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
作者:七年玉      更新:2023-05-24 13:05      字数:4342
  “二阿哥做了二三十年的太子,再者他是皇上一手栽培出来的太子,他被废,万岁爷心中肯定不好受。”

  “本王有一个猜测。”四爷看了弘晟写给他的信后,心中有一个想法。

  “王爷,您的猜测是?”

  “皇阿玛怕是会复立太子。”

  四爷这句话惊倒戴铎他们了,“王爷,您何出此言?”

  “太子已经被废了,万岁爷不可能再复立他吧。”

  四爷冷静地分析他的猜测:“第一,二阿哥是嫡子,是皇阿玛一手栽培出来的太子。这二三十年来,太子不仅在朝中,在百姓的心中也非常有威望地位。”

  “第二,比起直郡王、三哥、本王和老八,皇阿玛更愿意相信二阿哥,毕竟二阿哥已经做了那么多年的太子,而且帮皇阿玛处理过不少国家大事。”

  “第三,二阿哥这次被废主要是德行有失,并没有做出像谋逆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皇阿玛对二阿哥的感情太深也太复杂。他现在把二阿哥废了,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会后悔。还有,这次的废黜一事很有可能是皇阿玛对二阿哥的严厉警告敲打。接下来,二阿哥要是表现的不错,皇阿玛一定会复立他的。”

  听完四爷的分析,戴铎他们认为很有道理。

  “那王爷您的意思?”

  “本王的意思,接下来我们按兵不动。哪怕皇阿玛听了大臣的建议重新立太子,我们也什么都不做。”四爷似笑非笑地说道,“直郡王和老八一定会有动作,到时候就能看到皇阿玛对他们的态度如何。”

  “过不了几天,直郡王的人和廉亲王的人会建议皇上重新立太子。”戴铎说道,“到时候就能知道万岁爷的态度如何。”

  果然被四爷他们说中了,直郡王的人和八爷的人正在筹划让康熙老爷子重新立太子一事。

  ~~~~~

  太子被废后,康熙老爷子的几个儿子和朝中大臣们一个个变得蠢蠢欲动。上朝的时候,明显就能感觉到朝堂的气氛十分热闹活跃。不过,由于太子刚废,文武百官们瞧着老爷子的心情不太好,不敢在这个时候提重新立太子一事。他们打算过几天再提,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老爷子坐在龙椅上,高高在上地看着站在底下的儿子们和大臣们的小心思。三天后,这群人就坐不住了。

  果然,三天后,就有一大半的大臣向老爷子提议重新立太子一事。

  “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储君,请皇上尽快重新立一位太子。”

  “皇上,自从太子被废后,民间的百姓人心惶惶,请皇上尽快重立太子安抚民心。”

  “皇上,太子是大清的国本,一日不立太子,就会动摇大清的国本。”

  “皇上,储君之位一日不定,朝中就会一日不宁啊。”

  ……

  ……

  ……

  康熙老爷子扫了一眼提议立太子的大臣,基本上是老大直郡王的人和老八的人。等等,竟然没有老四的人,这有点让老爷子意外。

  四爷一党的人站在队列里,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静静地看直郡王一党的人和廉亲王一党的人表演。

  以张廷玉为首的忠皇党也是一句话没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态度。

  四爷注意到这一点,心想果然和他猜测的一样。

  老爷子坐在龙椅子上,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扶手,脸上挂着意味深长地笑容:“既然各位爱卿提议重立太子,那么就由各位爱卿推荐太子人选吧。”说完,他就站起身离开了。

  梁九功宣布道:“退朝。”

  文武百官们一听这话,心想机会来了,一个个的心情变得十分激动。

  直郡王一党的人和廉亲王一党的人相互看了一眼彼此,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势在必得的决心。

  “四哥,明天上朝要热闹了,只怕直郡王一党和八哥一党的人会争得头破血流。”十三爷别有深意地一笑,“十之八九会在朝堂上吵起来。”

  四爷勾起嘴角嘲讽一笑:“让他们闹去。“

  “四哥,皇阿玛让我们推荐,我们要写谁,二哥吗?”

  四爷轻点了下头:“就写二哥,这是最为稳妥的。”

  十三爷会意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四哥。”

  “刚才,张廷玉他们几人一句话也没说,你注意到了吗?”四爷问道。

  “我注意到了,我还观察了下张廷玉他们。”十三爷摩挲着下巴说,“他们一个个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

  “他们应该也会写二哥。”张廷玉他们是皇阿玛重用的大臣,是最为了解朝中的事情,他们几个今天一句话没说就代表了皇阿玛的态度。

  “唉,四哥,你说皇阿玛这么做……”十三爷没有把话说完,但是他的意思很明显。

  四爷一脸深意地说道:“爱之深责之切!”

  “果然我们兄弟几个中,皇阿玛最在意的还是二哥。”

  “毕竟二哥是皇阿玛一手带大的,又是皇阿玛一手栽培出来的。”换做是他,他也会这么“优柔寡断”。

  “如果不是朝中发生这么大的事,我还真想去弘晟的宝晟园住一段时间。”

  “等过段时间,我们就过去住一段时间。”

  “四哥,怕是不行吧,过段时间呼和巴日要过来了吧。”十三爷有些失落地说道,“今年怕是没时间去宝晟园住一住了。”

  “呼和巴日过来也好,缓解下现在这个局面。”四爷也很想躲麻烦躲到宝晟园去,但是如今这个麻烦,他想躲都躲不了。

  “四哥,我去你那坐坐吧。”

  “好。”

  就在四爷和十三爷悠闲的喝茶聊天的时候,直郡王一党的人和八爷一党的人正在为推荐太子人选做筹划。对于他们两党的人来说,太子之位即将唾手可得,他们必须拿出所有筹码押上去。

  康熙老爷子一句推荐太子人选,让朝中一大半的文武百官今晚睡不着觉了。

  和暗潮涌动的京城相比,郊外的宝晟园一片宁静太平。在远秀严厉的管理下,没有人敢讨论废太子一事。

  弘晟也没有受到废太子影响,和往常一样跟张英读书学习。

  张英也没有跟弘晟讨论废太子一事,但是却跟了弘晟说了明朝太子朱高炽和明成祖朱棣之间的关系。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朱棣登基称帝后,他就被封为太子,但是他却不怎么受朱棣的喜欢,朱棣曾经还动了废太子之意,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废太子。朱棣驾崩后,朱高炽顺利登基。

  在朱棣在位期间,朱高炽可以说是如履薄冰,情况甚至比曾经的太子,也就是二阿哥还要危险,但是他却最后保住太子之位,顺利登基。

  张英跟弘晟详细地讲解了朱高炽身为太子期间做的事情,以及朱高炽是怎么做太子的。

  弘晟总觉得先生不该跟他说这样的事情,毕竟太子什么的跟他没关系,但是想到先生之前跟他说了不少关于帝王方面的事情,心里奇怪了一会儿就释然了。

  张英问道:“四阿哥,你觉得朱高炽为什么最后能保住太子之位?”

  弘晟答道:“先生,因为朱高炽能忍,还有他十分小心谨慎。”

  听着张英说朱高炽的事情,弘晟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朱高炽能放下身段夹紧尾巴做人,更会扮猪吃老虎。

  朱棣在造反前,他们一家人的日子不好过,可以说是夹着尾巴做人,所以朱高炽从小就能忍,就能蛰伏。可是,二阿哥不一样,他刚出生没多久就被封为太子爷,然后一路顺遂,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困难。

  或许就是二阿哥的太子之路太顺利,还有他从小就高高在上,导致他没有朱高炽的小心谨慎,更没有朱高炽的能屈能伸。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他没有朱高炽的“仁”。

  简单粗暴一点的说,朱高炽从小苦逼到大,在他老爹造反前吃了不少苦。他老爹造反成功当上了皇帝,他依旧很苦逼,所以能忍。而二阿哥就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一生太顺遂,不知道小心谨慎,也不知道珍惜,所以才会被废。

  还有一点弘晟没有说,朱高炽没有让朱棣感觉到危机。可是,二阿哥不一样了,他给康熙老爷子浓浓的危机感,让老爷子觉得自己随时都能被他取代。

  “先生,朱高炽能保住太子之位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张英听了这话,微微一挑眉梢,惊奇地问道:“四阿哥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弘晟神色肃然地说道:“是紧守住了自己的本心,没有在做太子期间被权势熏陶的失去理智冷静。”他那位二伯之所以会被废,也是因为这一点。

  他的这句话颇让张英惊讶意外,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他竟然知道这点。

  “先生,一个人位居高位的同时又顺风顺水就会变得傲慢自满,失去理智和谨慎。”

  张英满脸欣慰地笑了:“四阿哥,你说的很对。”张英在心中惊叹,四阿哥虽然年幼,但是在这方面却非常敏锐聪明。看来,四阿哥已经知道二阿哥为什么会被废。“身居高位着要一直保持着一颗理智冷静的心,同时心中要保持警惕,时时刻刻警告自己不要迷失。”

  “先生说的是。”

  张英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继续说朱高炽在做太子期间实行地一系列的政策。说了之后,他叫弘晟分析这些政策好在哪里。

  弘晟听了后会认真思索,然后说出自己的感想。

  午时初,准时下了学,弘晟收到了四爷写给他的回信。四爷在信里告诉他,皇玛法并没有什么事情,就是心情不太好,让他不用担心。

  废掉自己一手抚养又栽培的太子,康熙老爷子心情自然不会好。弘晟想到他亲手折的一千只千纸鹤折好了,决定派人送回雍王府,请他阿玛代替送给皇玛法。

  用完午膳后,远秀帮着儿子把一千只千纸鹤串了起来。

  弘晟还折了一束花,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到时候一起送给老爷子。

  耿格格也在帮忙串千纸鹤,“弘晟真的是太有心了。”她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弘晟这么受皇上的喜欢。

  远秀笑着说:“万岁爷对他好,他就想对万岁爷更好。这孩子就是别人对他一分好,他就对别人三分好。”

  “弘晟真的是个好孩子,以后要让弘昼多跟弘晟学学。”

  弘晟正在书房里给康熙老爷子写信,他在信里告诉老爷子,折一千只千纸鹤就能许愿,他已经许过愿了,希望皇玛法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开开心心。

  写完信后,弘晟就把串成帘子的一千只千纸鹤和信让人送到雍王府。

  四爷收到后,看着这一千只千纸鹤有些愣神,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弘晟做过这个。见弘晟特意为老爷子折的一千只千纸鹤,四爷这个傻父亲有些吃味了。

  瞧着时候还早,四爷决定去一趟宫里,把弘晟送给老爷子的信和东西送到宫里。要是他明天下朝去找老爷子,一定会被其他人误会多想。

  宫里的老爷子因为亲自废了太子后,整个人全身上下散发着低气压,吓得在乾清宫伺候的奴才都不敢大声呼吸,就怕惹怒到老爷子。

  就连梁九功在老爷子身边伺候了几十年,这个时候在老爷子身边也是小心翼翼。

  赵德海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一脸恭谨地说道:“万岁爷,雍王爷求见。”

  “老四?”老爷子略微讶异了下,随后说道,“让他进来。”

  没一会儿,四爷恭恭敬敬地进来行礼请安:“皇阿玛,弘晟给您写了一封信,还亲自给您做了些东西。”

  “拿来给朕看看。”

  梁九功从四爷手里拿过一封信和一个很大的锦盒,原本以为锦盒会很重,没想到却很轻。

  老爷子对弘晟送的东西很好奇,率先打开了锦盒,见里面放着各种颜色的纸鸟,这让他有些诧异了。

  他拿起一串千纸鹤,问道:“老四,这是什么?”

  “回皇阿玛,这是千纸鹤。”四爷笑着说,“这一千只千纸鹤是弘晟自己一个个折出来,没有经过他人之手。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亲手折一千只千纸鹤就能许愿,所以就偷偷地给您折了这一千只千纸鹤。”

  老爷子听了后,心中狠狠地一震,他低下头仔细地看着手中漂亮精巧的千纸鹤,心底有些酸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