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二更)
作者:文理风      更新:2023-05-24 07:00      字数:3727
  第二天的考试只有下午一场英语, 因为他们省的英语听力已经在年前单独考完了,只考后面的题, 倒是完美的避免了考生因听力听不好紧张的问题, 所以这一场结束,倒是意外的风平浪静。

  不过这也是他们省,其他省那些考听力的, 还是不可避免出现了各种小意外, 导致本来就精神紧绷的家长觉得听力设备不清楚影响自己孩子成绩而围学校的头条频出。

  林泉现在很怀疑他们省之所以改了听力,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被弄怕了。

  其后两日, 就是六选三的副科, 尹旭选得是政、史、地, 因为地理是最后一场, 所以得整整考两日。

  这比起许多第一天就考完的考生, 要多一天的煎熬, 当然考两天也有两天的好处,中间可以空场,有更好的休息时间。

  所以两下比起来, 倒也半斤八两。

  好在尹旭文科不错, 倒是很顺当的考完了, 没再出像数学那样的事故。

  等到尹旭最后一场考完出了考场, 林泉尹蕊尹父几个陪考的瞬间轻松了, 大家麻溜收拾东西, 回家了。

  ……

  “我爸说订在这周末吧, 日子不错,周末正好也不上班,你方便么?”

  “方便, 这种事啥时候也得让它有时间方便。”林泉笑道。

  尹蕊又嘱咐了几句, 挂了电话。

  林泉挂了电话直接对宅灵喊道,“灵,我终于要订婚了。”

  宅灵外面飞进来,“转正啦,恭喜。”

  林泉搓着手,“哈哈,终于算是正式了,对了,我得准备些什么来。”

  宅灵也忙帮着想,想了想,宅灵突然问了一句,“小泉,你找媒人了么?”

  林泉蹭得一下站起来,“我天,我差点忘了这么重要的事了!”

  虽然现在都是自由恋爱,媒人介绍的越来越少了,可在农村,哪怕自由恋爱,为了表示正式,订婚时也找个媒人意思一下,尹蕊父母觉得两人是自己相亲没提这事,可林泉被宅灵一提醒,还是觉得得找个媒人。

  要不订婚后后面还有那么多流程,他一个没结婚的,怎么知道后面该做什么。

  想到这,林泉穿上衣服,打算去给自己找个媒人。

  “你打算找谁当媒人?”

  “当然是老村支书,老支书现在天天没事在巷子口和一群老大爷下棋,他有空,又熟悉嫁娶的事,找他当媒人再合适不过了。”林泉笑着说。

  因为许多电视剧误解,弄得很多年轻人都以为媒人是大妈,其实媒人男的女的都有,有的比较讲风俗的地方,媒人甚至还得准备两个,一个男媒人一个女媒人。

  林泉穿好衣裳,去超市买了箱牛奶,又提了箱饼干,就去了巷口找老村支书。

  老村支书果然正和一群老头在阴凉地里下象棋。

  “大爷爷!”林泉走过去叫道。

  “小泉,”老村支书抬头,看着林泉,看到林泉手里的东西,好奇,“这是要去谁谁家走亲啊?”

  “当然是来您来啦!”林泉笑着说。

  “来就来,还买什么东西!”老村支书忙摆摆手,“天天见的。”

  林泉笑嘻嘻地说:“是有事请您忙,大爷爷,我处对象了。”

  “哎吆,处对象了?”老村支书一听忙拍拍身上的土站起来,旁边几个老头也抬头。

  “哪家的闺女?”老村支书问。

  “大爷爷您认识她爸的,原来来咱们村包村的姓尹的那个。”

  “政府办公室那个,不错哦,小泉,有眼光,她老爹人不错。”老村支书一听笑了,“处到什么程度了?”

  “这不快马上要上门订婚了么,”林泉红着脸说。

  “好小子,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啊,居然都没听着动静,这媳妇就来了,怎么着,现在找我去当媒人去下订啊?”

  林泉点点头,“大爷爷一猜就中,我这不没经验么,也不知该怎么弄,就想到大爷爷,还得劳大爷爷好好教教我。”

  老村支书年纪大了就喜欢干这种小辈做媒的喜事,一听直接拍着胸脯,“这事包爷爷身上,你们小辈没经过事哪懂这些,走,爷爷回去给你说叨说叨。”

  老村支书直接棋也不下了,领着林泉回了家。

  进了家门,老村支书直接提了两个凳子,放院子树下,然后拉着林泉过去坐。

  老支书手里拿着个大蒲扇子,一边扇一边问,“你们俩自己谈的?”

  林泉点点头,“相亲认识的,也算自己谈的。”

  “你去过她家了?她爹妈态度怎么样?”

  “去过几次,叔叔阿姨人很好。”

  “那这次你打算订婚,那边什么意思?”

  “尹蕊他爸说这周末有空,都在家。”

  老村支书听了顿时笑了,“臭小子,这不差不多都成了么。”

  “可该有的过场总不能少,一辈子一次的事,总要正式些嘛!”林泉笑着说。

  老村支书赞道,“这话说得懂事,这嫁娶之事,可不能随便糊弄。”

  “大爷爷,那这周末上门,得准备什么啊?”

  “要是按咱这风俗,订婚也叫‘递手布’你得买两块红毛巾,然后包些钱,再买上六样或者八样,提着比较好看,然后早上去上门,到那里,女方长辈看看你,要是满意,就留你吃八个盘,那就算定下了,然后下午你就带着你媳妇去县里买几身衣服,以前都是用红包袱包回来,现在小年轻都与时俱进了,直接买个红行李箱提回来,还有三金,一起买着,就差不多了。”

  林泉听了觉得不算难,就问道:“那递手布给多少合适。”

  “前几年一般是一万一,万里挑一的意思,近几年涨了,几万的都有,你没问问你对象那边什么意思?”

  “她没说这个事。”

  “你问问把,这种事都得事先商量好的,你要不好意思,我去给你问,反正媒人就干这活的。”老支书笑道。

  林泉忙说:“还是我问吧!”

  “行,你们现在小年轻都熟,不像老一辈全靠父母包办,你去问问吧!”

  林泉就拿了手机,去旁边打电话。

  “尹蕊,那个我找媒人问了一下,咱们这边订婚是‘递手布’,到时得放些钱,叔叔阿姨有没有觉得多少合适?”

  尹蕊在那边愣了愣,她小时在外面长大,又是女孩,平时参加红白事比林泉还少,想了想,“我打电话问问我爸妈吧。”

  尹蕊于是挂了电话,又分别给她爸妈打了过去。

  尹父回得很简单,“让他打听打听周围,随大流,别多了也别少了,差不多就行。”

  尹母就重视多了,特地跑左邻右舍问了问,然后给闺女回道:“你前面一个姐姐是一万一,前些日子咱邻居一个亲戚递手布是二万二,反正这钱也是给你,我和你爸也不要,你看着要点,面上好看就行。”

  尹蕊听完,把尹父尹母的话转给林泉,然后说:“你综合下他们老两口的意见看着弄吧,不行干脆就弄一万一,也简单。”

  林泉得了话,就回来和老村支书商量。

  老村支书拿着蒲扇扇扇,“你老丈人家不图你这点钱,你也不差这点钱,但订婚毕竟是大张旗鼓的事,还是弄厚点面子好看,一万一现在少了。”

  林泉点点头,他也觉得一万一有点拿不出手,不过林泉有些疑惑,就问老支书。

  “大爷爷,现在网上都说农村彩礼高,还经常点名咱们省,可这彩礼不也不高么!”

  “这是递手布,是订婚,结婚是‘传大启’那个比这个高,那个才是彩礼。”

  “那‘传大启’得多少钱?”

  老支书笑了一下,“那这可就分人了,你这样的,给个六万六意思一下就行了,咱们村有些,弄个几十万也不一定娶得着。”

  “这个怎么说?”林泉忙问。

  “你以为人家女方嫁闺女真是图你彩礼,当然也有些见钱眼开的,但毕竟是少数,现在一家就两个孩子,就算再重男轻女,也没到非得卖闺女的地步,再说现在小姑娘出门打工赚钱更容易,人家要图你彩礼还不如让闺女多打工几年,赚得可能比彩礼还多。

  人家女方要彩礼都是看人的,要是小伙子有正式工作,还家境比较好,女方要彩礼也不过意思意思,有个六万六面上好看也就行了,人家女方还陪辆车,到时彩礼嫁妆女方都带着,一结婚小两口有钱有车,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

  可要是男方没什么本事,还没什么工作,再不勤快,二十多了还在家啃老,这样的,人家女方压根就不舍得把闺女往这种人家嫁,所以张口就是三十四十万彩礼。”

  林泉听了顿时笑了,“所以那些男的说凑不过三十万四十万彩礼娶不上媳妇,其实就是凑够,人家可能也不一定嫁他。”

  “就是这个理,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拒绝。”

  “可我也见有结个婚真用三四十万彩礼的。”

  “当然有,还不少,就刚我给你说得这些男的,大了,就算再没本事,父母也得给说媳妇吧,可人家好人家的姑娘又看不上他们儿子,那怎么办,只能买好房子,买好车,再准备几十万彩礼,农村这地方,总有重男轻女,爹娘图钱的吧,还有那种家里有儿子的,儿子也没出息,等着娶媳妇,所以……你看这不就成了么。”

  “这才是真正买媳妇吧!”

  “可不是,”老村支书说:“而且越这种高彩礼娶得媳妇,越得婆家得捧着,因为这个都是好不容易买来的,要是跑了,哪有钱再买第二个。”

  林泉听了,感慨不已,“所以这才是农村一些人家高彩礼的原因。”

  “是啊,其实要没这高彩礼,那些没出息的压根就该打光棍的。”

  林泉摇摇头,想到自己,“那我这个,虽然人家尹蕊他爹妈不在意,可这钱多少,毕竟也关乎人家女方面子,大爷爷,我是不是该多包点。”

  老村支书拍拍他,“就是这个理,虽然你条件不错,人家女方肯定不会多要,可人家爹妈养闺女毕竟不容易,你这算正式上门,总要把面子给足,所以多包点没错。”

  林泉点点头,突然还得提六样,“对了,大爷爷,那六样得怎么准备啊,我都得买什么啊?”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现在都方便了,你去县城直接找家婚庆店,人家都有包好的礼盒,你直接买一份就行了,当然你要想更好看,可以再搬箱好酒,买几条好烟,买些肉,提几条鱼,照着人家女婿过年去老丈人家送年礼来一套,那铁定更好看!”老村支书笑着打趣道。

  林泉大窘,忙跑去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