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合院避难所 第41节
作者:吃鳖的猫      更新:2023-05-02 20:10      字数:3312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不过也有好消息

  7月12日,老徐家拖了又拖的花房项目终于有了眉目,在王秀娟的介绍下,施工方终于凑齐了足够数量的中空钢化玻璃。

  这种玻璃采用两层钢化玻璃结构,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和防风等性能,十分的节能环保。

  趁着周末休息,徐东将施工方的设计师请到了家里。

  温室花房不是简单的蔬菜大棚,需要有灌溉系统、通风系统、恒温系统、还有保温系统,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徐先生,为了搭配自动灌溉系统,我建议您这边最好修一个小水塔,毕竟现在用水紧张,说不定哪天忽然就断水了。”孙设计师说道。

  “我们亲手浇水不行吗?”杨丽娜插嘴道。

  “当然可以,不过花房里面安装有全套的智能控制系统,人工肯定没有传感器精确,也更浪费水。”

  徐东不想老婆太辛苦了,跟着着劝道:

  “人家都是整套系统,缺了哪一环都不行,你就别乱出主意了,还是听小孙的吧!”

  杨丽娜翻了个白眼,也就没有再坚持了。

  “小孙,我们家有一个大水箱,你看能不能直接从水箱里接水?”

  徐东说完带孙设计师去门房看了下水箱。

  孙设计师看过之后摇头道:“不能,灌溉用水在灌溉过程中,需要添加水肥,还是和饮用水分开比较安全。”

  “行吧,那就再建个水塔。”徐东干脆道。

  接下来还有制暖的问题。

  “徐先生,您这边只能利用空调来制暖,但必须要有备用电源,万一将来停电……”

  徐东摆摆手打断对方,“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家有备用电源,不会断电的。”

  孙设计师失望地点了点头,没有卖出发电机,这一单利润少了不少。

  “那好吧,徐先生我这边马上给您出效果图,您看一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ok!”

  半个小时后,效果图出来了,花房整体由轻钢骨架构成,外表方方正正,通透率很高,充满了科技美感,无论徐东还是杨丽娜都非常满意。

  当天下午,施工队开始入场施工,一共来了八个工人,徐妈特地熬了一大锅的绿豆汤,给大家解暑。

  到了傍晚时分,花房的主体框架已经基本成型,就差设备安装了。

  第二天,施工进度明显加快了不少,到了下午四点多,整个工程彻底竣工,工人们很快就离开了,只剩下技术人员还在调试设备。

  徐东夫妻俩跟在技术员后面,搭把手的同时,也熟悉一下怎么管理花房。

  “这台电脑相当于整座花房的大脑,你们看,这是控制页面,可以24小时监测花房里的温度、湿度和土地的含水量。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就会立即做出最优选择。

  举个例子,夜晚气温降低了,恒温系统就会自动启动,保证花房里始终处于合适的温度。”

  徐东不停地点头,这种高度智能化的种植模式和未来的植工厂很类似,概括起来就是电脑负责种地,人管着电脑。

  不能说管,也可以说是人配合着电脑,“农民们”干的都是一些辅助工作,至于怎么种植,完全是电脑一个“人”说的算。

  “这么说,以后不用我们下地,躺在家里就能把菜种了?”杨丽娜不大乐意,这样种菜一点乐趣都没有。

  “差不多是这样,不过像播种、翻土和采收,还是需要人工的。”

  “这还差不多。”杨丽娜紧接着又担忧道:“刘师傅,如果电脑死机了,那该怎么办?”

  “重启一下就行了,这里的数据并不大,基本上很少出现死机的情况。”刘师傅安抚道。

  “你们这套系统是专门用来养花的,我这边你也看到了,是菜园子,会不会受影响?”徐东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请放心,我们公司正在不断更新蔬菜类的数据库,只要及时联网下载,以后不管种什么菜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旱灾之下,社会上对于温室玻璃房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花房建设公司当然不会视而不见,早就进行了相关预研。

  随着技术员的详细讲解,徐东俩口子逐渐掌握了花房的运行模式。

  说起来非常简单,只要看懂相关数据就行了,其它的都交给电脑,一学就会。

  调试完成后,徐东亲自将技术员送出大门,花房一共花费了80多万元,比平常价格贵了七八倍。

  但这钱花的值,起码老徐家以后都不会缺蔬菜了,徐东囤积的脱水蔬菜反而成了多余。

  “老婆,这次多种点其它蔬菜,每种都种一点。”徐东笑着说道。

  “知道了,要不要再种点西瓜?这天太热了,可可她们最喜欢吃西瓜了。”

  徐妈过来插嘴道:“种西瓜好,反正也占不了多少地方。”

  “对了,王阿姨的草莓什么时候种?”杨丽娜问道。

  “我听老王说了,草莓苗还没育好苗,大概还要等一个星期。”徐妈回答道。

  “这次多亏王阿姨了!”杨丽娜感慨道。

  徐妈趁机教育起了徐东:“儿砸,你要努力了,看看人家这事办的,一句话咱们家的大难题就被解决了。”

  第五十六章 种草莓

  徐东不由得瘪瘪嘴,反正他这辈子就这样了,顶多苟在电力公司里,不能再多了。

  “妈,东子他不是当上队长了吗,这事急不来,国企里面都这样,要一步一步升。”杨丽娜对着徐妈劝道。

  “小队长能管什么事,除非能升个科长,科长才能算干部。”

  徐妈也不是糊涂人,早就把电力公司内部的弯弯绕绕都打听清楚了,知道科长一职的含金量。

  “人要知足常乐啊!”某人痛心疾首道。

  结果收获了两双大白眼,白森森的,甚是吓人。

  ……

  三天后,王秀娟拎着一大袋子的草莓苗来到四合院,马克现在看见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因为太熟了。

  “老王,玻璃的事麻烦你了。”徐妈客感激道。

  王秀娟放下手中的袋子,客气道:“谢什么谢,娜娜隔三差五就往我那里送新摘的蔬菜,就算要谢,也应该是我感谢你们家才对。”

  “好好好,以咱们两家的关系,说谢确实太见外了,以后谁都不许提。”徐妈认真道。

  “这才对嘛,有来有往,日子才能长久。”对于人情往来,王秀娟一向看得很透。

  杨丽娜抱着小宝出来了,看见王秀娟,便上前打招呼道:

  “早啊,王阿姨!”

  徐妈简单说了王秀娟的来意,杨丽娜好奇道:“不是说还要一个星期么,怎么这么快就好了?”

  王秀娟捏了捏小宝的嫩脸,笑着解释道:

  “差不多了,我那边育苗条件不太行,还是早点种下去好!”

  “那我帮您一起种吧。”杨丽娜跃跃欲试道。

  “好啊,你们家这花房弄得也太先进了,我还真有点看不懂。”

  “我教您,其实很简单的。”

  杨丽娜将小宝递给徐妈,然后和王秀娟一头扎进了菜园子里,两人都是园艺爱好者,可谓志同道合。

  “娜娜,草莓喜光,不如就选中间这块地吧?”王秀娟提议道。

  看着眼前这块不到十平米的土地,杨丽娜有些发愣:“这块地是不是小了点,够用吗?”

  “够了,我这次大概育了100株幼苗,这块地刚刚好。”

  “那听您的。”杨丽娜答应道。

  接下来,两人开始移栽草莓苗,密度不用太大,每株之间大约间隔10公分。

  不到半个小时,草莓苗全部移栽完毕,杨丽娜突然拍了下脑袋:

  “差点忘问了,王阿姨,这草莓是什么品种的?”

  “星都3号,我从老熟人那里要来的,果大、味甜、高产、香味浓郁,特别适合老人孩子食用。”王秀娟如数家珍。

  “能做草莓酱吗?”

  杨丽娜怀三胞胎的时候,曾经跟着短视频学会了制作草莓酱,而且家里冰糖和蜂蜜又不缺,所以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能啊,怎么不能!”王秀娟笑道:“做好了,记得送我一瓶,抹面包最开胃了。”

  “什么最开胃?”

  徐妈刚好端着两碗绿豆汤进来了,满脸好奇地问道。

  “妈,我们在说草莓酱呢!”杨丽娜解释道。

  “草莓都还没影呢,你们俩都想到做酱了!歇会儿,我做了绿豆汤,你们趁凉喝了吧。”

  杨丽娜接过碗:“谢谢妈!”

  徐妈将另外一个碗递给了王秀娟,等两人喝完了绿豆汤,拿着碗就离开了。

  接下来轮到给草莓苗浇水了,杨丽娜指着电脑介绍道:

  “王阿姨,您看,电脑通过摄像头已经捕捉到了草莓苗,咱们只要点击这个自动按钮,接下来的事就不用我们操心了。”

  “那你快点啊!”王秀娟催促道。

  杨丽娜用手指对着电脑屏幕轻轻一点,随即花房里响起了一阵“滴滴”的提示音。

  “出水了!”王秀娟指着铺在地面上的滴头说道。

  杨丽娜点头道:“这滴灌用起来确实挺节水的。”

  “娜娜,还有其它功能吗?”

  “有,晚上会自动控温,如果土壤缺少养分,灌溉系统会自动添加营养液,光线强弱同样也可以自行调节。”

  “你们的营养液从哪买的,网上吗?”王秀娟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