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
作者:落雨秋寒      更新:2023-04-25 12:06      字数:3127
  宋氏看着她这副样子,又是一阵冷嘲热讽。许氏却挪开一步,不发一语。

  “表妹,要不要请郎中来给你瞧瞧?”按罗云初的想法,古代的避孕药药性都很强的。若真如老三所说,她早不是黄花大闺女的话,推断出两种可能,一是她有可能怀孕,二是她极有可能服用过某些虎狼之药。不管是哪个,在身体都会有症状的,郎中瞧瞧便知。不过见莫小瑜惊惧又心虚的脸色,罗云初就知道自己猜中了,只不知是哪个罢了。

  此刻莫小瑜很惊慌,她怎么会知道?怎么会知道?

  瞧她那样子,众人也看出不对劲了。宋家的女人都不是笨的,细细一想,便明白了几分。

  宋铭承看了一眼懵懂的二哥,除了他,所有人都明白了吧?还真多亏了二嫂,若不然,他还真担心他这傻二哥会被人算计。

  宋铭承叹了口气,劝道,“表妹,回乡吧。毕竟你老家还是有些叔伯的,回去让他们帮你张罗一下亲事,自个儿也别太挑了。这里有二十两的银票,你且拿去,就当是咱们宋家对你的一份心意了。”老哥睡了她一回,二十两银子就当他替老哥付的嫖资了。

  二十两,够普通人家十年的嚼用了,若她省着点,也是一笔不小的嫁妆了。

  宋母亦暗暗点头,二十两,就当是买断了两家的亲戚情份了。做到这步,她自认能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姐妹了。

  众人都没有说话,独宋大嫂满脸不愤,凭什么要给这贱货银子啊?老三也真的,打发走了不就完了?既然她孤身都能找到他们宋家,回自己老家有什么不可以?

  莫小瑜知道此事已经容不得她狡辩了,当下掉着泪将那银票接了过来,算是默认了他们的安排。

  “表妹,收拾一下吧,我在县里给你雇辆马车。”为免她呆在宋家又出什么幺蛾子,他决定亲自送她上车。

  看着两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罗云初摇摇头,想往高处爬没错,但她什么都想捡现成的,想不劳而获,就错了。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便是忙老三的亲事了。为表重视,二郎亲自跑了一趟汾城,请了最好的官媒上余家说媒。余家没怎么刁难便同意议亲。

  二郎得知消息,暗自高兴,看来余家也是愿意和宋家结亲的。

  二郎不知道,由于二小姐余归晚是庶出,余成之不忍心她嫁到高门府弟为侧室或继室。致远候世子的事,也让好些人望而却步。是有人不偎流言上门求娶,但余成之又看不上他们这些贪图富贵之辈。挑来挑去,只有宋铭承的人品入得了眼,不过他的出身也太低了点。让家中老爹犹豫了很久,但回到汾城,能入眼的青年才俊更少,大多都是些酸不可耐的酸儒,要不就是些饭夫走卒。宋铭承此时来提亲,高下立见。

  次日便是执雁问名,这一对大雁是启程来汾城前,二郎带着老三捕的,以示诚意。余家把女方的八字给了媒人,二郎合了八字,双方约定了送聘礼的日子便告辞了。

  那头二郎在汾城忙着,罗云初这边也没闲着。不管成不成,聘礼都得事先着手准备了。若真成了,就赶不及了。这亲事有讲究的,不能乱交与人。本来宋大嫂是最合适的人,但她又不能操劳,许氏名不正言不顺,只好交由罗云初来操办了。压钱箱,都斗,铰剪,镜子,算盘儿,尺子,木梳等物品早就备下了。其他的,待二郎他们得了准信回来再置办。

  几日后,二郎他们果然得了准信回来。罗云初这边着手置办其他的事物,聘金,聘饼,海味,三牲,生果,四色糖,茶叶,芝麻,礼金盒,香炮镯金等等,在宋母许氏的帮助下一一置办下来。罗云初才意识到古人成个亲竟然如此麻烦。

  为免外人看轻宋家,为了操办这门亲事,宋家可谓是掏了大半的家底。宋铭承独自就拿出了四百两银子充当聘金,外加一些精贵的物什。罗云初想了想,打开楼阁上的库房,从里面取出一些皮毛药材之类的添了下去。她细细看了一下,都没有逾制,这才放下心来。

  下聘的时候是老三亲自去的,接下来的事就全交给宋母了,因为她又怀上了。

  后来罗云初听二郎说了,余家上下对他们宋家的聘礼很是满意。她暗自腹扉,能不满意吗?一家子都是当官的,县令的位置老三屁股还没坐热呢,能有多少油水?宋家有十分都给到十分了,还不满意的话也没法了。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之前考虑不周,汾城距离青河县的数据改了一下,改成马车一天便能抵达。

  大郎一家子这回折腾够了,以后会消停点了吧?宋大嫂和许氏以后也会防着点的,暂时就这么多吧。

  文快收尾了,还有一个大的情节,预计是36万字左右完结。。。

  101

  101、妯娌 ...

  宋家老三成亲,老宋家热闹了。席开三十桌,大郎二郎两家门口大开,席面从院子一直延伸到屋外,热热闹闹的。几条村的人都随礼来吃了一顿,送上自己的祝福。

  尽管老三在县里已经买到一处三进的院子,但成亲当天还是宿在老家的。罗云初特意将他的房间收拾布置了一番。不过闹洞房时她只露了一下脸就辙了,毕竟此时人多嘴杂,她又怀着身子,还是安分点好。

  次日,新妇敬茶的时候,老三一脸愉悦地携着余氏(余归晚简称,以后都如此称呼)来到大厅。罗云初看了一眼两人,果然很相配。女的淡雅清新,双眸含笑,初给人的印象便是温润随和。男的五官清俊,气宇轩昂,端的相配。

  尽管余氏也没有端她名门贵女的架子,但自身的气度还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对比余氏的大气舒缓,宋母以及宋大嫂许氏她们无疑要拘紧许多。相比之下,还是罗云初的心境比较平和的。

  敬茶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宋母接过茶,喝了,给了见面礼后说了一些勉励的话便住了嘴。

  敬了茶后,轮到小辈们上前见礼。余氏倒没有厚此薄彼,给几个孩子准备的都是二两重的银手镯。

  宋大嫂当下就将女儿的银手镯收了起来,眉开眼笑的。赚了赚了,自己一双儿女得了两个银手镯,一共四两呢,比旁的人都来得多。

  罗云初看她大嫂那副小气的守财奴样子,暗自摇了摇头,接过饭团汤圆两个娃手中拿着的银手镯,给他们套在肉肉的手腕上。许氏见了,也有样学样。

  宋大嫂见了,暗自撇了撇嘴,心里咕哝了句,就会做表面功夫。在她心里,她一直都不认为罗云初会把饭团当亲生的来疼,以为她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可惜她都没想想自己,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整个人显得粗俗无比。

  饭团得了银手镯,拉着已经能走一两步的汤圆上前,用糯糯的声音说着:“谢谢婶婶。”

  两个娃正处在最可爱的年纪,加上全身上下的衣裳都被罗云初拾掇过,当他们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微张着小嘴好奇地看着你的时候,真让人恨不得把他们抱进怀里狠狠疼爱一翻。昨天的滚床童子也是饭团和汤圆两个娃儿,对他们,余氏更是欢喜上几分。

  余氏的眼中透出喜爱,但手上却没动作,毕竟现在她是新妇,得一碗水端平,不能表现出太过偏爱。

  出嫁前,家人就把宋家的情况都和她说了一遍。她打心底里是比较偏向二房这边的,不光是自家夫君分家后一直和二房住,再者听大哥说了宋家的情况后,她也觉得二房是通情达理之人。比起闹腾不休的大房和行事不着调的大嫂,二房无疑更得她喜爱。

  从进了门,余氏身后的小青,从见了罗云初后,视线便不时地落在她身上,外加满脸疑惑。

  罗云初又不是木头,自然察觉了她打量的目光,她从一打照面后不住地打量自己,害罗云初以为自己今天的穿着有什么不妥之处呢。

  蓦地,她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看着罗云初。然后不顾众人的讶异附在余氏的耳际窃窃私语。

  罗云初不明就理,但她隐隐听到古龙镇的庄子、香芋绿豆冰什么的。突然,罗云初灵光一闪,想起自己为什么会觉得青儿熟悉了,原来如此啊。想明白的她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开来。

  众人一头雾水,罗云初笑道,“想不到我和三嫂还有这番渊源。二郎,你还记得去年到咱们家的那个余府的管家么?请咱们去做香芋绿豆冰的那回?后来咱们还得了两匹好料子呢。”

  罗云初这么一提,众人都恍然大悟了。

  宋母笑道,“老三媳妇果然和咱们宋家有缘啊。”不过她心里却有一丝不悦,老二媳妇提这做什么,没得让老宋家生生地矮人一头!自已心里清楚是一回事,但被人点出来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