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
作者:宁雁奴      更新:2021-03-28 14:12      字数:2472
  提了一个字眼:“温阳常氏。”

  赵烛隐听到后,神情骤变,脸色一瞬灰白,整个人仿佛霜打的茄子蔫得彻底。

  郁容满头雾水。

  待得失意的娃娃脸青年,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离开后,聂昕之主动为他解惑:“温阳常氏是为前朝之后。”

  郁容恍然大悟:“反……复梁?”

  如果是这样,金银伪造一案的性质就复杂了。既为逆卫副指挥使,出身亦堪称天潢贵胄的赵烛隐会被下蛊,一切显得理所当然了。

  聂昕之微微颔首。

  郁容哑然,少时,道:“前梁不是早灭了一百多年吗?”

  何况,严格说起来,梁朝的灭亡不能归责到建立朝的聂氏头上。

  前梁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有志士揭竿而起,十多支势力相继崛起,遂是群雄争战,逐鹿中原。聂氏后起,先通过合纵连横,稳固自己势力,发展壮大后,一一扫平对手,耗十数年终究赢得了天下。

  “现在的常氏跟前梁的常氏根本不一样吧?”郁容又说。

  聂昕之淡然回:“阴谋借端大义,没有温阳常氏,亦可有平阳常氏。”

  也是。

  郁容不有些担心:“兄长此后行事,切记小心为上,谁知道还有没有什么擅蛊者。”

  聂昕之语气微缓:“自有防备,容儿不必担心。”

  郁容点了点头,想起赵烛隐,不由关心问:“烛隐兄他好像打击过头了?”

  聂昕之漫不在意,说:“赵是其人,没心少肺,勿药自能愈。”

  郁容了:“兄长……”

  说人家没心没肺,这男人当老大的心肠,也真够狠硬的。

  聂昕之仿佛察觉到对方的心声,忽道:“刘氏原有一长姐,半年前病逝。”

  郁容一时没明白啥意思:“什么?”

  聂昕之直言:“赵是认错了人。”

  郁容:“……”

  烛隐兄不是说,十数年前无意间见到蓝姑娘后,一直念念不忘吗?

  仔细想想,其念念不忘的第一面,大概在十二三岁之年,那时,蓝姑娘……四五岁?

  。

  自古深情留不住,所以尸蛊进了脑。

  说好的情深义重,结果竟是弄错了人?

  第103章

  经由聂昕之说,郁容才知道烛隐兄跟乐伎蓝儿可不光是认错人的问题。

  自诩“万花丛中过”的赵烛隐,每每忙完了正事,休假之日常爱流连舞榭歌台,曾跟蓝儿的长姐,或说真正的“蓝儿”,有过一段情缘。

  那时候其没认出“蓝儿”是他有一面之缘的官吏家女公子。

  两相正浓情蜜意着,京中赵家催促赵烛隐成婚。

  赵烛隐回京之后就履行了与其夫人的婚约,因着刚成亲不久,好好敛了一把风流性子,新婚过后正逢多事之际,东奔西跑忙得无暇他顾,往后去了南地,再之后为了寻取麒麟竭,甚至潜出国境在南蕃待了大半年,便……

  渐渐忽视了曾经的红颜知己。

  年初,蓝儿病逝。

  不多久,其妹顶替其名,入清河坊成为乐伎,其后就与赵烛隐“喜重逢”。

  郁容:“……”

  所谓渣渣,真的是只有更渣,没有最渣。

  尽管他觉得烛隐兄不该受尸蛊之苦,但……

  真的有些活该的感觉。

  “不该啊,”郁容着实想不通,“蓝姑娘不过十七八的年岁,烛隐兄如何觉得她会是十多年前的故人?”

  聂昕之说明:“刘氏自报其龄廿有四。”

  郁容无语:“二十四跟十八差距还是挺大的吧,烛隐兄居然信了?”

  聂昕之微微点头。

  郁容:“……”

  好罢,二十四岁原也不老,有一些人面相年轻,是有可能会被误会为十七八的。

  再观蓝姑娘其人,不提出身与图谋,单看外貌风姿,确是天仙一般的人物……在烛隐兄观念里,说不准,再多的岁数,“天仙”合该长着十八岁的脸吧?

  郁容勉强说服了自己,却无法掩饰的心情。

  忽而想到什么,他目光古怪,打量着自家男人:“兄长如何得知这些?”

  前情后果,清清楚楚,莫不是在人家床底偷听了?

  聂昕之语气平静:“不日前着手下之人查到的。”

  郁容了然。

  想也是,如果这男人一早知道,明显有猫腻的事实,哪怕不想插手赵烛隐的私事,也不可能容忍如此坏法乱纪、对朝图谋不轨之人各种蹦着。

  “真没想到,烛隐兄居然是这样……”

  当着人家表兄的面,不好意思说“渣”。

  聂昕之显然意会到其未尽之言,语气淡淡:“所谓红颜,于赵是不过春之芳华。”

  郁容闻言汗颜。他家兄长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说话,用词奇奇怪怪的,语意也往往不明不白。

  神奇的是,他居然心有灵犀般,懂了。

  要是别人形容女子为芳华什么的,肯定以为是在夸赞。

  但聂昕之的言下之意……

  春花再美,如何惹人欢喜,到底不过是点缀之物,多了赏心悦目,少了也无伤大雅。

  越说,越觉得烛隐兄渣。

  “挠志而寡义,是以薄幸负心,世间之人多如是。”

  看到郁容无言以对的模样,聂昕之说了这么一句。

  郁容黑线,他家兄长这一个地图炮开得真是极好的。

  聂昕之浅声道:“容儿何需介怀。”

  郁容失笑:“我哪里是介怀……”

  这是八卦好吗!

  眼珠遂是一转,他故作一本正经:“于兄长,红颜又如何?”

  聂昕之云淡风轻:“除却容儿,世人于我皆如枯骨。”

  郁容:“……”

  兄长这范儿装得真真是牛,让他忍不住想竖大拇指。

  想象一下,在这男人眼里,除了自己,全是行走的人骨头……

  那画面着实太美了。

  话说,这声世人除了他郁容,是不是也包括了官家、聂暄这些亲人?

  那……

  郁容自不会揪着这个问题,当真询问出声,反正,不过是一个说法。

  他家兄长的“甜言蜜语”就是这么另类,个性!

  满足了八卦之心后,郁容懒得再关注赵烛隐的风月往事,心神又放回到蛊毒之事上。

  包括安朗犀在内,几名郎卫得以解蛊,没了生命危险,不代表就安然无虑了,还得他继续观察一段时日。

  这一回有惊无险的经历,让他越发警醒了。

  蛊毒并称,但蛊比毒邪门了多,为了以防往后自己或兄长,乃至相熟的人遭遇蛊毒之险,必得好生学习、研究蛊毒一证相关问题。

  便是不求通,至少中了蛊能及时发觉并正确辩证,熟悉学会运用逐蛊化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