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5部分阅读
作者:未知      更新:2021-02-14 13:39      字数:11825
  东西,粟姬也敢抢”

  “这刘荣也太不成器了”刘启拿着刘德奏疏道,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想着刘德先是敢于出头去探视薄氏,然后又是出来帮他解决了齐王,再看看刘荣,刘启的心里不免对刘荣有了恶感。

  “那第二件事情是什么”刘启问道。

  “回陛下,这第二件事情是最近宫里头有些流言,奴婢也不知该不该说”宦官有些迟疑的道。

  “说吧”

  “诺”宦官道:“是这样的,最近奴婢听到宫里头有些下人在嚼舌头根子,其中颇有些大逆不道的话语他们说”这宦官低着头,唯唯诺诺的道:“他们说王美人在生皇十子时梦见了高皇帝”

  刘启的眼睛顿时就变得锐利起来了。

  “奴婢还听说,有人议论说,王美人在怀皇十子前,曾做过另一个梦,据说是梦到一个太阳落入王美人怀中,醒来之后,王美人才发现自己有了身孕”那宦官却又火上浇油的道。

  “混账”刘启袖子一挥,将案几上的竹简全部扫到地上,狂怒的道:“去,把他们都给朕叫过来”

  “陛下息怒”那宦官被吓得连忙跪地。

  “敢问陛下是叫何人”另一个宦官问道。

  “全部”刘启怒发冲冠,感觉头发都要被气炸了:“王美人,粟姬,刘荣刘德还有把薄皇后跟窦太后也请过来”

  今天出门去拿电脑了,加上状态不太好,所以更晚了一些。

  嗯,明天三更补偿吧。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十八节 王娡的黑材料13

  薄皇后刚刚抹去眼泪,还没来得及擦干时。

  一位宦官已径自走进殿中,跪下来禀告道:“皇后,天子有诏,请您移驾清凉殿”这宦官抬起头看到刘德,又叩首道:“殿下也请一并前往”

  “成公,发生了何事”薄戎奴不动声色的走过去,显然与那宦官相熟,刘德看到薄戎奴暗地里塞了块玉佩给那宦官。

  “君侯,奴婢可不敢乱说”那宦官拿捏了一下那玉佩,最终却还是将之退回薄戎奴的手里:“这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薄皇后与刘德听了,脸色立即就严肃了起来。

  在汉室,宦官收受贿赂,这是由来已久的潜规则。

  宫廷内部的行贿之风几乎没有停止过。

  当年,高皇帝刘邦被围白登山,是萧何以重金贿赂了冒顿单于的宠妾,这才消弭了一场大变。

  吕后在位之时,诸侯大臣竞相贿赂诸吕子弟,齐王刘肥为求自保,甚至拿出了一个郡的地盘贿赂鲁元长公主。

  高层如此,下面的大臣宦官自然是有样学样。

  而这宦官居然拒贿,这可是了不得的消息,说明天子必然是发火了。

  薄戎奴笑嘻嘻的将那玉佩塞回那宦官手里,赔笑道:“我薄某人送出的东西,几时收回过成公,您这是看不起鄙人呀”

  那宦官这才脸色好了一些,默默的收下玉佩,塞到怀里,低声道:“奴婢别的都不能说,只能告诉皇后与殿下,这次陛下是动了真怒,不过却不是冲着皇后与殿下来的”

  “嗯,多谢成公提点”薄戎奴笑了笑道。

  薄皇后与刘德对视一眼之后也起身道:“刘德,你便与吾一同去清凉殿觐见陛下吧”

  “诺”

  薄皇后所住的淑房殿与天子所在的清凉殿之间是颇有一段距离的。

  大概约莫有个两三公里的距离吧。

  这是因为皇后的淑房殿是在长乐宫之中,而天子的清凉殿是在未央宫中。

  其实最初,长乐宫才是天子的居所,未央宫才是妃嫔所居之地。

  只是高皇帝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尽收权柄于手。

  于是,惠帝刘盈搬到了未央宫居住,将长乐宫让给了吕后。

  平灭诸吕之后,拨乱反正。

  但吕后之时的种种规矩与制度甚至法律却都保留了下来。

  因此,皇后与天子不在一个宫中的规矩就此成了常例。

  而因为未央宫在长乐宫之西,所以又被称为西宫,长乐宫自是东宫,两宫之间有车道与阁道相连,故而,一般不管是从长乐宫去未央宫,还是未央宫前往长乐宫,都是乘车而行,少有人走路。

  乘着皇后的凤车,大概一刻钟后,刘德就来到了清凉殿之前。

  刘德与薄皇后下了马车,这才发现,天子传召的不只是他二人。

  便宜老妈粟姬与刘荣惴惴不安的身影出现在了眼帘前,刘德甚至还看到了王娡姐妹的身影。

  见到刘德与薄皇后同时出现。

  王娡姐妹与粟姬都有些惊讶,碍于礼仪,她们才硬着头皮上前问安:“见过皇后”

  “三位夫人快快请起”薄皇后蹲身回礼。

  话音未落,就有通传的太监喊道:“太后驾到诸妃与皇子见礼”

  窦太后的仪仗从远处的车道上出现了。

  “这是要出大事了”刘德看着心里想着。

  将正妻与母亲都召集过来,这在民间就是主人要执行家法,严肃家规的预兆。

  而在皇室,则是暴风骤雨的前奏。

  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

  刘德心中没底。

  先前,他以为是粟姬与他之间的矛盾惊动了便宜老爹,但看现在的架势,却不太像了。

  家庭内部矛盾,用不着惊动窦太后。

  只有妃嫔出了丑闻,才有可能让天子将太后皇后聚齐。

  若是应对不好,那个犯事的妃子就很可能被打发去永巷自生自灭。

  在汉代,永巷是宫中低阶宫女与下人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被贬斥的妃子与犯错皇子面壁之地。

  前世,刘德差点就被关进永巷之中了

  “儿媳见过母后”薄皇后首先迎上前去,其余三妃则各自跪下迎接窦太后。刘德刘荣也不例外,跪下来口呼:“孙儿问皇祖母安”

  窦太后下了马车,在侍女与宦官的搀扶下,冷着一张脸,只是对薄皇后道:“皇后,随哀家先进去见皇帝其他人,先给哀家跪着,好好反省反省”

  “诺”薄皇后低眉顺目的应了一声,搀扶住窦太后,只在经过刘德身边时冲他点了点头。

  刘德见了此情此景,不禁有些脑洞大开的联想了起来。

  能让窦太后都发怒的事情,会是什么

  难道是

  刘德就不禁想起了一件在前世后来广为人知,但此时却绝对是禁忌的事情。

  刘德回头看了一眼跪在边上,满脸忧愁的王娡。

  前世十几年的经历,刘德知道最多的大概就是王娡姐妹的黑材料了。

  要说这王娡,心机之深,手段之强,在刘德前世所见的女人之中都是顶尖的。

  而刘彘改名刘彻,登基称帝之后,有关于这位皇太后的隐私,就再也瞒不住也不必瞒了。

  在前世之时,刘德就听说了,这位王娡王美人在进宫之前是嫁过人,生过孩子的,甚至后来刘彻都上门去认过亲。

  在汉代,女子的地位不是后世所能比拟的。

  民间的女子,不止能与丈夫平起平坐,甚至能做一家之主,堂而皇之的以户主的身份出现在官府的户籍名册之上。

  不止如此,倘若瞧老公不顺眼或者觉得对方窝囊了,一脚踹开,改嫁他人,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像是后来刘彻朝的大臣朱买臣就是一个曾被老婆一脚揣开的悲剧。

  但民间如此,不代表皇室能接受这样的行为。

  尤其是王娡当年是赶在太选美之前一脚揣开她的原配丈夫的。

  此事在前世,直到刘彻登基之后,才渐渐大白于天下。

  那是,便宜老爹已死,自然没人敢指责已为太后的王娡。

  然而,此时若是此事被捅开了的话,那王娡不死也要掉层皮了。

  便宜老爹虽然喜欢美人,而且生熟不忌,可他最恨的却是被人欺骗。

  而且王娡做的那事情,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情感上,都无法让一个男人接受。

  只是

  刘德前世从未听说过那件事情曾被人捅给便宜老爹,便宜老爹到死都不知道那事。

  那么,会是何事呢

  刘德开始沉思起来。

  第一更送上~

  ps:回书评区的朋友的问题,额,我确实是糊涂了,疏漏了,那个箭在弦上的典故此时确实没有发生。

  不过,只是瑕疵吧,大家就当不知道吧00

  ps2:晚上还有2更~~~~~~~~~~~

  求收藏求支持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十九节 惩处23

  “陛下有旨,王美人觐见”

  正胡思乱想时,有宦官推开宫门宣布。

  “臣妾奉诏”王美人姐妹惦着衣角起身,然后,弓着身子走上台阶,看模样要有多慌张就有多慌张,看的刘德心里暗爽不已。

  刘德永远不会忘记,便宜老爹死去的那一年,他入朝觐见时的遭遇。

  那时候的王美人王太后是多么的风光,甚至在刘德觐见跪拜时都懒得说话,只让宦官搭话。

  但是

  刘德叹了口气,只要不是王娡在入宫前的事情被捅出来了,那么,她最多是吃些训斥,真要打垮她,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

  首先,现在王娡的妹妹王儿驹正处于便宜老爹习惯性的四年宠溺周期之中。

  再大的事情,妹妹帮忙吹点枕边风,自然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这王娡姐妹的手段,刘德从来不敢等闲视之。

  其次,刘彘今年才一岁多点,还没断奶呢

  就算事情闹大了,不管是伦理道德也好,旧日情感也罢。

  便宜老爹都不太可能真的下狠手。

  当年,先帝逼着薄昭自杀,到现在都有人非议天子太不近人情。

  再者,前世的时候,刘德虽然被关着在小黑屋,但出来后也没见王娡姐妹怎么样。

  即使是有蝴蝶效应,也不可能出现太大偏差。

  这样一边想着一边看着清凉殿前的花花草草。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的样子,清凉殿的宫门打开,那个宦官再次出现,道:“陛下有旨,粟妃皇子刘荣刘德觐见”

  “臣妾奉诏”

  “儿臣奉诏”

  粟姬起身后拉上刘荣,理都没理刘德,就径直向前走。

  刘德也就做做样子,然后就跟着两人,走上台阶。

  进了清凉殿,刘德一眼就看到了跪在窦太后跟前正哭哭啼啼,委屈得不得了的王娡姐妹。

  刘德看了这模样,撇撇嘴,心知,这姐妹估计是过关了。

  只是,花了半个小时才过关,也足见这姐妹闯的祸不小,估摸着这一年半载,她们都不可能蹦跶出来了

  “臣妾粟氏拜见陛下太后皇后”

  “儿子刘荣拜见父皇母后皇祖母”

  粟姬与刘荣却是看到铁青着脸端坐在龙座上的天子以及临襟正坐的薄皇后,心里面猛的一打鼓,腿都有些软了,也不顾得其他了,连忙服软跪下来。

  刘德却还有闲工夫先打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才施施然跪下来,叩首道“儿子刘德拜见父皇母后皇祖母”

  坐在龙座上的天子哼了一声,对着刘德道:“刘德,你是想学子路啊”语气中已经有些不满了。

  当年子路为鲁国大臣,在叛乱中被乱兵所杀,死前还要整理衣冠,留下了君子死而冠不免的典故。

  刘德当然知道,便宜老爹这可不是夸他,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估计便宜老爹还在气头上,所以就把气撒到他这里来了。

  不过这是好事。

  便宜老爹是个隐忍功夫相当厉害的天子,一般他肯骂你,那是因为你还值得抢救,若他骂都不骂,说明你在他心里已经完蛋了。

  话虽如此,但刘德还是叩首认错:“儿子不敢”

  “你还不敢”天子哼了一声,又好笑又好气的道:“你都敢跟粟妃顶嘴了,还有什么不敢的出去给朕把抄写十遍再回来”

  刘德乖乖的伏地拜道:“诺”他哪里不明白,这是便宜老爹在维护他,那板子高高举起,却轻轻放下,聊聊几语就把他的罪责给抵消了。

  只是粟姬与刘荣却是惨了。

  刘德估摸着便宜老爹那没在王娡姐妹身上撒完的气,都得一股脑的冲着他两人去了,估计今天是善了不的了。

  然后刘德就弓着身子边走边退,退出了清凉殿,出去抄书去了。

  到隔壁的偏殿,早有宦官与侍女将准备好的空白竹简与原本拿了过来。

  刘德就老老实实的跪坐下去,拿起毛笔抄写起来。

  一边抄,刘德一边竖着耳朵听着隔壁殿内的声音,可惜清凉殿在设计之时就充分的考虑到了隔墙有耳这种事情,因此隔音效果相当不错。

  所以听了半天,刘德除了隐约听到些模模糊糊的声音外,别的什么也不听不到。

  既然听不清,刘德索性就专心的抄写起来。

  这一抄就从上午抄到了下午日落之时,刘德才勉强将抄写完毕。

  伸了个懒腰,刘德将自己所抄写下来的竹简一个个清点清楚,然后叫来一个宦官,吩咐道:“我已抄写好了,请去禀报父皇”

  “陛下早有吩咐殿下您抄写完之后,可径自去觐见”那宦官低头笑道,作为天子亲随,他哪里不清楚天子的脾性,自是明白,如今这刘德可谓是深得天心,将来有很大机会角逐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此时不押注,更待何时因此他压低声音道:“殿下一会觐见之时,陛下若提起粟妃之事,万勿顶嘴,切记,切记”

  “多谢”刘德看了对方一眼,嘴角露出笑容:“敢问明公大名”这种便宜老爹身边的亲随,若有可能多认识几个,多结交几个,总不会是坏事,将来说不定,这些看似卑微的小人物,能在关键时刻给出定锤一音。

  刘德没有什么道德洁癖,宦官在他眼中,与他人并无二致。

  那宦官却是意外的抬头看了一眼刘德,然后低头道:“不敢当殿下明公之称,奴婢贱名章德”

  “原来是章公当面”刘德拱拱手,然后低声问道:“章公可否告我王夫人是犯了何事我兄长与母妃,父皇又是如何处置的”

  章德看了看左右,又看了看刘荣。心里权衡了一下,然后一咬牙,悄悄的道:“王美人倒是没什么,关键是王美人的兄长有些口无遮拦,传了些犯忌讳的话,被人告与陛下,因而龙颜大怒,错非小王美人此时已有了身孕在身,奴婢觉得,少不得要被关些紧闭,不过现在也不差,陛下罚了大王美人半年俸禄,还责令其兄长田蚡闭门思过,不得天子诏令不得出门”

  刘德听了耸耸肩膀,暗自叹了一声可惜。

  只是,他也清楚,王娡姐妹想要扳倒,那一时半会还真是没辙。

  这两个女人相互呼应照顾,是这皇宫里最难对付的。

  至于那个田蚡被禁足了倒是好事,起码半年内,刘德都不用担心那根搅屎棍跑出来破坏自己的计划了。

  那宦官又道:“至于粟妃陛下责令罚金五百,闭门半月,皇子刘荣禁足三月,无诏不得出宫门半步”

  刘德听了,心里虽然高兴,但脸上还是不能表现出来,只是点点头,对章德道:“章公大恩,来日必有所报”

  那宦官大喜过望,嘴上却谦虚道:“不敢不敢,奴婢哪敢当殿下如此之言”

  刘德笑了笑。

  他当然知道这宦官想要的什么,无非是将来等他得势了,给他些好处。

  这宫里面就是如此,人人都在抓住一切机会向上爬。

  不管是宫女也好,宦官也罢,即使是皇子妃嫔,哪个又不是如此呢

  我擦,刚上传错误还好我机灵,看了一眼

  恩,等下12点左右第三更

  求收藏ing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二十节 我想当太子33

  刘德走在前面,两个宦官抱着他抄写的竹简跟在后面,亦步亦趋,走进了清凉殿。

  此时,清凉殿里已安静许多了。

  王娡姐妹看样子是离开了,便宜老妈粟姬与刘荣也走了,便连薄皇后与窦太后窦已不在了。

  刘德走上前去,跪下来,规规矩矩的道:“父皇,儿臣已将抄写完毕,请父皇检查”

  刘启此时气也消了不少了。

  但胸膛里还是有些不爽。

  粟姬与刘荣之间的事情倒是其次,主要是王娡王美人闹出来的那事让他心里很不爽。

  高皇帝托梦,梦日入怀。

  刘启又不傻,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王美人是在造势。

  这也让他猛然间惊醒了。

  原来温柔可人,体贴入微的枕边人,也起了觊觎皇位的心思了。

  只是,他才当了一年多皇帝,这屁股都还没坐热,王美人就开始琢磨着给她儿子造势了。

  这让他心里堵的慌。

  虽然最后王美人哭诉说是什么兄长口无遮拦,信口开河,被小人听去,添油加醋什么的。

  这刘启要信了才有鬼

  田蚡,刘启是知道的,也见过几次,说过几次话,虽然看上去有些轻浮,但平时行事与说话,都不是那种会没有分寸的人。

  只是怀疑归怀疑。

  这种事情,即便是天子是皇帝,也没太好的办法处置。

  最后只能雷声大雨点小,还要想办法遮掩这事情,不能让宫外的人知道。

  因此,那些个乱说的宦官宫女统统大祸临头,全部被罚去永巷跟掖庭,若无意外,今生他们都得在永巷的昏暗之地与掖庭的洗衣房里度过了。

  此刻看了刘德乖巧的模样和孝顺的样子,刘启才稍稍觉得舒服了一点,本来想说点勉励和安慰的话,只是话到了嘴边,他又改变了主意,问道:“刘德,今日你母妃问你要令符,你为何不给”现在的刘启是多少有些草木皆兵的,王娡出了这种事情,让他现在看谁都觉得对方在盯着他空出来的储君之位。

  刘启当然明白,这储君迟早要立。

  可是他才当了一年多皇帝,这天子的冠旒都还没戴热呢

  但凡是皇帝,都或多或少做过千秋万载,与世长存的梦。

  因而,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刘启是多少有些抗拒的。

  刘德跪在地上一叩首,他甚至想都没想就道:“回禀父皇,儿臣只是不想给而已”

  “你想做太子”刘启怒极而笑,好嘛,连唯一一个看上去有点样子的儿子都在打着这个主意

  却没料到,刘德张嘴就回道:“回父皇,儿臣以为不想做太子的皇子,就不是好皇子”

  刘德不是没想过说些婉转的话来表明自己只是因为孝顺和尊重老爹才拒绝之类的。

  可是转念一想,那就显得太虚伪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便宜老爹,能忽悠得了一时,却忽悠不了一世的人。

  而且,这个问题迟早要面对。

  若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要靠着施舍与他人的帮助才能做上那个位子,那么,相对的也要受制于人,即使做上了去,也要憋屈很久。

  倒不如将心扉打开,坦然面对一切压力与攻忤。

  当然最关键的是,前世刘德在辅佐刘荣时发现,便宜老爹格外的欣赏有自信的人。

  像是晁错郅都宁成,这些能叱咤一时风云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信。

  因此,他才敢赌这一把。

  “嘿嘿刘德你倒是不遮掩”刘启笑了一声,手指轻轻的相互敲击起来,脸上没有半分表情的质问道:“你就不怕朕从此就不喜你甚至恼怒你”

  “自然不怕的因为父皇乃是圣德之君”刘德抬起头,看着那个脸上无喜无悲的父亲,道:“而且儿臣想当太子,并非是为了儿臣自己”

  刘德自信的昂着头,坚定的道:“儿臣想当太子,也并非是为了享受”

  “因为儿臣知道,太子,不仅仅是光鲜亮丽,荣华富贵,更多的是责任,是期望,是寄托”

  “父皇儿臣想当太子,不是因为儿臣贪慕虚荣,贪恋权柄,而是因为儿臣想要承担责任,想要看看这社稷之重压在肩膀之上时是个什么感觉”

  “父皇,儿臣知道,社稷之重压在身上,是会很艰难,也会辛劳的事情,但儿臣不怕,因为儿臣是您的儿子”刘德看着刘启道:“身为人子,理所应当的应该为父分忧,儿臣觉得,做太子,做一个好太子,就是对父皇的孝道所在,也是父皇命儿臣抄写的意义所在”

  “自然,身为人臣,儿臣不敢私下非议父皇的决定”刘德自然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或者说是说点漂亮话,因此他低下头道:“儿臣想当太子,这是儿臣自己的想法,不管父皇做什么决定,儿臣都毫无异议,儿臣只是将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告知父皇,还请父皇明察”

  听了刘德的话,最开始,刘启是有些生气,可渐渐的,心中某个东西跳动了一下,竟然没有半丝反感,反是有些欣慰了。

  人人皆知太子风光,可当过二十多年太子的刘启,却深深的知道这太子的艰难。

  做了太子,不止是要承受来自上面的压力,还要忍受着朝臣的苛责与刁难,诸侯的挑剔与异议。

  不仅如此,想要坐稳太子位,还要有成绩有成就有表现。

  即算这些都做到了,也要随时小心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

  每一个都需要小心应对,稍有不慎,可能就是前功尽弃。

  只是,刘启也并不是一个轻易能被言辞打动的人,刘德的话虽然触动了他,但却还足以让他下定决心。

  在太子位上磨砺了二十多年后,刘启无论心智还是手腕,都已经臻于成熟。

  “既然如此,刘德,那朕给你一个机会”天子站起来,面朝东方道:“明日起,你去内史府,朕会给晁错命令,让他配合你想当太子,那你就给朕把长安打理好”

  “诺”刘德叩首道:“儿臣必不负父皇所望”

  “先别急着说大话等你把长安打理好了,再说”刘启半闭着眼睛道:“这长安可不是好处理的地方”

  3更完成,睡觉去了,大家晚安~~~~~~~~~~~~~么么哒~~~~~~~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二十一节 招揽人才

  刘德当然清楚长安有多复杂。

  在两千多年后的时代,刘德曾看过一本书中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师。

  而汉代这个情况更严重一些。

  因为长安是目前已知世界最繁华最文明最整洁同时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所以,一大堆本应该按照法令去封地就国的公侯贵族,逮着机会就逗留在长安,怎么也不肯走了。

  太宗孝文皇帝在位之时,甚至亲自命令当时的丞相陈平以身作则,带领彻侯勋臣各回封地,可惜收效甚微,响应者了了。

  到现在为止,久居长安的彻侯贵族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再加上关中地区本来的豪强大族,以及皇室外戚家族。

  这些,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

  更麻烦的是,关中自古就有游侠之风。

  所谓儒以文犯法,侠以武犯禁。

  汉代的游侠,可不是后世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倒是有点像香港的古惑仔电影里的古惑仔,杀人放火,作奸犯科甚至有些胆大的还做过刺杀朝廷官员的事情。

  可偏偏这些游侠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杀了人,有的是人帮着掩护庇护甚至是帮忙说情。

  某些影响力特别大的,甚至有着一呼百应的能耐。

  譬如刘德的前世,吴楚叛乱,条候周亚夫率军进攻,到河南时,游侠剧孟带人投军,竟惹得周亚夫激动不已,若破吴楚一路大军,后来就有人说,条候得剧孟,若得一敌国。

  这些种种情况加在一起,使得长安成了汉代大臣的一个试金石。

  能管理好长安的,那将来也能做宰相,辅佐天子,治理天下。

  只是,至今为止,无人能将长安的彻侯勋臣豪强大族游侠盗匪一一驯服。

  即使是晁错,也不过是勉力支撑,粉饰太平,再要有所动作,那就会被无数人反扑了。

  在刘德记忆里,长安城局面的改变要到五年后郅都从济南回到长安,就任中尉,以严刑酷法开路,才开始好转。

  只是郅都的下场却是极为凄惨。

  被窦太后赐死

  就连便宜老爹都救不了他

  所以,很明显,郅都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而且身为皇子,特别是有着一颗想当太子心的皇子,用严刑酷法,那无疑是自绝后路

  辞别便宜老爹,出了清凉殿,刘德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思索着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猪跑吗”刘德笑着回头看了一眼巍峨的清凉殿宫门,在前世,他当了十几年的河间王,除却在长安辅佐刘荣的两年以及最后几年的窝囊,他至少还掌握过一国权柄七年之久,因此,也积累了不少施政经验。兼之,在两千多年后的那个时代,虽然只是个屁民,但刘德也在新闻里看过太多高层的政治言论与政治理念,因此怎么处理长安的彻侯外戚游侠这三害,他已经有所成算了。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清楚这个,长安的问题,就不再复杂了。

  回到自己的宫殿中,王道早已在门口等着他,一见到刘德,王道就迎上来复命道:“殿下,您交代的事情,奴婢已经办妥了,这是少府拨付的庄园钥匙与工匠令符”说着他就将刘德给他的印信以及另外两件东西上交。

  刘德接过来,看了看,又将自己的印信塞到他手里道:“王道,你再去帮我办一件事情”

  “你持我的印信,去趟雒阳,以我名义,征辟雒阳人剧孟来长安,见了剧孟,你便告诉他,我欲举荐他为大臣”便宜老爹让他去内史,管理长安,可他手里却没有一个能镇得住场面的人才,这怎么行

  因此,刘德就将主意打到了后来跟随周亚夫忠心耿耿的剧孟身上。

  剧孟此人不仅仅在游侠群体中有着崇高的声望,能镇的住关中的那些桀骜不驯的游侠与豪强。

  更可贵的是,此人确实是个人才。

  八面玲珑,交游广阔,手腕也颇为不俗,更加难得的是,剧孟是个忠臣,前世之时,当周亚夫下狱后,剧孟一直不离不弃,这一点尤为可贵。

  重生之后,刘德一直在想着用什么办法将剧孟网罗到自己的名下。

  可惜,他只是皇子,不是太子,也不是诸侯,没有资格开府建牙,征召人才,也是直到便宜老爹松口让他去内史府,这才终于能有理由光明正大的将剧孟收到门下。

  王道拿了印信,有些犹豫,问道:“殿下,私蓄人才,这可是犯忌讳的事情”

  “不会”刘德笑道:“如今的我,征召一两人才,没有人敢议论”

  便宜老爹即叫他去管理长安,怎么可能不给他松点口子,让他收些幕僚与食客

  否则刘德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hold住

  当然,这种事情,偷偷做就好了,也没必要弄的满城皆知,因此,刘德又特意嘱咐道:“你拿着我的印信,去淑房殿找到皇后的大长秋李公,请他为你出具出关传文与路引及公文就可,不要惊动其他人”

  作为封建社会,此时自然是有路引来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

  除此之外,想要出入关中,还要有传这种通行令符,否则,函谷关的守兵是不会放人随意进出的。

  路引与传,这双重保险的存在,使得汉代的关中与关东隔绝开来,保证了关中的安全。

  “诺”王道点点头,就欲前往长乐宫。

  “等等”刘德又叫住他,嘱咐道:“你开完路引与传文之后,再回来一次,从我这拿百金去,作为给剧孟的聘钱”

  刘德这是担心剧孟拒绝应征。

  在汉室,拒绝天子征辟的人都大有人在,何况他不过是个皇子而已。

  带上一百金,就会显得有诚意了。

  否则,以剧孟的游侠脾气,万一拒绝了,那他脸上也无光。

  想了想,刘德又嘱咐道:“若是到了雒阳,见了剧孟,万一剧孟不应征,你就与他说:君任侠列国,显于诸侯而已,怎及位列九卿,光宗耀祖你就告诉他,若他愿为我驱策,我许他将来一个彻侯之位,是混迹于草莽,最终黄土一杯,还是封候拜将,光宗耀祖,余荫惠及子孙”

  有了这话,刘德就不怕剧孟能逃出他的手心了。

  在这个时代,没人能拒绝一个能光宗耀祖,荫及子孙的提议。

  当此之世,家族,是社会与国家的核心与基础。

  就算再怎么跋扈,随意之人,在家族的前途与荣誉面前,也会慎重。

  今天不知道怎么搞的,特别累,特别疲惫,状态也不好,所以就这一更了。

  嗯,但是照例明天三更补偿~~~~~~

  ps,收藏296了,大家给力

  12点前能到300咩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二十二节 晁错的陷阱13

  翌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刘德就起来了,在两个侍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先是去了长乐宫哭灵,然后,乘车前往晁错的内史官邸。

  汉室的中央官邸衙门大都都紧邻着未央长乐两宫。

  像是晁错的内史衙门,就在长乐宫门口,紧邻着刘邦的高庙。

  因此,只出了宫门,大约前行三百米,就看到了内史衙门的牌匾与大门。

  刘德在内史衙门门前刚下马车,内史衙门的中门大开,一个身穿墨黑色朝服,佩着青绶的官员领着十数名属官走出来,见了刘德,拜道:“臣晁错并内史各官恭迎殿下”

  刘德脸上堆出热情的笑容,上前扶起晁错,道:“错公快快请起,小子何其德薄,实在不敢当错公大礼诸公也请起来吧”

  一边说,刘德一边打量着晁错。国字脸,浓眉大眼,一脸严肃,即使是被刘德扶起来,脸上也没看到笑容。

  前世,刘德从未与晁错的命运有过任何交集,只是听说过有关晁错的各种传言。

  此时见到真人,刘德就想起了那些传言。

  毫无疑问,晁错是个忠臣,同时还是个能力与手段都相当不错的忠臣。

  但是,这世界上那里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完人。

  在忠臣的另一面,倒映出的是一个气量狭小,睚眦必报的晁错。

  传言,晁错性格耿直,刚毅不阿,对他看不顺眼的人,连话都懒得搭理。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晁错与袁盎长达十五年的恩怨。

  没有人知道这两位当时的青年才俊是如何起的龌龊,反正,有晁错的地方,必然看不到袁盎,反之袁盎出现的地方,晁错必然避走,两人若是迫不得已,出现在了同一个地方,那么,你会发现,两个人都变成了哑巴。

  很明显的,看着晁错的表情与态度,刘德就知道,他看自己不怎么顺眼。

  只是想想也是。

  刘德那篇推恩策一上,丞相申屠嘉就跳了出来大唱赞歌,就连本来被晁错借着机会,一棍子敲了个半死,已经被削去一切官职,贬为庶民的袁盎也跟着跳了起来,隐隐还有些要咸鱼翻身的味道。

  这要换了刘德是晁错,也看刘德不顺眼。

  想想看,辛辛苦苦花了十五年时间,好不容易逮着机会把死敌给按下去,正要踩他个永不翻身时,从犄角疙瘩里冒出一个皇子给了死敌翻身的机会,这不管是谁,心里都不会好过。

  这还不止,刘德那篇推恩策上的内容与晁错主导的削藩策的基本原则也是南辕北辙。

  刘德的推恩策,核心思想是亲亲相隐,大家都是一家人,应该团结友爱,利益均沾。

  而晁错的削藩策,开明宗义的就说高皇帝不用同姓为亲。

  这要都能看顺眼了,那晁错也就不是晁错了。

  刘德估计要不是便宜老爹下了命令,估计着,他连着内史衙门的大门都进不去。

  现在晁错能耐着性子出来亲迎,这已经是给了刘德天大的面子了。

  估摸着下面刘德想让晁错帮着做点什么事情的话,那十之八九会是一推二六五不要以为法家就没有官僚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