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臣(重生) 第48节
作者:叶秀      更新:2023-04-30 03:16      字数:2569
  【注】

  *1:“口衔云锦书,于我忽飞去”出自李白《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2:“家近宫亭,眼中庐阜,九叠屏开云锦边”出自张辑《沁园春》。

  *3:“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出自萧衍《东飞伯劳歌》。

  *4:“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谁知吾之廉贞”出自屈原《卜居》。

  第39章 相决裂 你想反吗?

  戚岱的尸首被廷杖架了起来, 堂堂大儒,一国文士,像是一条死去的野狗一般, 被太监们拖拽了下去。

  烈日悬天,万里无云。

  太阳底下无新事。古往今来千余载,多得是这样的风景;只不过这一次, 被载入了大朔史册而已。

  这滚滚前进的巨阔车轮,又碾过了一缕文质彬彬的魂灵——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 谁知吾之廉贞!!!

  ·

  ·

  啪!

  步练师愤愤然拂袖,茶盏被扫去桌下,砰然一声摔了个粉碎:

  “——杖责戚岱?!”

  “戚岱可是翰林大儒,律法巨擘!我们现在用的大朔律, 八成都是他带人修订的!”步练师勃然大怒, 气鸣自促, “不过一众阉人耳,胆敢廷杖讯戚公?”

  为什么不经过三省?!

  到底是谁给的胆子, 到底是谁给的权力?!!

  薄将山的声音还是慢悠悠的。他汉话学得太晚,以至于慢声说话时, 总是有股漠北的寒凉:

  “自然是皇上。”

  ——周泰!

  步练师通身一震,转过头来, 等他下文:

  你想说什么?

  薄将山脸上倒没什么表情, 低头重新替她斟了一杯茶,推到步练师手边去:“‘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龙为君, 云为臣。臣子的本事,是皇上赋予的;但皇上的本事,却不是臣子赋予的!

  杖毙戚岱,敲震三省,只不过是绕开一个工具,惩罚另一个工具而已。

  步练师怒道:“‘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乃是我大朔朝的运转之核心!

  皇上可万万离不开朝臣,他怎敢如此率性妄为,草菅人命,置律法为弃履?

  薄将山淡然地看着她,脸上呈出异样的凉薄来:

  “‘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薇容,这官制,是皇上创造的。

  他能创造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他就能毁灭三省六部九寺五监。

  这活和死的标准,这生和灭的量度,便是手里的工具是否听话。

  周泰之所以杖毙戚岱,不是他昏庸无能,也不是他受人蒙骗。这是杀鸡儆猴,这是敲山震虎,周泰感觉到了手里这把好刀的反噬,正在掣肘他的皇权帝业!

  周泰究竟是什么样的逼人,步练师也不是第一天认识;周泰看三省六部不爽已久,步练师也不是第一天察觉。

  只是:

  为什么偏偏挑在这个时候?

  眼下民怨沸腾,流言泼天,“科举舞弊”的说法从江湖漫向庙堂。周泰不但不明察此事,反而搅乱这滩浑水,杖毙了清白无辜的戚岱——

  这是在干什么?

  “……”薄将山眯缝着眼睛,定定地看着她,突然笑了起来,“薇容,我们睡了多久了?”

  步练师一赧,恼羞成怒:“问这个做什么?”

  薄将山双肘撑着扶手,他的手指修长凛冽,交叉起来抵着下颚时,格外吸引人的目光。

  他似笑非笑地:

  “你我庙堂相争多年,你到底是多聪明的一个人,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你没必要在我面前装傻,来试探我的态度。”

  “我们都有窈窈了,你怎么还把我当外人?”

  ·

  ·

  薄将山此言非虚。步练师站在权力巅顶多年,官场风云在她脚下变幻来去,什么花把式没见过?

  她冷眼觑了多年,还真不至于看不明白,这次科考一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次春榜一事,看似暴露的是,大朔南北教育不平衡的问题。北方为了抵御外侮,常年动乱戒严,武强文弱、教育匮乏,以至于每年春榜南多北少,而这次就是最极端的状况:

  北方一人未中,全系南方士人。

  言正和戚岱,何其清白无辜!而周泰绕开三省,直接杖毙戚岱,一来是和稀泥,平民愤;二来是敲震相权,巩固皇威!

  ——能想透这层的,不蠢也不聪明,只能说是个正常人。

  以上分析,只能说是粗浅表象;它是原因,但只占一小部分。

  步练师身为权臣,这双眼睛看过去,事情便大不一样了:

  科举单单是教育问题吗?

  非也!

  它的核心要害,是利益分配问题!

  北方乃政/治/军/事之中心,南方乃经济文化之中心。而这张小小的科考春榜,便是南北方的利益分配名单:

  这次之所以闹得这么大,归根结底,才不是什么地域教育,而是利益分配不平衡!

  科举舞弊,很罕见吗?

  不!

  是这次南方实在太过分了,一杯羹都没有分给北人;北方才会怫然大怒,把“舞弊”二字闹得天下皆知!

  既然你不肯给我一口饭,那这满桌的珍馐美馔,谁也别想动一下筷子!

  ——能想透这一层的,是心明眼亮的权臣。

  接下来这个问题,便是所有臣子,都在思考的难题:

  在这春榜事件中,皇帝的角色,圣上的心思,到底是什么?

  薄将山和步练师对视一眼,同时知道了对方心底的答案:

  ·

  ·

  ——南方官僚集团。

  先前吴江洪灾,暴露出诸多大弊;而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李家搞垮大坝,无法无天。

  但现在想想,李家这般妄为,是被谁默许的?

  是皇帝周泰!

  “皇上放任李家,联合戚家,为的是离间三柱国,狠挫太乙李氏。”薄将山呷了口茶,“眼下李家虽是元气大伤,却没有真正倒台,东泰公还是东泰公,李皇后还是李皇后。”

  为什么?

  其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太乙李氏,树大根深。

  其二——

  步练师闭眼:“李家,替皇上背了黑锅。”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劲。薄将山伸出手去,捏了捏步练师的耳垂:

  “好薇容,真聪明。”

  ·

  ·

  吴江洪灾一事,一切源于周瑾受了储君待遇,被封虔、梧、湘三地;而太乙李氏身为太子母族,狗急跳墙,才惹出这些事端来。

  ——李家能走到今天,真不至于这么傻。

  周泰的真正意图,李家人看不明白?

  李家人太明白了!

  只是李家人不得不这样做!

  只有顺了皇上的意,李家才有一口气活着!要是李家不进这个圈套,皇上自然还能想出其他办法,来对付太乙李氏——到时候,就不是削弱打压的问题了,而是斩草除根的问题了!

  太乙李氏当年,可是带头逼死步练师的;周泰对李家人,不可不谓深仇大恨!

  太子周望正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才会冷眼觑着李辅国倒台,连伸手都不屑于帮一下。

  ——那现在问题来了:

  皇上要李氏背锅,这锅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