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意外
作者:大猪蹄子      更新:2023-05-01 18:27      字数:2159
  “既然你不想说,那就该轮到朕了。”说完,李晔示意将大喇叭的“话筒”转向自己。

  “朕是李晔!现在朕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赶紧滚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然一律按照叛乱论处!”

  李晔的话一说完,城墙上的群臣愣了。

  这时什么情况?李晔是不是丹药服多了,脑子又不清楚了。就连孔纬和崔湛也对李晔这么做,有些意外。

  毕竟城下就是万余人的叛军,就算禁卫军战力再强,也不可能保证在场所有人的安全,稍有不慎,就是一场波及全城的动乱。

  如果再有大臣因此受伤,那就更加会损害朝廷的威信。

  就在此时,城下的“叛军”开始动了。

  城上的群臣见状,也开始紧张起来。

  武将们更是抽出佩刀,护住李晔。

  李晔不耐烦地推开身前的彭凡,这家伙本来就身高体长,现在越发的熊壮了,往李晔跟前一站,李晔根本看不见前边了。

  大唐以武立国,所以大臣们在上朝的时候,都陪着仪刀,就连孔纬这样的文臣,都不例外。

  城下的那些军队,在李晔喊完话之后,开始看向自己的主官,作为基层的官兵,他们绝大多数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现在听到李晔的喊话,这些士兵一下就不淡定了。

  他们当中确实有人受到了变法的影响,但绝大多数还是支持变法的,因为变法给他们带来了好处。

  虽然比起以前要累一些,但他们不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长安城的百姓也开始慢慢接受他们了,尤其是禁卫军几次大胜之后。

  虽然他们不是正规的禁卫军,但也是与有荣焉。

  双方态度的变化,使得他们也开始慢慢变得融洽起来。

  尤其是李晔给他们提高了俸禄,虽然不再有那些灰色的收入,但随着变法的深入,长安城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各地物资再次向长安汇集,物价也随之下降,而且李晔还根据不同的职位,指定了详细的绩效,只要你们完成了绩效,就能领到一定的奖励。

  而且这些奖励是公开的,不会因为你待得衙门是清水衙门,而少于其他衙门,这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也正是因此,李晔在这些普通人当中,地位极高。

  虽然这样还是会有很多不足,但毕竟这照顾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因此,李保和李晔喊话完了之后,他们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是要跟着吉王李保,推翻李晔,推举太子登基啊!

  这下他们就有些犹豫了,虽说李裕是李晔亲自册封的太子,是李晔的嫡长子,但毕竟现在只有七岁,让他登基,肯定就是有内阁,掌管朝廷大小事务。

  现在李保跳出来,那肯定就是由李保主事,那变法会不会出现反复?

  毕竟大唐经历了太多这样的反复,作为都城的首民,他们经历太多朝堂变化,经历了太多朝令夕改。

  李晔的龙纪变法,给了长安进百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让长安的百姓得到了巨大的实惠。

  长安城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开始慢慢变了,变得犹如初唐之时一样,大家虽然还是贫苦,但起码看到了希望,只要你肯下力气,就能过上好日子

  虽然都在说李晔沉迷修道,但李晔修道并没有多征收一个铜币的税负,也没有征调民间的童男童女,进宫辅佐修道。

  甚至李晔的皇宫是大唐立国以来规模最小的,皇宫的那些宫女,只要是到了年龄,都能领到一笔可观的钱财,回到民间,找个人家嫁了。

  至于那些上年纪的宫女,和绝大部分宦官,有亲的投亲,无亲的可以自寻出路,不愿意的,则全部由盛世集团接收,由盛世集团负责他们的养老。

  李晔对那些宦官宫女都能做到这样,就更不用说对其他百姓了。

  就拿禁卫军来说,拖欠兵饷根本不存在,出兵之前,更是会事先发放一些军饷,伤残、阵亡的待遇更是好到让人嫉妒。

  就拿城防司来说,这里边就有不少禁卫军退伍的伤残老兵。

  因此,在李晔喊话完毕之后,他们出于习惯,首先看向自己的长官,在看到长官的沉默之后,首先是那些禁卫军的老兵,开始转身向后走去。

  然后是其他士兵,也跟着老兵向自己的岗位走去。

  城下近万人的“叛军”,就这样,开始慢慢瓦解,开始只是一些禁卫军的老兵,再后来就是一些不愿意跟李晔作对的士兵。

  人都是这样,在你彷徨的时候,只要有人带头,就会下意识地跟着。

  可意外总是无处不在,就在士兵们不断离开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都不许动,本官命令你们全都原地待命!”说话的不是旁人,正式城防司都指挥使朱贵中。

  朱贵中的话喊完,果然那些本来就犹豫的士兵,就停下了脚步,茫然地看向朱贵中。

  “不要相信李晔的话,”朱贵中的话还没说完,一柄长枪直直地飞向他的胸口。

  朱贵中先是一愣,然后赶紧闪身向一旁躲开,不过还是被长枪在肩头划开一道血槽,鲜血登时就将衣服染红了。

  还没等朱贵中看看到底是谁偷袭他的时候,又有几杆长枪飞来,这次朱贵中无论如何也是躲不开了。

  就这样,身为城防司都指挥使的朱大人,仅仅说完一句话,就被射杀了。

  开始,大家都以为是城墙上的禁卫军干的,但随后的发生的事,却是让他们终生难忘的。

  就见几个城防司的士兵走到朱贵中尸体前,此时朱贵中和他的战马,已经被数杆长枪串在一起了。

  “呸!什么东西,陛下的名讳也是你能直呼的。”一个只有一条胳膊的老兵,对着朱贵中的尸体吐了口吐沫,然后抽出自己的长枪,继续向后走去。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快到所有的人都没有反映过来就结束了。

  这些老兵不是不想留在这,而是因为李晔已经下达了命令,一刻钟之内必须离开这里。

  他们已经习惯了李晔的命令,哪怕这个命令让他们不理解。