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9)
作者:时雨余      更新:2023-04-29 16:19      字数:4805
  没事!岑远忙道,那就多谢舅舅了。

  说罢,他在思索过后又补充一句:我们就随便看看,也不喜人多,船上不用带太多人。

  蒋元明应道:行,到时候我看着安排。

  岑远再次道了声谢。

  一顿午膳从晌午一直持续到申时,到后来老爷子实在撑不住要去午睡的时候才终于结束。

  饶是如此,他依旧坚持着要先亲自把岑远和晏暄送到门口。

  府里占地虽不大,但空置的厢房还是有的。蒋老道,云生,你们要不也别住客栈了,直接住过来吧。

  府内清净,连一点熙攘的声音都无法听见,一时间几乎只有树叶簌簌和池水潺潺作伴。

  岑远摇摇头:还是不了,表姐他们好不容易回一次,有我在的话他们怕是整天都过得不自在。

  蒋老回道:可

  可孩子你要来一次江南岂不更是难上加难。

  但这句话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很久以前,在他去北边城镇查看布料市场的时候,顺路去了长安,申请入宫见过一回自己的女儿。

  那时候,他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外孙。

  在那之前,他总是从旁人口中听说这外孙的事,例如二皇子三岁时在上元宴上写了一首惊才绝艳的好诗,例如二皇子六岁时初次参与秋狝就拔得头筹

  再例如,就在他去长安的前不久,长安拍卖行里拿出了一把宝剑,据说是一位以铸剑闻名大宁的老人所铸。拍卖的当天夜晚,二皇子打晕了皇宫偏门守卫的将士,偷偷溜出宫去,跑去拍卖行高价拍下了这把宝剑。

  结果第二日,他一脸事不关己,坚持声称拍下宝剑的不是自己,但经过简单调查,就发现原来他是把宝剑直接送给了别人,而那个别人虽然也没有承认,但脸上的神情完全暴露了整个故事的真相。

  于是二皇子最终还是被宁帝关在寝宫里七日,罚抄了二十遍四书五经。

  对那时候的蒋老来说,岑远根本称不上是自己的外孙,仅仅只是大宁的二皇子。

  他能听说关于二皇子的夸赞,偶尔也能听闻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琐事,但无论是哪种,他都不会有诸如自豪或丢人之类、把岑远当作是自己家孩子的情绪。

  直到他去了长安,入了宫,用自己的双眼见过岑远、用自己的手抚摸过对方头顶、亲口和对方作了交流。

  那一回,岑远在知道他的身份后,会乖巧地喊他外祖父,会和他抱怨太学堂的太傅说话实在让人犯困,会和他撒娇说自己轻功已经练得很娴熟、身手越发精湛,但依旧打不过晏暄,甚至连个头都长不过对方尽管在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晏暄是谁。

  他行商经道多年,最自满的就是一双看人从不会出错的眼,那时候他就觉得,这孩子不适合待在宫里。

  自由的大雁不该被捆缚在樊笼长安。

  只是再到后来,世人都知道了当初拍卖行的那把宝剑成了大宁最年少的将军斩断匈奴人进犯道路的功臣,成了晏暄从不离身的一把剑,他却逐渐地听不到关于自己这外孙的美言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人口中嬉笑着说出的二皇子啊?唉,江郎才尽咯。

  因此这会儿,蒋老还是没有把这句意有所指的话说出口,只在岑远疑惑地看向他时无奈摇了摇头。

  到了大门,他道:二位回去路上小心,之后等元明处理好船只的事,自会去通知你们。

  两人各自应了一声,就让蒋老赶紧去休息吧,不用再送。

  安静的弄堂小巷响起吱呀的门声,蒋府牌匾下的大门缓缓合拢。

  然而还不等它彻底关闭,岑远突然攥住晏暄袖子,让他等等,随即回头三步并两步地回到大门前。

  外祖父!

  蒋老正关门的手一顿,又将门推开些许。

  我们岑远微微喘气,抿了下唇,说:我们能每天都来蹭个晚膳吗?

  话音在巷子中吱呀声的余韵中落下,蒋老愣怔片刻,双唇翕动出一个:好

  他像是觉得这声太轻,又重重地重复一声:当然好。

  岑远倏地笑了下。

  那外祖父快去午睡吧,我们先走了。他道,明晚再见。

  那日离开蒋家,要不是因为街上人头攒动,岑远怕是能当街起舞了。

  晏暄一手拉住他:这么开心?

  那是自然,回家的感觉可真好啊。岑远和他十指相扣着,带着人在街上各式各样的摊子之间乱窜,买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这回许久不见外祖父和舅舅,没想到自己还成了舅舅了。

  说着他看见一间卖玉的铺子,就带着晏暄一头扎了进去。

  晏暄在一旁看他挑玉,又看了眼自己手上多出来的一堆东西,问道:给池灵池秀买的?

  嗯。岑远很快挑中两块玉,正拿起来仔细端详,既然都答应要给他们刻了,就得说到做到啊,小将军,你这样可是会被池秀唠叨的,那孩子可精了。

  晏暄登时有些啼笑皆非。

  他静静望着岑远专注的侧颜,片刻后忽然想说些什么,但那头岑远正巧挑完玉,回头见他没有反应,便在他肩上拍了下:发什么愣呢,掌钱的付钱。

  说罢,岑远口中哼着熟悉的小调,先一步走出玉铺,回街上挑小礼物去了。

  晏暄望着他背影离去,终究是无奈地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左右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话,而且按着这位殿下现在几乎能飘上天的情绪,怕是无论说什么都只会左耳进右耳出吧。

  他在玉铺店主半疑惑半催促的目光中轻笑,拿出钱袋付清了钱,等店主包装完两块玉,接过后就离开玉铺。

  还不等他两只脚都跨出去,不远处岑远已然捕捉到他的身影,朝他挥手:晏暄,你快来看这个!

  日光遥遥落下,映出晏暄眼中荡漾开的笑意。他迈步走出玉铺,义无反顾地朝那道望着他的目光所在走去。

  池灵池秀一家子只在青江待七天,之后就要回位于南方的池家去了。

  岑远那表姐夫是池家长男,家里就是南方普通的书香世家,他从小对考功名没什么兴趣,一心只爱书画,曾几何时,池家人都以为他以后会说出娶书画为妻这种话。

  但好在老天有眼,他在江南偶然购得一副字画,甚为喜爱,就主动去问了绘这字画的人是谁,一路找到蒋家,与蒋家独女相识。

  然后就感觉自己遇到了命中注定之人。

  听说当时池家公子为了追求蒋家姑娘,跑遍大宁只为了打听蒋姑娘最喜爱的一副《云山图》在何人手里,待打听到之后,又亲自跑去和对方交涉,结果是竖着进府、横着出门。

  没有人知道他最后到底是怎么成功收到《云山图》的,毕竟那时他与蒋姑娘书信不断,却从未提及自己的任何情况。只知道最后,他满身狼狈地回到青江,还吊着条胳膊就跑到蒋姑娘的院子外头大喊,说自己对蒋姑娘一见倾心,如今以《云山图》为聘,希望蒋姑娘能答应嫁给他。

  而那蒋家姑娘几乎是立刻出来,把他拽进了蒋府,红着脸说怎么都不知道少给咱家丢点人。

  当年的池公子可谓是莽得很,如今饭桌上再谈此事,整个人脸红得几乎能钻到饭桌底下去了。

  蒋家一群人都知道这件事,而且像是每次都会拉池公子出来鞭尸似的,习以为常地调侃几句。剩下的人里,池灵池秀专注着把玩岑远送他们的小玩意儿和玉佩,也没意识到这群大人正在讨论的是自己爹娘的事,另一边晏暄淡然地敛眸笑了下,只有岑远反应最为夸张,听到池公子在院子外头喊的话的时候,差点没把口中的酒给喷出来。

  他放肆大笑,惹得那头他那表姐夫更是无地自容了,扭头找自家娘子替他解围,然而故事中的蒋家姑娘仿佛没看见他的眼神似的,只喊来两个小的吃饭后点心。

  等笑完,岑远往酒壶里灌满酒,拿起酒壶和两只酒盏朝表姐夫招了招手,后者不明所以,跟着他走到门外的楼梯席地坐下。

  也不知岑远是有些醉了还是故意,他给自己倒了杯酒,转而又倒了另一杯给完全不会饮酒的表姐夫。对方大约也是正好想借酒消羞了,便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虽然紧接着就被辛辣呛出了眼泪。

  岑远又笑了两声,不多时,他饮尽自己的酒,却道:姐夫,其实我挺佩服你的。

  表姐夫刚去接了杯茶回来,正好听见这句。

  心动了就是心动了,喜欢了就是喜欢了。岑远一边倒着酒又说,不像我和我家那位,浪费了大把的好时光,还走了不少弯路。

  在他背后,晏暄捕捉到门外的对话,略微偏首,一手握着酒盏,静默不言。

  经过七日的同处,这对年轻夫妻也逐渐消除了在岑远面前的生分和芥蒂。池公子看了看岑远,又快速地回头望一眼,悄悄摸摸地说:我还以为你们是奉旨成婚。

  曾经是。岑远下意识回了一句,但他转眼咂摸了一下,又改口道:曾经我们都以为是。

  沉寂了三年的玉佩好似忽然有了前所未有的重量,岑远放下酒盏,捧起腰间玉佩,对着月光观赏。

  在光线的穿透下,玉几乎成了透明,反衬让上面的刻痕变得格外清晰,就好像连那个被隐藏在深处的名字也能被清楚地看见每一笔每一画。

  岑远突然心想,如果当时晏暄再勇敢一点,直接把玉佩送给他、告诉他这玉佩的寓意为何,抑或是他再聪明一些,读懂晏暄隐含在无言下的真心、明白自己对对方的特殊对待背后的感情,是不是就会有不同的经过和结局。

  可惜没有如果。

  要不是因为

  要不是因为他重生一世,要不是因为宁帝突发奇想为他们赐婚,那他岂不是这辈子也没法知道了。

  到时候,晏暄又该怎么办。

  而现在,他又能怎么补偿。

  旁边表姐夫听他话只说了一半,便问:要不是因为什么?

  岑远倏然回神,心说自己真是喝多了,居然差点就把重生的事给说出来了。

  他摇摇头,也不知是没忍住还是故意的,无声打了个酒嗝,接着便道:要不是因为上天有的时候会大发慈悲给人间派发些后悔药,有些错可就纠正不了了。

  表姐夫迷茫地看着岑远,似乎是方才那口酒这时在体内上涌,让他完全听不懂这位传说中的二皇子究竟在说些什么了。

  而这时,就听有人在背后喊他:夫君。

  来了!他还没彻底回头就赶紧回了声,和岑远说失礼了,便起身朝自家娘子走去。

  在他身后,岑远笑了笑,很快重新拿起酒盏,和月光对酌。

  因着次日表姐一家就走,今夜这晚膳就持续得久了些。

  良久之后,晏暄走到岑远身后,整个人笼罩在他上方,把他手里的空酒壶酒盏给收了。

  回客栈了。

  岑远手里突然变空,茫然了少顷,而后直接仰头看去:结束了?

  嗯。晏暄道,蒋老该休息了。

  蒋老平日里精神,到了晚上就和其他上了年纪的人一样,撑不到太晚,该是休息的时间了。

  另外两个孩子也闹得有些困了,见大家都在收拾东西,自家娘亲也催促他们回屋,便小跑到岑远边上,乖巧地抬头喊:舅舅。

  嗯?岑远应一声,蹲下身去问道:怎么啦?

  池灵说:以后等我们有时间了,就去长安找舅舅玩。

  行啊。岑远眉眼弯曲,见到两人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把玉佩给挂上了,便说:等你们来玩,我再给你们做些小玩意儿。

  孩子们顿时欢呼:好诶!紧跟着又跑去找爹娘说,不多时就被牵去自己的房间了。

  等一一道完别,岑远他们也离开了蒋家。

  青江的街道都比不上广白街,更别说是丹林县中心布满酒楼的区域了。这才刚过戌时,白日里最热闹的一条街就已经是万籁俱寂,像是和不远处的码头和海面一起陷入了沉眠。

  岑远肆无忌惮地和晏暄牵手并肩走着,忽然听到对方问:你喜欢孩子?

  最开始那日从蒋家出来,晏暄就想说这句话了,毕竟无论是先前在长安城外,还是最近和池灵池秀的相处,他几乎可以确定岑远在面对孩童截然不同的高涨情绪。

  嗯?岑远下意识地扭头看向对方,笑道:怎么,要是我说喜欢的话,你会给我生吗?

  晏暄气定神闲的:我如何能生。

  现在当然不行,可万一以后就可以了呢。岑远道,这要放在父皇给我们赐婚前,不是谁都没想过男子竟然可以成亲。

  晏暄一时间没有回话,岑远也没介意他似乎找到了些新的乐趣,低头看着街边昏暗灯盏下的青砖路面,专门盯着砖和砖之间的缝隙踩。

  这么一转移视线,就导致他没法注意面前的情况,差点踩上从街边突然窜出来的一只夜猫。

  晏暄手上连忙把岑远往后拉了一把,而那夜猫呲牙朝岑远嘶!了一声,转脚就往另一边跑掉了。

  岑远难以置信:他这是在冲我挑衅?

  晏暄闷声笑了下,将人牵回自己身边,道:好好看路。

  岑远小声嘀咕:反正有你牵着

  尽管如此,他还是单方面地结束了小游戏,老老实实将视线重新投向面前的道路。

  而就在这时,晏暄说:如果你想要,那未必不可。

  岑远这会儿反应慢半拍,好半晌才明白,对方接的是关于孩子的话。

  他有些难以想象晏暄给他生孩子的模样。

  光是想想,他就觉得这场景着实有些逗趣,没忍住笑出了声,猛拍着对方说算了算了,但转瞬,他脑海中浮现出两人的上下关系,那笑就僵在了脸上。

  片刻后他问:那你怎么不让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