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284节
作者:吃鳖的猫      更新:2023-05-02 20:20      字数:2762
  一番吹捧过后,老伙计们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大家都是老燕京人了,也不是真缺工作,缺得只是粮食。

  每月十五斤面包屑,相当可观了。

  特别是当前这种大环境下,多一斤粮食都是好的,首都虽然不会真的饿死人,但谁家没几个“穷”亲戚。

  难道真的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王秀娟诧异道:“老付,我记得你家儿子和女儿都在单位工作,几个小辈也还在读书,你帮谁介绍工作呢?”

  “没谁,就我家老大。”老付叹气道。

  “你家老大不是在幻想集团当主任吗?”

  幻想集团是国内老牌的it企业,同时也是pc全球霸主,无论公司规模,还是福利待遇,其实都还是不错的。

  “唉,别提了,他们公司已经停工快一年多了,现在相当于停薪留职,再这么待下去也不是办法。”

  “不至于吧,幻想集团这么惨?”

  “怎么不至于?他们公司本来就是个卖电脑的,现在生意做不下去了,又没办法转型,只能死撑着呗,反正我不看好。”

  老付很无奈。

  徐妈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老付,我跟你讲实话,面包厂的领导岗位我是插不上手的,你们家老大堂堂一个大主任,总不能来我家厂里当个普工吧?”

  “普工就普工,明天我就让他去你们家面包厂报道。”

  “呃,老付,你没发疯吧?”徐妈惊愕道。

  “我没发疯,不怕你们笑话,我们家从上个月开始,口粮就不够吃了,几个孩子经常饿得哇哇叫,再不搞点粮食回来,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跟着表示,自家情况也差不多。

  王秀娟好奇道:“老付,你们没有提前囤粮吗?”

  “怎么没囤,囤了好几百斤呢!”

  “那粮食呢?”

  “唉,当初幻想集团裁员的时候,老大找关系用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刚好撑到了年初,现在我们家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了。”

  “月光族”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一个热词,指的是那些家里没有存粮,全靠粮卡度日的家庭。

  “糊涂啊,粮食这么紧张,怎么能随便浪费呢!”王秀娟惋惜道。

  “谁说不是啊,我现在都后悔死了。”

  老付狠狠拍了几下大腿,只可惜大腿上没多少肉,都没听到啪啪声。

  徐妈点了点头,看来这忙不帮也得帮了,因此开口道:

  “老付,我们家老厂现在不缺人,要去只能去新厂,新厂在大杨路那边。”

  “大杨路?”

  “就是原来的大杨路批发市场。”

  王秀娟帮着解释道,“要我说,去新厂也好!那边厂子规模大,你家老大好歹当过主任,没准还能混上经理呢!”

  “经理不敢想,再当个主任我就满足了。”

  “那就说好了,等晚上我们家老徐回来,我帮你跟他说一下,有消息了再通知你。”

  “谢谢你了,老张。”

  “不客气。”

  见到事情成了,其他人顿时兴奋起来,大伙儿纷纷开口道:

  “老张,我们家……”

  “还有我,老张咱们俩什么关系……”

  徐妈一时间头大如牛,只得拍了几下手掌,待大家安静下来,她才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大家生活有困难,我老张什么性格,你们都清楚,我也不是那种翻脸无情的人。

  进我们家厂没问题,但必须像老付家这样的,仅限于自家人,而且每家最多两个名额。”

  王秀娟连忙附和道:“老张也是为了大家好,工作机会咱们自己留着就是了,现在用不到,不代表以后用不到。

  说句难听点的话,眼下这种情况,大家还是各扫门前雪吧,其他人最好还是别管了。”

  “这话不假。”立马有人表示赞同。

  “老张仗义!”

  不过,也有几位脸色不大好看,但也没说什么,平白惹恼了对方,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

  徐妈趁机把可可姐妹俩招到跟前。

  “你们谁家想进厂,可以跟她们俩说,先把名单登记下来,等事情办妥了,我再一一通知你们。”

  这群老伙计最多也就十几个人,占用不了多少招工名额,其实这事徐妈自己就能做主。

  之所以如此折腾,懂得都懂。

  不到五分钟,名单登记完毕,一共就十八个人,其中女性占了十三人,男性只有五名。

  ……

  从大广场回来,黄月芬顾不得回家,而是直接敲响了准亲家的大门。

  “咚咚咚……”

  “黄阿姨,你怎么来我家了?”

  开门的是苏童,黄月芬的准儿媳妇,小情侣已经谈了三年恋爱,结果因为房子的事,迟迟无法结婚。

  这也是黄月芬最大的心病。

  “阿姨有事找你,你爸妈在家吗?”

  “在家,黄阿姨你进来吧!”

  一番客套过后,黄月芬没有再说废话,而是直接进入正题。

  “苏童,阿姨目前手上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你不是还没找到工作吗,要不要去试试?”

  “老黄,是什么工作?”苏母问道。

  “去面包厂上班。”

  苏母皱了下眉头:“一个月工资多少钱?”

  虽然进厂很累,但如今工作很难找,尤其是适合女性的工作,更是寥寥无几,进厂也不是不能接受。

  “大概六千块钱。”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与时俱进

  “有些少了。”

  黄月芬赶紧补充道:“工资少点没关系,这家面包厂有额外福利。”

  “什么福利?”苏童好奇道。

  “厂里每天都能分到一些面包屑,多的时候能有小半斤呢!苏童,只要你和牛黔都进去了,你们俩以后的生活肯定差不了。”

  “牛黔也一起进去?”苏父问道。

  黄月芬点点头:“没错,一共有两个名额,我家牛黔现在的工作也不怎么好,我早就想让他换工作了。”

  苏母跟着点了点头。

  牛黔不仅买不起婚房,工作也是他们俩口子最不满意的地方,开公交车能有什么大出息。

  每个月工资才八千块,最关键的是缺少上升空间。

  进了面包厂,虽说工资不增反降,但好歹每个月能补贴十几斤的粮食,不比不知道,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当前,什么福利都不如粮食实在。

  “厂子叫什么名字?不会干个一两年就倒闭了吧?”

  “你们放心好了,厂名叫可乐面包坊,在网上可以查到的。而且面包厂有一半股份是属于市里的,怎么可能会倒闭?”

  黄月芬连忙解释道。

  其实私下里,面包厂的老底早就被他们这群人给扒光了,就算是徐妈,也没有他们知道得清楚。

  “市里也有股份?”苏母意外道。

  “当然了,面包厂每天生产那么多面包,这么一大笔粮食,市里不盯着才怪。”

  苏童听了很心动,他们家六口人,这个月的口粮已经有些入不敷出了,尤其是月底这几天,一天只有一餐。

  只要能吃饱,她现在什么工作都愿意干。

  “黄阿姨,我愿意去试试。”

  黄月芬笑得很开心:“苏童,你愿意就好,不过有一点我要提前跟你说清楚,想进厂,你和牛黔必须先领证。”

  简直是欺人太甚!

  苏父差点气出了脑溢血。

  “老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苏母气愤道。

  黄月芬不慌不忙地解释:“哎,你们误会了,不是我要逼他们俩去领证,其实我也是逼不得已。”

  “这到底怎么回事?”苏母追问道。

  黄月芬把徐妈的话复述了一遍。

  “真不是我以势压人,人家大老板就是这么个意思,你们是不知道面包厂的工作有多抢手,如果真放开了名额,面包厂估计也不用开了。”

  苏家人顿时有些左右为难。

  答应下来,可婚房的事还没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