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作者:白羽摘雕弓      更新:2023-05-04 00:21      字数:3341
  “票是你送的?”江谚把话打断了。

  江慎半天才笑了一下:“啊,是是。挺有名的剧团来巡回演的,你跟你们同学学习累了,可以放松放松。”

  “三张,匹诺曹?”江慎垂眼,眼底满是恶劣的讥诮,“你们一家三口不是正好?”

  “这不是悦悦发烧住院了嘛……”

  自知失言,话语猛地一停,江慎疲倦地揉了揉眉心:“江谚,你听爸爸解释……”

  “不用了。”江谚扭头看着窗外,对面的公寓阳台上,一个男人把女儿扛在脖子上逗趣,小女孩发出的笑声如银铃。

  小时候看大院里土泥地上的篮球赛,江慎也这么扛过他,那时候多大,四岁五岁?回了家里逢人就傻笑:“第一个骑我头上的你猜是谁?我儿子。”

  “老大还是老二啊?”

  “那肯定是小的,能哭能闹的招人。”

  电话换了个边:“您照顾那边吧。用不着看我,我好得很。”

  电话挂断了。他手上拿着儿童剧的票看了看,伸到了垃圾桶前,又收回来。

  票上印着落幕时演员和观众的大合影,多半是头上戴着闪灯发饰的小女孩,笑涡漾了蜜一样的甜。

  他把票顺手揣进笔袋里。

  陈景言从早读开始盯上了它,眼神不住地打飘:“这个剧团很有名啊,一年才巡演一次,你哪儿来的票,还三张?”

  江谚默看课本,不吭声。十四班的早读氛围安静宽松,合他心意。

  “谚哥,你到底看不看啊?不看要不转卖出去,还能小赚一笔呢。外面一票难求。”

  “儿童剧?”

  “可不。这叫致敬童年。”

  江谚嘴角弯出个不屑的弧度。

  “你要不看,要不你送我,我把它卖……”

  “谁说我不看?”

  他一眼看过来,陈景言蠢蠢欲动的手停在半空中:“对,你可以请你的女神去看。”

  男孩皱眉头:“谁?”

  “苏女神。”陈景言挤眉弄眼地扬了扬下巴,透过重重人缝能看见教室前面的苏倾,缎子似的长发散在背后,发丛里斜着编了一绺小辫子,拿卡子别着。

  江谚眼睛没从书上移开过,陈景言失望地拿胳膊肘撞他:“你怎么不看啊,好不容易转到十四班,还近乡情怯了?”

  江谚想,每天中午补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用得着这样看?

  晃神一下,陈景言又说了一串,“快看快看,女神今天头发扎得好俏……”

  “俏”字一出,好像有人在心上猛剜一刀,闷痛,江谚横他一眼,眼神又冷又利。

  陈景言住了口,江谚的目光又落在那几张票上:“三张票。”

  陈景言反应好半天,才明白他在说票的处置,马上乐了:“那不是正好嘛,咱们一家三口……不不,一行三人一块去。”他一拍巴掌,“就这么定了,你不敢说我去说。”

  他从笔袋里抽出票,走到了前排。江谚没拦他,远远看着苏倾被叫得抬头,怔愣地听了一会儿陈景言讲话,随后隔了老远扭过头来寻他。

  等她看过来的时候,他就低下头看书。

  苏倾瞟了半天,只看到两个发旋,手指按着卷子,微微叹一口气:

  “我得跟家里商量一下。”

  “肯定能行的。”没想到苏倾说话这么温柔,陈景言有点受宠若惊,瞟一眼她英语卷子上鲜红的109,“都进步这么多了,肯定让你去玩。”

  这次期中考试,苏倾出人意料地没再吊车尾,甚至可以同其他文科班级的学生一起,参与全校排名了。

  年级里议论纷纷,老师乐见其成。

  陈景言踩着上课铃声欢快地跑回来:“谚哥,谚哥,你女神答应了!”

  没人知道其中的原因,江谚心里竟有一种隐秘的快意。

  中午放学,教室里人走空了,他才慢慢地走到前面,苏倾趴在桌子上,看向空中,眼睛一眨一眨的,双眸黑亮,看上去像在发呆。

  江谚拿笔杆轻触了一下她的背,她也没有动。

  “怎么了?”

  “唔……生理期。”苏倾的嘴唇压在胳膊上,平静的声音闷闷的,比往常还要柔软。正是第二天,小腹隐隐作痛,她很不舒服。

  江谚俯身过来:“要紧么?”

  她嗅到他身上的味道,眼睛眯了眯,要睡着了一样,轻轻摇了下头。

  睫下的眸光细碎,仿佛一只自知身处安全区的狐狸。

  “给你这个。”他站在她旁边,从裤子口袋里好容易翻出一颗黑糖话梅。

  苏倾身上接过来,抬眸看他一眼:“这是黑糖。”她见江谚正盯着她,停了一下,一板一眼地说,“那个是红糖。”

  “……”

  他猛地俯下身,她敞开校服里的高腰t恤被他暴力地往下拽了拽,校服“吱”地拉到了胸口,江谚冷冷瞥她一眼:“肚子露在风里,活该。”

  他手指无意间擦过的小腹痉挛着发痒,她打了个哆嗦,慌张地趴回了桌上。

  托着脸的胳膊肘里让人竖着插了一张票,窗外的风吹过来,纸质票轻轻扫着她的脸颊:“去不去。”

  “去。”苏倾不管它,慢吞吞把糖撕开,含在嘴里,又酸又甜,阳光打在黑板上,一半是金黄一半是墨绿。

  江谚脸还绷着,眼里却极快地划过一丝笑,睨她的背影,脚尖轻轻抵了抵她的椅子腿:“手机号给我。”

  苏倾想了想,报了那张新卡的号码。

  江谚一手揣着兜,一手点着手机,手机在抽屉里嗡嗡叫着旋转起来,将她吓了一跳,拿起来才反应过来是谁打的,看着手机,细眉蹙起。

  她默记一遍首尾数字,却不存,删掉记录,径自按了退出。

  江谚懒散地靠在桌沿上,似乎在解释自己要电话的理由:“你总骗我。”

  苏倾扭过头疑惑地看着他:“我什么时候骗你?”

  江谚盯着脚尖嗤笑一声:“周日下午两点,江浦大桥。”

  “有事打我电话。”

  “噢。”

  江谚把手机好,揣着口袋,从她肩头半弯下腰:“还有哪个题不会?”

  她慢慢地将一张张试卷铺开。

  他扫着卷子,眼里闪过一丝星芒,辨不清是喜是愠:“这题我都没对,你对了。”

  苏倾仰头看他,有点不知所措:“那我……讲给你?”

  少年五指张开扣在她发顶上,把她的脑袋扭回去:“我不听。”

  烤箱上的手机播放着《好日子》,厨房里油烟呛起,陈阿姨边唱歌边翻锅的时候,一个背着书包的瘦高身影出现在她背后。

  “呦,小江啊,今天回来这么早。”陈阿姨尴尬地摁断了音乐,江谚同她打了招呼,就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

  陈阿姨心想,多半是他爸爸跟他谈话了,这孩子近来亲人了很多,小心翼翼道:“有事吗?”

  包子蒸熟了,笼屉里的白色雾气飘出来,在他睫毛上凝成几点细小的水珠:“您会熬红糖水吗?”

  “哦——”

  陈阿姨回过头,意味深长地打量他两眼。

  十分钟以后,小火上加了个小砂锅,陈阿姨垫着布把盖子掀开,往汤里头娴熟地撒了一捧红枣:“最好再加点枸杞。”

  她指着锅里飘着的枸杞:“看见没有,都是红色的,红的补血。”

  江谚心想,这是什么歪理?但他还是一步一步地看下去,直到陈阿姨把火熄了,厨房里漾着股甜腻的味道,她好笑地瞟他一眼:“简单吧。学会了没?”

  “嗯。”

  陈阿姨摘下袖套,把它倒进保温杯里:“学会了,以后自己做。谁嫁给你,谁可有福了。”

  江谚瞧她一眼,没作声。

  夜色深沉,作业本和演草纸堆成高高的一摞,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这次调来的卷宗是草草手写的,字迹潦草,很难辨认:“晚乡3.18爆炸案证据提交卷……”

  不锈钢保温杯压着卷子的一个角,透明桌布下换了新的字条:“二下期中测试:654”

  “公安大学:599”

  苏倾粉红色房间内,同样亮着深夜的台灯。吴阿姨把牛奶从托盘里拿下来,观察着她的神色:“倾倾,这两天忙,委屈你了。”

  苏倾摇头:“谢谢阿姨。”

  老吴和吴阿姨忙于“正事”,对她的管理变得颇为放松,她抬眼望着墙角,拆下的摄像头电线悬着,仍然没有装上新的。

  “我明天下午可能要返校一趟。”她不动声色地扯着慌。

  “为什么?”

  “期中考试的卷子没讲完,得补课。”

  “周日还要补课呀。”吴阿姨感叹一声,但没有对她提出质疑,“那让小郑送你,注意安全,早点回家。”

  老吴和那辆黑色卡宴,暂时用不得了。最近送她上下学的,都是从外面临时雇的司机和轿车。

  这几日难得的自由,她已算好了,从学校出发至江浦大桥,只要十五分钟。

  “对了,又快要20号了。”吴阿姨欲言又止,宽慰她似的,“我问问老板,看他这月来不来?”

  苏倾捏紧了笔杆,平静地答:“好。”

  第73章 玉京秋(十三)

  星期日是个好天, 街旁公园里有不少野餐的家庭, 小孩蹒跚着在草地里玩闹。江上无数丛波,浮光跃金, 江浦大桥是做斜拉桥,高耸的桥架上, 紧绷的桥索像根根巨大的琴弦, 尖锐地割开了天空。

  江谚靠在桥柱上, 刚刚洗过擦干的发丝被风捻起了几根, 又黑又亮, 也像桥索似的利。

  “谚哥, 要不我就不去了……”电话里陈景言的声音嗡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