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最佳男演员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32      字数:2204
  朱全忠不明白,怎会突然出现这样的局面,就算是李晔提前联系好的,也不会这么快啊。

  现在说是四面楚歌有些夸张,但起码也是十面埋伏的节奏。

  随着不断有士兵从前线逃回来,他手下的人马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只是让他感到后悔的是王彦章,他已经知道了王彦章最后一战的情形。

  知道自己误会了这员大将,如果不是自己猜忌,王彦章根本不用战死,他这是通过这种方式向自己表达忠诚,要知道,王彦章可是天下难寻的猛将。

  现在,却兵败身死。其实按照王彦章的能力,就算战败,也不至于战死,可他却没有选择突围,而是一直坚持在第一线,不光是为了拖住禁卫军,更是想他表达自己的忠诚。

  自从王彦章被就出来之后,大家都明白,朱全忠对他的怀疑就一直没有减轻过。

  虽然当时情况确实王彦章叛变的可能性极大,但是闲杂王彦章战死了,那不是传言,有无数的逃兵证实,那惨烈的一战。

  这让本就不稳定的宣武军,更是充斥着对许多不稳定因素。大家都在猜测,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王彦章,毕竟朱全忠的多疑,是出了名的。

  连王彦章这种绝世猛将,绝对忠诚的人,都只能以这种方式结束,那自己呢。

  不满情绪开始逐渐在宣武军内部形成,如果朱全忠此战能够战胜禁卫军,或许能将这种情绪压制下来,但是现在谁能保证宣武军可以战胜禁卫军呢!

  据说,禁卫军的援兵正在赶来,本来两万多人的禁卫军,就将宣武军打的晕头转向,如果禁卫军的援军在赶来,那宣武军还真不知道能应付几下。

  朱全忠也知道现在军中的情形,毕竟是带兵出身,多年的征战杀伐,这种事怎么能逃过他的眼睛,只是,他现在没有特别的好的应对之策。

  他信任的人中,唯一能给他出谋划策的敬翔,被他留在汴州主持大局,现在身边根本没有一个可信之人,可以给他出谋划策。

  “现在朱全忠已经陷入两难,陛下是否暂缓行动,让他们自乱起来,也省的我们徒增伤亡。”安敬旭建议道。

  “不,朱全忠此人虽然狡诈阴险,但却是不折不扣的乱世枭雄,一旦给他时间,他完全可以破解这个局面,你以为他安坐这些年的宣武,靠的是什么吗。

  比他军力强盛,比他富庶有钱的人多了,怎么只有他,。能在宣武这个四战之地,不仅顽强地活下来,还不断扩张,消灭当世第一强藩秦宗权,取而代之。

  再说,现在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朕不想在拖上几年,那样只会徒增许多无谓的伤亡,反而不美。有这样的机会,朕就不会慢悠悠的用计谋取胜。

  朕现在要的就是痛打落水狗,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再说,朕不这么做,那些藩镇说不定又会缩回去,何苦呢。”李晔说完,安敬旭不自觉地看向了一旁的张全义。

  此时的张全义,就如同乖宝宝一样,低眉顺眼,根本看不出一丝他是刚刚投靠的样子。

  其实,此时张全义的内心,说是汹涌澎湃也不为过,虽然战果真真切切地摆在眼前,可作为当事人的他,还是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一切。

  话要从年底的朝贡之前说起,当时张全义安排自己的长子张继祚去长安朝贡,这本来没什么,天下藩镇,包括朱全忠都是如此。

  毕竟朝廷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正是这次看似普通的朝贡,却彻底改变了他和天下的命运。

  那个时候,有人自称是朝廷羽卫的人,和张继祚联系上了,当时张继祚也没有多想,毕竟性随乃父,多个选择也是不错的。

  其实,当时在长安的大多数藩镇,都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可不同的是,在张继祚准备启程回洛阳的时候,有一个叫薛康的人找到了他。

  跟他说了许多,不仅是对时局的剖析,还有对实力的展示,尤其是各种火药武器的展示,简直让初出茅庐的张继祚目瞪口呆。

  当时薛康将他带到一出狂野深山,在那里有几十个草棚,一看就是临时搭建的,但是,每个草棚都遮挡的很严实。

  张继祚当时不明白,后来张全义给他解惑,他才明白,那里边都是和他一样,藩镇的代表,或者是藩镇节度使本人。大家都不会以真面目示人,但却无一例外地出现在那里。

  当时,禁卫军就向他们展示了他们的火药武器,时间不长,但每个草棚都有一个禁卫军做讲解,结束之后,大家没有像往常一样,各自返回,而是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

  当时展示的武器,不仅有地雷、弩炮,甚至展示了将作监刚刚研制成功的火炮!

  是的,李晔一直追求的火炮,也终于在去年年底研制出来,不过差强人意的是,因为钢质的原因,火炮没有李晔要求的那么轻便。

  但也绝对不是明清时代,那种动则上千斤的笨重之物。

  火炮可以放在两马拉拽的专门车辆上,行军速度,和对地形的要求,都是这个时代,甚至明清都难以企及的。

  火炮的攻击力、破坏力,都让那些参观的人,惊讶不已。

  他们知道,今后在禁卫军面前,所谓的固若金汤的城池,就如同笑话一样。

  除非是厚重的城墙,不然那些城门、千斤闸之类的东西,在火炮的面前,跟纸片没有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随着火炮的大规模装备,禁卫军无敌于天下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因此,张继祚回到洛阳之后,张全义就主动和羽卫联系,表达了投靠朝廷的意愿,羽卫也给了他肯定的答复。

  并且,羽卫和盛世的主持人李振,甚至从汴州亲自到洛阳与张全义密商。

  经过几天的协商协商,终于在李晔抵达潼关之前,双方敲定了全盘计划,包括备用计划。

  当时虽然也制定了朱全忠西征兵败的计划,但当时不管是李晔还是张全义,谁都没有预料到这个情况,朱全忠竟然如此冒进,被禁卫军一战击败。

  当然,这因为不能全怪朱全忠冒进,毕竟当时张全义在羽卫和盛世集团的配合下,戏演的太真了,李晔直呼张全义可以拿小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