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71节
作者:吃鳖的猫      更新:2023-05-02 20:11      字数:2906
  “好了,今晚就到这吧,可可、乐乐,你们俩赶快去洗澡,身上都是鱼腥味。”徐妈吩咐道。

  “知道了。”

  “别开花洒,用盆接水洗。”徐妈提醒道。

  不是老太太抠门惯了,实在是最近自来水供应紧张,经常一整天的都没水,水箱里的水要节省着用。

  ……

  当徐东躺到床上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唉呀,累死了!”

  杨丽娜正在敷面膜,闻言心疼道:“老公,要不要我给你按按?”

  “好啊!”徐东立马翻身趴在床上,用手指着后腰说道:“按这里,都快酸死了。”

  杨丽娜走过来,边按边问:“这个力度够不够?”

  “再使点劲!”

  “这样呢?”

  “好好,就这个力度,刚刚好。”徐东不停地呻吟着,真的是太舒服了。

  按着按着,杨丽娜突然开口道:“老公,我妈想来燕京看看我们?”

  “你说谁要来?”

  徐东立马翻过身来,腰也不酸了。

  “我妈,你丈母娘。”杨丽娜重复了一遍。

  “不行,谁来都可以,就是你娘家人不行。”徐东摇头道,实在是这一家子把事情做的太绝了。

  这件事说起来很狗血。

  想当初,他和杨丽娜结婚,丈母娘那边说好的三十万彩礼钱,会给女儿原封不动地陪嫁过来。

  人家图的就是一个体面,徐东傻乎乎地信以为真。

  结果别说三十万了,一毛钱都没陪嫁过来,小俩口也因此吵了半个月的架。

  虽然两人最后和好了。

  但经过这件事,两边算是彻底闹翻了,徐东不恨对方贪婪,而是恨他们连自己女儿都欺骗。

  这些年来,杨丽娜也同样没再回过一次娘家。

  “我妈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过来看看可可、乐乐,还有大宝他们三个,孩子们都还没见过外婆呢?”

  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杨丽娜虽说心中还有气,但她是真的硬不下心来拒绝年迈的母亲。

  “我不同意,说再多也不行。”

  徐东不自觉地提高了嗓门,前世丈母娘根本就没探望过外孙们,庐阳明明离得更近。

  “好了,好了,不行就不行呗,你说的那么大声干嘛?”杨丽娜看老公情绪有些激动,只好暂时放弃了劝说。

  接下来,夫妻俩好好沟通了一番。

  徐东最后补充道:“总之,我是不会让你妈他们进咱们家门的,你也别怪我无情,我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家好。”

  “行了,睡觉吧!”

  杨丽娜叹了口气,同时也熄了让母亲来燕京的心思,自家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不值得为了这点破事闹出矛盾。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徐妈偷偷把儿子叫到一旁:“老三,你昨晚和娜娜吵架了?”

  “没有的事。”徐东连忙否认道。

  “还说没有?吵的那么大声,我和你爸在楼下都听见了。”

  徐东无奈,只好把昨晚的事说了一遍。

  徐妈听后立马就炸了:“臭不要脸的,还敢上咱们家的门,谁给她的脸?”

  徐东“嘘”了一声,让老妈小声点,万一让自家老婆听见了,只会激化婆媳关系。

  徐妈收敛了一些:“哼,老三你放心,有妈在家里,我倒要看看她敢不敢进门。”

  “妈,你不用担心,娜娜向我保证了,没有我的同意,她是不会让那些人来咱们家的。”

  “这还像话!”

  接下来的两天,经过一家人的殷勤劳动,一千多斤的小杂鱼终于全部弄完了。

  一半被做成了咸鱼,一半被直接晒成了小鱼干,转眼间院子里变成了“鱼林”。

  第九十六章 李科长请吃饭

  不自不觉间,时间来到了十一月份的尾声,在这期间,国际上倒是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

  在大洋彼岸的倡导下,包括大夏、欧盟、带英和毛熊,五方在布鲁赛尔召开了一次g5峰会。

  会议上,各方共同讨论了很多有关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议题,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五方互相签订了一大批专利互换和技术共享的协议。

  第二件事,欧盟进行了紧急扩张,吸纳了部分菲洲国家和中东国家的加入,以弥补自身在能源问题上的巨大短板。

  第三件事,菲洲多国陷入内乱,形势愈演愈烈。

  第四件事,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在经历了大半年低谷后,突然迎来了暴涨,价格一举恢复到了几年前的高峰期。

  ……

  一大早,徐东正在喂鸡。

  鸡食是之前剩下来的小鱼头,将鱼头剁碎了掺进剩菜剩饭里一起喂,小母鸡们生蛋更勤快了。

  眼下每天都能多捡到两三枚鸡蛋。

  菜园子里,杨丽娜正在浇水,最近停水的天数越来越多,日常供水严重不足,连自动灌溉都停了。

  不过也有好消息,下个月津门那边的海水淡化工厂就能向首都供水了,到时候的用水危机就能迎刃而解。

  “老三,你在哪呢?”徐妈的声音传来。

  徐东认命地叹了口气,真是想歇一会儿都不行,连忙站起来回应道:“妈,我在客厅,什么事啊?”

  “陪妈去一趟粮店,咱们家这个月的口粮还没买回来呢?”徐妈吩咐道。

  自家不缺粮食,徐妈和杨丽娜排了一次队就不耐烦了,关键是太耽误时间了,以至于老徐家现在都是月末去买粮。

  月末人少,除了一些出来买菜的,几乎是随到随买。

  当然了,月末粮食库存可能不太充足,能买到的大多是一些玉米和土豆之类的杂粮。

  所幸老徐家的大米多到吃不完,根本不缺这些。

  发动车子,母子二人来到最近的一家粮店,店面门口右侧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

  【幸福里街道粮食售卖点】

  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到了八点整,粮店准时开门了。

  首都这边的粮店有大有小,但店内布局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和一般的银行差不多,进门就是一排办事窗口。

  徐妈小跑着来到一个窗口前,递上两张粮卡,随口说道:“这个月的全部取出来。”

  柜台工作人员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女孩子,看起来才刚毕业,年轻人嘛,办事态度还算认真。

  “户主是徐东的这一张,账户上还有24斤土豆、20斤玉米粉、30斤杂交米和22斤的蔬菜,不过杂交米现在缺货。”

  “那给我全部换成玉米粉吧!”徐妈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

  “好,按照1:1.3的换算比例,加在一起总共是59斤玉米粉,24斤土豆,22斤蔬菜。”

  “对的,全部取出来吧。”徐东立马点头道。

  至于徐妈,还在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算着加减乘除呢!

  “好的,您这边总共需要支付1028元。”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递过来一张单据:

  “如果没问题的话,麻烦在这里签个字。”

  徐东早就在门口看到了价格表,玉米单价是8块钱,土豆和蔬菜都是10块,数目没错。

  签完字,扫码付钱。

  没等几分钟,徐东就从柜台下面的取货口拿到了自家七口人一个月的口粮。

  其中,蔬菜是随机分配的,自家领到的是白菜和胡萝卜,加在一起刚好是22斤。

  紧接着,工作人员又刷了另外一张卡:

  “户主徐昌明,有大米20斤,面粉14斤,蔬菜10斤,土豆10斤,大米一样要换成玉米粉吗?”

  “换!”徐妈点头道。

  回家后,徐妈又用家里的电子秤重新称了一遍,检查一下有没有缺斤少两。

  徐东苦笑道:“妈,粮店都是国家开的,又不是私人的,而且要称两遍,不会称错的。”

  “不称一下,妈不放心。”徐妈固执道。

  “好吧!”

  出门之前,徐东又随口问了一句:“我去上班了,今天要不要带东西?”

  徐妈想了想回答道:“多买点盐回来,家里的盐不够用了。”

  家里的盐本来是够用几个月的,但是做咸鱼用了很多,只能再买一些回来。

  “知道了。”

  来到电力公司,徐东发现李科长今天来的特别早,而且一脸的春风得意,大家都在猜测老领导是不是要高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