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作者:落雨秋寒      更新:2023-04-25 12:06      字数:3167
  二郎听了她的话,打心底里他也不愿意媳妇那么操劳,而他自己也没法天天看牛啊。

  他认真地想了想,倒还真给他想出了一个法子,“媳妇,你看这样成么?咱们买三头牛,一头公的,两头母的。在佃农里挑三个实诚的人家,让他们帮三年。若三年内生了小牛,就每家送一只?”

  “二郎,不错啊,这倒是个好法子。”罗云初看向他的目光里充满了赞赏。

  二郎的办事效率很高,挑了三户人家谈妥条件后,便风风火火地到邻县买牛去了。被选中的三户人家没有不乐意的,他们家里都有半大的男孩,让他们看牛最好,而且三年下来还能得一头小牛,很不错了。而且这头牛,自家的地也能用上不是?

  每头牛的劳动力很可观,一头牛一天大概能犁个七、八亩地的样子,如果起早贪黑赶点紧,还能犁得更多些。如此忙和了十天左右,一百八十亩的地总算是全都犁完了。

  当水田犁好的时候,有好些汉子腆着脸来问东家是否可以让他们在地里种些菜,像萝卜头菜菜心之类的,罗云初自然不会反对。而且她还告诉他们,种得多少产出都归他们,不必交租子了。那些汉子千恩万谢地走了,不过等地里有收成的时候,都会叫自家婆娘整上一篮子的新鲜蔬果过来让罗云初他们尝鲜。不过这是后话了。

  自打见了二房大车大车地将粮食拉去卖,宋大嫂就嫉妒得发狂。成天神神叨叨的,少不得将大郎数落了一翻。说当初家里又不是没粮食,你咋不多拿点粮食出来换地啊,近两百亩的地白白叫二郎他们得了去什么什么的。

  这事大郎本来就悔得肠子都青了,当时他不是怕拿多了出来饿着家人么,他又不是神仙,哪里知道官府会在八月初就放粮了呢。偏她还一个劲地那他伤口上撒盐!遂他也火了,“这日子你若不想过了,大可收拾包袱滚出我们宋家!”

  这话重了,把宋大嫂吓了一跳,她咕哝了一句,“实话也说不得了啊?啥时候惯出来的坏脾气!”

  此时天孝刚从学馆回来没多久,正喝水,就听到老娘的唠叨,眉头紧皱,还没开口呢,他老爹就发脾气了。

  “娘,你就少说两句。”子不言母过,但他这娘真真.....

  “大郎,得空不?得空给我搭把手,抱天恩到外头转转吧。”许氏在一旁说道。

  “嗯。”大郎闷头闷脑地应了声,抱了天恩就往外走。

  天孝朝许氏点点头,算是谢过她的解围了,“娘,我去二婶家看会书。”

  “去吧,要用功知道不?别净顾着和饭团玩儿。”宋大嫂是被小叔刺激到了,县太爷哎,她可指望着天孝日后也能当个官老爷,那她就跟着享福了。

  天孝一听,眉头又皱了起来,罢了罢了,他娘就这个性子了。

  许氏看着走远的天孝,宋大嫂得意地睨了她一眼,便回屋了。许氏摇摇头,搭上这种专门扯后腿的娘,天孝这孩子也不容易。

  103、寒冻 ...

  将地犁了后,大伙儿都忙着准备年货过年了。罗云初看着犁好的近两百亩的地,若说心里不急那是假的,再不抓紧点,赶不上春耕可怎生是好,总不能自个儿种完这么多地吧?

  按她的想法,就是去邻县或外地雇佣一批长工回来,十个八个都得,对此二郎也是赞同的。不料被隔壁李重武知道后,啥也没说,勾肩搭背一副哥俩好的样子将二郎勾走了。晚点二郎回来的时候,满脸笑容的,拍着胸脯说没问题。罗云初听了,便不再追问,反正别误了农时便成。

  冬至的时候,宋铭承携媳妇回了老家一趟。罗云初接到消息时,一行人已经到了,她忙披了件厚外套和二郎到大门处迎人。此时她已有了三个月的身孕,身子微微显怀了。不过因为穿着厚实的衣服,完全显不出来。

  罗云初一见了他们,忙笑道,“你们可算回来了,娘都唠叨了好几回了。快进门,赶紧的,这天气冷得邪乎,莫要被冻着了。”看着嘴里喝出的气都变成白雾,她禁不住拢了拢衣裳。心里直犯嘀咕,今年冬天怎么回事呀,冷得不像样儿了。这些日子地里的青菜又冻死了一批,今年过年可难挨了。

  余氏忙上前一步,拉过罗云初的话,嗔怪道,“二嫂,咱是回家,用不着你亲自来迎。还有呀,你是有身子的人,该注意的可得注意点啊,冻着了我的侄儿我可不依。”

  余归晚和宋铭承两人新婚,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期,两人的日子过得也颇滋润,虽然没有爱得轰轰烈烈死去活来,但也颇为甜蜜融洽。余归晚又是读过一些书的,只要不涉及太深奥的问题,夫妻俩人常常能说到一块儿去。渐渐的,宋铭承也会把家中的情况拿出来和她说说,让她心里有个底儿。当说到二哥二嫂往他衣内塞银票,让他得已顺利进京赶考时,语气中不乏尊敬佩服。当然,提及他二哥二嫂时,自然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小事。

  余归晚是个很传统的女子,恪守夫道自是不必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尊敬的人她自然得尊敬。而且听了铭承说的话后,余归晚看得出来,他二哥二嫂是真心疼他的,凡事都替得他考虑得很周全,遂她心里没有丝毫抵触,很快便打定了主意,要好好和二哥二嫂相处。夫家难得有这么好的兄弟,她自然得好好亲近,她还真怕遇到一些光知道要好处扯后腿的亲戚。当官并不如表面看得光鲜,她在娘家时见多了,她知道一个好的亲族对一个当官的来说有多重要,若她丈夫周围的亲戚都是一些唯利是图仗势欺人之辈,那他从政之路也无法走得太远的。

  “呵呵,瞧你说的,我哪有这般娇贵了。”见余归晚说得亲热,罗云初也高兴。嫁进罗家后,大嫂莫名其妙地和她不对盘,若说心里不介意那是假的。最重要的是她自认没哪里得罪过她,却被她如此针对。她为此郁闷过,她也尝试地伸出过橄榄枝,可惜人家依旧老样子。她也不是没脾气的,喜欢拿着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后来她明白了,人家是天生看她不顺眼,无关乎什么。现在难得老三媳妇亲近自己,她自然不会拒绝。

  宋铭承笑着叫了声二嫂后,便对身后的下人说道,“你们先把这三口箱子抬到大房。”

  仆人们应了便手脚麻利地抬着那箱子往大房走去。罗云初瞅了一眼,果然是三口箱子,只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

  宋铭承笑道,“二哥二嫂,这些都是我给你们准备的年礼,先抬给娘看看,一会我们一块儿过去。”

  罗云初嗔怪道,“一家子人,何必这般多礼?而且现在又逢年节,你上下打点的地方多着呢,家里也帮不上什么忙,你...”

  新官上任头一年,需要打点的地方着实多。

  余氏笑着打断她,“好啦,我的好二嫂,你就别唠叨那么多了,他懂怎么做的。”

  罗云初想想也是,如今老三不是光棍了。而他媳妇又是出自名门,自然会打理妥当的,自己真是盐吃萝卜淡操心了。当下便转了话题,引着他们往屋里走去。二郎和老三落后了一步,在后面小声地聊着。

  进了屋,总算暖和许多,老三夫妻在仆人的帮助下,将披风解了下来。听到声响,在床上呆着的两只包子忍不住下了床,穿着罗云初为他们做的毛绒绒的室内拖鞋,迈着小短腿从房间里跑了出来。

  罗云初向来都不会亏待自家人,上回李重武回来时,顾氏领着她去挑好货,她只挑了两张皮子,后来她又给她送了一些来。一共有五张皮子,老三成亲那会,她拿出两张添作聘礼。只剩下三张库存,罗云初全拿来做衣裳了。加上宋母,一家子人每人都得了一件。亏得饭团汤圆两个娃儿小,若不然恐怕料子还不够呢。后来剩下的一些碎小的边角,她也仔细地拼接好,鞋底还是请顾氏帮纳的,四双鞋子做了好几天。

  “叔叔婶婶!”饭团的叫声充满了惊喜。

  “叔...呃...婶婶...”说话不流俐的汤圆,是个大结巴。

  宋铭承将眼巴巴看着他的饭团抱了起来,笑道,“哟,又重了。”

  饭团乐呵呵地笑着。

  而余氏则把汤圆抱了起来,汤圆眨巴着眼睛,余氏亲了亲他嫩乎乎的脸,“汤圆,来,叫婶婶。”

  汤圆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余氏直流口水,“婶...呃...”

  “乖...”余氏赞了一句。

  “老爷,夫人,老夫人催你们赶紧过去呢。”

  “嗯,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宋铭承对下人说完,就对饭团道,“饭团,咱们过去奶奶那边好吗?”

  “嗯,好。”去奶奶那就意味着可以见到天孝哥哥了,饭团自然是乐意的。

  罗云初进房间,给两个小家伙拿了件袍子做的外套出来,给他们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