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265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3-05-05 10:11      字数:3112
  师雁行低头吃了,心满意足。

  她前后一共向府城九家酒楼食肆“下手”了,为了不显得刻意,个别态度不是那么热情的,直接没有在店里吃饭。

  最终结果就是:

  九个实验对象,一共只有两个真正做出回应。

  概率确实不高。

  按照云山府的经济体量和人口结构,想彻底覆盖全部消费群体的话,正常情况下应该有至少四家酒楼接盘。

  但师雁行对现在的结果说不上失落。

  万事开头难嘛!短时间内有两家响应就不错了。

  余家酒楼和方家酒楼都是府城的第一梯队,只要他们把这杆旗子拉起来,下面的必然群起而效仿。

  待到那个时候,还怕没人主动加盟吗?

  腊月二十那日,已经在城门口守了数日的李金梅冲回来报告,说是林夫人的车架已经快到城门口了。

  柴母全名林碧清,对外都尊称一声林夫人。

  师雁行听了,忙命人去租好的院子里检查,看是否有遗漏。

  想着林夫人就快到了,这几天那边院子里一直烧着炕,被褥也日日翻晒,当年的棉花,当年的棉布,俱都蓬松柔软,最舒服不过。

  另有几套新衣裳也做好了,摆在那边衣橱里,等着给林夫人替换。

  江茴打发人给两个孩子换衣裳,又嘱咐师雁行多穿些。

  “她到底是长辈,又这么大老远的赶着年关来了,你不出去迎接实在说不过去。

  等会儿我跟鱼阵就在院子那边候着,人家诚心,咱们就诚意。

  外头风硬,多穿些衣裳,千万别吹着凉了。”

  师雁行也是这么想的,也不多唠叨,当即折回自己院子里去找了最厚实的狐皮斗篷穿上。

  外头胡三娘子问:“掌柜的,备车吗?”

  一抬头,却见师雁行已经抓着马鞭出来了。

  “骑马吧。”

  就这么点路,还不够折腾的。

  两人策马赶过去时,先行一步的李金梅已经迎面碰上林夫人的车队。

  师雁行勒住马缰,胡三娘子扬声问道:“可是京城来的林夫人尊驾?”

  车队前方一个管事模样的便出来笑道:“正是。敢问来的可是师姑娘?”

  男女双方虽已认定了彼此,但因尚未成亲,便还叫不得少奶奶。

  师雁行应了一声,又催马上前。

  来到装饰最考究的马车旁边时,她麻利地滚鞍落马,正巧看见里面的人也挑帘子望出来。

  四十来岁模样,鹅蛋脸,眉目俊秀,果然与柴擒虎有三五分相似。

  师雁行笑着对她行了一礼,朗声道:“夫人一路辛苦,今儿便是到家了,房舍早已预备下,别的容后再议,夫人一行先回家休息才是正经。”

  方才师雁行刚到时,林夫人就已透过帘子缝隙看见前头一个极俏丽飒爽的年轻姑娘,狐皮斗篷里面一身红色骑装,烈烈如火,便有七分心动。

  此时近距离看她神色坦荡,行事展样大方,各色事务安排得妥妥当当,好一派大家风范,便已满意到了十二分。

  里头跟着的孙嬷嬷也一个劲儿朝林夫人比大拇指,十分骄傲得意。

  瞧瞧,这就是咱家的少奶奶!

  多气派,多体面呐!

  林夫人只是看个不够,“你这孩子,也不是外人,大冷天的怎么就骑着马过来了?可别冻坏了身子。快上车里来,咱们娘俩一块过去。”

  师雁行笑道:“不妨事,我穿的厚着呢。整日在屋里憋着,又烧炕,闷得慌呢,正好出来散散。”

  林夫人就笑,“瞧瞧这个性子,简直跟伯都一样,都是闲不住的。”

  伯都是地方上老虎的别称,柴家人拿来做了柴擒虎的乳名。

  孙嬷嬷就在里面捂嘴笑。

  阿弥陀佛,要不怎么说是天生一对呢?

  师雁行莞尔一笑,也不害羞,当下催动马匹与车队一起往城里去了。

  结婚而已,有什么还害臊的?

  她曾经还被四面八方催婚呢,早就练就刀枪不入神功啦。

  最终拟定的下聘吉日是腊月二十五,林夫人早到了几天,正好休息,待过几日良辰吉日时再行下聘。

  一行人到了租的新院子跟前,林夫人才下车就看到里面出来迎接的江茴和鱼阵。

  “夫人一路辛苦了。”说着便要行礼。

  虽说两家有了姻亲,但江茴是白身,而林夫人却是正经的诰命夫人,国礼不可废。

  林夫人忙上前扶住,满面堆笑道:

  “亲家母何必这样客套!”

  见她如此亲热,江茴心里也有了谱,跟着高兴起来。

  两人略寒暄几句,林夫人又看向鱼阵,亲热地摸摸她的小脸蛋。

  “这就是二姑娘吧?瞧瞧好个美人坯子,哎呦,这小脸儿都凉了,大家不要在这里站着了,进去再说话,莫要冻坏了孩子。”

  院子很宽敞,同样带着东西跨院,安置林夫人一行人和带来的几十车聘礼绰绰有余。

  林夫人一路走来,暗自打量,见一切都井井有条,十分赞许。

  进了屋里之后,众人相互谦让一回,到底请林夫人上座。

  师雁行和鱼阵是晚辈,先后正式问了安。

  林夫人笑得合不拢嘴,亲自将自己晚上带的白玉镯子摘了给师雁行套上,又命人托出早已准备好的表礼给了鱼阵。

  众人说笑一回,见林夫人虽兴致高昂,可难掩神色疲惫,便顺势提出告辞。

  林夫人也没有挽留,直道后日再聚。

  师雁行母女三人走后,林夫人就迫不及待拉着孙嬷嬷问:“怎么样?你瞧我这儿媳妇如何?”

  孙嬷嬷失笑,“夫人惯回打趣老奴,分明自己美得什么似的,还巴巴去问别人。”

  林夫人双手捂腮笑个不住。

  “不瞒你说,我真是越看越爱!”

  模样好也就罢了,天下不乏美丽的女子,难得人这么能干又大方,硬生生自己闯下一片家业,天底下再没有第二个了。

  林夫人乐了半日,最后感慨一句,“天作之合!是咱家伯都有福了。”

  孙嬷嬷也高兴,亲自去捧了一碗热牛乳来与她吃。

  “以后您和老爷就只等着享福吧!”

  林夫人又笑了一场,渐渐觉得肚饿。

  此时外面师雁行安排的小丫头就进来传话说饭已得了,热水也烧好了,问夫人是否要更衣沐浴或用饭?

  林夫人先去简单梳洗一回,换了加长轻便衣裳,出来时饭桌已经摆好。

  因恐她连日来长途跋涉,胃口不佳,故而桌上有一碗姜丝肉粥,里面还撒了碧油油的青菜叶和细碎的胡萝卜丝,五颜六色十分动人。

  另有一碗热腾腾的牛尾米粥可供选择。

  粥水都熬得很粘稠,晶莹剔透的米粒炸开了花,表面堆着厚厚一层米汁,喷香。

  林夫人叫人每样都舀了小半碗来,余下的都给了孙嬷嬷,又拉她一起陪自己吃。

  另有蜜汁烧肉,皮蛋拌豆腐,油豆腐酿肉等几样菜式,还有卤味和腊味的拼盘,十分丰盛。

  林夫人和孙嬷嬷吃了一回,心满意足,又漱了口,便上炕休息,一觉好梦。

  第二天休息了一日,第三天林夫人又去师雁行家拜访,特意找江茴商议下聘当日的事。

  这事儿师雁行不便插手,就带着鱼阵在自己院子里玩。

  林夫人是先陪丈夫入京述职,在京城陪了儿子几日,又拜会了裴夫人夫妇和几位以前认识的老友,之后才带上聘礼往沥州来的。

  所以跟着聘礼一起来的,还有裴门上下几封书信。

  其中,尤以柴擒虎的最为厚重。

  字里行间那些不得日日相见的委屈和思念之情暂且不提,柴擒虎倒是说了一件很要紧的事。

  “……陛下大约有意派我南下办差,虽未明定,可想来也有七分意思……望珍重,偶有书信不达,不必挂怀。”

  因为还没下明文旨意,柴擒虎也不好说得太满,只是通过最近一段时间朝廷动向和庆贞帝偶然间的只言片语推测,可能会年后派他去南边巡视堤坝。

  自古以来,国家基建向来是重中之重,也是油水最大,主办官员最容易中饱私囊的。

  朝廷一向警惕水患,几乎年年拨款修筑堤坝,可年年修,年年有地方被冲垮。

  眼睁睁看着国库银子打水漂,庆贞帝十分恼火。

  这显然是个非常要紧的苦差事,非心腹不能胜任,非意志坚定者不能胜任。

  如果是特殊时期,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柴擒虎还在信中透露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

  几处堤坝的主事人中,有几位是张阁老的门生。

  师雁行心头一动:

  张阁老要倒霉了!

  她不免有些担心。

  那些爪牙在地方上盘旋多年,盘根错节相互勾连,早已成了气候,俨然是一群土皇帝。

  别说柴擒虎这么一个年轻的工部主事,哪怕就是素有威望,钦点的钦差大臣拿着尚方宝剑去了,那些人还想着欺上瞒下不买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