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135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3-05-05 10:04      字数:3149
  “孽徒!去面壁思过!”

  师雁行赶紧溜号, 一出院门就禁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她笑得畅快极了, 两世为人, 好像从未有一刻如现在这般轻松。

  这种“不管我家孩子对不对,你让她不痛快了, 我就得从你身上找补回来”的护短与她而言,新奇又有趣。

  以前总是她护着旁人, 如今,竟也有人护着她了。

  好像直到现在这一刻, 师雁行才终于意识到,不管之前怎么样, 现在的她, 确实是个孩子,也确实是个全然不同的人了。

  有人护着我了!

  回到师家好味时,师雁行就发现胡三娘子正在前面同两个陌生女人说话, 见她进来, 当即面露喜色道:“掌柜的, 来了!”

  那两人也顺势起身,朝师雁行抱拳行礼,“掌柜的!”

  师雁行一看那两人身板如青松,声音若洪钟,便知是之前胡三娘子写信力邀的伴当,不由欢喜异常。

  “两位不必多礼,大热天一路奔波真是辛苦了,来人,上茶!”

  其中一人便笑道:“实不相瞒,茶已吃过两盏,倒不急了。”

  她不算多么高大,身材精瘦,皮肤黝黑,挽着的衣袖下露出两截油亮而结实的胳膊,肌肉线条流畅而分明。

  用后世专业词汇来形容就是体脂率极低,一看就是练家子。

  胡三娘子指着她介绍,“这是我的好友姚芳,那是李金梅,都是好手。”

  她与姚芳早年不打不相识,两人身材和路数算两个极端,一个大开大合,一个灵活诡变,对上就是一场好戏,各有胜负,也算不打不相识。

  之前胡三娘子写信与她,本是想邀请姚芳和另一位好友。奈何不凑巧,另一人接到信时已定下主家,便顺势举荐了李金梅。

  女子相扑手的圈子统共就那么大,各州府中有名的好手大多相互认识,即便不熟,也曾听过名号。

  姚芳之前也曾听闻有李金梅这么一号人物,只是路途遥远,不得相见,不曾想竟阴差阳错这么遇到了,一路结伴同行有说有笑,闲时切磋一回,倒也快意。

  方才胡三娘子与金梅聊了一阵,虽未曾蒙面,但神交已久,且又都是爽朗的女子,竟十分投缘。

  师雁行与姚芳说了几句,又看李金梅。

  单看面相,李金梅像极了平平无奇的乡间妇女,见她望过来,就憨憨一笑,“嘿嘿。”

  师雁行失笑。

  能被人跨州连府的引荐,李金梅绝不会真憨。

  这是个扮猪吃虎的角儿!

  姚芳就低声道:“亮一亮你的臂膀。”

  李金梅倒很听她的话,果然撩起衣袖,屈起手臂,一大片硬邦邦的肌肉便隆起在师雁行眼前,好似山峦起伏。

  哇!

  师雁行看得两眼冒光,忍不住伸手摸了吧。

  好硬!

  姚芳与有荣焉道:“金梅天生巨力,能耍得三百斤石锁,便是男子也少有这般能为的!”

  师雁行十分艳羡,“真好。”

  常言道,一力降十会,可见力量在武斗之中的地位,而天生巨力者,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了。

  “也不是那么好,”李金梅挠头道,“吃得太多,家里养活不起,当年差点被卖了。”

  女娃,能吃的女娃,简直就是叠负面buff,若非家人见她力气大过男人,早就如几个姐妹一般卖了换钱。

  可饶是李金梅干着两个男人的活儿,家中长辈仍是隔三差五抱怨,说女娃早晚要嫁人,你少吃些,给家里省点粮食云云。

  李金梅忍了几年,最后忍不了了,一怒几下夺了几斤粮食,拿柴火棍挑着外出闯荡江湖去了。

  穷文富武,那说的是混出头的,没混出头的武人老惨了!

  饿都能饿死。

  便如她们这女子相扑手们,本就为常人所不容,场上固然你争我斗,但私下也十分惺惺相惜,相互拉扯。一个人能吃饱了,也不忘给同伴捎带一口。

  师雁行闻言大笑,“别的倒罢了,我家别的不说,吃得管饱!”

  李金梅眼珠子蹭一下就亮了,大有只要这话兑现,让我去杀人都行的狠劲儿。

  前头拥挤,师雁行请她们两位去后院耍了一回把式,权当面试。

  之前胡三娘子毕竟是郑大官人举荐,信得过,又有“歹徒登门闹事显神威”一出,如今已经转正。

  但这两位她确实不了解。

  姚芳和李金梅也不含糊,当即除去上衣,只着裹胸,露出一身精炼的肌肉来,弯腰屈膝,相互捉对,果然你来我往施展几个回合。

  古代相扑更像一种武术,颇多格斗技巧,但见两位女郎辗转腾挪前后翻飞,看得师雁行眼花缭乱。

  太带劲了!

  没得说,留下,都留下!

  这么发展下去,某日师雁行麾下能凑出一整只女子捍卫队也未可知!

  正好三人,以后本店、分店和作坊一边一个,如今暂时轮流排班,每日空出来那人专门捣奶,或是做点杂活。

  “也是一个月试用期,管吃管住,咱们双方磨合下,即便成不了也当交个朋友,回头你们愿意去哪里,我出路费。

  若成了自然好,试用期满后在此基础上加月银,一年四季八套衣裳,逢年过节另有福利。若随我出远门,每日再有贴补,如何?”

  姚芳和李金梅都没有异议,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一看新来的两位护院,江茴也觉安心,私下里同师雁行道:“真好啊,这身板这精神头,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鱼阵的兴奋之情更胜江茴。

  小姑娘打小就对此等身材健硕的人才情有独钟,当初在郭张村是时郭桂香,如今出来了,便十分亲近胡三娘子。

  如今又来了两个精干强悍不下胡三娘子的姚芳和李金梅,顿时心花怒放起来。

  正好暑假不必上学,她一时间竟舍弃了有福有寿,日日跟屁虫似的跟着人家,看人家扎马步也欢喜,见人家举大石也喜悦,弄得姚芳和李金梅都不好意思起来。

  师雁行却觉得这样挺好。

  如今她每天早上都跟着胡三娘子扎马步,又学些简单拳脚,实战效果如何暂时不得而知,但身子骨确实强健了,饭量也长了,每日都精神饱满,非常好。

  江茴和鱼阵也该练一练,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嘛。

  人固然要读书,那是为了同人好好说话。但如果有条件,也该练武,因为这样能让别人跟自己好好说话。

  没毛病!

  于是现在每天早上起来,小院中就有一排扎马步的,三妹她们也跟着来。

  不知不觉中,师家连锁的企业文化悄然形成:

  要入职,先学扎马步!

  胡三娘子做了教头,挨着指点。

  鱼阵年纪虽小,毅力却强,虽每日疼得哼哼唧唧,但次日照样爬起来跟着练。

  天分固然可贵,但持之以恒才是习武人最看重的。

  胡三娘子十分欢喜,可到底年纪小,也不敢练狠了,只教她些开骨的基础。

  三四岁的小孩子身骨软,学什么都快。

  几头身的豆丁一板一眼学人家抡拳,嘿嘿哈哈喊着号子,圆鼓鼓的腮帮子肉却跟着一抖一抖的,煞是喜感。

  第一次见鱼阵偷偷模仿胡三娘子打拳时,师雁行脑海中就蹦出一行字:王八拳……

  这个可怕的比喻被她当场抹杀。

  不不不,这是我妹,什么王八……

  然后再看,一个转身踢腿重心不稳,直接就把自己撂倒了,仰面朝天搁地上半天回不过神来。

  噗……

  真的好像!

  师雁行怕她幼年习武长不高,以不影响小朋友成长发育为前提私下跟胡三娘子商议过几次,定了计划。

  胡三娘子就告诉了师雁行一张淬炼筋骨的药方,让她抓了来,根据个人年纪配量,每三日泡一回。

  “如此可强健筋骨,消减疲劳。”

  师雁行如获至宝,果然照方抓药,各人都泡起来。

  到底是夏日,光照惊人,饶是早上没热起来,小半个月坚持下来,众人也有从黄米团子向黑铁蛋迈进的架势。

  有福有寿天天来玩,一开始觉得有趣,也跟着练了几日,然后就浑身酸痛爬不起来。

  郑母也忍不住惊呼,“这才出去几日,怎么就跟酱油汁子里泡出来似的!”

  郑家人到底疼爱他们,见此情景,也不勉强,故而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倒是郑义听说后觉得有些可惜。

  身子骨是自己的,书读得再好,没个好体魄也支撑不下来。

  想了几日,郑义深觉此事该操办起来,竟也正经备了一份礼,撵着两个小的往师家这边炼体。

  有寿顿觉天昏地暗。

  之前就被逼着念书,如今好容易放了暑假,怎的又习武?

  还叫不叫孩子活了?

  郑平安剔着牙劝,“嗨,当年我跟你爹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文武,总得会一样吧?可不挨着试试,怎么知道自己文不成武不就?

  且熬着吧!

  等熬到老爷子看清真相,接受现实就好了。

  熬?

  那得熬几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