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
作者:天边的月      更新:2021-02-26 13:04      字数:2488
  还有请教宣抚之处,宣抚不要嫌下官愚笨。”

  岳飞这句话提醒了韩世忠。“唉,岳五,你那亲军也叫背嵬军,自家记得不差吧?”韩宣抚拍着岳飞的肩膀,提出一个重大问题。

  “正是。这是下官仿效宣抚背嵬军建立的亲军。”

  “不如我们两只背嵬军,阅兵之后比试一番,如何?”

  韩宣抚向来为人豪迈,不过这次当着岳飞的面,还是把后半句“且看谁的背嵬军更厉害”及时吞下了。此时场中恰巧鼓声大作,喧天的锣鼓就像助威一般,催促着岳飞赶快作答。

  岳飞的神色没有半点变化,依旧恭谨异常:“此须是日后到战场上,与虏人一决雌雄,方见分晓。”

  岳宣抚话说得滴水不漏,韩宣抚听得没有半分脾气。

  倒是赵构转头招手,招呼两人上前问话。官家习武之人,耳朵尖得紧,刚才这番话一句没漏,全记在心里了。他对岳飞的应答极其满意,对前辈将领不骄不矜恭敬有礼,又申明了北伐胡虏的志向,真是国之良将。但赵构也不好直接称赞自己一手提拔的爱将,还是先泛泛地询问韩世忠一句:

  “韩卿,朕观你排布的大阵,想来也是纯队的拥趸了?”

  韩世忠是救驾的功臣,在皇帝面前也并不拘束:“陛下留意武事,所见极是。臣的操练正是纯队。”

  原来,宋代以五十人为一队,一队中按祖宗法度,各有枪兵若干弓箭手若干刀手若干,是为花队。但在对金作战过程中,花队因为配合复杂,并不能对抗金人的骑兵冲锋。反而是一队纯粹的弓箭手或者枪兵,在战场上的适应性更高。所以围绕是否遵守祖宗法度,兴起了纯队与花队之争。赵构作为皇帝,多少也了解这些争端。

  ”如韩宣抚所言,大仪镇便是倚靠纯队打了大胜仗。”岳飞补充道。

  赵构沉吟道:“如此说来,岳卿也是支持纯队的?”

  此时日头已经升起来了,黄彦节替官家张起了黄罗伞。韩世忠的亲兵也替他撑起了遮荫的凉伞。唯独岳飞依旧肃立在日头下,回道:“臣以为,所谓的纯队花队,以五十人为一队看,自然是纯的,但若以数百人为一队看,必然要配合弓箭□□手刀手之类,方能成阵。到底如何运用,还要结合地形与兵力,并非有一成不变的规矩。”

  罗伞下的赵构,脸部为阴影所遮挡。他仰着头想了片刻,笑道:“岳卿这番话,朕以前还真不曾听过。”

  岳飞垂头道:“只是臣的一孔之见。然而臣以为,欲与虏人决胜中原,骑兵才是关键。总须练出一只无敌的铁骑才行。臣这些年,着实从伪齐缴获了不少的马匹。荆襄又地广人稀,臣便自作主张建了个马场,而今已经初见成效。假以时日,历年孳生的马匹,足可建立一只万人队。”

  岳飞真是太清楚官家的心理。步兵为主的宋军胜则小胜,败则大败。这是官家的一块心病。是以每次出战,官家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全军为上,哪怕为之放弃一些胜利的果实,也要避为金兵骑兵所诱歼。

  但从没有一个人,明确地提出过锻造一只骑兵铁军,纵横于疆场之上,与金人的铁骑一决雌雄。就算韩世忠阅兵之时两翼以骑兵保护,但数量太少,实际起不了作用。

  有之,从岳飞始。

  赵构看着岳飞,只觉得再没有一个大将,有他这般体贴圣意。他有意沉下脸,责问道:“好你个岳飞,这样的大事,你竟然瞒到了今日才肯说。”

  “臣不敢。臣原来还想着,等到这只骑兵能够北伐中原之时,再请缨出兵,一鞭直渡黄河,成就陛下中兴的大业。”

  韩世忠才知道,岳飞适才跟自己所言不尽其实。韩世忠再度兴起了较量的意思,不嚷道:“岳五,先用自家的纯队试试你的骑兵,如何?”

  赵构笑着阻止道:“你们两个还是跟金人见真章来得爽快,就在御前立下军令状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文等新年也没谁了。

  小天使,中天使,大天使,天使兽们新年快乐

  谢谢春风,独孤先生,iceer74的地雷。

  ps,这章其实涉及到岳飞军事思想与其他诸将的不同,冷兵器时代,以步克骑打打防御战也就算了,要想以纯步兵反攻,就是天方夜谭呀!

  第45章千古英雄手(25)

  韩世忠听出来,官家这句话,分明与适才岳飞的私语一致,感情官家一边看演武,一边分心偷听手下的臣子聊天。

  韩世忠呵呵笑道:“陛下,臣巴不得能到战场上,与岳五好好比试一番,看到底哪个斩杀的虏人多,复的失地广呢,就是不知道陛下您打算什么时候出兵讨伐逆贼刘豫跟姓完颜那伙子强盗?陛下想着提前知会臣一声。等的时间太久,臣怕这身子骨再上不了马。若是因为这样的缘故输给了岳五,臣一千个不甘心,一万个不甘心。”

  韩世忠说着举起了双手。他早年受过弓箭伤,十根手指因为感染的缘故,被截去了六根,如今左右手各只剩下两根手指。其中一根的肌肉尚且极度萎缩,只能蜷曲做一团。

  “陛下,您看老臣的手,现在还有四根,过几年可就只有三根了。北伐的事情再拖下去,这手恐怕就该成球了。”

  韩世忠的这番话,直白爽快,是岳飞无论如何不敢在官家面前直言的。赵鼎即使政见不同,看到韩世忠畸形的双手,也不禁动容。

  赵构这一路上,岳飞一直在请缨,这次校场阅军,韩世忠也积极求战。他心中十分满意,问身边肃立的赵鼎道:“赵卿,你说说看,朝廷什么时候北伐合适?”

  这是官家自大行皇帝去后,第一次明确表示北伐的意愿。赵鼎不能不躬身答道:“兵者,国之大事,非得万事考虑周全不可。臣刚才听岳少保阐述方略,着实深受启发,非良将不能为此深远的计议。是以,臣以为,等到岳少保练好了无敌的铁骑,北伐的时机便差不多了。何况,如今祈请太上皇帝梓棺的使节未返,此时骤然用兵,便是名不正言不顺,有违圣人先礼后兵的教导。”

  赵鼎也并非一意主和,他不过是不通兵事外加格外谨慎罢了。他这番话,有意拉拢岳飞与自己站同一阵营,顺带提醒官家,别头脑一热就忘记了前些日子派出去的祈请使,得保证使者的生命安全。

  此时,台下的演武也到了最的时刻,两军数千人对攻正烈。韩世忠为了展示所部的锐,特意命令弓箭手也全部佩戴长刀,箭袋中破甲箭射完之后,便持刀肉搏。这虽然是操典中的规定,弓箭手也须熟一种长兵器,能持之杀敌,但当时诸军能做到的极少。是以此时场上对练的激烈程度远超一般,扬起的烟尘遮蔽了日光,喊杀声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