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作者:如何如何      更新:2023-05-26 03:25      字数:2926
  他站直了身子,神情遂冷漠下来。

  “赵家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仗。

  快一点的话,半年便会结束。

  慢一点的话拖个三五年也未尝不可。

  九月底,内阁推行军制的折子仍被驳回,赵嫣在抱病几个月后身子渐好了些,遂进宫。

  少年天子已经有了帝王的模样了。

  “陛下,改革军制是大势所趋。”赵嫣拱手立在阶下道,“如今外夷虽弱,也当居安思危,若朝廷无所表示,如何让前线的将士出生入死?”

  士大夫的利益不可动。

  辅政旧臣,六部尚书皆是文官,赵嫣的考量孤掌难鸣。

  改革军制得益最大的便是秦王,他的小皇叔如今已是权贵之极,若是再让军队的党羽插手朝政,那事情究竟会发展到何种地步,主动权便不在楚钰手中。

  少年天子定定的瞧着赵嫣道,“赵大人,这朝廷是姓楚还是姓赵?”

  赵嫣拢下眉眼,淡淡道,“百家姓里的姓,都是朝廷的姓。”

  少年天子摇头,“赵嫣,你当真是为了百姓?你不过是想让小皇叔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多,引起朕的猜忌,从而动荡大楚的江山,你从中得利罢。”

  赵嫣挑眉,“陛下当真如此想?”

  楚钰没有看他一眼。

  赵嫣便又道,“说到底,陛下不放心把更多的权力放在秦王手中。陛下不信他。”

  而赵嫣信。

  所以改革军制以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山河永治,楚钰得出的结论是江山动荡。

  南辕北辙。

  赵嫣立在阶下,轻声叹息。

  历代帝王高居庙堂之上,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而他一手扶持着走到现在的楚钰,似乎也不免走上了他父亲的老路。

  楚钰过着手中的折子,灯火在墙壁上打出了少年已经挺拔的身姿,“你休想挑拨朕和小皇叔的关系,滚出去。”

  周太皇太妃病重,已经没多少时日可活,朝廷已经握不了秦王了,所以这次放娘娘回西北,朝野上下无一人多言,不如做个顺手人情。本便是先帝造的孽罢了。

  改革军制却不同。

  少帝如今已是疑心暗生,尚不自知。

  赵嫣笔直的立着,手中还抱着暖炉,雪白的脸上没有分毫血色,让他看起来单薄的像纸片,带着一种羁艳的漂亮。

  “陛下还是一个孩子,军制必要改革,若是您不肯盖上玉玺,便由臣代劳。”

  一手翻覆天下的首辅大人靠近他的陛下,细长的手覆盖上了少年的手背,握住了玉玺。

  低垂的发丝滑落了几缕,淡淡的茶叶香包裹过来。

  “听说,您最近在找秦王麾下一个无名无姓的暗卫?若让天下人知道陛下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只为了找一个与陛下暗通款曲的男人一一陛下以为世人会如何?”

  少年天子皱眉道,“赵嫣!你以为谁都像你如此不堪?”

  他与十一清清白白一一若说有什么心思,也是他动了欲念。

  赵嫣仿佛没有听见他恶语伤人的话,面不改色,轻描淡写道,“陛下,这折子,您不准备批?”

  当初被赵嫣将刘燕卿放在次辅位置上时候也是这样咄咄逼人。

  赵嫣这两个字,他咬牙切齿的在口中咀嚼,似要一口口嚼碎。

  内阁已不如从前,赵嫣的盛气凌人却还一如从前,且看你能得意到几时?

  赵嫣的手叠在少年天子的手背上,重重往下一按。

  仿佛烙铁烙了下去,少年天子的眼神泛起了让人不寒而栗的阴鸷。

  赵嫣笑了笑,拿起了案上的折子,“明日也对各位六部官员有所交代了,陛下。”

  楚钰面无表情。

  常平在殿外服侍,已然胆战心惊。

  这一次少年没有任何动静,直到赵嫣出了宫门,常平仍然没有听到内殿传来一分响动。

  赵嫣出了宫门,轻轻咳嗽了两声,上了软轿,手中的暖炉搂着紧了些,赵东阳在轿边随行,捂紧了软轿上的帘幕,防止冷风袭进去。

  小周山大火后小皇帝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沉稳了不少,他也该放心了。

  十一月的时候,朝廷改革军制的政策在众多官员的非议中被定了下来,招致骂声一片。

  军制改革后百姓家中但凡有两子均要送进军营,百姓怨声载道。而相对的武人出人头地的机会也便多了,朝廷每年定了会试,文状元和武状元同等相待,有见识短浅的人称之为穷兵黩武。

  武人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动摇了巨大的利益,赵嫣被士大夫一党群起而攻之。

  这消息传到了西北军营,却是一片叫好声。

  没有人比他们这些军人更懂居安思危的道理。那时候有个词,叫做两脚羊。

  邺城是西北同胡人的边境,被汹涌的怒江划分而治。

  前朝刘氏皇室守不住江山,战争最惨烈的时候,胡人无粮可吃,便将俘虏来的汉人绑在一个个柱子上,分而食之。

  这种事并不常有,但最常见的,是但凡有姿色的女人,被掳过去犒赏三军。

  那些女人都是大楚的百姓。隔着河岸的中原百姓都能听见惨叫。

  大楚立国就是一百多年的盛世,京城的文官和百姓就俨然已经忘记了外夷祸国时的血泪。

  但是并没有多少军人真心感激赵嫣。

  京城的高官各有各的打算和利益,赵嫣此举显然是为了替秦王殿下招引来陛下的猜忌,并非真正为他们这些武人出头。

  一个在世人眼中的奸诈弄权的小人,哪怕他说的是真话,也无人信之。

  作者有话说:

  ps(容色撩人和白月光都在新站,搜不到的话微博有发链接哈哈)

  啊话说回来真的这么虐吗……举高高

  过程1vn的,结局未定,现在一章章更也没有存稿和大纲,剧情仿佛已经脱缰有了自己的走向(捂脸)

  -

  秦王:我忽然变成了白月光?

  荣三:我……我想吃肉

  小皇帝:朕的这条线为何如此狗血?

  陆惊澜:我恨!(苦大仇深)

  刘燕卿:我恨!(为何本大人的戏份这么少)

  第五十七章

  永历二年十二月,西北又一场大雪。

  大雪封山,汹涌的怒江结上了厚厚的冰霜。

  突厥人竟趁着大雪犯了边境。

  如今的突厥汗国同刘氏王朝时候长驱直入雁门关的突厥截然不同。

  不过百年的时间,伴随着草原汗国的没落,中原王朝日渐繁盛。

  突厥汗王前段时日去世,七王夺位乱了一段时日,四王子赫连丹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新任的草原之王年轻气盛,又镇不住内部,迫不及待需要一场对外的战争来凝聚人心,巩固自己的势力。

  草原强者为尊,若他能打赢了秦王,人人自然唯他命是从。

  西北王在草原的名号如雷贯耳。

  今年这场雪祸为新任的突厥汗王创造了一个极佳的机会。

  邺城爆发了一场血战。

  邺城爆发血战的时候,京城的达官显贵在最大的酒楼中搭着的戏台子,戏台子上唱着一出霸王别姬的戏。

  赵嫣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戏子抹着脂粉唱。

  “忆自从征入战场,不知历尽几星霜。若能遂得还乡愿,半炷名香答上苍。”

  云敛晴空,鼓声凄凉,霸王四面楚歌,再也还不了乡。

  赵嫣如今,也四面楚歌了。

  霸王身边尚且有一个虞姬。

  沉沉饮尽一杯酒,赵嫣站直了身子。

  “荣三公子今日搭这出霸王别姬的戏,做给谁看?”

  荣颖衣着繁复,端着矜贵公子的派头,斜挑着眼角笑看过来,“唱给大人听,大人不喜?”

  赵嫣静默立在花廊之下,仰看着这一出大戏,声音薄冷,“不过是戏罢了,活着的人可比戏有意思多了。”

  荣颖笑了。

  荣三公子笑起来总带着些痞气,便能掀翻这一副温雅风流的皮相,“大人此话在理。”

  那狐狸眼微微一眯,靠近赵嫣,竟然还比赵嫣高了些。

  温热的呼吸覆过来,轻佻道,“只是不知,大人是霸王,还是虞姬?”

  赵嫣遂靠近他,“荣三公子若是觉得赵家的地牢舒服,还可以再来一趟。”

  赵嫣拂了拂衣袖,后退一步。

  荣颖听他提到赵家的地牢,眼瞳便有几分怨毒,一张俊俏的面孔罕见的阴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