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回家
作者:二硫      更新:2023-05-01 18:47      字数:2326
  织麦是一边哭一边离开的。

  得知寻荟因胃病进了医院,她第一时间反应的是,这得有多难受啊。她也曾胃疼过,虽说没到进医院的程度,但已足够让她深知这有多痛苦,火烧火燎,就像拿着一把匕首在胃里翻搅。

  虽然讨厌这个邻居,但又觉得她可怜,两相抗衡之下,她还是决定去看望寻荟。

  织麦来的时间赶巧,正好听到寻荟诉说着她的经历,她没舍得挪动步子,决定继续偷听女神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站了一阵,才庆幸自己做了粥,否则寻荟在这座城市没有家人陪伴,就算生病了还有谁去管她呢。

  但越往下听织麦越心虚,触碰别人隐私不太道德的,她不应该继续听下去的。

  刚决定进病房露个面,就听到寻荟在表白。

  不知为什么,她没有直截了当地打断,而是马上缩回另一面墙,直到一股绝望弥漫了全身。

  犹如万箭穿心,大脑就像寺庙里的大钟被撞得嗡嗡响,四肢麻木,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织麦最终还是没敢继续往下听,她无法想象青玄还会说出什么话,她的毕生所爱,每一个字都能化成一柄利剑戳烂她。

  寻荟多惨啊,母亲病重,家庭破碎,高考失利,孤苦伶仃,身边空无一人又独自出国打拼,凭何走下来?

  凭的不就是年少青玄的赤诚真心吗?

  这悲惨经历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青玄是她唯一的朋友,是动力、是拐杖、是光,她多离不开青玄啊!

  是啊,她们多相配啊,天造地设的年少情谊,两支青梅互相缠绕,因为不可控的原因两人不得不暂时分开,现如今重逢,就是再续前缘。

  可自己为什么在哭?

  可是她为什么在哭?

  为什么自己永远都是不被选择的那一个?

  最恐惧的事情实现了,被抛弃被放弃的这一天又来临了。

  织麦不知道怎么办,她现在只想逃,逃到一个没有青玄的地方静一静。

  成年后在这座城市读了近十年的书。故乡对于她而言,是一块隐形的伤疤,但是她无处可去。

  她要回家,十万大山的边陲小镇里。

  南方丘陵地貌,不通高铁火车,更别说飞机了。

  修路花费巨大不是政府的托辞,归根结底是穷病。

  当青玄一开始得知织麦要回到地级市,再转叁个小时的大巴才能回家后,非常吃惊,现在还有不通火车的地方吗?

  织麦笑笑,有的,有很多,而且比比皆是。

  她想,师姐一定没有坐过这种交通工具,门窗关紧,灯光昏暗。酸菜味、空调味、二手烟、廉价皮革等等,各种气味混杂在一块、几欲作呕。还有小孩打闹尖叫声,家长用方言怒斥谩骂,封闭、吵杂又窒息。

  但织麦却觉得很安静,安静到能听懂司机放的一首粤语老歌的每一个字。

  现在她只身一人回了家,就如同她18岁那年背井离乡,孑然一身。

  从小到大,织麦知道自己从来都是不被父母选择的那一个。

  在小织麦换牙时期,母亲怀孕了。

  家里千辛万苦托人找关系做了性别鉴定,是男孩。

  父母眉开眼笑,欢天喜地期待着儿子的到来,不在乎多了一个孩子会不会让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七岁时,她乳牙松动,父亲乐呵呵地把她抱上摩托车,直往镇医院。

  叁块钱,护士很熟练地用消毒过的银色钳子,毫不费力地拔了她一颗牙。

  过程很快,不痛,只是血流如柱,她咽了一点,是腥咸的。

  父亲揪着她扎好的小辫,问痛不痛,小织麦咬着棉花摇摇头说,一点感觉也没有。

  他咧开八颗白晃晃的牙齿笑得很开心,一提溜就把女儿抱回摩托车,捏捏她的脸:“哇,我们小麦长大了,变得好勇敢啊!”

  他继续把车开到彩票店门口,核对着当期双色球数字,随后自嘲地笑笑,捏捏女儿的鼻子:“小麦以后千万不要学爸爸买彩票,中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你为什么还要买呢?”

  “不买一辈子就是这样了,买了说不定有一天能翻身呢。”

  小织麦懵懂地点了点头,父亲又笑了,揉揉女儿的脑袋。

  父亲就像所有的中年男人那样,偶尔买彩票,渴望着一夜暴富,但又清醒地教导女儿不要相信赌博。

  再后来,母亲的肚子像吹气球一样变大,不得不停止工作。

  外乡人说这里的女人总是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男人却懒惰无能、吃不得苦,差别太大。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是相夫教子,她们不约而同地拒绝本地人的追求,纷纷选择回家嫁人。

  这话不假。

  父亲从上一辈继承一楼门面的小杂货店之后,便由母亲包揽。进货、出账、零售,母亲打理得井井有条,赚的钱几乎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母亲的身子日渐重了,无法再经营杂货店,经济支柱便交到了父亲手中。

  他从未做过这些事,一开始也非常虚心地学习如何管理,不再游手好闲,也没有成天开着摩托车大街小巷四处乱晃,邻居纷纷称赞母亲拥有了一位好丈夫。

  妻子用血泪与汗水苦苦支撑家庭的艰辛从未被看见,但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男人变好一定是十分稀罕且人人称赞的。

  这是第一次父亲主动挑起担子,让母亲十分欣慰,她非常庆幸这一次怀的是儿子,才能让丈夫生出责任感。

  可好景不长。

  他是被宠坏的独生子,缺乏耐性又喜欢玩乐,经不住狐朋狗友的一天天招揽诱惑,没过多久便故态复萌去打牌,赢的不多,输钱了就拿店里的货物抵债。

  杂货店也总是开半天关一天,叁天打鱼两天晒网。

  门店小本生意经不起折腾,收入直线下降,入不敷出。

  母亲无法,只好拖着沉重的身子,吃力地继续经营店铺,但始终收不抵支。

  贫贱夫妻百事哀。母亲脾气变得很差,多次与丈夫起争执,斥骂他不应偷店里的东西。爱情本来就是奢侈品,她的脾气时好时坏,有时又在女儿面前咒骂丈夫,然后又开始抱着她流泪,边哭边说千万不要只贪图男人的好模样,嫁给这样一事无成的人;有时又絮絮叨叨地说多个弟弟陪姐姐真好,成长路上就不怕她孤单了。

  这一胎并不像头胎这么顺利,她叁天两头地晕倒住院,花销骤增、难以为继。

  没出生的胚胎,疯狂汲取着母亲的生命力,间接断绝了家庭经济命脉,就像个永远吃不饱的恶魔,大口咀嚼着家庭的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