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独宠 第13节
作者:晏之棠      更新:2023-04-25 23:43      字数:3475
  “你说什么?”

  “婉婉,”李三为看着她,“你知道,这次的监工是谁么?”

  秦婉盯着他,没有说话,心里却有种异样的感觉。

  “是丁诚。他刚升任工部营缮司主事,担纲的第一个项目,便是重修金发塔。”

  秦婉默了一默,“当年呢,他也在么?”

  “在,不过只是工部一个小小的员外郎。”

  秦婉看着手中的纸条,感觉眼前似乎逐渐清明了起来。

  她将纸条烧掉,随即说道:

  “明天,我去看看。”

  第11章 别来无恙

  按照李三为给的地址,秦婉很快便来到了城西一处荒郊。

  这里是一片废弃的田地,以前还有些农户居住,但自从经历一场干旱,大部分人都搬走了,这里便少有人来。边上有几间矮破的小房子,升起淡淡炊烟,昭示着还有人居住。

  秦婉穿过干涸的田垄,走到那几间房门前。

  她打量了一下,这些房子大多是以前为了照看水田所设的,外表看起来极为简陋。其中一间屋门外放着凿子、铲子一类的东西,暗示主人是个工匠。

  秦婉小心地走近那间房,轻轻敲了敲门。

  “请问有人在吗?”

  秦婉等了一会儿,屋内始终无人回应。她俯在门上仔细听了一阵,房间里面没有任何动静,似乎确实没有人在。

  她蹲下身,仔细查看起门外那些工具。

  工具上有不少划痕,显然是已经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上面没有灰尘,应该是不久前刚刚被拿来用过。

  说明这屋子的主人,不久前还住在这儿。

  秦婉退后几步,又查看起这房子周围的地面来。

  门前的地上有些泥尘,颜色有些不一样,看起来是新泥混着旧泥。秦婉轻轻将那些新泥拂去,便看见地面上印出了两道深深的痕迹——

  是马车拉过后留下的辙痕。

  秦婉看着那两道痕迹,微微皱了皱眉。

  有人捷足先登,把这个工匠接走了。既然用的马车,应该不是寻常人家。

  可什么人会专门驾驶马车,来接走一个工匠?

  两道辙痕向前延伸,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秦婉略一思索,便沿着辙痕跟了上去。

  那辙痕从城西离开,一路向城东行进,最后停在了一处人来人往的繁华地带。

  秦婉抬头一看,不由得有些意外。

  天香阁?

  这是盛京最有名的饭馆,倒不是因为它档次高,而是因为常有学子来这里论道,几次下来,这里便成了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可那工匠是个干粗活的工人,怎么会来这种附庸风雅的场所?

  秦婉只在门外停留了一瞬,便将面纱小心遮好,缓步走了进去。

  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再说。

  时值上午,天香阁里人并不多,多半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喝酒闲聊。见秦婉进来,所有人的目光不由得都聚了过来——

  自古文人多风流,带一两个貌美的红颜知己来畅谈心事,是这里很常见的景象。

  但再貌美的知己,又岂能跟花魁相比较?更何况还是大名鼎鼎的燕春楼。因此,秦婉刚一进门,便感觉有许多道目光投了过来。

  她脚步顿了一顿,随即将面纱往上提了提,垂着头走向柜台。

  她今日出门是跟眉姨打过招呼的,理由是要买些胭脂水粉。都是年轻女子,又是靠美貌吃饭的,眉姨对这些请求很是理解,没多询问便同意了,还特意叮嘱她换身装扮,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她今天穿得极为朴素,饶是如此,周身的气度却依然掩盖不住。

  她走到柜台,轻声问道:“掌柜的,请问今日还有空余的位置么?”

  那掌柜看了她一眼,很是热情地招呼道:“有的有的,姑娘要堂坐还是包厢?”

  秦婉扫了一眼大堂,并未看见工匠装束的人,便回应道:“包厢吧,我一个人。”

  “好勒,姑娘稍等。”那掌柜翻了一下手中的册子,“姑娘来得巧,今日刚好还剩最后一件包厢,姑娘要么?”

  秦婉点了点头,想了一想又说道:“离饭点还有些时候,包厢竟已经满了,掌柜的生意可真好。”

  那掌柜听见这话,嘿嘿笑了一下,解释道:“以前也没这么火爆,今日不知怎的,有位客官直接订了三间,说要宴请贵客,刚好剩下了最后一间。”

  这么巧?

  秦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便跟着掌柜去了二楼。

  她走上楼梯,快速扫了一眼。这二楼是“田”字型格局,两边各有两间包厢。其它几间房的确都关着门,只有最角落的那一间还开着。

  秦婉谢过掌柜,刚一进包厢,便立刻锁上了门。

  这间包厢在街巷另一面,位置是偏了些,胜在十分清幽。秦婉打量了一眼,窗外是一片茂密繁荣的参天古树,直连着另一边的包厢,凭秦婉的轻功,翻过去应该不成问题。

  她对这格局很是满意,正想着先去哪个包厢探探,隔壁忽然传来了声音。

  她动作一顿,迅速趴在墙上听了起来。

  ******

  “说吧,你找道士买了什么?”

  沈羡之把玩着手里的茶盏,闲闲地问道。

  那工匠坐在昂贵的椅子上,双手紧紧抓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看着眼前之人。

  “小的......小的不明白大人在说什么......”

  沈羡之头也不抬,微微品了口茶,看起来很有耐心的样子。

  那人犹豫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小的是个工匠,又怎会找什么道士......”

  沈羡之扫了他一眼,向吴安招了招手,吴安便拿着一样东西,走到了他面前。

  “认得这个么?”

  那人低头看了一眼,浑身瞬间一僵,随即立刻转过头去,像看到什么灾星似的,不肯再看那东西一眼。

  那人紧张地咽了咽口水,正想开口否认,却听见对面那人语气冷冷:

  “事不过三,你还剩最后一次机会。”沈羡之抬眼看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周身却散发出冷咧的气场,“想好了再说。”

  大概是被这气场所震慑,那人迟疑了一会儿,才终于低下了头,声音比蚊子还轻:“这.....这是我买的,但我发誓,我没想用它害人。”

  “那你想用它干什么?”

  “保命呗。”那人缩了缩脖子,像是想到什么很害怕的事情,小声说道:“大人,你听说过金发塔么?”

  沈羡之目光瞬间一凛,随即又恢复了往日闲散的样子,“说下去。”

  “那金发塔五年前就开始造了,听说本来是要供奉什么......死去太后的头发。死人头发有什么好供的?这事儿听起来就邪乎,谁知道那塔更加邪乎。”

  “那塔从动工开始就各种不顺,一会儿下暴雨,一会儿石料有问题,反正就是各种邪门儿,就跟......就跟有人故意作对似的。所以那会儿就有人说......”

  那人说到这里,突然抿了抿唇,像是不愿再继续讲下去。沈羡之扫了他一眼,他才不得不继续开口:

  “就有人说,这是惊扰了地下的神仙,遭报应勒。要有人当‘桩子’,垫在底下,这塔才能成事。”

  桩子?

  沈羡之脸色沉了下来。

  吴安则瞪大了眼睛,看着手里的木头小人,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那人说到这里,长长叹了口气:“大人呐,我们干活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谁愿意搭条命进去?有好些伙计听说这事儿,都不肯上工了,谁知道那些管事的丧天良啊......”

  “他们看没人乐意当这个‘桩子’,就......就把一个老老实实干活的伙计......给推下去了啊!真是太没人性了.......”

  那人长吁短叹,一边说一边不住地摇头,语气十分心痛。“可怜那伙计,家里遭了灾,无依无靠的,听说还有个妹妹等他养活,所以每天都去上工,谁知道结果会这样。”

  沈羡之默了一默,目光沉沉道:“这既然是五年前的事,你为何最近才找道士?”

  “我也不想,谁愿意费那钱。”那人很无奈地说道,“可我听说,那些当官的在抓工匠,要重修金发塔。所以我就找了个道士,花钱消灾嘛。”

  那人努了努嘴,“喏,就是这个东西,但我实在没想到,这玩意儿这么渗人……”

  沈羡之盯着眼前这人,脸色渐渐沉了下去。

  这人看着不像说谎,“打生桩”的说法他也曾有耳闻,只是没想到,竟有人胆大包天,敢如此草菅人命。

  “当年被推下去那人,你可知道是谁?”

  那人摇了摇头,“我们这些做工的,来来去去很正常,凑到了就聊几句,散了也就散了。那塔后来不是倒了么?要我说,这就是遭报应了,为了几根头发弄死个人,这叫个什么道理?”

  那人说着,忽然想像起什么似的,“对了,那人好像写过一封信,说是要写给她妹妹。因为他不识字嘛,还专门去请了个书生,被人笑话了很久来着。”

  “那信在哪儿?”

  “这个我知道,在......

  他话音未落,窗外忽然传来轻微的动静。

  吴安立刻塞住他的嘴,将他带进隔间,随后迅速翻出窗外,伸手便要去抓那道黑影。

  那黑影反应很快,见屋内没了声响,转身便要离开。吴安眼疾手快,长剑遥遥一劈,将挡在那黑影前的一片树枝猛地劈下。

  那黑影足尖轻点,正想在那树枝上借力,谁料脚下忽然一空,整个人猝不及防便向地面坠去。

  电光火石间,沈羡之突然出现,单手随意一捞,便将那团黑影牢牢抓住。

  紧接着,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看着手下那错愕又愣神的人,悠悠说道:

  “玲珑姑娘,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