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74节
作者:吃鳖的猫      更新:2023-05-02 20:11      字数:3246
  接下来,徐东帮着李科长把所有纸箱都一一归置好,随后便提出了告辞。

  李婶主动挽留道:“晚饭都做好了,留下来吃个饭再走吧?”

  “不了,我是吃过饭才过来的。”徐东推脱道。

  “行,那我们就不留你了。”

  李科长说完,又拿了一批烟酒给徐东带上,并且亲自把人送到了楼下。

  如此过了半个月,时间来到十二月中旬。

  今天难得是周末,徐东带着几大箱子的奶粉来到潘家园。

  之所以只带了奶粉,主要是因为特仑苏和酸奶等奶制品已经被清仓了,毕竟它们的保质期普遍都不超过一年。

  而通过处理这些奶制品,徐东换回了一堆杂粮,主要是玉米和大豆,加起来有三、四千斤。

  随着旱情的持续恶化,潘家园这边是愈发的热闹了。

  “老查,在不在?”

  徐东首先来到了肉店这边,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年了,他想提前囤点猪肉,反正有冰箱,放几个月都没问题。

  “我在二楼,徐老弟你直接上来吧!”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两人都快成为了好朋友了。

  徐东和看店的服务员打了个招呼,便直接上了二楼,这二楼他以前也来过几次,主要是作为仓库使用。

  “老查,你在干嘛呢,怎么这么臭?”徐东捂着鼻子问道。

  其实除了臭味,屋子里还有一股浓郁的血腥味。

  查老板转过身子,徐东这才发现,原来对方正在处理一条死狗,看皮毛应该是大白熊犬。

  徐东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如今肉价这么贵,宠物们被盯上,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徐老弟,你来的正是时候,刚收到了一条肥狗,要不要给你留一半?”

  “算了。”徐东摇摇头:“你店里还有其它肉吗?”

  不是他矫情,主要是自家也养了狗,吃狗不祥。

  况且眼下还能养得起这么大的狗,狗主人肯定是非富即贵,他可不想惹麻烦,没必要。

  查老板点了点头,“猪排骨还剩不少,你想要多少?”

  “全给我吧,多少钱?”徐东欣喜道,一般人不喜欢排骨,但自家除外。

  谁上他们家不缺油水呢,反倒是大肥肉不怎么受欢迎,可可姐妹俩平时一看到就皱眉头。

  “总共十斤多一点,你给一万块钱吧!”查老板挥挥手说道。

  这个价格不算贵,但也不便宜,主要是猪肉来源极其不稳定,价格波动比较大。

  如果再过几年,国家会介入生猪养殖,到时候有了稳定的肉食来源,市场价就会非常稳定。

  基本上除了节假日,平时很少会出现波动。

  “没问题,东西先放你这,我回头再过来拿。”

  离开了肉店,徐东又去了糕点店一趟,用一桶奶粉换了一包糕点,这个是出门之前答应过可可她们的。

  最后就是“淘宝”时间了,看看今天的运气怎么样,结果一圈逛下来,收获寥寥。

  毕竟快要过年了,大家都愿意在吃食上多花点钱,包括粮食都开始变得紧俏起来。

  ……

  隔天,徐东正常去上班,车上还带了两个大西瓜。

  早上,杨丽娜把地里仅剩的三个西瓜全摘了,自己家留了一个,另外两个让徐东带给李科长。

  据李科长说,李婶自从吃了西瓜后,孕吐反应明显减轻了不少,现在连荤腥都能吃上两口了,效果立竿见影。

  徐东之前已经送了五六回了,当然也换回了不少好东西,说起来自己这边绝对是赚大了。

  到了公司,徐东提前和李科长打了个招呼,然后趁着午休时间,偷偷拎着两个西瓜进了科长办公室。

  “李叔,这是最后两个西瓜了,再想吃只能等明年了。”

  李科长小心翼翼地放好西瓜,继而皱了下眉头问道:

  “能不能再想想办法,你婶子现在好不容易吃下饭了,咱们不能前功尽弃。”

  徐东摇摇头解释道:“李叔,这次是真没办法了,我找了好几个朋友打听了,目前还没发现有第二家种西瓜的。”

  “唉,这下又要愁死人了。”

  徐东见此,立马抛出了自己早就计划好的替代方案:

  “李叔,最近我朋友那边出了一批新鲜草莓,等西瓜吃完了,要不弄一点过来给婶子试试?”

  其实,他本来想送草莓酱的,图的就是简单方便。

  最后被杨丽娜劝住了,草莓酱毕竟是人工制品,孕妇吃了有风险,还不如直接送草莓。

  李科长此时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点头道:“好啊,草莓也是水果,效果应该不比西瓜差。”

  “那我过几天就去问问,争取多弄一点回来。”

  “麻烦你了,小徐。”李科长感激道。

  “不麻烦,不麻烦……”

  李科长想了想突然开口道:

  “小徐,你帮了叔这么大的忙,我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刚好这边有一个机会,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第一百章 2022年总结

  “啊,什么机会?”徐东好奇道。

  “总公司下面有个石京山供电公司,最近他们那边的安全监察处刚好缺一个副科长,你有没有兴趣?”

  徐东连忙摇头摆手道:“还是别了,我在咱们安保科待的挺好的,不想离开。”

  “你啊?”李科长叹了口气,继续劝道:“你可别小看这个副科长,怎么说它也是领导干部,比你这个大队长含金量好多了。”

  “我懂,可是石京山那边太远了,来回都要一两个小时,上下班太不方便了。

  李叔,你也知道我这边的情况,家里孩子多,根本离不开人,我实在是不放心家里。”徐东叹息道。

  “考虑好了?要不要回去和你媳妇商量一下?”

  “不用了,就算我媳妇答应了,我也不会去的。李叔,这件事谢谢你了,但我真的不能去。”徐东真诚道。

  自从重生回来后,徐东的愿望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照顾好一大家子。

  让他为了工作牺牲家庭,那不是本末倒置吗!

  而且石京山那边太靠西了,以后都是艰苦地方,发展潜力有限,远不如待在城区舒适。

  李科长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叹气道:“既然你不愿意,那我只能把这个机会让给老金了,他等这个副科长都等了快十年了。”

  “金叔要能力有能力,要资历有资历,确实比我更适合。”徐东举双手赞同。

  “你啊,要是有老金一半的上进心,没准四十岁之前就能坐到我这个位置。”李科长笑骂道。

  徐东不以为意,升职对他而言,有则更好,没有也说不上遗憾。

  ……

  时间过的太快了,忽然之间,2022年结束了,迎来了大夏历2023年。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过去的2022年,徐东会选择“磕磕碰碰”这四个字。

  它应该算是一个褒义词。

  相对于新的一年,2022年虽然发生了很多灾难,也出现了很多困难,但好歹大家都是平平安安的。

  而且跟国外一比,国内绝对算得上是“风平浪静”。

  在2022年,老徐家的众人也都有着各自的际遇。

  变化最大的是徐爸。

  徐爸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一辈子兢兢业业,从来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

  但自从来到燕京后,原本就对做生意略有兴趣的他,在接手便利店后,虽然经营不算成功,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而接下来成立的昌明公司,则让他的事业一发不可收拾。

  截止到上个月末,昌明公司总共拥有在职员工856人,兼职员工150人,全年实现总营收1.58亿元,创造了356.5万元的净利润。

  无论从规模上看,还是从总营收上分析,昌明再生资源回收公司,都可以算是一家大公司了。

  徐爸有理由自豪,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变化第二大的是徐东,这位居然一头砸进了国企这个大染缸,而且还混的如鱼得水,完全出人意料。

  在过去的一年,徐东又给自家添了一处房产,房子虽然登记在爸妈名下,但以老俩口对自家的偏心,房子肯定跑不了。

  这一年,徐东虽然在年初卖肉事件中遭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但他同样做了不少实事。

  他建了菜园子。

  他囤了两千多斤的海鲜干货,囤了一千斤的咸鱼和小鱼干,囤了好几百斤的干蘑菇。

  其它好东西也囤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整个2022年,他们家的生活条件一点也没有降低,不说顿顿大鱼大肉,但也差不了多少。

  这些都得益于徐东的提前准备,因此他同样有理由自豪。

  接下来是徐妈,徐妈这一年也干了不少事,首先通过她的关系,老徐家和王秀娟一家建立了友谊,而且双方关系越来越深。

  其次,她帮小儿子找到了一份工作,不至于看着对方一天天的颓废下去。

  第三,她把家里人照顾的很好,起码徐东和徐爸从来没有为家务事操过心,不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也相差无几。

  最后,也是她最自豪的事,她把三胞胎养的白白胖胖的,如今完全看不出他们是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