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神秘的好消息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31      字数:2129
  “如何?”张全义此时眼中光芒四射,丝毫没有疲态。

  “只有四个字,‘一切如旧’!”

  “好,你去安排吧。”张全义说完,又换成那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了,在张继祚的搀扶下,会自己的卧房了。

  两人的对话,就在短短一瞬间,而且声音极低,就算有人在一旁也很难听到,可见两人的谨慎。

  “汴州那边有消息吗?”

  “启禀陛下,朱全忠派了庞师古来洛阳,庞师古现在就躲在道政坊里。”

  “有什么异常?”

  “没有,他昨天到了洛阳,身边只有二十几人,和情报上说的百人队伍人数不符,剩下的人应该是负责在外接应和联络城内据点了。

  现在道政坊里已经聚集了三百多人,城外也已经聚集了五百多人。城内人数基本也就是这些了,城外还会有所增加,毕竟当初许多宣武军趁夜色逃了。”

  如果庞师古在这,一定会被震惊到。因为这些数据和他掌握的分毫不差,甚至城外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

  这就是羽卫的强大之处,当然这也不全是羽卫的功劳,这是李晔整个团队共同协作的结果。

  这次庞师古从汴州一出来,就有人将消息传递到洛阳,庞师古一路上的人员变化,路线选择羽卫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这里边有羽卫,也有盛世集团,也有禁卫军等等诸多部门的协作,才能做到如此及时快速准确地掌握第一手信息。

  不是羽卫不想做到一步到位,而是李晔提供给羽卫的资金,人员,羽卫只能选择和其他部门合作。

  这也是孔纬默许羽卫存在的原因。

  这样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特务政治的存在,要知道现在李晔在羽卫心目中犹如神一般的存在,可李裕呢?再往后的帝王呢!他们能控制的了羽卫吗?

  所以,李晔从一开始就控制着羽卫的扩大,甚至在朝廷各项体制初建之际,就将羽卫移交到了内阁管理之下。

  但这对羽卫没有太大影响,毕竟作为羽卫的三大巨头,他们都是李晔一手提拔的,他们对李晔不是忠诚那么简单,他们对李晔,就是盲目崇拜。

  这不仅仅存在于羽卫,禁卫军中也是如此。

  “先不要动他们,严密监控就好了。”

  “是。”见李晔没有别的吩咐,薛康就出去了。

  李晔则在三个孩子的帮助下,开始梳理这些天的各种情报。

  李晔取出表格,三个孩子则开始按照李晔的要求,将各种情报分类,显然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干这个,很快就将情报分好类了。

  情报分类好了之后,李晔开始将其填入表格,填完之后,李晔先是沉默了一会儿,他在分析整个情报,也在思考自己的计划该如何调整。

  李晔想好了,没有着急,而是反复推敲了几遍。

  然后,李晔开始和三个孩子讨论,是的,李晔这次带着三个孩子出来,当然不是为了让三个孩子游山玩水,而是让他们学习真正的斗争。

  让他们看看真正的斗争是多么复杂,多么血腥。

  这三个孩子将来都是要独当一面的,所以李晔才会把他们带到这个地方,让他们亲身经历一次,比交给他们一百遍都要管用。

  何况这次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张全义有什么变化吗?”庞师古从张全义那出来之后,变换了几次路线,确定没有人跟踪之后,才回到位于道政坊的据点。

  此时据点里,已经有人在等着他了。

  此人是洛阳知府王睿民,也算是东都权利核心的一员了。不过,他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宣武在洛阳的一颗钉子!

  虽然张全义一直对朱全忠唯命是从,但朱全忠也不会完全信任他,像王睿民这样的钉子,洛阳不在少数,只不过能进去到核心的只有王睿民一人罢了。

  “回庞将军,这几天天不亮张全义就带着大家到行宫,在那一呆就是一天,可这些天,行宫连条狗都没出来搭理他。”

  “哦?那就是说,张全义不太可能投靠朝廷咯。”

  “就算是他想投靠,也得看人家愿不愿意收着他。别说这几天他没有单独和朝廷的人接触,这半年来,他都很少和外人接触,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没有什么端倪?”庞师古问道。

  “没有,将军应该知道,张全义有时常发呆的毛病,所以大家都没有在意,不过,我还是加强了对他的监视,确实没有什么异常。”

  “你来这,没人知道吧。”

  “没有,我小心着呢,是化妆从后门出府的,在路上绕了好几圈。”

  “那就好,如果没有什么新情况,你就不要往这来了。有什么事,我会让人去找你的。”庞师古吩咐道。

  “是。”

  庞师古看着王睿民的身影,脸色阴沉了下来。

  他不喜欢这个卖主求荣的人,不过是现在很需要他罢了。他之所以一直询问他张全义,不是不相信王睿民,而是他一直觉得王彦章不可能背叛朱全忠。

  所以,他想从这个宣武坐探这,看看是不是张全义出卖了朱全忠。

  但从王睿民的话里,庞师古也觉得张全义没问题。

  他不喜欢王睿民这个人,但却不会怀疑他的忠诚,毕竟他的家人都在汴州城呢!

  而且,朱全忠给他开出的条件,也很优渥,就算不当官了,也足够他富足一生了。

  这方面,朱全忠还是很有眼光的。

  何况,就在洛阳的人说的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既然张全义没问题,那就只剩下其他两种可能了。

  虽然庞师古和王彦章私交甚密,但他还是铺开信纸,给朱全忠如实写信。

  毕竟这不是什么小事,这关乎着整个宣武的安危。

  “陛下,李振来信了。”

  “哦,难得啊,朕都快把他忘了。”李晔说完,接过翻译好的信件,打开一看,立马大笑起来。

  “真是天助我也!”李晔说完,将李振的信,递给了身旁的赵武奇,“按照李振说的,开始准备,给潼关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