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82节
作者:吃鳖的猫      更新:2023-05-02 20:12      字数:2979
  晚上,饭桌上多了一道清蒸大龙虾,大人们都没吃,一只给了马玲玲姐弟,一只给了双胞胎。

  乐乐看爸爸可怜,掰了一只大钳子放到爸爸的碗里,乐得徐东多吃了一碗米饭。

  隔天一大早,在徐妈的催促下,徐东开车载着老妈来到了粮店。

  为了欢度春节,上面紧急调运了一批储备猪肉,用来给所有国民发福利。

  徐东一家七口人,总共分到了两斤半,这还是看在他们家孩子多的份上,才有如此优待。

  徐爸徐妈那边,则只有三两。

  尽管来的早,但粮店门口还是排了长长的队伍,毕竟猪肉也有优劣之分,肥肉肯定比瘦肉更受欢迎。

  “没想到还是来晚了!”徐妈拍着大腿叹气道。

  “妈,要不要去其它粮店看看?”徐东议题道。

  徐妈摆摆手:“不用了,其它地方估计都差不多,你先回去吧,这地方不好停车,我自己一个人去排队就行了。”

  徐东劝了几句都没用,最后还是开车离开了。

  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徐妈终于买到了猪肉,三斤肉总共花了150块钱,官方的肉,果然是良心价。

  刚从粮店出来,一位小年轻就凑上前来,张嘴就问道:“阿姨,猪肉卖不卖?我高价收。”

  徐妈摇摇头:“不卖。”

  “每斤一千一,阿姨考虑一下吧?”小年轻没有轻易放弃。

  “不用考虑了。”

  徐妈不为所动,家里不缺钱,她怎么可能为了这几千块钱,就把肉卖了。

  尤其是经历了年初的卖肉事件,让她下意识地对小年轻产生了本能的排斥。

  小年轻看徐妈态度坚决,正打算另寻目标,不想被人叫住了。

  “帅哥,等一下。”

  接到老妈电话后,徐东又过来接人了。

  徐妈看着迎面走来的儿子,有些摸不清头脑。

  “老三,你干嘛呢,咱们家不卖肉的。”

  徐东笑着解释道:

  “妈,我又没说卖肉,我是想再买点肉回去。”

  旁边小年轻一听,立马疯狂摇头:“不好意思,我这边肉不卖。”

  “我出一千三,什么部位的肉都行,也不考虑吗?”徐东直接开价。

  小年轻立马犹豫了,他来之前早就找好下家了,对方给出的回收价是一千两百五十块,比眼前之人还低了五十块。

  不过那位和他是好兄弟,两人之间还有其它生意往来,为了区区五十块钱,似乎有些划不来。

  徐东见对方已经心动了,于是再次加价道:“一口价一千五,不行就算了,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听到两千块的高价,小年轻直接把“兄弟之情”抛到了大海里,带着着徐东和徐妈挤出了人群。

  七拐八拐,最后来到了一辆面包车前,驾驶座上坐着一个二十多岁女子,看两人长相,应该是亲姐弟。

  “小钟,这两位是?”

  “姐,他们是来买肉的,不管什么肉,都是一千五块一斤。”小年轻解释道。

  年轻女子了然的点了点头,直接拉开了车门,车里放着两个大泡沫箱子,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一块块的冷冻肉。

  “我这里总共有七十八斤三两,你们想要多少?”

  徐东大手一挥:

  “我全要了,你们说个价吧!”

  年轻女子掏出手机很快就算出了价格:“一共是十一万七千四百五十,抹去四百块的零头,你给十一万七千就行了。”

  徐妈还想还价,但被徐东用眼神制止了,眼下毕竟是卖方市场,而且价格也都是提前说好的,再还价容易激怒对方。

  交易完毕,母子俩带着两大袋子的猪肉回到了家里。

  “外婆,你们买什么了?”马玲玲走过来,从徐妈手里接过一个大袋子。

  “呀,好重。”

  徐妈笑着回答道:“买了几十斤猪肉,这下咱们家过年不缺肉了,外婆下午给你们炸鱼丸子。”

  “好啊,好久没吃鱼丸了。”

  ……

  放好猪肉,徐妈又让小儿子带着孩子们去剪头发。

  理发店不远,只有三百多米,几个人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

  理发店里人挺多的,但理发师的速度也很快,平均两三分钟一个人。

  原因很简单。

  从去年以来,因为天气和缺水的原因,或者单纯就是因为水费太贵了,很多人干脆直接剃了光头。

  当然了,此光头并非那种标准光头,主要就是用电推子推,推完了事,顶多一根烟的功夫。

  只有少数爱美的女性,或者不需要出来工作的家庭主妇,而且还是那种家里不缺钱的,才会选择继续留长发。

  以徐东身边人为例。

  徐妈和杨丽娜留的都是长发,两人白天很少出门,家里又有空调,一般三、四天才洗一次头。

  偶尔碰到用水紧张的状况,婆媳俩还会一起洗头。

  至于双胞胎,根据学校里的统一要求,两人也没得选,只能天天顶着大光头。

  大概是时间长了,两人也习惯了,有时候反倒觉得光头也挺好的。

  起码不用天天梳头发,早上还能多睡个十来分钟。

  而在电力公司那边,三位女同事,包括向欣这个一向爱美的年轻人,也是一样的光头。

  好在还有警帽,只要是上班时间,三人基本上都是帽不离头。

  等了不到半个小时,马上就轮到了徐东、可可姐妹俩和马玲玲姐弟。

  所有人剃的都是光头,总共用时不到十分钟。

  理发店里不提供洗头服务,只是用吹风机简单吹了吹,想要洗头只能回家去洗。

  徐东用手机扫码付了账,一个头三块钱,五个人十五块钱,相当相当的便宜。

  价格之所以这么低,除了理发时间变短以外,也和整个行业的低门槛有关系,理论上只要买一把电推,人人都能成为理发师。

  低门槛加剧了内卷,直接导致了理发价格的崩盘。

  回到家里,徐东首先帮可可两姐妹洗了头。

  过程很简单,抹点洗发水,随便抓抓,然后冲洗干净,前后不到五分钟,连吹干都不用,比以前省太多事了。

  至于徐东这边,速度更快,两分多钟就洗好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熊猫馆

  下午,徐妈准备炸鱼丸,家里老小一起齐上阵。

  鱼丸的用料很多,有鱼肉、猪肉、面粉、玉米淀粉、豆腐、鸡蛋、葱姜蒜,以及其它调味品。

  猪肉好解决,上午刚买回来的冷冻肉,徐妈挑了几块最好的五花肉解冻了,这种肉最适合用来做鱼丸。

  其次是鱼肉,用的是之前留下来的小杂鱼,选的都是小毛鱼,不用去刺,直接用绞肉机绞碎了。

  解决了两大主料,其它的就简单了,一点都不费工夫。

  帮着徐妈把鱼和猪肉都做成了肉馅,接下来,徐东就待不住了,带着可可两姐妹还有小旭一起出门逛街去了。

  至于马玲玲,则是坚持要留下来,帮着外婆一起炸鱼丸。

  ……

  临近过年,大街上非常热闹,到处都是出来购买年货的民众,一些娱乐场所也趁着这股人潮,重新选择了开业。

  徐东带着孩子们,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潘家园,过年之前的潘家园,几乎成为了全燕京最热闹的地方。

  不过这里的安保措施也更严格了,进入园内不仅要实名登记,还要进行安检。

  一进入园内,孩子们就被各种小吃迷花了眼。

  “爸爸,我要吃棉花糖。”乐乐拉了拉老爸的手说道。

  可可和马旭也是一脸渴望。

  “好,爸爸给你们买。”

  徐东说完带着三个小家伙,挤到卖棉花糖的店铺门口。

  排了十几分钟的队,三人终于是人手一支花式棉花糖,只是价格有点贵,一支要100块钱。

  即便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这个价格也十分感人。

  “甜不甜?”徐东笑着问道。

  “可甜了,爸爸你也尝尝。”

  可可举着棉花糖伸到了老爸嘴边,徐东象征性的咬了一小口,随即竖起来大拇指:

  “果然很甜。”

  一路逛下来,三个小家伙吃完了棉花糖,又吃了煎豆腐、铁板鱿鱼、烤面筋、章鱼小丸子等小吃,总之一个个吃的肚子鼓鼓的。

  徐东也趁机买了一些春联。

  至于其它东西,因为这边人实在是太多了,他要一路要看着三个小家伙,根本就腾不出手来。

  把整个潘家园大致逛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可可和乐乐的手里,一人拎着一个鸟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