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790节
作者:吃鳖的猫      更新:2023-05-02 20:42      字数:3342
  徐东喝了一口茶水,停顿了片刻,紧接着便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产业链的问题,雪梨乃至整个袋鼠国,没有成规模的产业链,这是限制发展的最大瓶颈。”

  “能不能详细说说?”

  张凯迫不及待道。

  一旁的小宝同样竖起了耳朵。

  徐东点点头,来了一番长篇大论:

  “当前世界的经济中心在国内,这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次一级的副中心,一个是环地中海经济带,另外一个是美洲。

  咱们袋鼠国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尤其是位置不是很好,跟这三大中心都距离很远,距离一远,根本融入不了全球产业链,而且越往后会越困难。

  目前惟一占优势的就是资源行业,特别是煤炭和铁矿,不过这两大行业已经发展到头了,最多也就这样,后继乏力缺乏新的发展动力。”

  二宝听了老爸的分析,忍不住插嘴道:“爸,这不对啊,特思拉就在雪梨,我看发展得挺不错的啊?”

  “你别忘了,特思拉的市占率不到百分之五,眼下之所以发展得还不错,完全得益于袋鼠国前些年的发展红利。

  换句话说,它的市场主要集中在袋鼠国本土,其它九成以上的产能都在国内,特思拉同样发展到头了。”

  徐东摇了摇头。

  “还有一点老爸没说。”小宝紧跟着补充道:“跟传统的燃油车相比,电动车的零部件种类起码少了一半,这才给了特思拉一丝机会。”

  “你们父子俩分析得都很有道理。”

  张凯一脸的若有所思。

  “像特思拉这样的公司,袋鼠国还有不少,但发展潜力很有限,只能依托于本土市场,想走出去,恐怕很难。”

  徐东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张凯顺手帮对方续了一杯茶:“老徐,别藏着掖着了,你既然能发现问题,肯定也能找到解决方法。”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摆在咱们面前的其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发展高新技术,化被动为主动,如此才能掌握主动权。”徐东没有卖关子。

  “唉!”张凯狠狠拍了一下大腿,“谁都知道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性,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再难也要做,一旦全球产业链真正建立起来,咱们只会被越甩越远,况且菲洲、美洲同样不缺少矿藏资源,到时候咱们连原有这点优势都保不住。”

  徐东这不是在危言耸听。

  他老婆之前说的没错,袋鼠国这种地方,以后的发展只会越来越慢,这边确实挺适合养老的。

  如果不是当前社会老年人口少,只占了总人口的不到百分之五,“养老”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

  张凯眉头越皱越紧,顺手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香烟,挨个发了一根,很快现场四人就吞云吐雾起来。

  “老徐,我越想越觉得…你们家的海藻产业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真要发展起来了,未来绝对大有可为。”

  徐东连忙摇摇头:“晚了,新科海藻的研发中心早就被转移到南菲那边了,国内只剩下两座单纯的培育基地,产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能不能再转移回来?”

  张凯试着商量道。

  “很难,董事会不可能同意的。”

  “州里可以提供补贴,还可以帮你们你们免税,总之一切都好商量。”

  “老张,我跟你说句老实话吧高科集团在菲洲布局多年,是不会轻易搬回来的,而且这两家公司互不统属,可能性几乎为零。”

  徐东耐心解释道。

  还有一个原因不能直说如果把研发中心搬回来,同样会得罪当地官方,此举将会严重损害集团利益。

  这个代价太大了,智者不为。

  “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张凯依然不死心。

  徐东顿时苦笑道:“老张,我劝你还是别抱希望了,咱们退一步说,仅靠一个研发中心,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你还是想想其它路子吧!”

  第九百一十一章 大区制

  张凯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决定下来的,于是点了点头:

  “行,后面咱们找机会再聊。”

  “张叔,您别只盯着海藻产业啊!”小宝见机会难得,当场毛遂自荐道:“说起来,我负责的徐钢也算是高科技企业,州里如果有意向,咱们不妨合作一把?”

  “哦?这里面还有内幕?”

  张凯顿时来了兴趣。

  “嘿嘿,不瞒您说,我们公司的主要研发方向,都集中在了超导材料上,钢铁厂是我爸硬塞给我的,不指望它能赚钱,能支撑得起实验室就行了。”

  小宝赶紧解释道。

  实事求是的讲,他对超导材料的前景并不乐观,这里面风险很大,不是短时间内能成功的,如果能够获得官方的支持,无疑会减轻很多负担。

  这个窟窿不能全指望老爸。

  张凯摸了摸下巴:“超导?这东西我倒是略有耳闻,不过知道的不多,你给我好好科普一下。”

  “张叔,我就不跟您解释专业术语了,您只需要知道一点,超导材料是可控核聚变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必不可少。”

  “可控核聚变?”

  张凯精神一震。

  这可是国字号的第一大超级项目,每年的研发投入,几乎占到了整个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十,仅次于教育支出,这是一头名副其实的吞金巨兽。

  当然了,超导项目一旦获得成功。

  它所带来的效益同样很惊人,甚至能成为雪梨市的支柱产业。

  徐东忍不住插嘴道:“老张,我们家老五学得就是核物理专业的,博士毕业后,更是直接进入了east工作。

  这些年下来他虽然没有取得什么颠覆性的重大成果,但在《大夏物理学报》发表了五篇论文,我都收集起来了,回头给你送过去。”

  “嚯,早就听我妈说了,你们家老五是学霸,没想到这么利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物理学报应该是世界三大顶级期刊之一吧?”

  “张叔,您没记错,不过这些论文当中,有两篇是我老师的研究成果,我只是第二作者。”小宝连忙补充道。

  “那也很厉害了你还年轻,平常人只要能发表一篇论文,都能吹一辈子了,真是后生可畏!”

  张凯不由得感慨起来。

  老徐家的祖坟绝对是冒青烟了,老一辈出了一位世界首富,年轻一辈也不逞多让,各个都是出类拔萃。

  徐可、徐皖夏、徐皖商和徐皖周,姐弟四人不管放到哪,都是人中龙凤。

  也就徐乐差了一点。

  不过听说这位姑奶奶无心经商,一心扑在了家庭上面。

  也不能说是遗憾,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况且有个小女儿留在身边也不错,名副其实的贴身小棉袄。

  还是老徐有福气啊!

  小宝谦虚地摆了摆手,随即开门见山道:“张叔,我已经和雪梨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但仅靠这一所大学肯定是不够的,只有州里加入进来,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合作单位和人才。”

  “行,既然你有心大干一场,那州里不管怎么说都要尽一份力,过两天我打算去你们徐钢参观一下,到时候咱们再来详谈。”张凯笑着点了点头。

  这里面不仅有老徐家的人情,他也刚好缺一个突破口,扶持高新技术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花得是真金白银。

  州里需要树立一个典型。

  只要有了成功案例,到时候说服大家就容易了,毕竟事实摆在眼前,阻力必然会小上很多。

  “张叔,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小宝顿时大喜过望。

  ……

  确定了合作的事,徐东紧接着打听起了首都的情况,前面说了,袋鼠国这边适合养老商业大环境恐怕不容乐观,他需要因时制宜。

  大儿子刚接手公司不久,经验不足,大方向上还得他来把关。

  张凯没有绕圈子,直截了当道:

  “据我所知,上面应该没有迁都的打算,琼岛这地方怎么说呢,最好是作为纯粹的科技中心,免得分心其它。”

  这也是这些年来的经验教训。

  “这样的话燕京会不会太偏了?”

  “不会,琼岛虽然不是首都,但依然是亞互总部,未来它会分担一部分首都的职能,你们可以把这种特殊关系理解为双首都制。”

  “双首都制?”徐东若有所思。

  “没错,亞互如此庞大的面积,不管把首都设在哪里,都不可能做到有效管理,有关部门已经在酝酿大区制,最迟明后两年就会实施。”

  “大区制?怎么个划分法?”

  徐东连忙追问道。

  这里面信息量很大啊!

  “我也是听说的,只知道个大概,整个亞互大概会被划分为八个大区。

  国内以红龙江为界,分为江北区和江南区;整个东南亚属于夏南区;袋鼠国对应的是东澳区和西澳区;最后再加上菲洲的北菲区、中菲区和南菲区。”

  “人口分布也太不均匀了吧?”

  二宝诧异道。

  “州有大小之分,大区当然也有强弱之分,不过这八个大区各有各的优势,谁能笑到最后还说不定呢!”

  张凯笑着摆了摆手。

  徐东反应很快:“我说老张,难怪你对发展经济如此上心,雪梨是袋鼠国的首都,看来这西澳第一任大区长的位置,非你莫属啊?”

  “不大可能,毕竟我才刚上任,即便能升上去,也是很多年以后了。”

  张凯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