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作者:羁旅人      更新:2023-05-27 07:04      字数:4848
  雪花飘飘荡荡,被风灯一照,纷纷扬扬的纯白,有爆竹声噼噼啪啪的炸响,又是新的一年。

  江陈看见那细弱的影子慢慢挨着门边矮了下去,知她定是靠着门滑坐在了地上,瞧见门下有厚厚的绒毯,便也未吭声,同她隔着一扇门,背靠背,坐在了廊下。

  他单膝曲起,手里把玩着一支缕金宝石簪,声音清淡,问了句:“沈音音,你如今.是真的欢喜吗?”

  里面有良久的沉默,就在他以为等不到回应时,忽而听轻轻柔柔的声音,道了一句:“我欢喜。”

  音音抬头看窗外飘洒的雪花,头一回同他说起首辅府的那些日子,她说:“大人,还记得永和二年的八月十五吗?”

  永和二年的八月十五,江陈恍惚想起来,那时他因公在外,八月十五这日,因着忽而收到了祖母的信,说是旧疾复发,便连夜赶了回去,顺便同老夫人并柳韵吃了顿团圆饭,连首辅府也未回,便又去了北地。

  他听见小姑娘声线平稳,似是在讲旁人的故事,却莫名让他心里发紧。

  她说:“其实那日,我也在国公府,老夫人要我过去,打理柳姑娘送来的几盆墨菊。我透过窗牖,瞧见你们坐在明亮暖融的光里,热热闹闹的团圆,那时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也能光明正大的坐下来,同我的家人吃顿团圆饭。”

  她声音低低的,顿了顿,忽而轻快起来:“你看现在,我又有家人了,我有可以见光的身份,除夕夜,也可以堂堂正正上桌,吃一顿年夜饭了,不好吗?”

  她轻轻笑起来,是真的觉得,如今这日子,是父母过世后,最温暖的日子。

  江陈只觉酒气上涌,翻江倒海的难受,他口中发涩,半天才道:“我那时不知你也在,我.”

  他说不下去了,能说什么呢,似乎所有解释的话,如今听起来都莫名的牵强。

  他那时以为自己将音音保护的很好,予她锦衣玉食,予她宠爱。

  这是头一回,去正视她曾经的日子。一个外室,于国公府来说,本来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团圆的日子,也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瞧着同自己肌肤相亲的男子,与自己的家人光明正大的享受阖家欢乐。而她,只是个外人,一个永远无法融入的外人。

  可他,曾让她做了外室。

  第50章 你其实不懂她

  他心里酸涩,有许多的话想同她讲,可最终张张口,都隐没在了风里,出口的也不过是一句:“沈音音,我给你一个家,一个纯粹的家,你.你愿意回到我身边吗?”

  音音抱着双膝,仰头看夜幕里绽开的一束烟花,转瞬即逝的美好。她声音轻轻的,带着嘲讽的语调:“你能给我一个纯粹的家?”

  门外有片刻的沉寂,男子声音里带了干涩,道:“你等等我。”

  空口无凭,那道圣旨没下来之前,他知道她不会信,他总要先拿到了,再来承诺。

  音音便无声笑起来,她说:“大人,我不需要,你也无需再来。”

  门外又是一阵良久的沉默,她拍拍手,将欲从地上起身,却见门缝里,缓缓塞进来一枚缕金宝石簪,缀着细细的流苏,点缀明艳的鸽血红,一看便是价值不菲。

  江陈将那簪子塞了进去,平生头一回,竟生出忐忑来,待良久后,见并未被退回来,才微微舒了口气。

  他一直记得,那时在首辅府,他送了她一支缕金簪子,缀着明艳艳的红宝石,在她的发间晃阿晃,妩媚的娇俏。小姑娘一直戴着,很少见她摘下,当是喜欢的紧。

  他靠着门扉,单膝曲起,一只手臂搭在膝上,仰头同她看同一场烟火。许久,俊朗的脸沉在风灯的暗影里,轻轻道了句:“沈音音,让我陪你守岁。”

  即便被她隔在这湿冷的室外,可还能听见她的声音,便让人安心。

  江陈不知自己是何时睡过去的,大抵是昨日饮了不少酒,竟靠在门扉上小憩了过去,再睁眼,院里的风雪小了些,雪花打着璇儿簌簌落下,已是透出冷白的晨曦。

  他动了动手臂,转眸却瞧见,一侧门扉大开,厢房里空空荡荡,已没了人影。

  他微蹙了下眉,转身进去,却见屋内早已熄了炭火,冷清一片,到处收拾的齐齐整整,不见一丝沈音音的痕迹,唯独靠窗的小几上,放了一只缕金宝石簪,分明是他昨日送出的那只。

  她带走了季淮送的那只细狼毫,却独独留下了他送的簪子。

  江陈眸底泛起沉寒,扶着交椅的手骤然握紧了,咔嚓一声,折了一根扶手。

  “江大人,音音留了句嘱托,要下官转告。”是季淮的声音,隔着连廊远远传来。

  他身上的酒气散了去,又是那个风情朗月的如玉公子,几步走来,行礼道:“音音临走前,将大人送的簪子留在了窗下桌案上,烦请大人收回,说是无功不受禄。”

  无功不受禄?如今他连送她件物件都没有立场了吗?

  江陈冷笑一声,将手中那枚簪子随手一掷,扔在了雪地里,再开口,便带了冷寒的压迫:“她去了哪?”

  “镇江。”季淮并不遮掩,坦然同他对视。

  有奴仆从雪地里捡回了簪子,唯唯诺诺的递上。

  季淮接过来,又执拗的递到了江陈面前,躬身道:“烦请大人带回去吧,这样贵重的物件,扔在我季家,终是不妥。”

  江陈这回,是真的现了怒意,平静的眸色下,是深藏的暗涌。

  他将要开口,却听季淮又道:“江大人可知,音音打小便对黄金过敏,碰到肌肤,便会泛红发痒。”

  江陈那微扬的眼尾微跳了下,半晌,只低低道了句:“她.从未说过。”

  男人的天地广阔,尤其是江陈这样的男人,他心里装了太多东西,哪里会这样细心。她从来都是乖巧柔顺的,从不诉说自己的委屈。细细想来,她带给他的,是温柔的抚慰,每每归家,便一寸寸抚平了他奔波的劳累。他原以为他亦回报了她妥善的安置,其实现在看来,他给予的,并不是都会让她快乐的,大多如这簪子,表面精美,实则会让她难受。

  他喉咙发紧,一句话没说,大步走进了风雪中。

  上了马车,忽而吩咐于劲:“去,把沈音音自小到大,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经历过哪些,一一给我查出来。”

  .

  音音为了避开江陈,大年初一就归了镇江,懒懒散散歇到初十,有女学生陆陆续续寻了来,便开了学堂的门。

  晚间歇了课业,便同阿素出了门,打算去墨斋买些笔墨纸砚。

  刚出了门,却见隔壁门前停了辆马车,几个小厮打扮的年轻人正来来回回搬东西。

  阿素咦了一声:“这隔壁,年前王家刚搬走,这么快便来了新住户?”

  音音瞥了眼小厮身上的衣料,也有些好奇。竟养的起奴仆,还不止一个,可见家境殷实。只家境殷实的人家,又如何会来清和坊赁这样一处小宅子?

  她正琢磨,却见那小厮停下手中活计,含着笑迎了上来,送上一蓝点心,连声问好:“我们主家要我问姑娘好,往后都是邻居,还望多照拂。”

  音音笑着应下,掀开那竹篮上的白棉布,倒是愣了一瞬,竟是她小时最爱吃的白皮儿八件,只这白皮儿八件是宫中点心,北方或许还能寻到,这南边却是没得吃,不由脱口道:“竟是白皮儿八件?你们主家是哪里寻到的?”

  小厮挠挠头,道:“我们主子是北方人,许是带过来的吧。”

  音音便不好再问,同阿素出了巷子,径直去了墨斋。

  刚进门,却见案后的陈掌柜迎了出来,客气的很:“姑娘,你可还要那端砚,近来进的这批端砚无人识货,一个多月了也脱不了手,今日你若还想要,五两银子给你了。”

  “五两银子?”阿素瞪圆了眼,伸出五个指头,在陈掌柜面前晃了晃,不敢置信的很。

  昨日他可不是这样说的。昨日她们姑娘对这端砚多看了几眼,这陈掌柜便阴阳怪气:“姑娘甭看了,这端砚名贵的很,五十两也拿不下,您还是看看这石砚。”

  阿素看见陈掌柜忙不迭颔首后,当即掏出银子,往柜上一放,道:“陈掌柜既说好了五两,可是断不可反悔,这端砚我们姑娘要了。”

  两人从墨斋出来时,阿素还犹不敢置信,喃喃道:“今日可真真走运,五两买到了姑娘心心念念的端砚,还有白皮儿八件可吃。”

  音音垂下眼,扫了眼那装了白皮八件的竹篮,催促道:“快走吧,明日去看看,隔壁搬来户什么样的人家。”

  第二日一早,音音便备了回礼,打算去拜访隔壁新搬来的住户。

  刚掀开帘子,却听院门被拍的哗哗响,稚嫩的声音带着哭腔,在喊:“先生,先生,您救救我。”

  音音打开门,却见她的学生黄杏儿衣着单薄,鞋子都跑掉了一只,满面的泪水,哽咽的说不出话。

  她将人迎进室内,拿帕子替小女孩儿擦了把脸,柔声问:“杏儿,你先别哭,同先生讲,倒底出了何事。”

  黄杏儿扑到她怀中,抽噎着断续道:“先生,我.我家中要将我嫁给周员外做妾,那个.那个跑船运的周员外,我不要嫁,我不要嫁!”

  “你父母怎会.”

  怎会如此狠心?这周员外音音是知道的,跑船运发家,是镇江一等一的富户。只这周员外已逾花甲之年,年轻时便是个眠花宿柳的主,染了一身的脏病。杏儿才将将十三岁,身子骨儿还未长结实,便要嫁给这样一个人,还是做妾,何其忍心啊。

  音音既气愤又心疼,扳直了小女孩儿的双肩,温柔又坚定:“好,我们不嫁。”

  “先生说不嫁,便不嫁了?”

  略显刻薄的妇人之声,自门外传来,夹棉布帘骤然被掀开,钻进来一阵冷风。

  黄杏儿的母亲崔氏宽肩厚背,瞧起来颇圆润,她一脸的愠色,伸手便揪住女儿的手臂,一用力,将人拽出了屋子。

  她将瘦小的女孩儿扔在院中,指了她便骂:“母亲一心一意为了你着想,你竟如此不知好歹。嫁进周家穿金带银,有吃有喝,你有什么不满的?”

  小女孩儿从雪地里爬起来,裤脚洇湿一片,冻得直哆嗦,头一回敢大声反驳:“你是为了我吗?你是为了周家送来的百斗米吧。”

  崔氏一噎,又气道:“你真是大小姐当贯了,不晓得如今生活艰难。你知道现在一斗米多少银子?要二两银子,二两银子啊!”

  她伸出两根指头往小姑娘眼前戳,提高音调:“父母养你一场,换家里几份口粮,怎么就不行了?”

  音音听不下去,将小女孩儿护在身后,道:“崔婶,杏儿也是你的亲生闺女,你只看到了这几份口粮,可有想过,她小小年纪,若真给了周员外做妾,这后半生将如何?”

  “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女先生又何必忧虑。”

  崔氏冷哼一声,转头对音音道:“先生也不必多管闲事,我送杏儿来你这女学堂,不过是为了识几个字,学些书画之流,附庸下男人的风雅罢了,说到根里,本就是为了,能寻个好人家嫁了,如今寻到了,你也该高兴。”

  她话里透着轻蔑,似乎女孩子生来就是为了嫁人,所作的一切,都是合该为了取悦男人。

  这话让音音心里不舒服,本能反驳到:“她虽是个女孩子,可首先是个人,不是附属的物件,她有自己的想法.”

  崔氏急着拽走女儿,这下是真的不耐了,伸手便将音音推了个趔趄,啐道:“沈姑娘,我叫你一声先生,你还真把自己当先生了,女人就是女人,当不得大家心中真正的先生,一个老姑娘罢了。再说这女孩子,本就生来低贱,她不嫁人,她能做什么?往后谁来养活她?”

  院门外,有辆轻便马车停了下来,步下个挺拔颀长的男子,本欲跨进隔壁的门槛,听见吵嚷,顿住了脚步。

  待听到妇人口中的那声老姑娘后,蹙了眉头,侧过身子,透过大敞的院门,便见了被推到在地的沈音音。

  他面上骤然骇沉,抬脚便要往隔壁的院子而去,刚迈开几步,却觉小臂一紧,转头,是季淮大胆的握住了他的臂。

  季淮见江陈住了脚,急忙撤回手,略微压低了声音,道:“江大人不必进去,音音自会解决这麻烦?”

  沈音音自己能解决?他微扬了下眉,却见季淮不紧不慢,对他道:“江大人怕是不晓得,音音这一路独自南下,风风雨雨自己都走来了,你觉得她解决不了手头这点麻烦?”

  顿了顿,他语带郑重:“你其实不懂她。”

  第51章 我所求的,不过一个你罢……

  音音被阿素扶了起来,理了下裙摆,忽而变了口风:“崔夫人既如此说,我一个外人,确也无权干涉杏儿的婚嫁。”

  崔氏听了,冷哼一声,揪着女儿便要出院门。

  音音也并不阻拦,只转过头,对阿素道:“阿素,我记得杏儿是二月底的生日,还有月余才满十三岁。大周有律法,未满十三岁的女孩儿,随意买卖,当是按照拐卖人口入刑,你我准备下,去府衙报官。”

  崔氏闻言,骤然转身,怒道:“沈先生莫要血口喷人,我们正经婚嫁,何来买卖人口?”

  音音面上还是温和的神情,只肩背挺直,不避不让,一字一句问:“正经婚嫁可有婚书?若无婚书却收受钱财,不是买卖是什么?”

  崔氏嗫嚅起来,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应。

  因着女孩儿生来低贱,平民中,买卖之风盛行,官府不得已,才出台如此律令,只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闹的太过,哪个会管女孩儿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