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救驾
作者:龙舞 华夏      更新:2023-04-10 06:00      字数:3293
  那大斧来势劲急,带起“呼呼”风声,前面刺客的长剑也已刺到胸前,赵构挡得了胸前长剑,也绝避不开身后大斧,知道大限已到。心想要是知道如今会死在这帮刺客手里,当初又何必仓惶逃窜,还不如与金兵决一死战,能少留一些骂名,罢、罢、罢。双眼一闭,静待死亡之神到来。

  边上一众在打斗的人见此情景,都停了下来,那些大内侍卫更是紧张得不敢透一口大气,他们拼死保卫的皇帝,终不免死于非命了。此刻,空气都似乎凝固了一般。

  便在此时,就听一声断喝:“休得伤了我九哥。”赵构但觉声音未到,掌风先至,一股大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在自己身上,身子不由得往一边倒去。这一倒堪堪避过了身后的大斧与身前的长剑,就在将要倒地之时,又有一股柔和之力往回拉扯,借着这股力量,赵构虽然终不免倒地,却并未受伤。

  身前蒙脸刺客自以为笃定能刺杀了赵构,哪想到赵构瞬间往斜地里倒去,那斫向赵构的大斧反而往自己身上奔来,这一来变化甚快,眼见无法避开,只得尽量往边上侧开,手中长剑击向大斧。那大斧奔势劲急,似有万钧之力,蒙脸刺客的长剑一与大斧接触,便似有重锤击打胸口,虽然奋力拨得大斧偏向一边,终不免被击得重伤,但觉喉咙一甜,一口鲜血就要喷薄而出。

  这一变化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众人还未明白怎么回事,赵构就已到地,大斧偏向一旁,深深地斫在大殿的柱子上,蒙面刺客已经受伤。众人不禁一齐“啊”的叫了起来。

  就在此时,赵瑜已经快速飘进来,挡在赵构前面。门口就听见一个声音大声嚷嚷道:“格老子的,老子还没见过皇帝长什么样呢,都说皇帝是真龙天子,见个面也不容易,敢情传言是真的喽,还没见着皇帝的面,就要先打上一架。”原是包氏兄弟到了。

  这时一个蒙面刺客叫道:“走。”他见赵瑜武功高强,包氏兄弟也不见得弱道哪里,一时已是不能得手,再打下去,等苗傅、吴湛他们赶来,自己的人就定会折损在这里,是以毫不拖泥带水的下令撤退。

  包氏兄弟与众卫士待要拦截,赵瑜忙叫放他们走,他现在最要紧的是赵构没事就好,要不然这些刺客困兽犹斗,伤了赵构可就不好了。

  其实这事说来话长,却只是瞬间之事。此时赵构已经起来,赵瑜忙对赵构问道:“九哥可曾伤到了么?”

  赵构惊魂未定地道:“还好你救驾及时,要不然我命休矣。”

  这时那侍卫统领程天策才跑过来跪下道:“末将本领低微,未能阻止刺客行刺,幸好小王爷及时赶到,救了皇上,要不然末将万死难辞其咎,还望皇上赐罪。”

  赵构见程天策所率领的一众卫士竟不能阻挡刺客行刺,心中甚为恼怒,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不便过于苛责,便淡淡地道:“你们也是尽力了,朕怎能怪师父呢,起来吧。那些受伤的侍卫尽快传御医来救治,再安排些人手四处巡逻,不要让刺客再进来了。”

  程天策道:“谢陛下。”起来安排去了。

  赵构此时心神略定,转头对赵瑜道:“亏得你及时救了朕,你这份恩情,朕是不会忘的,你是朕的族弟,也该封个王了。”

  赵瑜道:“九哥说哪里话,弟救九哥并不是要九哥封赏的,再说那也是九哥福大命大,弟只是适逢其会而已,弟岂敢贪天之功。”

  赵构道:“哎……我现在也只能是口头上许个诺而已了,能不能平安出去还是个未知数啊。”

  赵瑜道:“九哥不要说丧气话,你乃真龙天子,大宋当今皇上,自有上天庇佑,岂是那些宵小之徒所能撼动?今韩世忠、张浚、张俊、刘光世等,已兵临临安,叛贼指日可平,九哥且放宽心,有我在,必不能叫人伤你分毫,待讨贼大军平定叛军,九哥可再大展鸿图。”

  赵瑜接着又道:“这次跟小弟来护驾的,还有这三个好汉。”对祁不言一指,道:“这是太原鲁班门祁不言,精通奇门异术,到时在九哥就寝处稍加布置,当可迷惑刺客一阵,能争取些时间。”

  又指包氏兄弟道:“包氏兄弟,江湖侠士,武艺高强,可助我护驾。”

  原来是祁不言、包氏兄弟他们到了。

  当时赵瑜见祁不言信号,料到祁不言、包氏兄弟、水瑾漓他们到了临安,就急忙赶去相会,却不想找到祁不言他们后,水瑾漓已经离开找她父亲去了,几个人也不知道水星明的住处,无法知会水瑾漓,赵瑜又担心赵构安危,是以在客栈留下消息,就先带三人回到睿圣宫来。幸好回来得及时,救了赵构一命。

  祁不言恭恭敬敬地对赵构跪下磕了三个响头,道:“草民祁不言拜见陛下。”

  那包氏兄弟就不同了,他们对赵构甚是好奇,上下左右看得个仔仔细细,就听包张龙道:“这皇帝跟老子长得也差不到哪里去喽,啥子就是真龙天子了,我还以为怎么着也有个三头六臂的。”

  赵瑜忙叫道:“休得无礼,还不快快拜见皇上。”

  包张龙道:“皇帝啊,公子叫我给你磕头,我便给你磕头了。”说罢,嘻嘻哈哈的磕了三个头,包氏兄弟挤眉弄眼、抓耳挠腮的,甚是滑稽,还好总算没把老子挂嘴上。

  赵构甚为不悦,只是此时虎落平阳,有怒气也只有隐忍着,淡淡地道:“起来吧。”

  赵瑜道:“你们出去吧,今夜便不要休息了,守在门口,严防刺客再次行刺。”

  祁不言道:“是。”

  包氏兄弟一个背个大号镰刀,一个背把钉耙,边走边叫道:“巴不得再来刺客,老子也好杀几个,要不然白吃公子的,又有人要说吃白食喽。”

  赵瑜也不理他们,待他们走后,转向赵构说道:“包氏兄弟粗野乡人,不懂礼数,还望九哥莫怪。”

  赵构道:“我如今被软禁于此,生死尚且不知,还有何资格生别人的气啊。”语气中有一些苍凉,也有一些怨气。

  赵瑜知道赵构心中不舒服,便道:“九哥乃九五至尊,一时受制,又有何妨?小弟久处江湖之远,庙堂之事所闻甚少。但小弟素知九哥胸怀大志,勇毅、谋略过人,当日为解朝廷之忧,毅然赴金营为质,慷慨激昂,义无反顾。在金营之时,不卑不亢,不但赢得了金营将领的敬重,更用计谋安然脱险。当时之险,更胜于此时,还不是照样脱离虎口?现今九哥又何必气馁。”

  赵构道:“瑜弟,你是不知道啊。此一时彼一时也,昔日我只不过挂个空头的王爷,所虑之事甚少,是以拿得起放得下。现今我执掌大位,所虑完全不同。现今天下本已纷乱,金兵南侵,反贼四起,我大宋军民已到了分崩离析的境地,现在最主要的是要有个能凝聚各种势力的人来领导大宋——那个人就是我。我现在被软禁于此,各地勤王之师四起,兵临临安。此时我要是被杀,不管是被谁杀,只要我一死,各路勤王之师是为我报仇也好,是为了各自利益也好,必将有一场厮杀。或许各人都会推出一个傀儡皇帝来,好争夺权力。那样,大宋必将灭亡,我们先祖打下的江山,就将断送在我的手上,你说,我还能像以前那样义无反顾地、无所畏惧地去牺牲吗?”

  赵瑜道:“小弟所虑不及。”

  赵构道:“今夜这些刺客应该就是这个心思。他们只要把我杀了,他们就会在临安城中马上制造谣言,各路勤王之师也不会辨别真假,会直接攻击苗刘,宋军就会自相残杀,他们就可以浑水摸鱼,伺机起兵,只是目前不知道是那些人,是宋军中那些希望趁乱起兵造反的将军,还是想趁机兼并我大宋的金人,抑或是想伺机起事的反民。”说到这里,赵构面现怒容,咬牙切齿地道:“可恨苗傅、刘正彦之辈反贼,朕素来待他们不薄,他们非但不报君恩,却说什么清君侧,除奸佞,做出此种大逆不道、诛九族的叛乱事来,殊为可恨。”

  赵瑜道:“苗刘叛乱,罪不可赦。但小弟想来,他们的诉求也不无道理。”

  赵构道:“哦,你且说来听听。”

  赵瑜道:“小弟自出谷以来,虽时日不长,但自蜀至陕,再到江南,所走路程却也不短,沿途所见所闻亦是不少。自金兵二次南侵以来,我大宋军民抵抗金兵的英勇事迹为数不少。我听祁不言祁老前辈讲太原保卫战,我大宋军民当真是可歌可泣,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还坚守三个多月,就是金兵破城之后也鲜有人降敌的,祁老前辈的鲁班门一门弟子几十口人除祁老前辈外,全部殉国。便是岳飞,在新乡率部杀敌,奋不顾身,勇不可挡,敌人闻之丧胆。”说到这里,赵瑜话锋一转:“但金兵南侵以来,掳我二圣北还,金兵所过之处,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大宋军民受尽金兵欺凌,苦不堪言。尤其河北、河南之地,受金兵侵略日久,所受苦难更深,他们日日盼望王师北伐,早日解除他们的苦难。九哥即位以后,他们看到了希望,以为王师北定中原指日可待,他们翘首盼望,等来的却是陛下銮舆南迁,再加上扬州一役,王渊置万千兵民不顾,征调战船私运货物,致使兵民自相践踏、淹死无数,遂激起民愤。虽然九哥以九五之尊,深受军民拥戴,却还是不能制止官兵哗变,正在于此。”

  本部小说来自看書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