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作者:梦里故事      更新:2023-02-09 11:55      字数:2897
  等到李玉纱再次清醒之时,却已是处身在了贼窝之中,地牢之内。阴暗霉烂的私牢里面,也并非只关有自已孤身一人,尚还有许多同样被掠来的娇弱女子,只多半皆是眼神呆滞,面色无光,更有那衣不蔽体者,却毫无羞愧之色。

  也曾多次试着与那牢中之人搭话交谈,却多是行的无用之功,显然除了李玉纱自己之外,牢中众人定是被喂了使人神智丧失的毒药,才致使对外界毫无反应。至于李玉纱自己却为何独得清醒,她自己却也不是很清楚,可是为了自保,却也只得假装神智尽失的样子与歹人周旋,期待获救的日子。

  在地牢之中,李玉纱每日皆会被引至一药房之内,被喂食各种不知用途的药物,且药物反应痛苦不堪,思绪也是日显迟钝,再不如往日灵光,每日里还要忍受身体上的千般痛苦,受尽精神**的双重折磨。

  还有那对其喂药的药童,平日里更是不见其多说一句话,而那些专管配药,记录药物反应的恶魔医者,更是谨慎小心,观察喂药之后的药物反应时更是三缄其口,轻易不会说话,李玉纱自己也只能断定其身份大概是大夫罢了。

  直到有一日,李玉纱正自试药假装昏迷之际,来了一位女人。那女人言语之间很是放肆,很不将这些李玉纱眼中的刽子手看在眼里,言语间满是威胁之意。那女子口风严谨,虽是三番二次曾提到过什么主子之类的,却无半句有用的信息泄露。

  最后还是其中一位歹人不忿那女子威胁,反驳时无意中提到过一句娘娘,李玉纱才隐约知道此事很可能涉及后宫,心里更是一阵绝望,几度意欲寻死。

  终究还是心底的不甘战胜了寻死的**,秉着就算是死也要做个明白鬼的信念,堪堪苦苦煎熬。若是便这样无声无息死去,又如何对得起自身的生养父母?

  李玉纱就这样一直忍着,渐渐感觉头脑愈发的混沌,每一日皆像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天,眼见着怕是再也熬不住了,却突然传来要转移的消息。

  单从看守狱卒的只言片语,知道是华山派已经查到她们囚禁的地方,怕是不日便会突袭,上头命令立马转移。紧接着李玉纱便同牢里的一众女子开始被秘密转移,李玉纱便是在转移的途中假装滚落山坡才得以逃脱歹人的钳制,再然后便是辗转来到堂妹这里了。

  原先被发配至光福寺的时候,还以为人生不如意莫过于此,却不想只短短几月的光景,老天却再次刷新了她的人生底限,转眼间青丝变白发,红颜薄命未老先衰,眉宇隐藏几处惆怅,灵纹尽散,莫不是真遭了老天的厌弃不成?

  李玉纱低低讲诉着这几个月的遭遇,言语无波,无悲无喜,表情平淡,嗟叹着天定的宿命,命运的无常。

  之后便是难捱的压抑沉默,无法忍受这满室的静默,只见李绾看向芳茵言说道,“之前许是听哪个小丫鬟提起过,依稀记得茵妹妹外祖家仿佛是京城勋贵顾府?”

  “姐姐怎么忽然提起这些?”芳茵诧异道,不明白话题是怎么转到这里来的,“我母亲娘家确实出自公爵顾府,如今外祖家的当家人便是我的亲娘舅。”

  “只是刚刚听堂姐叙述,此事仿佛还涉及后宫之事,这才忽然想起以前与母亲闲话之时,曾提到宫里好像有一位兰妃娘娘,便是出自京城顾府,这话可是真的?”

  李绾求证般的看向芳茵,“后宫女子若是达到一定的分位,便有权召传娘家女眷进宫叙话,不知茵妹妹可曾因此被召唤进宫否?”

  听到同窗姐妹说到所谓的兰妃娘娘,芳茵便是紧皱着眉头,又听召传进宫之事,更是整个脸黑了下来,如今姐妹问话,人家如此坦诚布公,为了不影响姐妹友情,芳茵却也没什么可隐瞒的,遂决定直言相告。

  “那兰妃娘娘确实是我外祖家的女儿,若按血缘辈分论处,我自要唤她一声亲亲姨妈的。”芳茵虽是嘴上如是说,脸上却无一丝对待长辈的尊敬之色,何况这长辈还是皇妃之尊。

  眼见李家姐妹面露不解之色,芳茵无奈解说道,“我虽要唤她一声姨妈,实际上却无半点亲戚情分,又怎么会被传唤入宫?我那姨妈如今又是个不得宠的,更是不会随意召人进宫,以免惹得宫里贵人的不满?”

  “我听妹妹的语气,仿似对自己的这门亲戚多有不满,里面可有什么内情不成?”李绾疑问道。

  “这虽说是家门秘辛,却也并不是无人知晓,凡京里面数的着的人家怕是皆曾听过一些传闻,我便说与姐姐们怕也是无妨的。”芳茵自我安慰道。

  “我这姨妈虽是以顾府嫡女的身份入宫,世人也多半以为如此,实际上少有人得知,她其实不过是家里贱妾所生的庶女罢了。”芳茵撇嘴说道,“只因从小便与嫡出的姐姐出双入对,又是抱养在外祖母的膝下,因此多被外人误认成嫡女而已。”

  “那兰妃娘娘嫡出的姐姐可是伯母不成?”李绾适时问道。

  “我母亲的年纪要大上许多,又怎么会与兰妃姨妈出双入对?实际上兰妃只是我的小姨妈而已,我母亲其实还有一位嫡亲的小妹妹,年龄上却与母亲相差甚远,倒是与兰妃姨妈年纪相仿,这位才是我嫡亲的姨妈。”芳茵详说道。

  “京里贵妇盘根错节,你那嫡亲姨妈又是出身不凡的,娘家如此出色,却怎么从未听说过京里还有这号人物?”李绾疑问道。

  “也难怪你从未听人说起过,只因我这姨妈早在多年以前已经病逝的缘故。”芳茵叹息说道。

  “若我没有猜错,你那姨妈的过世怕是逃不开那兰妃的影子?”李玉纱闻弦音而知雅意。

  “姐姐真知灼见。”芳茵点头附和,毫不避讳地继续说道,“可不是又一场嫡庶之争,只不过这一次是庶女完胜罢了,起因只因我那姨妈直至及第之年还未显现灵纹,而我那兰妃姨妈却是极为走运,早早的便显现了灵纹。之后发生之事,即使我不说,姐姐们怕是也能猜测一二。”

  “一同长大的姐妹,模糊不清的嫡庶,还有那入宫为妃的敲门砖‘灵纹’,以及为了家族利益的幌子,若是旁边再有一俩个搅事的姨娘,再经过庶女的慢慢谋划,这谁嫡谁庶怕是还真说不清了。”李玉纱止不住叹息说道。

  “世家之女多是在及第这一年才会被录入族谱,母亲的嫡亲小妹妹最后终于还是被错记成了庶女,及至于小姨妈入宫封妃,长辈们为了姨妈能有个光鲜的身份后宫争宠,大家更是对此事讳莫如深,外祖母也因此大病一场,之后缠绵病榻数月,最终无力回天魂归地府。”

  “你那嫡亲姨妈最后结果如何?”李绾忍不住问道。

  “彼时母亲早已出嫁多年,管不到娘家内院,舅舅又是外院的男子,外祖母新丧,之后也不知从哪里开始传言,说我那姨母乃是克父克母的命格。”芳茵愤然道,“当时外祖不管是真信了这传言,或本就是自个心虚不安,总是找了一个借口,将我那姨妈远远的过继给了远方旁支族弟,从此之后再无音讯。”

  “即便如此欲盖弥彰,也要须知真的假不了,这假的也真不了,内院里面仆妇成群,在明白人眼里谁嫡谁庶还不是清楚了然,皇宫里的主子们也不是好糊弄的,又何必对一弱女子赶尽杀绝?”李绾不赞同道,“这事若是传至皇帝的耳中,兰妃怕是讨不了好去,此举实为不智。”

  “可不是。”芳茵冷笑道,“待到舅舅开始掌管顾府,便断了府里对我那姨妈的支持,后宫里面本就步步惊险,若是没了家族的支持,自个又是上不得台面的,身份上又有好大一个硬伤,就算是满腹的算计,失去恩宠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这便是做事不留后路的下场,兰妃气死嫡母,计害姐妹,这便是德行有亏,明晃晃好大一个把柄。”李玉纱嘲讽道,“你那嫡亲姨妈最终结果如何,事情总要有个后续发展,虽是亲爹不容,好歹还有嫡亲的哥哥姐姐,想来事后总会寻访一二?”

  显然比起如今在宫中安享富贵的兰妃,那一位同病相怜下落不明的可怜嫡女才是她关注的重点对象。

  “后宫前朝息息相关,你那舅舅真就舍得兰妃这好大一颗棋子吗?”李绾却是对此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