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呲出獠牙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27      字数:2302
  等内阁诸臣全都出去之后,李晔轻声唤过一个侍卫,在他耳边说了几句,然后起身直奔后宫而去。

  李晔每次回后宫,心情都格外高兴,不过这段时间,他心里对后宫的两位,还是多少有些愧疚。

  尤其是崔文媛,怎么说两人也是新婚燕尔,应该还是处在蜜月期的时候,可自己却被迫开始勾心斗角之中。

  “陛下,您回来了。”何皇后起身,崔文媛也跟在身后,两人配合着给李晔除去朝服。

  今天太极殿和承天门发生的事,她们都知道了,但两人丝毫没有害怕的意思,甚至一点惊慌都没有,现在李晔回来了,她们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给李晔换上常服。

  “她怎么每天就是睡啊?”李晔看着熟睡中的李蘅,有点小失望。

  “小孩子都这样,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何皇后给李蘅掖了掖被角道。

  “刚接到线报,西北三州旱情严重,现在已经有人在那煽动叛乱了。”李晔随口说道。

  “陛下要我们做什么就请示下吧。”何皇后嗔怪道。

  李晔一般不在后宫说朝堂的事,既然说了,就是需要何皇后帮忙了。

  李晔被何皇后说的有些不好意思,“都是朕无能,还得请自己的老婆出手帮忙。”李晔不失时机地调侃道,换来了何皇后一个大大的白眼。

  崔文媛在一旁也是掩嘴微笑,虽然两人成婚时间不长,但是她特别喜欢这个家庭的环境。

  只要不是在正式场合,李晔总是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欢笑,夫妻间的调侃,父子间的打闹,完全没有再朝堂上那种威严,在军伍中的那种运筹帷幄。

  当然这是就是典型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李晔在朝堂上根本谈不上威严。

  “此次煽动闹事的人,是朱全忠派来的,朕本来还想和他相安无事一段时间。

  谁承想,这老家伙得寸进尺,上次长安银铜一战,不但没有让他有所收敛,这次更是直接派人到朕的后方捣乱,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李晔说完,何皇后到没什么,崔文媛先是一愣,之后明白了李晔的意思,一下没忍住,笑的直接瘫倒在软塌上。

  “既然他出手了,朕就不能不还击,不然还真拿土地爷不当神仙了。

  这次西北旱灾,其他地方也好不到拿去,据羽卫回报,郑州、许州今年雨水甚大,不少地方被淹,马上就要入冬了,灾民已经开始向着汴州聚集了。

  而朱瑄和朱瑾也有所动作,朱全忠现在也是焦头烂额。既然他先动手,那就别怪朕了!”

  崔文媛听完,知道李晔是想让何皇后和她,对宣武动手,不过不是大军开进,而是和之前长安一样的商战。

  她还有些小激动,终于有机会一展身手了。不过就是苦了那些平民百姓。

  “陛下准备让臣妾作什么?”何皇后问道。

  “很简单,朕明日会下诏对西北三州、郑州、许州,减免三年的赋税,你安排盛世在这两地放粮赈灾,朱全忠肯定会出手阻止,记住,只要忍让,不要反击。

  然后,派人收拢流民,迁往关中,到关中之后,朕自有安排。

  文媛,你给老爷子去信,让他发动六大家族,向宣武输送生铁、马匹,尤其是战马,但记住,只要银钱,不要粮食!”

  何皇后习惯性地记下,准备明天安排人。崔文媛就有些搞不懂,李晔这么多到底是为什么?

  现在关中虽说富裕,但也还没有达到能向外输出的程度,少量的流民,或许不会给关中造成什么影响,可一旦盛世集团以朝廷的名义出面,势必会有大量的流民涌入关中。

  人口是关键,问题是现在关中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容纳,更何况,如果有宣武的奸细混杂其中,那就得不偿失了。

  要知道,即使到了现在,关中仍然是整个大唐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虽然比不上唐初,全国二百七十州,关中独占两百州的规模,但也是人口充裕。

  李晔这么做,虽然会对宣武有所打击,但也加重了自己的负担。

  不过李晔似乎没有利用灾情,对宣武官府动手的意思,难道是李晔没有想到?

  再说,让六大家族向宣武输送生铁、马匹,这可都是战备物资,现今时节,这是比黄金、土地和人口更受藩镇欢迎的东西。

  作为李晔的盟友,不是应该让他们支持一下自己吗?怎么还资敌了!

  不过,看何皇后的样子,似乎也不知道李晔的用意,但还是无条件地接受了,她也只好压下心中的不解,准备回去给崔尚写信,转达李晔的意思。

  而崔尚,在收到信后,大呼高明!

  六大家族族长再次聚首,狂欢一夜。

  “陛下,您到底是什么意思?”当夜,李晔被何皇后感到崔文媛这里,理由是怕李晔吵到李蘅。

  崔文媛服侍李晔洗漱之后,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当然是打击朱全忠了,不然还是给他送锦旗不成。”李晔拿起桌子上的苹果,咬了一口,说道。

  “又是生铁、又是战马的,您这跟资敌有什么区别,还只收银钱,难道不应该趁机搜刮宣武的粮食吗?”崔文媛见李晔似乎没有瞒着她的意思,也不管李晔的怪话,继续问道。

  “看看,我们崔大才女都这么想,你觉得朱全忠一介武夫,能想到朕的意思吗?

  宣武地处黄河中游,又是运河连接关中的咽喉,历来都是富饶之地,朱全忠并不缺粮食,只不过他现在和二朱争斗正式白热化阶段。

  朕料定他绝对不会为了区区两州之地的灾情,大规模放粮,虽然朱全忠狡诈多疑,为人残暴不仁,但宣武终归是他发家的根基。

  既然要长久下去,就不能不顾及当地势力。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各地都有大量的豪绅大户,如果只是单纯的几户,甚至一州之地,朱全忠或许不会放在眼里。

  但是现在并不仅仅是两州之地,还有许多相邻州府的豪绅,盯着两地的灾情,此时正是他们收割财富的时候,他们就是等着灾情严重了,好出手兼并土地。

  如果朱全忠出手阻止,或许会成功,但也会得罪宣武的豪绅集团,到时候,这些人虽然不会动摇他的根基,但只要这些人暗地使些手段,那也够朱全忠忙活的。”

  李晔胸有成竹的地说道,现在朝堂的隐患已经被清除,其他的隐患也将随之被压制下去,这件事肯定会传遍天下藩镇,他不再有隐忍的条件了,他也不想在隐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