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
作者:黄家小仙      更新:2021-03-13 16:23      字数:2488
  ,这老同志看着面善又挺括,还是找妈的?

  陈珂可没想到钟林会真找上门,见到俩儿子领进来的人,她忙下了炕,“同志,你怎么来了?”

  “能在这儿进行试验,得来谢谢陈同志!”钟林走到门口才想起来没有带啥感谢的东西,好在兜里留了一支笔,这年头钢笔在哪儿都是特稀罕的货,三十块才能买一支最普通的。

  他从兜里握了钢笔出来,李卫国李卫城直接抽了口气,这是钢笔,他们在县里看过,可是有级别工人整月的工资啊。

  陈珂摆手:“不能,我没做什么事。”

  钟林:“试验组征用了池塘多亏你的帮助,我也不缺钢笔用,你也别相让了,让家里孩子也用用,回头我送墨水来。”

  钟林的神色坚定不已,再推迟就没意思了,陈珂于是笑着下。

  “老同志可是遇到什么麻烦,我听大队说那几个知青,做事不进步,不踏实?”

  “不怪他们,这事的确还没有出路可寻。”

  钟林道:“我们正在试验一种池塘家鱼人工繁殖,不过还在试验阶段,很有可能不成的,人隔壁国直接放话,这人工繁殖不可能!”

  陈珂只知道这四川水库会成就一位鱼类养殖界的屠呦呦钟林同志,但不知道是怎么成就的,所以听到钟林说其他国家对这试验判了死刑,忍不住惊讶。

  钟林呵呵笑了两声,“都说肯定不成的,但我不信,我先生说我犟脾气,哎嘿我就犟了,他不也倾其一生学问吗。咱现在养鱼都是往江里捞的鱼苗,捞到的少,还力,养不大,吃不饱。”

  “可如果能完成人工繁殖这个课题,就减少了90%的劳动力,还能达到亩产八百斤,可比现在翻几个番。”

  钟林面容矍铄,笑容和煦,黑框眼镜下闪着期待光芒:“总有一天每个池塘都能养鱼,想养多少养多少,村里人城里人,都不再挨饿!”

  陈珂怔怔,钟林比她年纪还大些,这会儿振袖高呼的模样,仿佛带了光,从理想青年到理想中年,从理想中年又到现今白发苍苍。

  来自后世的她只知钟林成功了,但不知当时是怎样一副情形,现在看到了。

  她深吸一口气,正要说话,却旁边插进来一个异常急迫的声音。

  往旁边看去,李卫国李卫城兄弟俩眼眶红的,憋得面部表情都凶狠起来,把人钟老同志吓了一跳:“钟老同志,你说,需要咱村怎么帮忙!”

  钟林心中不由激荡起来,不愧是陈老同志的家人,她积极向上,亲人也都是那么积极向上!

  他说:“就是现在试验田的人手不够,咱要挖泥,然后我这靠近大坝上游捞了点鱼苗,每日都要有人往池塘里盯着鱼苗,喂养,洒药,帮着一起做试验。”

  俩壮劳力面上通红:“咱去干!”

  他们口拙,讲不出啥一起奋斗的好话,陈珂心中百感交集,她是知道结果是好的,才让老李家的放手去干,可李卫国李卫城却是不知道的。

  这一刻,她隐隐觉得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

  --

  这个晚上,俩屋都不太平。

  “跟着你妈瞎闹吧,爸都走多少年了偏偏对这个池塘上心,比对孙子还上心,你看看之后咋办,吃不饱喝不暖,李卫城你可真长心。”

  杜娟刚熄了灯上炕,听男人说要去做白工的消息简直气红了眼睛,

  “你到底想怎样,我跟你讲,李卫城,我不许你去!”

  李卫城面朝墙壁一声不吭,只听着媳妇骂,等到媳妇说累了,他低低地说了声:“娟儿,不是妈让我们去的,是我想去的。”

  杜娟也不发话了,俩人背对背,黑夜里,李卫城听到自家媳妇隐隐抽泣的声音。

  “娟儿,地里我也不落下,我也想让你,让妈过好日子。”

  第15章

  这真是生死抉择的选择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来次饥/荒,日子才有点起色就想参加试验小组帮人养鱼,怎么就你老李家俯首甘为孺子牛。

  为人民奉献当工人的好事怎么挨不着你。

  杜娟不明白李卫城的想法,春花也不明白,可她却听了李卫国说的,李卫国说:“人是党和国家派下来的,不会骗人,妈同意的事不会差。”

  老李家要帮助试验小组做白工的事鲁山村都知道了,李红卫大队长专门向领导汇报,才批下来一条不用在地里赚工分,参加试验小组一样拿一半工分的批条。

  可是一半工分代表着什么,代表着钱和粮票布票都得少上一半。

  村里人除了李红卫,其他人都私底下说陈老太疯了,年纪大了,为了老头子的池塘牺牲小的幸福了。陈老太想李老头了,可再咋想也不能糟蹋儿子孙子啊。

  听了这消息,陈梅简直乐坏了,“你妈果然是老糊涂,工分不要,去弄池塘,这搞试验都是骗人的,看隔壁村就知道了。”

  说完,小眼神瞥向正在试穿皮衣的李小聪,

  “说了要跟咱老陈家吧,不然你都得跟你俩哥一样去池塘里挖泥,哪里有新衣服穿,哪里有好吃的。”

  李小聪也瑟自个的“高瞻远瞩”,扭头就给陈梅一个啵儿:“我媳妇跟我一样聪明。”

  现在老陈家的投机倒把有大当家二把手,大当家自然是陈老大,二把手是李小聪。

  方向由陈老大把舵,李小聪跑腿。

  这干了十几天,李小聪嫌陈老大做事磨蹭,自个搭上了上次戴墨镜的人,他比陈老大还活络,往墨镜那儿拿了货卖出去了还愿意给回扣,这下陈老大都不知道他已经被架空了。

  但陈老大心里想的是,他不用出门都能过好日子了,他妹婿整日忙活可不是贴补老陈家啊?

  李小聪百密一疏,万万没想到他现在是住老陈家。

  陈梅却得瑟极了,穿新衣,吃炒蛋,李小聪还学人买了个皮衣墨镜,简直老陈家是鲁山村第一时髦人。

  她没事就要往老李家门口晃荡,专恶心杜娟和春花,杜娟气得眼睛都红了,又看李卫城比平时起得早,睡得晚,却只拿一半工分,于是闹着要回城里,说下乡以后没好日子过,眼看要活不成了。

  就这样吵吵闹闹的几天后,队里又下来一个坏消息。

  李红卫沉着脸,凝重地召开大会,告知上头的指示多一层粮,因为有别的地闹荒了。

  老陈家对此毫无所觉,可对老李家来说,就宛如晴天霹雳。

  自从老李家兄弟俩跟着钟林搞试验池塘之后,虽然家里吃的还是野菜馍馍,炒蛋,好似没啥变化,可杜娟和春花心里都害怕,等下次发粮他们可就只有一半了。

  偏偏陈老太毫无所觉,该吃吃该喝喝,他们,孩子们,吃的可比分家之前还多还饱。

  现在上头要多粮了,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