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384节
作者:吃鳖的猫      更新:2023-05-02 20:25      字数:2513
  “谢谢东哥。”

  “老板大气!”

  “对了,余副总,你等等。”

  徐东拍了一下脑袋,有件事差点忘了交代了。

  “老徐,什么事?”

  “明天你去找家广告公司,让他们设计一幅巨幅的招租广告,挂墙上的那种。”

  “具体多大的?”

  “就做个十米乘十米的吧,后天你到了壬川港,买个广告位把它挂起来,必须要让每一个进港的人都能看见。”

  上午看到的那些巨幅海报,让他突然受到了启发。

  “这么大?一天时间恐怕来不及吧?”余副总叫苦道。

  “不行就用白布拼凑一下,然后用油漆写字,反正现在不下雨,不怕掉色。”

  徐东直接建议道。

  “我记下了,还有一个问题,广告位要租多长时间?”

  “先租个一年吧!”

  一年后,廉价公寓就算没住满,至少也是小有名气,到时候打不打广告都无所谓了。

  余副总特地找了一张便签,把大老板的要求一一记了下来。

  “出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徐东最后提醒道。

  “我会的。”

  从公司出来,不到十几分钟,徐东就到家了。

  “爸爸回来了,奶奶,开饭了……”

  大宝顿时大声嚷道。

  小家伙早饿了。

  徐东先去卫生间洗了一把脸,然后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冬夏之交,正是沙尘暴的高发季节。

  “开完会了?”徐爸顺口问道。

  “开完了,事情都安排好了。”

  “什么时候过去?”

  “后天。”徐东从乐乐手里接过水杯,“爸,上次南朝的那个李部长不是给你写了一封亲笔信吗,咱们是不是也要回一封?”

  “理是这个理,可我不知道写啥好啊?”徐爸苦恼道。

  “没事,公司上下那么多人,直接找个笔杆子好的帮你代笔,然后再去请教一下何市长,差不多就行了。”

  “还要给何市长过目?”

  徐爸表示不解。

  “嗯,人家身份摆在那里,咱们最好慎重一点,发个电子邮件过去就行了,不用特地跑一趟。”

  “好吧,信什么时候要?”

  “时间不急,明晚之前交给我都行。”

  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请自来

  5月6日下午两点钟,余副总带着两名下属再次踏上了南朝的国土,跟上一次相比,这次明显感受到了不同。

  “金局长,好久不见!”

  “余副总,你们终于到了,欢迎欢迎!”

  朴美宣依然充当翻译。

  金局长一脸兴奋。

  当亞互条约签订的时候,他和李部长差点激动坏了,快8酒店果然是大有来头,真的提前几个月就得知了内幕。

  着实令人震惊!

  “恭喜恭喜,战争终于停止了,真是一件大喜事!”

  “余副总,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还请多多关照。”

  金局长朝对方拱了拱手。

  “客气了,准确的说,应该是互帮互助。。”

  “对,团结互助,共渡难关。”

  这是亞互组织的宣传口号。

  余副总趁机拿出了徐董的信:“金局长,这是我们徐董写给李局长的回信,还请帮忙转交一下。”

  “是吗?我一定带到。”

  金局长郑重地收起信件。

  一番寒暄过后,众人坐上了去韩城的汽车,沿途到处都是军人。

  余副总好奇道:“金局长,这些人准备去哪?”

  “呵呵,他们都是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内战已经结束了,他们要去港口进行修整,然后就地转化为工程兵团,加入到重建当中去。”

  “重建工作什么时候开始?”

  “具体的不清楚,不过我们大领导正在你们那边开会,我相信很快就会有具体方案出台的。”

  余副总继续追问道:“如果重建计划开启,韩城大概什么时候能恢复供电?”

  “目前形势不明,我无法回答。”

  余副总有些小失望。

  “金局长,我们公司过两天会有一大批物资运送过来,主要是用来装修廉价公寓的,你们这边的治安没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如果你们不放心的话,我会请示领导,派一组士兵专门保护你们。”金局长连忙承诺道。

  “多谢了。”

  “不用谢,贵公司是第一家来南朝投资的外资企业,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我们也不想出现任何波折。”

  “看来我们这次是双赢。”

  “双赢这个词用的好, 余副总, 冒昧问一句, 你们的公寓大概什么时候开业?”

  “快的话月底之前就能开业,慢的话可能要到下个月月初。金局长,我们公司想在当地招聘一批员工, 不知道需不需要什么手续?”

  “哦?这是好事啊,你们想要招收多少人?”金局长欣喜道。

  这可是响当当的政绩。

  “大概需要两三百人。”

  “这个好办, 我可以帮你们在报纸上刊登一则招聘广告, 到时候你们直接挑人就行了, 不用什么手续。”

  “那保险……”

  金局长摆摆手:“什么都不需要,只要工资日结就行了。”

  “日结?呃, 我们招聘的是正式工,不是临时工。”

  余副总解释道。

  “余副总,我想你误会了, 不管是不是正式工, 我们这边的工作都是日结的。眼下经济困难, 很多人就靠着日结工资才能生活, 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任何积蓄。”

  “我明白了,那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这同样是个大难题。

  听说南朝这边吃的都是大食堂, 他们公司就算再有钱,也办不起大食堂。

  “这个不用担心,大约从下个星期开始, 我们这边一样要推行粮卡制度,大食堂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什么?你们也要搞粮卡?”

  余副总错愕道。

  “对, 我们已经从你们大夏,获得了足够的粮食出口配额, 不用再过以前的苦日子了,说起来还要谢谢你们呢!”

  余副总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又不好表露出来,只能露出了一个极其勉强的笑容。

  ……

  三天后,当余副总三人踏上归途的时候,在港口上留下了一条巨幅广告。

  只要是靠港的轮船,不管从什么角度,都能看到“快8廉价公寓”这几个大字,非常醒目。

  这趟出差, 总体而言收获满满。

  三人没有注意到的是,与他们擦肩而过的一艘客轮上,一群人正兴趣盎然看着眼前的巨幅广告。

  这批人是赴南朝考察的调研组。

  以南朝自身的实力,他们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自救, 必须依靠外部的经济援助和“协助”重建。

  “老冯,你们看,居然有人比咱们还要早,还真是稀奇。”

  说话的是考察团的领队王主任。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那些商人就靠这个赚钱,人家鼻子比狗鼻子还要灵,只要能赚钱,哪里都敢闯。”

  “老冯说的好啊,简直是一针见血,这几年出国人数虽然不算多,但一个算一个,只要敢打敢拼,出头并不难,有的甚至混成了一方诸侯。”

  “哼,刀口舔血的生活,你们想去就去吧,没人拦着。”

  有组员不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