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366节
作者:吃鳖的猫      更新:2023-05-02 20:24      字数:2834
  徐东自知理亏,没有跟着抬杠,而是赶紧换了一个话题:

  “爸,面包厂那边怎么样了?”

  “快了,已经安装了三分之二的生产线,月底就能全部竣工了。”

  “这也太快了吧?怎么这么急?”

  徐东好奇道。

  “告诉你也无妨,市里打算推广学生面包,多出来的产能就是专门为这个服务的。”徐爸回答道。

  “学生面包?那是什么玩意儿?”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徐东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东西。

  “差不多和学生奶一个性质。”

  “免费的?”

  徐爸摇摇头:“我听姚秘书说过,表面上是免费的,不过在分配口粮的时候,大数据会提前进行扣除,想想也知道,市里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粮食。”

  “那搞这个有什么意义?”

  徐东满头问号。

  “当然有意义,一个是防止少数家长不作为,另外市里从储备库申请到了一批营养食品,到时候会一起加入到面包里,等于变相地给学生们加餐了。”

  “什么营养品?”

  “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听说有脂肪、肉丝、糖之类的,对了,还有干虾,应该就是咱们家吃的那种。”

  徐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会在全国进行推广吗?”

  “不知道,这次好像只是试验,一共有三座城市入选,另外两个是沪京和羊城,估计会根据试验结果,再决定要不要全国推广吧!”

  “试验总共多长时间?”

  “只有一年。”

  “那其它城市岂不是吃大亏了?”

  徐东忍不住抱怨道。

  毕竟他们家前世就没薅到羊毛,难免有些愤愤不平。

  徐爸非常意外地看了一眼小儿子。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其它城市肯定会有相关补贴的,这事不是咱们能管的,你就别乱打听了。”

  徐东无奈道:“什么时候开始?”

  “没有意外的话,从下个月一号开始,这个月的口粮都发下去了,想收也收不上来。”

  “生产学生面包,厂里有利润吗?”

  徐东问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徐爸苦笑道:“你怎么老想着赚钱呢,这是公益事业,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啊?”

  “我说老爸,你以为我想啊,还不是那几十亿贷款闹的,这一耽误,咱们家什么时候才能还清贷款?”

  徐东禁不住抱怨道。

  “贷款的事你不用担心,后面的这二十亿是无息贷款,还款压力并不大。”徐爸连忙安抚道。

  “这是利息的事吗?”

  徐东暗自发着牢骚。

  大概是感受到了小儿子的不满,徐爸也跟着焦躁起来,毕竟那可是整整四十亿的贷款,就跟一座大山似的。

  “老三,你那个廉价公寓到底有没有把握?”

  “应该还行吧?”

  徐东回忆起了上辈子,隐约记得韩城好像发展的还不错,他们小区有一户人家,带着一大堆亲戚直接移民了。

  “我最近托人打听了一下亚盟的谈判进展,好像没你说的那么好啊,听说分歧挺大的,大家都说十年内都不一定有戏。”

  徐爸表示怀疑。

  说起这个,徐东顿时变得自信起来:“爸,你别听那些人胡说八道,我在电力公司上班,知道的比他们多,要不我给您老分析分析?”

  徐爸端起水杯喝了一口鹿茸茶。

  “咳,从去年开始,咱们国家就开始缺煤,今年的形势估计也不大乐观,缺煤等于缺电,这可是要命的事。”

  “缺煤跟亚盟成立有什么关系?”

  徐爸想不明白其中的关联。

  徐东只好耐着性子分析道:“爸,咱们国内缺煤主要是因为开采困难,以及运输不便。

  但是有一个地方,不仅煤炭储量丰富,开采几百年都没问题,而且靠近海岸线,运输难度也不大,你猜猜是哪个地方?”

  “哪里?”

  徐爸只有初中学历,更何况问的还是这种冷门的地理知识,估计几十年前就忘了,或者当是压根就没学过。

  “是袋鼠国。”

  徐东直接说出了答案。

  徐爸一头雾水:“袋鼠国又没参加亚盟谈判。”

  “袋鼠国参不参加谈判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能不能控制住那边的煤矿。”徐东低着嗓音说道。

  “什么意思?”

  徐东也知道老爸听不懂太深奥的东西,因此索性用大白话解释道:

  “只有亚盟成立,咱们才能借势稳压漂亮国和欧盟一头,打消他们的非分之想,逼迫他们承认这块土地是咱们说了算的。”

  徐爸终于听明白了。

  他越想越觉得小儿子说得有道理。

  其实,徐东这种做法属于典型的由果导因,天然占据优势,如果他有心在小破站当个阿婆主,绝对能成为经济区的一哥。

  第四百七十二章 关系户

  经过徐东的劝说,徐爸对廉价公寓的事情,再也没有了怀疑,同时也对快8酒店上心了不少。

  回家之前,徐东忍不住劝道:

  “爸,学生面包绝对是个摊手山芋,咱们能不能推掉?我想其它面包厂应该很愿意接手的。”

  徐爸摇摇头:“不可能,这是何市长亲自下达的任务,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

  “为什么啊?”

  “唉,当初我也不理解,后来何市长专门跟我聊了一个多小时,我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他怎么说服你的?”

  徐爸点了一根烟,徐东伸手也要一根,他的烟一早就抽完了。

  “何市长不相信其它面包厂,怕坏了大事。”

  “那他怎么就相信您老了?”

  “你爸我无论工作,还是开公司,从来都是问心无愧,何市长愿意相信我,是我的荣幸。。”

  徐爸面带得意。

  徐东绝对不相信这个理由。

  根据他的猜测,何市长看重的是他们家不是燕京本地人,换句话说,他们家在燕京没有多少根基,也没有那么多盘根错节,相对来说比较干净。

  干净也就意味着容易掌控。

  事已至此,他只能提醒道:

  “爸,学生面包的生产过程,您老一定要看紧了,千万不能出任何纰漏,对于食品安全和偷工减料,一定要零容忍。”

  徐爸摆摆手:“这事还用你说,何市长跟我反复强调好几遍了,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从下个月开始,我打算把办公室搬到面包厂那边去,不亲眼盯着我不放心。”

  “您老一个人也看不过来啊?别把身体拖垮了。”徐东关心道。

  “没事,俞茂林打算搞一个最严格的质检中心,全程监督生产过程,我主要是坐镇指挥,累不着,你放心就是了。”徐爸随口解释道。

  “嘿嘿,您老说了没用,我会让玲玲帮我监督的。”

  “信不信随你。”徐爸无奈道。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徐东一有空闲就往蔡总那里跑。

  如此过了一个多星期,廉价公寓的设计方案终于出炉了,本着实用主义原则,九成的经费都花在了内部装修上,外观基本没怎么大动。

  很快,时间来到2月17日。

  今天是星期一,也是徐静怡去燕京日报社报道的日子,徐斌夫妻俩一大早就开始准备了。

  徐静怡看着满满一桌子的饭菜,不由得头大如牛:

  “妈,我只是去实习而已,又不是出嫁,你弄这么多菜干嘛?这也太夸张了吧!”

  “吃不完放冰箱里,又坏不掉。”

  谭爱芳帮女儿剥了一颗鸡蛋。

  婆婆那边还剩十几只老母鸡,每天下的蛋根本吃不完,又舍不得拿出去卖,只能便宜他们家了,昨天刚带回来了满满一篮子。

  徐斌立马附和道:“女儿,今天是你第一天上班的大日子,我和你妈没本事,帮不了你什么,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说着说着,大老爷们居然眼红了。

  徐静怡立马上前挽住了老爸的胳膊,她爸这人虽然有很多缺点,但对她这个女儿绝对没话说,恨不得掏心掏肺。

  “爸,说这些干嘛?咱们一家三口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