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节
作者:七年玉      更新:2023-05-24 13:10      字数:5165
  八月初的某天晚上,郑家人发动夜袭,结果被弘晟和弘昼用手榴弹和大炮炸得死亡惨重。

  弘晟和弘昼懒得和郑家人玩躲猫猫,当天晚上趁胜追击,直接杀到岛上。对于投降的人,他们网开一面留他们的性命。如果拒不投降,那就杀无赦。

  郑家人原本以为大清的军队会像以前一样假惺惺地对他们,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也不会杀岛上的老百姓。用他们的大度和包容,来感化他们。结果,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次大清的将士们非常凶狠无情,对于拒不投降的人直接进行野蛮的屠杀。

  一开始郑家人还很有“骨气”拒不投降,表示永远不会做大清的走狗,结果他们见到弘晟他们对拒不投降的人进行抹杀的时候,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不敢再“硬气”了,接二连三地举手投降。

  对于这些后来投降的郑家人,弘晟并没有放过他们,而是把他们关了起来,以后交给弘昼调教。

  至于岛上的老百姓,一直以来被郑家人统治,被郑家人洗脑,以为大清的士兵都是无恶不赦的。一开始和郑家人一样非常有骨气得拒不投降,等他们看到郑家人和那些贵人老爷们被拉到广场,一个接着一个被砍头,被大清将士的凶狠吓到了,他们不敢再反抗大清的将士。

  对于这些吃软怕硬又是白眼狼的人,弘晟和弘昼都没有什么好感,也懒得像以前那样厚待他们,直接把整个岛收了回来。

  攻打台湾郑家,前后加起来一个月不到,就大获全胜,而且把整个岛都收服回来。这件事情传回京城,让老爷子高兴了好几天。

  满朝的文武百官们没有想到弘晟还擅长海战。不止这样,弘晟竟然设计出威力凶猛的火器,这让满朝大臣们对他的看法又发生了变化。

  湾岛上的事情,弘晟就全部交给弘昼处理了。

  “哥,你不多留几天吗?”弘昼舍不得和弘晟离开。

  “不了,我得尽快回京城,年底我打算去奉天府一趟,在那里呆一段时日。”福建和台湾这边全都交给弘昼,弘晟心里是放心的。“你好好收拾下岛上的这群人。”

  “哥,你放心,我会好好地收拾他们,让他们永远不敢再反大清。”弘昼笑得一脸灿烂,“福建这边的海军,我也会好好地收拾。”

  “对于不听你话的人,就直接杀了,不用跟他们客气。”弘晟觉得岛上这群人,不把他们杀怕了,他们永远不老实。“至于福建的海军,你多花一些心思收拾训练,争取几年内打造出一支精锐的海军军队。”

  弘昼乖巧地点头:“哥,你放心,我会做好的。”

  “郑家人估计和扶桑那边有勾结,你派人盯着扶桑那边,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通知我。”弘晟想到上辈子的历史,拧着眉头,神色凝肃,“扶桑那边不能掉以轻心,等我回到京城,我就让弘政过来帮你。”

  “哥,扶桑那边要不要派人过去?”

  “行,你自己看着办。”

  弘晟离开前,又交代叮嘱了弘昼不少事情。

  等到十月初,弘晟终于回到京城。他刚回来没几天,一直在庄子守孝的弘晖病逝了。

  弘晖并没有被赶出雍王府,所以他的丧事是在雍王府里办的,而且由弘晟操办。

  弘晟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给弘晖操办丧礼,毕竟名义上弘晖还是雍王府的大阿哥。

  弘晖的病逝让四爷这个白发人送黑发人,虽然弘晖和乌拉那拉氏淑贞一事伤了四爷的心,但是弘晖这个嫡长子在四爷的心中还是有些份量的。他的死对四爷来说打击有些大,这次不用老爷子让他养“病”,他自己真的病了。

  四爷一病,所有的事情都压在弘晟的身上,结果导致弘晟这段时日忙成狗,让他暂时没有功夫去奉天府。

  在四爷生病的这段期间,九爷他们几个把大清报社开办了起来,而且办得红红火火。

  报纸的出现,成为了京城最为新奇的一件事情,非常受文人学子们和大臣们的喜欢。

  大清报社的报纸,上面不仅有每天的新闻,有趣的趣事,京城里的八卦消息,以及文人学子们的文章和诗词,还有故事。总之,大清报纸的内容十分丰富精彩。

  刚出现没几天,大清报纸就成为了风靡整个京城的宝贝。不说普通老百姓,就是文人学子们和大臣们基本每家每户都会买一份。

  大清报纸卖的不贵,一份报纸就几文钱。有些普通老百姓家里也能买得起。

  这段时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以及酒楼和茶楼,甚至在青楼里都能看到不少人在看报纸。

  大清报纸这么受欢迎,销售量自然是非常不错的。九爷是个爱钱的人,每天见报纸卖得这么好,笑得都合不拢嘴了,毫不夸张地说,就连晚上做梦都笑醒了。

  不止九爷整天笑呵呵的,就连一向抑郁自卑的七爷,这段时间也是精神满满,每天充满干劲。

  十爷本来想帮九爷他们把报社办起来就功成身退,回去继续做他逍遥快活的草包阿哥,结果他见报社办得这么受欢迎,难得的热血沸腾起来,不想再做闲人了。

  大清报社的成功,让十爷和七爷他们发现自己并不是废人,他们也能做出一番成就来,所以他们想继续做下去。

  老爷子见大清报社办得这么好,难得在朝堂上把九爷他们夸赞了一番,还鼓励他们继续把大清报社做好。他老人家的这番鼓舞,让九爷他们几个更加充满干劲。

  九爷听了弘晟的话,开始翻译西方国家的文学,然后刊登在大清报纸上。对于外国的文学,有不少文人学子们是感兴趣的。用后世的话来说,这些文人学子们开始追九爷的翻译更新,这让读书学子们对九爷的看法发生了些改变。

  对于自己翻译的外国文学被不少人喜欢追捧,九爷是没有想到的,这让他心中不由地骄傲得意起来,但是并没有忘形。

  因为这件事情,九爷几乎住在了大清报社里,连自己的府里都不回去了。九福晋没办法,只好派人每天来给九爷送吃的,送换洗衣物。

  宜妃娘娘得知九爷每天忙着翻译外国文学,心里是满满的欣慰,带了不少东西去永寿宫感谢德妃娘娘。

  大清报社开始征收稿件,每天有不少人寄来稿子,这就导致九爷他们更加忙碌了。在弘晟的建议下,他们开始招收秀才以上的人来报社做差事。

  这个招收消息一放出去,整个京城里秀才以上的文人学子们都来报名,场面十分庄广热闹。果然如弘晟所料,大清报社的成功开办,让京城里挂起了“文风”。

  大清报社有九爷他们操办,弘晟不用操什么心。他这段时间帮四爷处理政务,了解到不少东西。说实话,朝廷里的政府比他想象中要繁复麻烦,不过他能应付。

  通过这段时间帮四爷处理政务,让弘晟心里更加确定皇帝不是人当的。他当初想要做闲王的想法是对的,可惜这个愿望他实现不了了。

  好在四爷没有病太长时间,半个月就恢复了。弘晟见四爷好了,就把政务交回给四爷,然后他跑去奉天府训练海军将士了。

  他这次去奉天府一去就是大半年,连年都没有赶回京城过。等他从奉天府回到京城没多久,康熙老爷子忽然病倒了。

  老爷子这次病得很是严重,几乎下不了床。老爷子就让四爷代替他监国,处理朝廷所有政务。

  第127章

  老爷子并不是突然生病。前段时日受了些风寒, 并不是很严重, 只是有些流鼻涕和咳嗽,连发热都没有。

  虽然只是小小的风寒, 太医们也不敢疏忽大意。老爷子自己也没有不当做一回事, 毕竟年龄大了, 一个小小的风寒说不定就能要人命, 所以一直很听太医的话保养自己。

  前两天, 太医给老爷子把脉,老爷子的脉相正常,估计老爷子的风寒再过几天就能彻底好了,结果没想到老爷子忽然病重, 而且这病来得非常突然,给老爷子和太医们都来了一个措手不及。

  老爷子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整个人的精气神像是被抽走了一样变得虚弱憔悴,完全不见平时的硬朗。

  太医们仔细地给老爷子把了把脉,又详细地询问了梁九功有关老爷子前两天起居情况, 一切显示都非常正常,并没有出现任何异样或者征兆, 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忽然病重,而且还病得这么严重。

  四爷和弘晟见太医们一直弄不明白老爷子忽然病重的原因,气得恨不得烧了太医院,把这些没用的太医送去流放。

  太医们心里苦,同时也觉得冤枉委屈。明明前两天,他们给老爷子把脉的时候, 老爷子的脉相很正常,并没有任何问题。谁知道老爷子为什么会病重?

  “本王就问你们一句,皇阿玛的身子什么时候能养好?”四爷这两天快要被一问三不知的太医给气死了。他没有把这些太医送到午门问斩,真的是非常仁慈了。

  一群太医们看了看彼此,最后还是张院判吞吞吐吐地回答道:“王爷,这……皇上病重的原因暂时没有找到……臣等只能根据皇上的病情开药……”

  四爷没耐心听张院判打太极,板着脸沉声地问道:“本王只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让皇阿玛的身子恢复?”

  张院判他们一群太医,一个个面露苦涩,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治好皇上的病?

  “臣等竭尽全力。”除了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张院判也给不出四爷想要的答案。

  四爷被张院判这个回答给气笑了,语气森冷:“治不好皇阿玛的病,你们几个就提头来见。”

  “臣等遵命。”张院判他们能说什么,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四爷越看越觉得这些太医个个都是庸医,看得他火冒三丈,“还跪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去研究药方。”

  张院判他们被四爷这一声怒吼吓得连滚打趴地爬起身,哆哆嗦嗦地说道:“臣等告退。”说完,就踉踉跄跄地跑去隔壁偏殿研究药方了。

  “一群庸医!”四爷想着等老爷子的病治好了,一定要惩罚这些庸医。

  深吸一口气,四爷强压住心头上的怒火,随即走进老爷子的寝殿。

  弘晟跪坐在床边,一直守在老爷子的身边。

  四爷走到床边,看着躺在病床上苍老虚弱的老爷子,心中很是不好受,鼻尖不由地发酸。

  “弘晟,你好好守着你皇玛法,我去御书房看奏折。你皇玛法要是醒了,派人通知我。”

  弘晟轻轻地点了下头:“好。”

  四爷看了一会儿老爷子,就转身去御书房批阅奏折。

  老爷子在病倒的那一天,就下了圣旨让四爷监国,全权处理朝中所有政务,不然这个时候朝中一切就变得乱糟糟。

  这几年,老爷子放了一些权给四爷,同时又让四爷处理朝中不少事情,所以四爷忽然挑起重担处理朝中所有政务,并没有让他手足无措,更没有让他焦头烂额。

  老爷子病倒的这几天,朝中一切的运转都非常正常,没有出现任何茬子。

  虽然朝中的文武百官们关心老爷子的身子,但是不敢趁老爷子病重虚弱的事情搞事情,要知道雍王爷可是不讲情面的,而且非常严厉。他们要是趁这个时候做一些事情,那么受到的惩罚要比平时重好几倍。

  弘晟从奉天府回来后,就一直守在老爷子的床边,日日夜夜地没有离开过。

  老爷子虽然身子虚弱,但是并没有彻底昏迷,偶尔会醒过来几次。每次醒来的时间都不长,但是能和弘晟他们说两句话。

  在弘晟看来,老爷子没有彻底陷入昏迷,还能时不时醒来,就说明老爷子的身子还有救。但是,太医们却迟迟找不到老爷子忽然病重的原因,这让弘晟对这个时代的医术感到失望的同时又非常愤怒。他想着等老爷子好了后,一定要大力发展医术,提高大清的医学技术。

  雍王府里,远秀也担心老爷子的身子。她因为身份太低,不能进宫去探望,只能在府里干着急等着。好在苏培盛每天都会回雍王府一趟,告诉远秀他们有关老爷子的情况。

  如果按照上辈子的历史,老爷子要到明年才离开,今年是不会走的。不过,这个世界不一定按照上辈子的历史走,也不知道老爷子能不能挺过去。

  远秀心想如果她是穿越女主,被系统绑定的话,就能在系统里买灵丹妙药,到时候一颗药下去,老爷子的病情就能好转。这样四爷和弘晟也不用这么提心吊胆。

  她是不想老爷子这么早就离开的。老爷子要是走了,她不敢想象儿子会有多伤心。弘晟从小就跟在老爷子的身边长大,老爷子不仅悉心教导他,还对他十分疼爱。如果老爷子离开这个世界,弘晟怕是……

  当年小北死的时候,弘晟伤心消沉了大半年才缓过来。老爷子要是走了,只怕儿子要好几年才能缓过来。

  远秀见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就只能礼佛抄佛经给老爷子祈祷。

  老爷子的病重,让整个京城都蒙上了一层阴霾。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不敢大张旗鼓地逍遥快活,也不敢闹事。

  弘晟跪趴在老爷子的床边,一直握着老爷子的右手。

  都破和雄忠也守在老爷子的床边,它们两个像是知道老爷子出事了,耸拉着脑袋,嘴里发出可怜的呜咽声。

  张院判他们新开了药方,亲自煎好了药,端了进来:”四阿哥,这是臣等新开的药方。加了几味新药。”

  弘晟伸手接过药碗,目光锐利地望着张院判,神情冰冷威严地问道:“这次的新药方会有作用吗?”

  张院判被弘晟凌厉逼人的眼神看得心中发憷,头皮发麻,只能硬着头皮地说:“臣等这次会结合针灸给皇上治疗。”

  弘晟冷冷地看了一眼后张院判,就挥挥手让他退了下去,随即就让梁九功把四爷请来。

  四爷过来后,弘晟小心翼翼扶起老爷子,让老爷子靠在他的身上,这样方便四爷给老爷子喂药。

  老爷子虽然没有醒来,但是药还是能喝的。

  四爷动作小心又轻柔地喂老爷子喝药,时不时地还拿着巾帕给老爷子擦擦嘴。

  等喂老爷子喝完一碗药后,张院判他们几个太医开始给老爷子针灸。

  张院判他们施好针后,半个时辰后再把银针取下来。

  这次针灸治疗好像有了点效果,把银针全部取下来后,老爷子就醒了。

  老爷子一醒来就看到四爷和弘晟满脸紧张关心地的表情,虚弱地朝他们笑了笑,有气无力地开口:“朕……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