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节
作者:忧商河      更新:2020-08-02 09:02      字数:3098
  53如梦如幻9

  我问过赵英杰,你开会回来了?

  我的语气有些冷淡,或者说是有些闷。掌酷我知道我这个时候心里有些乱,也知道潜意识里有了对她的敌意。但是她毕竟是领导,而且,我对她也有变态的蹂躏需求。

  她抿着嘴巴看了我一下,表情有些诧异,也有些讨好。但是她没回答我,她冲了一杯茶给我。

  茶很好。比我日常在宿舍里喝的好得多。这让我的头脑愈清醒。

  我喝完后歉然一笑,说,你很忙啊,最近还好吗?

  赵英杰也喝了她杯中的茶,她没回答我,她说,杨坚冰,你有心事。

  我不解地看着她,我以为她看不出。

  她说,你刚去送走的那个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吧。长得很好。

  我脱口问,你在哪里看到的?

  随即意识到失言,说,她不是我的女朋友,她只是一个同学,也可以说是朋友。

  是么?她乜眼看我,可是我觉得她走后,你就神不守舍的。而且,两个人共一把伞,我们这个镇,不多见啊。

  我苦笑一下,说,赵镇长,我实话跟你实说,你不相信我也没法子。你叫我来,不至于就问这件事吧。

  她笑了一下,笑得意味深长,但话锋开始转向,她说,我只是刚从县里回来,在镇口见到你们,所以顺便问问而已。当然,我找你不是为了追问这事情。我一个老太婆,怎么能阻挡你去追求你的爱情呢。

  这话听着让人刺耳,但里面的酸意却也让一个男人受用。我笑了一下,不再接茬,反正,见招拆招,才是根本。

  赵英杰见我不表意见,果然有些失望。但是她还是迅调整状态。

  她说,小杨,这次我可能真的要调回县里了,估计管的就是教育这一口,不过,这阶段,你要好好帮我。

  我吃了一惊,问,什么?怎帮你?

  53如梦如幻10

  赵英杰把这次会议的一些内部消息告诉我。其中和她相关的两点是,副县长可能调走他县转正。但是他私下告诉了赵英杰,估计新来的宣传部长是他熟识的一个朋友,从市委下来的。人选还不能说。不过她已经交代好,一定会给她照顾。其次是教育局局长也到了退下了的年龄了,直接调她去任局长估计是不可能,但从提上去的副局长那个空缺交由她来填补是完全可以的。不过,这个新来的宣传部长原来是教育出身的,要让他能顺利接受,一定要有说的过去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就是准备一份好材料,表达对教改的看法。有了这个东西,动起来才能名正言顺。

  我对官场及各自管辖的范围不甚了了。一连问了几个幼稚的问题,后来总算明白,教育局也是属于宣传部管的。这是哪门子政策?我靠至于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副县长,大部分是不会直接插手的。即使插手,他副县长临走前一个交代,大概也不至于落空。

  我于是问,副镇长和副局长是一样的级别吗?

  赵英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伸了一下懒腰,说,我现在是副科,调回去后可以是正科,但职务仍然是副科。

  我不再追问这些我听起来如天方夜谭的东西。这些,反正我是插不了手帮不了忙的。

  赵英杰感慨说,很多人以为在乡镇是小诸侯,有实权,谁能理解在基层工作的辛苦,你想啊,很多时候你要面对的就是村民,素质低下的农民啊。我若果去了教育局,不管实权怎样,好歹管的也都是知识分子,不会来土的。小杨,大姐,是真的老了呢。

  她的神色是有些慵懒的疲态,可是她嘴角却分明是流露着不易察觉的笑意。直觉告诉我,在这场调动的运作中,无论如何,我不相信,当时那个小礼物能起这么大的作用。

  刹那间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我的脑海。我急急拿起茶杯喝茶,掩饰这想法带来的震惊。

  我竭力不去想这恶心的想法。

  我说,那么,你的意思是我帮你写一份教育改革的建议和观点?

  她说,是的。我已经让人帮我尽量多地找一些材料,你需要的是帮我把这些材料组织起来。你写的材料和别人不一样,你的有实例,有理论,领导们都喜欢这种有干货的东西。小杨,我在想,如果我去了,是不是应该把你也调去当我的秘书好了。

  我吓了一跳,连忙说,这个我可做不来。

  赵英杰盯着我好一会儿,才说,小杨,你真是个好人,还很纯洁。也好,你在基层多锻炼一下,基础打实在了,等我以后有机会,肯定会帮你的。

  又说,小杨,其实我对不起你,你帮我那么多,却从来没对我提什么要求。就这一点,我一定会记住你的。

  刚才那可怕的念头还在脑子里徘徊,再加上听了她这句话,我莫名有种敏感和恐惧。

  ——开玩笑,这么一个顶头上司,跟你真情流露,可不是玩的。

  我急忙说,这没什么,应该的。我也只能做这些。这样吧,你的资料是现在给我带回去,还是怎样?

  她说,这倒不急,我先自己梳理一下。明天是星期五,这个周末我要值班,你明晚上来我这里拿,好吗?

  我没有马上回答,周末了,我想回家。

  但是我还是答应了。说,好的。

  53如梦如幻11

  晚饭后在宿舍里翻书,窗外的雨声愈大了。可以听到沟渠里的流水哗哗。

  我不确定我看进多少书,也不确定我脑子里在想什么。只是朦朦胧胧觉得眼前似乎真的有个新的人生转折机会。但具体如何,却毫无头绪。

  关键是我没有去想,不想去想。

  后来我就熄了灯上床躺下,听雨声。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样的诗句在心里流淌,似乎感伤,又似乎凄凉,渐渐就睡着了。

  53如梦如幻12

  接下来的日子格外忙碌。我极力将自己变作是做事的行尸走肉,不去想具体事务之外的飘渺难寻的心事。

  自己实验班的课,不时有人来听课,或正式或非正式。我知道我的心是有些懈怠了,但依然认真做去。至于效果,我也知道,起伏不定。挥不稳定。不过学生越来越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许他们第一次现,除了课文,隐藏在课文后面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是那么丰富有趣吧。至于考试,我已经隐隐把住了考试内容的命脉,逐渐能够猜题和抓重点。孔庆东当你吹嘘自己上课讲两套,一套考试,一套知识。我的水平当然不够他那样深。但也算渐入佳境。

  省两基检查组,市里和县里的六督导检查组,这些莫名其妙的检查组难得今年都没抽到笨学区。但上头不敢松懈,依然查得很紧。不过我有幸列为检查组的一员,难免偷工减料。而领导们比较盯住我的,是他们布置给我的材料。例如,实验班阶段小结之类。

  自考自然也已经到了。常常对着书呆。越是着急就越是呆。自从进中心以来,在上美岭静坐读书的宁静心态已经不复存在。最直接的反映是,当时几乎逢考必过,而上学期只考一科却还是挂了。当然,那时候生病;;;;;;可是我不能自欺欺人,我不是考试型的选手,非得扎实学好才会考过。我常常把自己百~万\小!说的时间延得很长,并且避免卷入打牌喝酒的场合。甚至连家访都不太上心。——我曾经问过林冰琴,她倒还好,她说她现在倒是很能够读书的。这一方面又刺激到了我。

  当然,绕不过的是赵英杰。她把材料收集完毕后,给了我一个大纲。我就着她的思路,加上我现在在一线的理解和实践,陆陆续续,炮制了一份二十多页教案纸的材料给她,算起来有两万多字吧。题目就叫《县开展素质教育改革展规划》,很臭屁的名字。但赵英杰明显如获至宝。我忽然很感慨,她的出身,她的专业,本是供销社售货员,不想阴差阳错,居然搞起了教育。教育界遍地笔杆子,她的墨水算是少的吧?但有什么关系呢?她有权力,自然就有枪。

  我,也不过是她的一杆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