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陪酒
作者:二硫      更新:2023-05-01 18:47      字数:2364
  第二天,青玄从床上醒来的时候,身旁已经没有人了。

  下了楼,织麦正在用方言气势汹汹地与前台姑娘交流。小姑娘很不高兴的样子,嘟着嘴说些什么,终于还是拿出手机给扫了织麦的码。

  “师姐,你被当成水鱼宰了你知不知道?”织麦一边转钱给她,一边说这家旅店坑外地人,竟然抬高了近一倍的价钱。

  青玄笑了笑,大大方方牵起她的手。

  她们这几天品尝了特色小吃,走了有名的景点,把所有事情抛在脑后疯狂地玩了几天,青玄很默契地没有提那晚的事。

  织麦拍了很多照,每天晚上都在低头修图,然后挑挑拣拣几张最好的,挤在青玄旁边问意见。

  青玄没有意见,说每张都很好看很漂亮。

  织麦嘟着嘴不满意她的敷衍,非要叫她选:“快点快点,要发九宫格呢!”

  青玄摸了摸织麦的头发,笑着说说这个也好那个也好,便把所有的图都拼好长图,这样就可以一起发出去啦。

  玩也需要精力,两人每一天都很累。这里对青玄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风土人情、饮食特产、天文地理等等,在任何地方眺望远方都能看到起伏的山,山下到山顶是渐变的白,像笼罩着一层朦胧的纱。

  明天要去打卡最后的网红旅游点,干牛山。

  干牛山是当地最高峰,山上的寺庙吸引了很多游客,听说供的神佛有求必应,特别灵。

  当晚两人早早便依偎在一张床上,她们互相压到对方的头发,决定第二天去看日出。

  太早了睡不着,两人开始聊天,青玄在一旁摸摸织麦的脑袋,手指插入对方头发,安静着倾听着。

  接着,她开始絮絮叨叨讲她小时候的事,总是举着风车踩在田埂上跑,或是下池塘捉小鱼小虾,或是在山脚采野花爬树掏鸟窝......

  讲到后面避无可避,织麦还是提起了她的原生家庭。

  尽管前几天已经大哭了一次,但是情绪的黑泥是永远吐不完的,在青玄身边,织麦非常矫情,觉得十分委屈。

  “师姐,要是人能选择出身能该多好,”织麦抬头,直视青玄,“我真羡慕你啊。”

  青玄怔住,她若有所感,在被窝下摸索着织麦的手,紧紧握住。

  “有时候我觉得我是捡来的,弟弟才是亲生的。”织麦望着天花板,父母迫于生存压力总是在她身上发泄,总是怒骂或动手,“他们一定是这么想的,看啊,尽管处于社会底层遭人脸色,但家里还不是照样有条狗供我驱使。”

  “可是,我已经尽我所能做到最好,为什么他们还是不能对我好一点?”织麦想哭,但是她眼睛干干的,她的泪早就流完了。

  青玄闻言一滞,不知道到怎么样才能安慰织麦,任何语言都很苍白。但她还是反反复复说,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两人在沉重的气氛中沉沉睡去。

  当晚青玄迷糊中翻了个身,手一伸,旁边的被窝竟然是空的,她猛地就清醒了。

  惊坐起,恍然看到阳台有个人影。

  青玄下床走过去给织麦披了件衣服,只见她面无表情,眺望着远方,似乎神游天外。

  青玄顺着目光看去,黑漆漆的,道路只亮着路灯的光,外面什么也没有。

  织麦周围好像存在一个玻璃罩,把所有人隔绝在外,连青玄也不能触碰她半分。

  “师姐,你知道吗,我其实高考成绩并不怎么样,靠着加分政策打擦边线才能进来。”织麦低头自嘲笑笑,呼出一口气,目光平静。

  “我们明天去看看玫老师吧。”她抱紧了双臂,目光涣散,没聚焦在任何事物上。

  织麦所说的玫老师是她的初叁班主任。

  班主任叫做玫瑰,十分严厉。她腰板挺得笔直,但衣服总是空荡荡的,一副瘦瘦小小的样子。头发稀疏,斑斑驳驳掺着一半的白发,眼窝深陷,黑黄的皮肤上沟壑千重,嘴角向下,永远都在板着脸。

  但她面对织麦时总是柔和了神色。

  织麦是班里第一,被寄予了厚望,但这远远不够。

  小镇太多人读了义务教育就辍学,敷衍完这几年就去打工,所以排名并无意义,织麦的竞争力不大。

  班主任教的语文,偶尔兼职别的科目,总喜欢从讲台上下来,到学生的课桌旁讲课,从这一头走到另一头。

  织麦是语文科代表,文科极有灵性,班主任尤为喜欢她。课上常常念她的作文,多次倡导班里同学向她学习,每一次批语都比别人多两行,在她打瞌睡的时候还会到她面前轻轻地敲桌子。

  有时候,家里忘记给织麦午饭钱了,班主任得知后便带着她回家吃饭,让她免受胃疼之苦。

  班主任极爱玫瑰,爱它的鲜艳与带刺,曾不止一次地在班上讲过她改名的故事,但是她的家里却种着一大堆的月季。

  织麦耿直道,这些并不是玫瑰花,老师被骗了。

  班主任有一瞬间的愕然,然后便是羞涩笑笑,拍拍学生的头:“种都种了,外形也差不多的。”

  她本名十分普通,但她不服于命运,成年后便毅然决然去民政局改名。

  班主任非常喜欢诗,经常摇头晃脑地念,沉醉其中。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古来圣贤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

  织麦也很喜欢诗仙,那是一种扑面而来的狂妄与自由,这是她生下来就没有的东西。

  可惜,理想是洒脱的李白,生活却是窘迫的杜甫。

  小地方读书,没有资源和名师,除了刻苦还是刻苦。

  就算执行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按照惯例,这所学校能进县里最好高中的不超过5人。

  哪有什么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呢,女人的成长路上全是诱惑。

  校长找到了织麦,许诺她能顺顺利利进当地最好的高中。

  男老师好像很为难,欲言又止,眼神复杂地看着织麦,艰难地吞了口唾沫,终于提出了要求:只要她今晚跟他们一起去吃顿饭。

  学生天然地相信老师,全心全意相信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顿饭而已,就能保她升高中,再简单不过了。织麦没想那么多,很快跟着上车了。

  这是她第一次去这么高档的酒楼。

  到了包厢,她才发现不对劲。

  包厢门口把持着保安。

  包厢里面全是男人跟女学生。

  男人衬衣黑裤,或是西装革履,身边都坐着一个女学生。

  织麦不是年纪最小的,最小的是坐她旁边的一个五年级小学生,红领巾还塞在口袋里,鼓鼓的,露出一个红色的角。

  她们都是来陪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