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作者:文理风      更新:2023-05-24 06:53      字数:2743
  话一出口, 林泉就尴尬的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当儿子的,怎么在上坟时这么说老爹呢!

  林泉忙把食盒带的酒摸出来, 给墓碑前倒了半瓶酒, 活像要把他老爹灌醉,让他老爹忘了儿子那一时脑抽的话。

  倒完酒,林泉恭敬在坟前磕了三个头。

  “老爹, 儿子给您拜早年了。”

  上完坟, 林泉麻溜提着食盒撤了,生怕他老爹反应过来抽他。

  回到家里, 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今晚是小年, 虽然不像除夕, 不过放农村还是得好好做桌菜的, 林泉要是一个人自然不会太讲究, 不过知道宅灵今天也吃,林泉倒是打算好好用心做一桌。

  先把买的鱼拿出来,鱼之前已经让卖鱼的商贩处理过了, 所以只用洗干净, 就可以放入锅中, 加上点葱姜蒜料酒, 林泉就把锅端到炉子上炖着。

  然后又拿出之前从古代带来的两只杀好的鸡, 林泉把一只直接放后院墙上挂着, 北方的冬天, 有时可比冰箱好使多了。

  然后拿起另外一只鸡去井台剁,一边剁一边嘀咕,“幸亏在古代把毛烫了, 要不回来还得现烧水, 不过这鸡不愧是吃野食长大的,肉够结识的。”

  剁好鸡,林泉用热水烫了一下,然后去车里摸了包辣椒,刚要开始炒鸡,林泉看着手中的辣椒。

  辣椒好像也不是中国古代原产的吧?

  不知道古代辣椒贵不贵?

  要不下次进货时顺便带点干辣椒。

  林泉想了想,愉快的接受了这个想法。

  炒了整整一盘鸡,林泉又想着都两个荤菜了,又抄了一个清淡的豆腐小油菜,觉得该凑个双,林泉又弄了个西红柿鸡蛋汤。

  如此一来,整个晚饭齐全了。

  “宅灵,吃饭了。”

  宅灵悠悠的从后院飘过来,在看到菜的那一瞬间,一个加速度,直接跑到大盘鸡上,抱着一个鸡翅狂啃。

  “我去,你还真会挑肉!”林泉也忙坐下,给自己盛了碗米,然后手疾眼快把另一只肥鸡翅放自己碗里。

  啃完一只鸡翅,林泉赞道,“鸡翅,果然是一只鸡上最好吃的部分,既不像胸脯肉那样柴,又不像鸡腿有点腻,这地方肉嫩又入味,果然味道最好!”

  “可惜就两只,”宅灵吃完鸡翅,退而求其次选了个鸡腿。

  “要不咱们下次会古代,多买几只鸡,光吃鸡翅,然后鸡胸肉鸡腿我们可以炒菜用。”

  “下次我又吃不着。”

  “不是能上供么?”

  “上供也不是真的吃,哪有现在这样吃爽快。”

  林泉难得有一丝愧疚,忙把另一个鸡腿也给它。

  “来来来,别光吃鸡,还有我做的鱼,我炖鱼很有一手的。”林泉把鱼盘往宅灵那推了推。

  宅灵倒是来着不拒,直接一口气把鱼肚吃了大半。

  “可惜这鱼不是古代那种野生的,也不知道古代那边鱼好吃么,下次回去得常常。”

  两人对着菜猛吃了大半,才恍然发现忘了开酒,林泉去拿了瓶酒和两个酒杯,打开酒,倒了两杯,一杯给宅灵,一杯给自己。

  “干杯,小年大吉!”

  “干杯,明年盖大房子!”

  *

  过了小年,就已经闻到过年的气息,外面都是阵阵鞭炮声,而这也是一年中比较悠闲的日子,所以大多数人都趁在这时走亲戚。

  林泉他爹这边是几代单传,连个叔辈兄弟都没有,不用走,林泉他奶奶这边,他奶奶早已过世,奶奶娘家关系也早远了,这些年也从来没走动过,所以林泉倒是落得清闲,直接跑县城去进货去了。

  县城那家五香店老板和林泉已经很熟了,过年又急着清仓,直接给林泉便宜了不少,让林泉把他店红糖、核桃、胡椒、瓜子直接包了,听说林泉还想要辣椒,老板直接赠了他一包。

  带着满载的货物,林泉回了家,又偷渡回了古代。

  古代的时节比现代要晚一个多月,现在虽然也是冬天,不过还没到过年,所以一穿回来,林泉就感觉耳朵一静。

  鞭炮声、热闹声全没了。

  林泉居然一时有些不大适应,不由自主走出去看看。

  结果刚走到前面,小二小言就麻溜跑过来。

  “东家,您回来了,一路辛苦了。”

  “货已经放正院了,等会让阿大阿二去搬来。”林泉吩咐道,“对了,我之前让你打听的木材怎么样了?”

  小言叫两个家丁去搬货,然后回来说:“小的早就打听好了,城中最大的两家木材上时齐家和汪家,齐家是本地人,多本地木材为主,汪家是老字号,在沂州城有分铺,里面有不少好木材。”

  “那就先去汪家看看。”

  小言领着林泉去了汪家的商铺。

  汪家商铺的大掌柜消息很灵通,虽然林泉不大在外走动,可一看小言,汪大掌柜的就猜出林泉是林记的东家,忙热情的上来亲自招呼。

  当得知林泉想看木材,汪大掌柜的更是亲自拿了库房钥匙,带着林泉去看库藏。

  林泉瞅着巨大的库房,有些期待,看样子汪氏木材果然名不虚传。

  汪掌柜上前打开库房门,一阵木头特有的气味顿时扑面而来。

  “林公子,请。”

  林泉微微点头,跟着汪掌柜进去。

  一进去库房,林泉就睁大眼睛,只见一排排木材整齐的堆陈,很多木材,几乎都有一抱粗,而且一眼望去,就看到很多他从来没见过的木材。

  汪掌柜对林泉的反应很满意,作为鲁地最大的木材,他自傲自己的木材能满足客人各种需要。

  汪掌柜开始给林泉介绍:

  “刚入门的这堆是榆木,进门的新榆木,后面的是老榆木,往这边这堆是银杏木,再往这边是香樟木,这边还有水曲柳,再从这门进去,这里面的木材可就上了一个档次,这是黄杨木。”

  林泉看了一眼,发现这里面的树木就要细得多,不过林泉也听说过,越长的慢的树越质地细腻,越值钱。

  汪掌柜还在介绍,“这边是南方运来的红木,不过红木有许多种,如这边最名贵的黄花梨、檀香紫檀、花梨木,还是从海外来的……这些别看细,可都是打家具的顶级木材。”

  林泉没想到这还能见到后世炒得那么热的黄花梨,不过想到红糖都能从印度舶来,黄花梨能一起来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不用问,这些黄花梨在这肯定也是天价!

  林泉把目光转想刚进来时的那些北方木材,赵强让他弄木材,他是北方人,若是弄个黄花梨出去,只怕也惹人生疑,倒不如弄些老榆木、银杏木比较实在。

  林泉于是走到老榆木前,老榆木大多数是在老房子拆下来的梁木,这在现代很稀有,毕竟老房子都拆没了,新房子都用混凝土,可在古代却稀松平常,新榆木盖的房子过几年,自然就成了老榆木。

  至于银杏木,本来林泉很想要的,可他突然想到年代久的银杏好像在现代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林泉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万一别人以为他砍伐国家保护植物怎么办。

  自觉思虑周全的林泉直接指着这堆老榆木,“这堆我要了。”

  汪掌柜本以为林泉这么有钱会选些高档木材,谁想到只要这个,不过本着来者是客,汪掌柜还是很热情的说:“好来,明儿我就让骡车帮您运去。”

  “骡车?”

  “对啊,您买这么多,虽然咱两家铺子不算远,可要让伙计搬,这木头又大又沉,伙计也累,不如用骡车省力。”

  又大……又沉……

  林泉突然瞪大眼,终于想到一个一直忽略的问题,这木材不是黄金,方便好携带,这是一堆木头,又占地方又占空间的木头,他当初是脑子进水了,才打算做这生意。

  这不是商机,这是脑子被驴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