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9
作者:齐氏孙泉      更新:2021-03-21 20:59      字数:2498
  的时候,村里有的人家还在搬东西。不少人家为了粮食的价格吵得不可开。

  临近打仗,粮食的价格肯定要涨的。可卖粮食的又仗着对方忙着离开,死死往下头压价。因此麻烦不断,混乱极了。

  李季道家门口,还不在村里头,就能听见村里头乌央乌央的吵闹声。先进家门,家里头的牲口饿了一天一宿叫的正厉害。先将他们肚子喂饱了,猪这边也来不及煮猪食了,直接给猪倒了玉米碎。猪饿极了,吃着也香甜。

  一片糟乱的声音总算安静下来。小尾巴就好弄了,车上带了些腊肉,切一些给小尾巴垫垫肚子,只等着晚上做了饭再好好喂一顿。

  带来了一共十个仆人,先忙着将马车上的东西搬上山李。提前给了地图,他们上山也不怕迷路。加上每个人都会写拳脚。就算遇到了野兽打不过,逃走是容易的。

  其实山上的住处已经准备不少东西了。但也架不住县太爷不放心。多准备些东西放山里头,也是为了保证以后在山上日子过的再好一些。

  等他们上山了,李季跟二狗子先做个规划。将要送给县太爷的牲口,和自家留着吃以及做种的牲口分开,像是牛羊猪这样的大牲口,是必须留着的。以后若是下了崽子,全都给县太爷,也不会心疼。

  剩下的鸡、鹅还有兔子。李季每样留个十只二十只的就够自己啊吃的了。到时候上了山,二狗子打猎也方便,就算一直不留,这吃肉上面也不用太担心。

  等规划好了,只等着县太爷安排过来取的人到了给他们就是了。

  李季让二狗子看家,他去村里头瞧瞧。

  一进村就瞧见两家人面红耳赤的争论着,眼瞅着就要打起来了。李季过去让他们分开,让他们帮忙去将人都聚集起来道村口。他刚从县里头回来,有大消息带回来。

  村里这边比较远,得到的消息也慢。这要将财产上缴才能上山的事儿,是昨天刚坐下来的决定,这边还没得到消息。

  李季在村口等了一会儿,人陆陆续续赶过来,迫不及待的问李季,李季也不着急,只说等着人都到齐了再说。

  等人差不多齐了,村里头的长辈都到了,村长也站在众人的前头看着李季。

  李季道:“我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县太爷那边要带着人进咱们身后的这座山。不顾前提是将个人财产全部充公,等到了山上,衣食住行县太爷全都管了。”

  随即就是此起彼伏的反对声。越是偏远的地方,对官员的信任就越低。哪怕知道这位县太爷是为民办事的好官,在这种生死关头更不会轻易将自身的安全交到别人的手中。更何况时候身家和性命一起。

  “安静一下听我说。”李季声音大了些,“你们怎么决定,我是管不着的。但我解除了好几次县太爷,这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他是真心实意的为了大家伙着想的!”

  “你是不是了什么好处了!”人群里不知谁喊了句。

  一片好心被说成这样,李季心里也是烦躁,当即反唇相讥道:“骗你们有多少好处?实话跟你们说,就现在,你们所有人的家产加一起也未必有我一个人的多。我不贪那点芝麻绿豆!”

  李季说完这话,继续道:“路时候自己选的,你们想怎么样我也管不着。只是提这么一嘴。我是打算跟县太爷一起上山的,你们谁如实想往不打仗的地方逃,要卖粮食的,我按照以前双倍的价格,有多少要多少。至于想跟着一块上山的,这个也不归我管,县太爷会安排人下来,具体安排还是要看人家。”

  李季确实不缺钱,而且背后还有二狗子的本家。说比全村所有的资产加一起都多,这话虽然夸张,但也不是不可能。

  村长道:“你真的打算上山?你可想好了,你家大业大的,还有那么多的牲口,劝都给县太爷了?”

  李季点头道:“到时手上了山,养活一堆人总是要有肉的。不过我跟其他人不同。二狗子的本家爹喜欢打猎,在山里头盖了能住人的房子。所以上山以后我们不用完全依赖县太爷那边的保护。所以也不用全都交上去。我家里头留点牲口在山上自家养,剩下的也都是给县太爷了。山上野兽多,换来县太爷那边的保护,挺划算的。”

  李水生叹一声:“那也太可惜了,你家那么多的牲口,那得值多少银子。”

  李水生是最好算计的,让他一点利益都不取,甚至将家里的全部资产都送出去,这根割他肉没什么区别。

  李季想了想,低声说道:“快打起来了,命都未必是自己的了。钱财是身外之物,这命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李水生道:“就怕到了山上什么都不给了,张这山里头野兽多,什么吃的也不给,逼着干活自生自灭……你也别怪我是个多疑的,这种大事,不多想哪成。”

  李季知道他的顾虑,点点头道:“可是眼下,除了县太爷,咱还能信得过谁?旁人我是不管的,我相信县太爷,愿意跟县太爷上山。这就足够了。我也能给你你们透个底,二狗子跟县太爷的关系不简单。不过……这个不简单,也不够是让咱信任县太爷的根据,却不是咱们仗着身份取好处的借口。”

  李季声音里,带着提示,又带着警告。关系不简单,就代表李季说出来的话可信。不能仗着身份谋福利,就代表以后上山,村里人跟旁人没有任何区别。

  这种没有区别,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让人放心。能够信任的同时会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就嗲表这县太爷有足够的粮食和能力,在山上安排好每一个人。

  村长想的更深一些,开口问道:“那……你值不值道,县太爷有那么多粮食养活这么多人吗?又能养活多少人?肯定会有很多身无分文的过去投奔,交上去几个铜板,两个破馒头就算是全部家产了。若是这样的话,那县太爷又怎么保证所有人都不用饿肚子?”

  “话说到这里,我也不妨跟你们透个底。”李季声音压低了些:“其实打从边关战乱的时候,县太爷就开始准备了。那时候只是想着预备着,总比没有好。因此还没少受周边其他官员的嘲笑。直到半个月前,还有人说县太爷是人傻钱多,从自家银库里头掏钱去准备那么东西,也不怕叛军被打败了,东西贱卖度未必卖得出去。”

  这些是李季听县太爷府里下人们说的。当时准备时候,县太爷不知道背后受到多少人的冷嘲热讽。但是现在回头看一看,只怕没有比县太爷更加诰命的人了。

  现如今周边的县城只有本县提前做了决定。相信情况,要比其他县城好得多。

  话说到这里,他们有再多的疑问李季也不肯回答了。让他们自己多想想,都散了,李季直接回家等着上山的仆人们下来。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