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小心试探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29      字数:2096
  今天李晔能当着李裕他们说的基本已经说完了,一家人开始了幸福的一天。

  当天晚上,李晔没有着急休息,而是把何皇后和崔文媛叫到一起。

  “你们应该知道朕白天回答裕儿的意思了,想必你们现在纳闷,为什么现在李振什么都不做,朕反而更加放心了。”

  李晔说完,何皇后和崔文媛同时点头。

  她们确实想不明白,为什么李振什么都不做,就是这么闲着,难道这就是李晔说的人才?

  这样的任务,想必换成谁都能完成吧。

  “现在整个阶段,正是关键时期,想必不仅长安,宣武也肯定盯着盛世在宣武的动作,稍有不慎,朱全忠是不会在乎那点虚名的,他肯定会出手阻止。

  所以现在,盛世在汴州做多错多,只要静观其变就好。”

  “那陛下派谁去不都行吗?”崔文媛不解地问道。

  “不行。这个时候派别人去,朕可以明确告诉他该怎么做,但是你们都知道,情况瞬息万变,一旦出现对我们有利的节点,错失良机,那我就亏大了。

  所以,派去的人,要能及时、准确把握住机会,所以,朕思来想去,目前只有李振最合适。”

  其实,李晔手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人才,比如眼前的两人,就是难得的经济奇才,但是这种任务不仅要深入到敌后,还要能利用汴州的各方势力。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振是最合适不过了,毕竟他本身就是宣武人,又常年在宣武官场走动,虽说人品不佳,但总归和当地许多势力有所勾连。

  而且,李振的族兄李谠,现在还在朱全忠手下,虽然肯定会受到李振的影响,但只要李振一天不出现,李谠就暂时是安全的。

  李振这次扮演的角色和上次一样,都是幕后操控者,理论上是安全的,而且作为汴州的地头蛇,李振应该不会像上次在长安一样被抓。

  “所以,这次李振在出发之前,朕已经跟他交代清楚了,朕要达到的效果,那就看李振能不能给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了。”李晔看着汴州的方向说道。

  二女知道,李晔这是在冒险,他在那自己精心布置的计划冒险。

  李晔在赌,他赌李振能完成他的任务,不然,李晔付出的不仅仅是一些财物,还有整个计划的调整。

  汴州城内,李振并不想表面上那样轻松,每天他都会和季玄,将白天搜集到的情报整理分类。

  此项工作对于两人来说,异常浩大,如果不是李晔拿出了表格这个神器,估计两人就算是不眠不休,一晚上也根本完不成,就这样,也把两人累的够呛。

  “朱全忠终于松动了,我还以为他会一直盯着不放呢。”季玄整理之后,有点兴奋地说道。

  “不可能,宣武乃是四战之地,富裕到是真的,但毕竟无险可守,朱全忠又是一个有野心之人,他肯定不会一直盯着咱们不放,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谋逆。”李振说道。

  这段时间,李振和季玄相处的十分融洽,季玄是西门重遂一手培养的,是本是长安城一个孤儿。

  一次偶然的机会被西门重遂发现,收为义子,西门重遂觉得自己有辱门楣,自打入宫后就不再用本来的姓氏了。季玄,作为可以说是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

  他不仅个季玄请了最好的老师,教季玄识文习武,更是亲自教导季玄为人为官之道,本来是准备在他百年之后,有个人能给自己养老送终。

  只是没想到李晔的出现打破了他的计划,让他有了更好的打算,他现在将季玄推出来,也是为了季玄以后能够有更好的出路。

  季玄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无论是在盛世集团打杂,还是独立代领商队行商,季玄都竭尽全力,西门重遂透露,此次事情结束之后,会安排他到衙门锻炼。

  季玄这次来汴州,也算是李晔放在李振身边的一个眼线,所以李振在汴州的所有事,都没有瞒着季玄。

  而且两人都是经济天才,交流起来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先生说的是,只是朱全忠也够谨慎的,这都快两个月了,还一直盯着盛世。”

  “不要被他武将的身份蒙蔽了,他其实是一个极其谨慎的人,他为人心思细腻,手段毒辣,所以跟他交手,切不可操之过急。”

  “那我们现在还是继续蛰伏?”

  “不,如果现在不做点什么,反而会引起朱全忠的怀疑,这样,你明天安排一下,把滞留在许州和荥泽的难民向关中转移。”

  “会成功吗?”

  “谁知道呢,这一批人应该能有一半的人到关中。”

  季玄没有问另外一半的人,因为他不敢想象,失去盛世集团的关照,那些人会活成什么样。

  只要盛世集团有所动作,肯定会引起朱全忠的注意,但是现在如果什么都不做,才会让朱全忠真的担心。

  他多次挑衅长安,如果长安一直忍让下去,朱全忠势必会担心长安方面在谋求更大的机会。

  所以,李振安排盛世有所动作,一来可以缓解盛世集团在郑许二州的压力,二来也是给朱全忠吃一颗定心丸。

  至于其他的,李振就没办法了,毕竟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果然,盛世集团通过对当地官府的打点,以及前期和当地士绅达成的交易,最终将滞留在郑许边界的难民,向着关中转移。

  只是,朱全忠发现后,立即出手阻止,只有三分之二的难民踏上了前往关中的路,这已经比李振预计的要好得多了。

  倒不是朱全忠反映迟缓,而是阻力太大,毕竟那些士绅根本不希望难民返回,如果难民全都返回了,那势必会加大他们的压力。

  毕竟是一方士绅,趁着灾年谋夺一点土地,是他们发家的重要手段,但是也不能眼看着那些难民冻饿而死,那些留下的人会怎么看,到时候人都跑光了,他给谁当士绅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