此刻被放大,是贫贱、是耻辱、是伤疤。

  小织麦清楚,就算拔牙是绝对的必要性支出,父亲也不会再带她去医院了。

  更煎熬的是,没有专业工具和任何口腔知识的父亲断言,拔牙不顺利只是因为孩子牙齿的松动程度不够,他勒令女儿每天必须用手拽牙齿半个小时以上。

  论断只凭直觉,自以为是又不经考察,只从孩童上找原因,十分愚昧可笑。母亲开始拿绳子绑在牙齿上,每天晚饭前绑好后再用力地去拽,但牙齿没有一次掉下来过,细细的线反而时常勒到牙龈出血,白白地给小织麦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她不敢忤逆父亲的话,他们总是说不好好拽乳牙,新牙就会长得乱七八糟的,如果下次再不听话就丢掉她,反正他们已经有一个儿子了。

  恐吓孩子是家长与生俱来的天赋。恶意逗弄孩子“我不要你了”“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我不是你爸爸”......以成年人的优势欺凌弱势无知的孩童,看到他们慌张不安的表情一定爽得浑身颤栗吧。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织麦是后者。

  父亲还是会开摩托去买双色球,2块钱一注,5注起买,一张10块。

  彩票店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绝大多数是男人,或冥思苦想的模样填着数字,或悠闲地歪头看着报纸。

  没有女人的身影。女人怎么会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呢,她们只会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把小孩绑在身上插秧种田,笨拙又愚蠢。

  现在,父亲恶狠狠地撕碎手上所有的凭据,用力地往地上一砸。

  “骗人、全都是骗人的。”

  他发狠地锤了车头,愤愤不平地用皮鞋头碾着地上的彩票。

  小织麦缩了下肩,低头望着地上一地带有脚印的碎纸,好可惜。

  一张就可以拔3颗牙齿了呢。

  她也曾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小织麦的认知里,母亲一定是无条件爱孩子的。

  她有过许许多多的仙女蓬蓬裙,母亲每一天都会仔细地给她扎满头小辫子,用五颜六色的花绳绑起来,透明的水晶点缀其中,她出门前一定会捧着女儿的脸夸她,今天漂亮得像个小公主一样。总而言之,小织麦是班里面最精致的女孩之一。

  但一颗胚胎,便可让公主坠落云端。

  母亲再也没给小织麦扎过头发。

  父亲带织麦进了理发店,长长的头发被剪得很短很短,就像个小男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织麦都是短发。女孩子不愿意跟她玩,推搡中骂她是丑八怪、男人婆;男孩子也不愿意跟她玩,他们是阳刚的男子汉,掺进一个不男不女真是恶心。

  小孩子模仿一切,他们或从电视、杂志、大人的话语中学来,对非我族类的含义似懂非懂,凭着个人喜好攻击异端。

  她没有朋友了。

  只是因为头发的长短,便开始理直气壮地排挤另一个人,孩童单纯到可怕。

  小织麦也曾反抗过,她吵着闹着要留长头发,但是父母拒绝了,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帮她打理。尽管小织麦说自己可以打理,但没有人当她是一回事。

  大人坚持认为小孩做事就是头脑发热不顾后果,而自己做的决定一定正确。

  罔顾孩童的意愿是家长习惯成自然的事。

  她特别特别想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