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作者:黄家小仙      更新:2021-03-13 16:23      字数:2491
  ?”

  杜娟面色一变。

  好在李卫城也不是故意拿捏杜娟,他擦了把脸,往老大屋里走去。杜娟瞧着连忙跟上,生怕老二把她撂家里。

  陈老太没把炒鸡蛋全盛一道,每个碗里都分了点,等李卫城和杜娟捧着碗进来,她把专剩下地挑在两人碗里。

  全程连个眼风都没给杜娟。

  一大家子坐在圆桌上,小的几个都吃得开心得眯起眼睛,陈珂吃着自己碗里的炒蛋,谁知突然有双筷子往自己碗里又放了块挺大个的黄澄澄的炒蛋。

  一看,李思静又埋头细细品尝起来。

  哟呵,这有人开了个头那下面小的哪里还停得住,李磊和小丫也一定要一人一块地把蛋往陈珂碗里夹,陈珂没把人的炒蛋退回去,她吃孙子孙女挟的还挺高兴。

  可这仨孩子,反衬得正埋头品味,或正动脑子怎么带回去,再给孩子吃一点的大人点儿都不懂孝顺,臊的啊。

  李卫国当场就通红了脸,也夹起一块炒蛋,缓缓地向老太太碗里移动

  陈珂黑脸:“都沾了口水要人怎么吃,你们的我不吃。”

  然后老大的筷子又猛地移回去了。

  这场景好笑,三个小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捧着碗吃着香喷喷的炒蛋和馍馍,偷偷地笑。

  杜娟却更不敢看老太太了,这氛围越是温馨可爱,她越觉着自个亏心,这亏心主要体现在分了家还其乐融融的兄弟俩,还有小宝与俩姐妹亲密无间,春花让老太太喜欢了,这一桌上只有她不被人看在眼里。

  可这又咋办,该她的!

  下午上地前,李卫城朝在屋里吃饱了,捧着肚子躺炕上的杜娟失望道:“妈不是个你想的那样傻的,都看在眼里。杜娟,你没日没夜地说自个城里知青,书看着没妈念得好,做人也没妈那么大方,咋我觉得你是土生土长的,妈是城里来的呢。”

  杜娟这个憋屈啊,一颗心七上八下的,最憋屈的是她觉得李卫城说的也有点道理。

  放了话就走,李卫城结婚到现在是咋地忍让杜娟,这会儿就觉得妈咋地给他长脸。

  等上了地,李卫国拍拍兄弟的肩,憨笑:“妈让你以后喝我媳妇儿带的水,烧开的,不生虫。”

  李卫城手里都没个水壶,杜娟没给准备。

  他眺望已经和大丫一道到田里的大嫂,心里也泛起丝羞愧,“妈是喜欢大嫂的,这分了家才看明白。”

  李卫国顺着他目光看过去,也不自觉点点头:“妈还偷偷让我媳妇喝麦乳,我就在旁边干瞪眼的份儿,还好媳妇疼我,让我也喝了一半。”

  李卫城震惊了,他眼睛一瞪,顿时心里发苦,这年头疼媳妇都疼过儿子了?哎哟,杜娟有大嫂三分得妈喜欢,他不也喝上麦乳了?

  懒洋洋地睡了个午觉,陈珂自觉她今儿任务还没完成。

  可没等她去呢,社长李红卫就上老李家这屋了,他先是挺好奇地打量了下三间平行的屋子:“这屋子分得好,看着各大了一圈。”

  “社长咋地有空来了?为了池塘的事儿?”

  李红卫叹了口气,才郑重地点头:“试验小组的组长真是上头派下来的,人拿了证明回来给我一看,那章印可不简单!”

  陈珂心想当然不简单,这年头公派从广西那块派到四川这内陆,越是坐火车跋山涉水的,越是有来历。

  “选了咱鲁山村的地,这是好事,我本想让几个知青去帮忙,谁知人钟老不要!”李红卫烦的是这个,“你说咱村里的人自个儿的地上工都干不完呢,就算干的完,也没人愿意去整池塘啊,这都不拿工分!就村里几个知青闲得没事做,我可不就想把人推出去。”

  “那组长要啥样的人啊,”

  “没说!”

  这件事李红卫没跟村里通报呢,既然人有了上头指示落户鲁山村了,他也得把安排齐全了才能和村里大伙说啊,搞池塘变鱼塘建设,试验小组的人铁定不够,但找谁凑难啊。

  陈老太听着听着眯眼:“那你往我家跑,是啥意思啊?我男人挖的池塘,这会儿干白活是想拉我儿子下去啊?”

  李红卫忙摆手:“哪里能这样呢,这不您给拉来的人吗,我就问问您有啥想法……”越说越没底气。

  他下意识地竟想找陈老太商量也是不要个脸了!

  陈珂想家里老大老二去学试验小组养鱼的法子,但这种明摆的没啥好处的事她可不能争着去,得让人知道是又亏了她老李家一次。

  陈珂故意就一脸不喜说了:“你去问问人组长吧,咱老李家还吃不饱呢!”

  话是这样说,等太阳下山,家里俩儿子回来了,几个小的送信员兴冲冲地跑到自个爹面前说:“奶找你们谈话。”

  第14章

  李卫国俩兄弟出了屋子,相视一眼,都一脸的没懂。

  陈老太让他俩进去,说她朝思暮想自己那死去的老头子你们的老爹,唯一给她留的念想就是下头的那个池塘,正好试验小组来人了,要做试验池塘,缺人手,问他俩有啥想法。

  对着老太太一脸殷切,李卫国俩孝顺兄弟啥想法都没了,连连说:“行,干,成!”

  可出了门,两人才觉得不对,自家亲爸给亲妈留下的念想不就是他们几个儿子闺女吗,咋会只剩下那个破池塘?

  而且去帮试验小组干活没问题,地里咋办,工分可怎么算?

  他们还得养活一家老小呢。

  这事陈老太没再提起,兄弟俩的心渐渐放下来,以为妈就是提溜一嘴。

  谁知这日下工,老李家来客人了,来的还是上头的干部。

  钟林刚从公社大队长那儿回来,经过陈老太这屋,不由停下了脚步。

  他做的家鱼人工池塘繁殖研究,不是有把握的,他的先生研究了一辈子也没有结果,这课程接着就到了他的手里。

  劝他放弃的人不少,更多的是每次汇报试验工作时先生们期待的眼神。他从学生起就做这个功课,如今耳顺之年却仍旧只看到熹微。

  辗转了几个省市,到了四川大坝鲁山村。

  做家鱼池塘繁殖的研究是干苦活的,李红卫先是叫了几个知青来,钟林满含期待是些能用的人才,谁知被大队长喊过来的知青们不是听了要挖泥面色不虞,就是直接说这种没可能的事情干不了,把他们整个小组给气的。

  这时钟林就想起陈老太来了,当时陈老太咋说的,走好的社会主义道路,鱼才会越来越多。

  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的,进步的,科学的。

  钟林突然就又有了动力,他站在老李家的院子口,正巧俩扛着生产工具的壮年人下了工回来,一脸疑惑地看着他。

  钟林正色:“请问,这里是陈春华的家吗?”

  李卫国和李卫城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