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606节
作者:吃鳖的猫      更新:2023-05-02 20:35      字数:2826
  有婿如此,夫复何求。

  上船后,徐东怕老太太累着,让对方好好休息了一整个上午。

  至于参观游艇,以后有的是时间。

  休息期间,杨母趁机给女儿打了一个电话,把女婿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让杨丽娜一度怀疑,老公是不是给老妈灌了什么迷魂汤,太反常了。

  徐东要是知道这些,肯定会大呼冤枉,自从上次完本后,很多事情他都看开了。

  前世是前世,今生是今生,不能混为一谈,而且有句老话说得好:

  家和才能万事兴!

  他要给孩子们做一个好榜样。

  ……

  中午时分,徐东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过来,一起替丈母娘接风洗尘。

  午饭很丰盛,摆了满满一大桌。

  在众人的有意配合下,杨母的笑容从上桌后就没停止过,老人家心情好,胃口自然就好,最后足足吃了两碗米饭。

  要不是徐东阻止,还能再添半碗。

  这一顿饭直接刷新了钱阿姨的三观,原来这才是有钱人的生活,她也因此更加坚定了交好杨母的决心。

  饭后,女人们不免唠起了家常。

  杨母特地询问了徐婷家的情况,毕竟在现场所有人当中,他们两家关系最近,于情于理,都要问候一番。

  徐婷叹了一口气:“除了马旭,我们家人都在船上了,玲玲她婆家也在。”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旭在琴岛读大学吧?”

  杨母为了补课,早就通过女儿把亲家那边的亲戚摸得一清二楚,她老人家连谭苗苗和笪洁都能准确说出身份。

  “婶子您记性真好,马旭在琴岛就读大夏海洋大学。”

  “好学校啊,你们家玲玲和小旭都是读书的好苗子,孩子自己也争气。大宝他们就差多了,娜娜为了他们姐弟五人的学习,心都快操碎了。”

  杨母有意吹捧道。

  马玲玲当即“反驳”道:“外婆,您这话不对吧,小宝成绩可不差,几乎每年都是年纪第一,比我聪明多了。

  再说了,谁让大宝他们有个好爸爸呢,我小舅创下了这么大的家业,以后还不都是他们的?”

  “你小舅再有钱,也要他们自己有本事才行,要不然再多的财产也守不住。”

  这些都是杨母平时听女儿说的。

  “婶子,您这话说得太有道理了。”

  徐婷不由得夸赞道。

  杨母摆摆手:“不说他们了,现在学校不都停课了吗?小旭怎么没回家?”

  “他啊,如今是人家的上门女婿了。”

  “什么?小旭结婚了?”

  杨母大吃一惊。

  马玲玲赶紧解释道:“外婆,我妈开玩笑的,我弟他自己找了一个女朋友,对方家刚好在琴岛,所以才没回来。”

  “玲玲她妈,恭喜你了,过两年就要抱孙子了。”

  谭母笑着打趣道。

  徐婷摇摇头:“这女娃你们就算不认识,估计也听说过,说起来她跟东子系还不浅呢!”

  “谁啊?”杨母好奇道。

  “嘿嘿,对方是小舅十年前认的干女儿,名字叫张恩雅。”

  马玲玲抢着回答道。

  第七百零四章 无妄之灾

  “张恩雅?我好像听娜娜说过。”

  杨母回忆道。

  马玲玲赶紧把张恩雅的过往复述了一遍,杨母听了连连叹气:

  “这孩子真命苦,太可怜了!”

  “外婆,张恩雅的经历已经算好的了,张大叔和张大妈把她当亲孙女看待,加上有小舅这个干爸爸,起码吃喝不愁。”

  马玲玲感慨道。

  钱阿姨跟着点点头:“说的是啊,以前好多人家都吃不饱肚子,小姑娘又是南朝人,能遇到这么好的人家,真是三辈子修来的福气。”

  一旁的韩慧贤脸色有些不自然。

  杨母忍不住唠叨道:

  “我这女婿什么都好,就是心太软了,最见不得小孩子受苦,娜娜因为这事,经常怀疑他在外面有私生子。

  要我说,女婿心软好啊!

  就当是给孩子们积福了,你们看可可姐弟五个,一个不少都平平安安长大了,这不就是有福的表现吗?

  而且,我也相信东子根本不是那种人,他每天按时上下班,几乎不在外面过夜,娜娜是当局者迷,纯粹担心过头了。”

  “外婆,你说得太对了,我小舅就算不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公,也排在前列,又有钱又有能力,关键是不花心,这种好男人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玲玲绝对站在小舅这一边。

  杨母不得不感叹自家女儿的好命,幸亏她自己当初坚持了下来,没有浪费这段天赐良缘。

  就是老头子有些可惜了。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李婶见气氛凝重,连忙打岔道:

  “玲玲妈,你们家小旭什么时候结婚,到时候记得通知我们一声,也好讨杯喜酒喝。”

  徐婷摆摆手:“现在还早呢,人家小女娃今年高中毕业,起码要等她上完大学才能结婚吧?”

  “那可不一定,既然他们俩是青梅竹马,早点成亲有什么关系?大学又没说不准结婚,现在年轻人跟我们那会儿不一样,二十出头结婚的比比皆是。”

  李婶劝道。

  大耀斑爆发至今已经十多年了,新生代已经陆续到了适婚年龄。

  他们这批人工作包分配,又没有买房压力,加上官方政策鼓励,致使早婚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这能行吗?不会耽误学业吗?”

  徐婷不免担忧道。

  马玲玲插嘴道:“妈,我觉得完全可行,他们俩大二结婚,大三、大四学业相对比较轻松,可以趁着实习期生个孩子,生完孩子就能安心工作了。”

  “玲玲,一个孩子哪够?你妈肯定想多抱几个孙子。”

  李婶笑着提醒道。

  “嗐,都还是没影的事呢,你们都想到生几胎了。不说他们俩了,咱们聊聊雪梨吧,也不知道那边生活怎么样?”

  徐婷立马转移了话题。

  “我经常跟可可她们联系,大概知道一些情况。雪梨的日常生活,肯定没有首都这边丰富多彩,但也差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气候好,发展速度也比国内快多了。”

  马玲玲介绍道。

  钱阿姨紧接着补充道:“我听我家女儿说的,雪梨房价很便宜,一般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工作个六七年就能买房,跟咱们国内不一样。”

  “钱阿姨说得没错,雪梨房价确实很亲民,一套房子顶多也就二、三十万,比国内便宜到姥姥家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房子都是统一样式的,面积普遍在80平左右,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

  “要那么大的房子干嘛?要我说80平绝对够住了,房子小点也好,空调费和暖气费都能省不少钱呢!”

  “说的也是,国内水电费和暖气费太贵了,如果不是这些,搬到沪京和羊城不比出国差多少。”

  韩慧贤叹了一口气。

  国内房价虽然贵,但有公租房。

  唯一的劣势就是太缺煤了。

  特别是雪灾过后,本土的煤炭产量直接锐减了七八成,到目前为止,全靠进口煤炭支撑着。

  这也导致了国内的生活成本,长年居高不下,因为根本就没有下降空间。

  相比较来说,雪梨的生活成本约莫只有国内的三分之一,这也是移民潮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丽娜号”终于抵达了雪梨外海,预计两三个小时后就能靠岸。

  与徐东等人的兴奋不同,乐乐和大伯徐斌,两人如今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前天,原本已经到港的面粉突然被海关查扣了,原因是亞互境内全面禁止了粮食买卖。

  乐乐也是运气不好,如果这批面粉能早两天到港,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了。

  “乐乐,你爸今天能回来吗?”

  徐斌焦急地问道。

  他和小侄女不是没找过关系,礼物送了不少,可惜通通没用。

  眼下唯一指望的就只有老三了。

  “今天应该能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